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权力与经济的“双城记”——北京城与上海滩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北京是城,上海是滩

(1)

英国作家狄更斯有部小说叫《双城记》。世界上凡是幅员比较辽阔或者文化比较丰富的国家,它通常都有两个中心,如美国有纽约和洛杉矶,英国有伦敦和爱丁堡,俄国有莫斯科和彼得堡,德国有柏林和法兰克福,澳大利亚有悉尼和墨尔本,日本有东京和京都,中国则是北京和上海。

中国有此“双城”,何其幸运也。

  北京为帝都,上海为魔都。

此两座城市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近现代任何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上海都是中心。

北京是首都,上海则是首都的另一个影子。

中国的双城记,就是如此精彩。

帝都是对帝国的首都的简称。

魔都”一词的来历,是取自日本作家村松梢风著有《魔都》(1924年),《魔都》记录这段时间作家在上海的种种体验。

(2)

北京城与上海滩

城是守卫者,滩是开放者。

城是民族的,滩是世界的。

北京是 “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呈现环形放射结构,体现出权力的层次感和等级感,许多街道直而宽。这种设计继承于中国古代帝制文化,同时也是49年后执政党受到苏联文化影响,模仿苏联首都莫斯科的结果。从城市周边地形来看,北京北望是崇山峻岭的燕山山脉,南面是平坦辽阔的华北平原,既有悲壮豪迈的燕赵之气也有安宁温润的农耕气质,身处其间便有地处帝国上风上水超级中枢,俯瞰大好华夏河山全为我所掌控之感。

上海是名 “滩”,是因码头港口商贸而兴,担负更多经济职能。主城由吴淞江和黄浦江交汇而成半个十字,分别成为最早城市的南北主轴和东西边界。上海没有城墙,它是对外的门户。上海的道路结构均依照地形而建,细密绵杂曲径通幽。从城市周边地形来看,上海东临太平洋,北依长江,南枕杭州湾,往西则是平坦无际水网密布的长江下游平原,既有江海的雄浑大气也有水乡的温婉内敛,身处其间可觉进退自如灵活转圜,东去海外西回故里,有种猛龙扎江任我翻腾遨游之感。

北京作为首都,所有重大决策和历史转折都在这里展开。历经一系列重大政治格局变革,聚集了所有体制内外的政治势力,从极左到极右都有团体,盘根错节,暗流涌动。

上海在近代是中国名副其实的0线城市,是唯一的超级大都市,也是远东第一大都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是20世纪初全国乃至全球风云激荡的政治局势漩涡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的中心。

北京作为一个政治中心,其发达的不是地方政治,而是帝国政治或国家政治,天子脚下自然有王者之气。

上海从晚清开始,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城市,其政治权力一直是处于一个叫多元化的状态。近代上海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心和文化的中心,绝不是偶然的。

(3)

在近代中国,中国最好的大学都集中在北京。作为学术中心,北京知识分子的主体,主要在大学。他们继承了帝国士大夫的传统,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国家与天下大事,而与地方事务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京城知识分子观察自己所生活的北京城,通常也是从国家视角出发的,他们所欣赏的那些景观不是老北京的地方民俗,更多的是和帝都有关的皇家园林、故宫等等。这些北京文化人与北京这座城市的联系,不只是历史的、社会的,更是情感的、精神性的。北京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的心灵之家,或者文化中国,那是一种家国情怀。

民国时期的大师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鲁迅20年代末都在上海生活过,但到了30年代以后他们都回到了北京。北京这座城市的视野最为宽广,也最有深度,北京包容豁达。而上海这个地方商业气太重,与知识分子的气质与追求不能重合。要比高端,北京则胜上海三分。

上海因为全是平原,且历史遗迹不多,恐怕并不能满足一些有着强烈精神诉求的文化人。但如果是经商办企业,上海是首选,那里更有规则和契约精神。

我现在也尝试着重走大师们走过的路,笔者兼具北京与上海的气质,南人北相,对这两座城市都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人在上海生活了30年,应该在北京生活几年,才是人生完美,有时间也学鲁迅写一篇《雪》(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每日清晨,只要没有雾霾,我在卧室和客厅望得见北京西南太行山山脉清晰轮廓,我都要远远地眺望,感受山势的雄浑,向它行注目礼,这种视觉奇观在上海是没有的。

(4)

对上海的文化精英来说,那就不一样了。上海的文化人对上海认同的核心,是城,而不是家国。

民国时期的上海的文化精英与京城不太一样,主要不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而是由出版商、报业大王、记者编辑、民间教育者、自由撰稿人为主体的流浪文人。

晚清以后在上海资本主义化的文化市场非常发达,无论是报业还是出版界。比如申报老板史量才,他是一个文化人,但是又是一个商人,既是银行家又是报业大王。

萧红、萧军在上海自由写作,以卖稿为生。这些人看起来对资本主义充满着仇恨和批判,但是他们的生存处境又离不开这样一个高度资本主义化文化市场。

在民国时期上海是左翼文化大本营,这些左翼文化人,虽然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精神上波希米亚人,但是在生活方式上非常向往布尔乔亚,鲁迅不喜欢他们。

上海叫做魔都。魔都的魔力在哪里?你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也可以说它代表了近代文明。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文化人,包括反抗者,都对自己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感,产生一种城市认同。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最后他们的生存方式都无法游离资本主义化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

(4)

北京是一个二元社会,而上海是一个一元社会。

北京文化包括胡同文化和大院文化。胡同文化即数百年来老北京平民居住的古城北京,是古都文化和华北乡土文化的结合体,主要分布在崇文、宣武;大院文化即49年后由外省进京的党政军企学超级官僚体系构成的红色北京,集中分布在东西城、海淀等,他们对这座城市缺乏历史的、文化的认同。真正的北京人住在胡同里边,大多数人处于北京城的底层,而大院文化代表的是精英文化,这两种文化完全是断裂的。

上海的文化维度要单一些,早在近代就构成了由江南本地吴越文化和欧美西方文化融合后的海派文化,上海社会各阶层虽然在收入、身份上差距很大,但基本共享同一个文化,并且都以本地人和江浙移民为主,在文化上没断裂层。

北京在近代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不深,建国后,北京因执政党影响受到苏联文化影响大,处处显示出苏联的痕迹。

上海在近代就是世界城市,汇聚了许多国家的移民,从近代起,上海是日本人在华人数最多的城市,日本文化对上海也有着较多影响。

上海所处的长三角是近千年来中国最为进化的区域,区域人口的平均素质或智力都首屈一指。上海人的优越感多建立于此基础。入籍上海的外来移民也多来自长三角区域,所以上海的基础人口素质要优于北京。

(5)

北京作为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在北京到处可以感受到本土文化的气派和风格,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总是在那里。

相比之下,上海无论从城市风貌,还是市民趣味上,都被认为很洋气,不“中国”。上海1843年开埠,这个城市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上海是一座兼容并包的城市,像纽约一样,是世界主义的大都会。

在近代中国,西洋文化最早是来到广州,但广州属于岭南文化,与西洋文化冲突比较大,所以一直到今天,广州依然是一座充满南国情调的中国城市,而非世界都会。

上海在地域上属于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的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恰巧与欧洲文化中基督新教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天主教的艺术情调一一对得上,产生了亲和性。

民国时候的上海,来者不拒,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吸纳五湖四海精英,造就了海上旧梦的辉煌。但是1949年以后,上海成为计划经济的大本营,人才流动处于半封闭状态,上海变成上海人的上海,文化上越来越一元化。虽然这二十年又重新开放,但文化上的自我凝固化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上海的城市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同化能力,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江、什么样的河,一来到上海,统统被上海同化了,变味了,改造了,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海派文化,变成文化一元主义。

(6)

不同的城市历史传统,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规划和定位。

帝都藏龙卧虎(电视剧),这里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全中国最牛逼的人、事、物也基本集中在北京。这些资源以“非自然”的方式集聚在北京,也多半会以“非自然”的方式被再次分配。

北京长期是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又位于华夏边陲,与异质文化的互动远比毗邻江南的华夏核心的上海要多,移民来源也更丰富多样,北京的文化和价值观更多元。

北京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性也不是任何其他中国城市能比的。

老北京倡导的文化大概是跟儒家传统一致的“守序善良”,或者用北京话说,“有里有面儿”,内心要“仁”,行为上又有“义”,有大家气派。

民国时期的北京文化是一元的,上海文化是多元的。但今天上海变得很单一,而北京越来越多元。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上海缺乏底蕴,北京则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村庄。上海整个城市规范文明,北京看起来有点乱,特别是北京的郊区更是脏乱不堪。

上海永远是一个时尚之都。上海人看不起北京、香港、广州和其他城市,目光紧盯巴黎、纽约、伦敦,以世界一流为自己的赶超标尺。

上海的文化,更像是德国和日本那种技术官僚的文化,最重视的是“秩序”、“规则”和“专业性”。

(7)

魔都虽然商业气浓,但也充满了小资的情调与温情。

茂密的法国梧桐掩映下的衡山路有着一种精心雕琢的浪漫,恍如置身于巴黎香榭丽舍大道。

新天地是以上海典型民居石库门旧宅改建而成的文化休闲地带,中国人认为这里“怀旧又洋气”,外国人却认为这里“时尚又中国风”。漫步新天地,仿佛回到了旧上海。然而当你进入到建筑内部,则又马上回到现代都市生活,一门之隔、一步之遥,却恍如隔世。

位于复兴中路的老式花园洋房,显得沉淀,显得深邃,让人遐想。

还有南京路的繁华,淮海路的优雅,陆家嘴的摩登……

(8)

北京和上海,各有千秋,究竟是哪座城市更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帝都重人脉,魔都重能力;帝都保守,魔都开放;北京粗糙,上海精致;北京人情味重,上海人规则感强;北京人文气息重,上海小资气息浓;北京土气,上海洋气;北京大气,上海小气;北京有霸气,上海有妖气;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石库门;北京有长城,上海的外滩;北京古建筑多,上海摩天大楼多;北京像安卓,上海像ios;北京辽阔,上海高大;北京是客厅,上海是卧室;北京士人多,上海商人多;北京是苏联,上海是美国;北京没大海,上海无高山;北京干燥,上海潮湿;北京藏龙卧虎,上海群英荟萃;北京皇家气派,上海小家碧玉;北京讲规矩,上海讲规则;北京模糊的,上海暧昧的;北京人有雄心,上海人有耐心;上海人更讲究公平和边界,北京人更在乎面子和义气。

如果说北京像一个意气鹰扬皇亲贵胄,上海更像一个巧笑嫣然的富家千金。

北京与上海之不同实乃北南的差异。北京和上海几乎没可比性,因为根本就是不同源的城市,不同物种。

(9)

北京和上海,一南一北,帝都和魔都都有自己的辉煌和优势,也有自己的毛病和劣势。中国文化之所以强大,乃是其内部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东西文化的差异,也有南北文化的不同。内在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既冲突,又互补。

城市体现了人作为群居动物的基本属性。除非有一个量化标准,否则很难相比。比来比去,还是在比每个人群居生活的体验,那个体差异实在太大了。

一座城塑造了一个人,一群人塑造了一座城。

我喜欢上海这座城,我喜欢北京城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