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假老外评中国:外籍华人在华的“超国民待遇”(图)

假老外评中国:外籍华人在华的“超国民待遇”

文章来源: 温村十一郎 于 2018-02-04 09:21: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的外籍华人有“绿卡”了,这是最近一周常常在公众号和报端出现的标题。2月1日开始实行的措施,让外籍华人这个群体的在华生活更为便利。那么,在华外籍华人的待遇到底是怎样的?

这件事和我是息息相关的,我自己就是个在华外籍华人。按照中国公安部集中推出的“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中的第六项,“为外籍华人提供签证、居留便利”,外籍华人在华工作生活所需的居留许可,便可以由之前最长不超过3年,增加至最长5年。至于更常见的签证,则将由之前最长1年多次有效,放宽至5年内多次有效。

至于签证这一块,老实说我是没大看懂的,因为我2016年都才办过10年有效的多次入境探亲签证,每次入境可逗留60天。所以除非这个“由1年放宽至5年内多次有效”的签证逗留时间远超过60天,不然我没能get到那个“提供便利”的点。可是居留许可这个新措施,确是真的太有用了。

所谓居留许可,与签证完全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没有“绿卡”的概念,只有一个可遇而不可求、每年只发几百上千份、极难办理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个现阶段一般人就不必多考虑了。而多次入境的探亲或旅游签证虽然可以自由出入中国,但是却无法在国内享有就业等必要资历,对打算定居中国的外籍华人而言,是很头疼的,也因此延伸出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打黑工”的情况。

而若想拿到居留许可,则需要经过一段清晰、却很繁复的手续。以办理工作居留许可为例:办理人需要自己先返回原居住地(护照所在国)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学历证明、体检等;雇人公司(需是有资历聘请外国籍人士的公司)需要帮忙办理外国人在华工作许可证;办理人凭着这些材料,再在中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办理Z型工作签证;再以Z型工作签证入境国内,并于30天内办理工作居留许可。

整套手续办理下来动辄耗时数月乃至半年之久——而其有效期也只有最长3年(通常都是1年或2年)。期满还需要续签,虽然续签手续简单不少,但仍是费时费力的工序。这次新措施的颁布实施,目的是企图吸引更多海外华人到中国投资或居住,也确实令我颇为雀跃。

不过这也就牵扯到另一个话题,外籍华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到底遭受着怎样的待遇?

按照“人民网”公布的数据,“中国很可能是世界上国际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按照统计,在中国的外国人大约只有不到80万。全世界各国的国际人口的平均比例为2.3%,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发展中国家1.6%,印度0.4%,而我国却只有0.06%。”。在那80多万人中,来自韩国的占近半,来自非洲的则有接近15%。考虑到外籍华人大多是欧美、大洋洲、日本、南洋各国的国籍,因此占整体比例预估也只有一两成,也即10万人上下。

首先,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但是在此措施出台之前,外籍华人在国内所接受的待遇,与其他外国人并无甚大区别。无论是下飞机后最直观的“中国公民/外国人”通道二选一的安排,还是派出所、医院等政府、事业单位办理手续时“本地户口/外地户口/外籍人士”三选一的情况,在法律和政策面前,外籍华人基本都等同于外国人。

其次,这个群体一般生活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而以北京为例,该群体在一些方面的待遇,确实是“超国民”的,尤其是与户口相关的事宜。譬如买房、买车摇号这方面,北京户口的居民可以直接买房,直接摇号;外地户口居民则需要在京居住满5年(以社保为准),才有买房和摇号的资格;反观外籍人士,只要拥有可在国内持续居留超过1年的签证/居留许可,并且已在京居住满一年,便可以买房、摇号。

除此之外,在诸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譬如北京市各车辆管理所、各派出所等,都会有专门涉外的办事窗口,往往能省去大量等待时间。这些都是外国人在华享受到的“福利”。

但另一方面,外籍人在华自然也会有限制。譬如最直接的,有些旅游景点、政府单位、医院等机构,虽然有“外国人窗口”,但同时也会有“外国人价格”;而再说回北京的例子,纵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买房、摇号,但是买房同时也是不能申请贷款的,并且只能购买70年大产权的住宅,限于1套——也即需要在北京动辄上千万的房产市场,全款购置。

总的来说,外籍人士在华,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受到的待遇,并不如当地居民,但确实比外地户口人士在不少方面享有更多“优待”——毕竟外籍人士人口有限,且对北、上、深等市的向往程度不如外地人士那样强烈,也不至于像外地户口人士一样对一线城市的管理造成人口压力。

按现在的趋势,这类“优待”虽然未必会越来越多,但是限制性措施肯定会越来越少,签证、居留许可等证件的办理也会越来越方便。根本原因,还是为降低人才流动的壁垒,也为改善中国高层次人才仍处于“出多进少”的情况。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港股最大造假,爆了大雷
美股崩盘恐迎血洗修正?专家曝"最神准指标",预警跌幅16%
蔡磊现状令人泪目 舌头嘴唇已经萎缩 洗澡用绳子吊
吴亦凡惊传在狱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中!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24小时讨论排行

政府停摆 上千航班取消 特朗普又回海湖庄园狂欢
25年来首批美产稀土出厂 贝森特:打破中国"卡脖子"
罕见 加州开始大规模吊销卡车驾照!针对非法移民
曼达尼当选引爆危机 纽约警察士气崩盘 大批辞职
英媒:他赌赢了 有望成为下一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曼达尼的崛起,华尔街大佬彼得·蒂尔邮件泄密
甩锅 失误 民心流失…川普反击混乱背后 是更大危机
英特尔华人工程师被裁前盗走上万机密文件 公司怒索赔
中国女千辛万苦当上空姐 上班首日就遭开除 上网喊冤
德州冷笑少年毒驾逆向超车 夺命移民一家6口 被判65年…
川普承诺:关税红利发放 每人至少获2000元支票
美国将推50年超长房贷 网友:一房传三代 人走债还在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高市涉台言论 引发中国驻大阪总领事扬言“砍脑袋”
一掌KO赵鸿刚 他到中国创“赤阳掌” 通背拳全门噤声
历史一刻:萧美琴欧洲议会演说掌声如雷 求合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假老外评中国:外籍华人在华的“超国民待遇”

温村十一郎 2018-02-04 09:21:18

在中国的外籍华人有“绿卡”了,这是最近一周常常在公众号和报端出现的标题。2月1日开始实行的措施,让外籍华人这个群体的在华生活更为便利。那么,在华外籍华人的待遇到底是怎样的?

这件事和我是息息相关的,我自己就是个在华外籍华人。按照中国公安部集中推出的“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中的第六项,“为外籍华人提供签证、居留便利”,外籍华人在华工作生活所需的居留许可,便可以由之前最长不超过3年,增加至最长5年。至于更常见的签证,则将由之前最长1年多次有效,放宽至5年内多次有效。

至于签证这一块,老实说我是没大看懂的,因为我2016年都才办过10年有效的多次入境探亲签证,每次入境可逗留60天。所以除非这个“由1年放宽至5年内多次有效”的签证逗留时间远超过60天,不然我没能get到那个“提供便利”的点。可是居留许可这个新措施,确是真的太有用了。

所谓居留许可,与签证完全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没有“绿卡”的概念,只有一个可遇而不可求、每年只发几百上千份、极难办理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个现阶段一般人就不必多考虑了。而多次入境的探亲或旅游签证虽然可以自由出入中国,但是却无法在国内享有就业等必要资历,对打算定居中国的外籍华人而言,是很头疼的,也因此延伸出不少外籍华人在国内“打黑工”的情况。

而若想拿到居留许可,则需要经过一段清晰、却很繁复的手续。以办理工作居留许可为例:办理人需要自己先返回原居住地(护照所在国)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学历证明、体检等;雇人公司(需是有资历聘请外国籍人士的公司)需要帮忙办理外国人在华工作许可证;办理人凭着这些材料,再在中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办理Z型工作签证;再以Z型工作签证入境国内,并于30天内办理工作居留许可。

整套手续办理下来动辄耗时数月乃至半年之久——而其有效期也只有最长3年(通常都是1年或2年)。期满还需要续签,虽然续签手续简单不少,但仍是费时费力的工序。这次新措施的颁布实施,目的是企图吸引更多海外华人到中国投资或居住,也确实令我颇为雀跃。

不过这也就牵扯到另一个话题,外籍华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到底遭受着怎样的待遇?

按照“人民网”公布的数据,“中国很可能是世界上国际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按照统计,在中国的外国人大约只有不到80万。全世界各国的国际人口的平均比例为2.3%,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发展中国家1.6%,印度0.4%,而我国却只有0.06%。”。在那80多万人中,来自韩国的占近半,来自非洲的则有接近15%。考虑到外籍华人大多是欧美、大洋洲、日本、南洋各国的国籍,因此占整体比例预估也只有一两成,也即10万人上下。

首先,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但是在此措施出台之前,外籍华人在国内所接受的待遇,与其他外国人并无甚大区别。无论是下飞机后最直观的“中国公民/外国人”通道二选一的安排,还是派出所、医院等政府、事业单位办理手续时“本地户口/外地户口/外籍人士”三选一的情况,在法律和政策面前,外籍华人基本都等同于外国人。

其次,这个群体一般生活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而以北京为例,该群体在一些方面的待遇,确实是“超国民”的,尤其是与户口相关的事宜。譬如买房、买车摇号这方面,北京户口的居民可以直接买房,直接摇号;外地户口居民则需要在京居住满5年(以社保为准),才有买房和摇号的资格;反观外籍人士,只要拥有可在国内持续居留超过1年的签证/居留许可,并且已在京居住满一年,便可以买房、摇号。

除此之外,在诸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譬如北京市各车辆管理所、各派出所等,都会有专门涉外的办事窗口,往往能省去大量等待时间。这些都是外国人在华享受到的“福利”。

但另一方面,外籍人在华自然也会有限制。譬如最直接的,有些旅游景点、政府单位、医院等机构,虽然有“外国人窗口”,但同时也会有“外国人价格”;而再说回北京的例子,纵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买房、摇号,但是买房同时也是不能申请贷款的,并且只能购买70年大产权的住宅,限于1套——也即需要在北京动辄上千万的房产市场,全款购置。

总的来说,外籍人士在华,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受到的待遇,并不如当地居民,但确实比外地户口人士在不少方面享有更多“优待”——毕竟外籍人士人口有限,且对北、上、深等市的向往程度不如外地人士那样强烈,也不至于像外地户口人士一样对一线城市的管理造成人口压力。

按现在的趋势,这类“优待”虽然未必会越来越多,但是限制性措施肯定会越来越少,签证、居留许可等证件的办理也会越来越方便。根本原因,还是为降低人才流动的壁垒,也为改善中国高层次人才仍处于“出多进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