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他自以为是会编程的高端海归 却成遭北京驱逐的人(图)

他自以为是会编程的高端海归 却成遭北京驱逐的人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7-12-12 12:33: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拥有编程技术、国外学位、流利英语和一套勉强能容纳咖啡机和两只猫的公寓,司若木以为,他就是北京在21世纪繁荣发展所需要的那种有抱负的年轻科技从业者。

这是在警察来到他住的公寓楼,命令他和其他数百人在48小时内搬走之前。和其他大部分租户一样,司若木来自中国其他地方。为了找工作,他来到了常常把外来人口当作二等公民的首都。

“前一分钟你还在喝咖啡,下一分钟你就要被赶走了,”28岁的程序员司若木说。戴着眼镜的他在中国北方长大,在新西兰学的计算机科学。“我现在开始想,像我这样的人在北京有没有未来。”

随着北京发起数十年来最严厉的行动,驱逐不受欢迎的外来人口,来自农村的劳动者首当其冲。但它也伤害到了另一种外来人口:受过教育、充满雄心的白领职工。他们受这座城市新的科技经济、金融业和招待行业的吸引而来到这里。

北京是文化、科技和商业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北京郊区的公寓里住着数以万计满怀希望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而来到这里。



这些求职者在自己国家的首都被当作外来人口,是因为中国的大城市是官方特权的堡垒,尤其是北京。政府给拥有永久居住许可(即户口)的民众提供更多住房、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但外来人口必须支付更高的费用才能享受很多服务,并且很多人住在北京的边缘地带,那里的租金较低。



现在,随着当局认为相关建筑不安全或违法,并命令外来人口离开,这些社区全部被清空,很多地方被夷为平地。

这引发了有关北京在没有当厨师、清洁工和小商贩的蓝领外来人口的情况下如何运转的讨论。但也有人担心,这场运动可能会伤害北京快速增长的科技行业。该行业雇佣了大批薪酬相对较低的外来人口。

“在这座城市的几乎各行各业,都能发现这个新产生的流离失所阶层,包括制造业和IT业,”北京的研究人员吴强说。他曾撰文讨论过这一轮赶人运动。“边缘化的、不受保护的劳动力增加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但在中国,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外来人口居住的所谓‘城中村’里。”



收到当局的驱逐令时,很多外来人口在离市中心更远的地方寻找更安全的新家。也有一些人表示,他们可能会放弃北京,去别处找工作。

“这次这个事儿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肯定有变化。我不太想留在北京继续发展了。”25岁的张迷说,他是一名网站程序开发工程师,来自首都附近的河北省。被驱逐后,他把自己的行李塞进了一辆面包车。

大多数在北京的外来人口都是体力工人,但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根据一项2015年的研究,这个群体几乎占到30%。另一项研究发现,这座城市的软件和信息科技行业雇佣了大约34.6万外来工作者。

22岁的胡显煜从北方省份山西搬来北京,他在互联网搜索巨头百度实习。他说,“对像我一样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来说,真的没有别的选项,只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更多机会。”上个月,他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公寓。

“在更大的公司工作的科技从业者能够获得他们公司的帮助,”他说。“但对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工作的人来说,清理人口是灾难性的。”

外来工人用愤怒的顺从回应了政府的驱逐令。但小规模的对抗爆发了,而周日发生了规模最大、组织最广泛的抗议活动,北京东北部一个街区的数百名民众聚集在一起,高呼“暴力驱逐侵犯人权”。



打压的影响在北京繁荣的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有所显现,这个行业依靠的是快递员,他们几乎全部都是外来打工者,使用电动自行车来送快递和外卖。

上个月,五家快递公司提醒说,在清理外来人口后,货物运输将被延误。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秘书长干为称,她的组织所代表的公司不得不把北京的快递运输费提高20%左右。

“为什么外卖在北京这么便宜?那是因为从农村来的廉价劳动力,”43岁的贾达勇说,瘦瘦的他是来自西北省份陕西的一名送货员,他被赶出了半截塔村,这是北京北部的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社区。

“没人在乎我们有没有地方住,”他说。

北京在11月末开展了这场人口清理活动,宣称是因为一场大火引发了对拥挤、不合格的居住环境的担忧。那场火灾导致19人丧生,除两人以外都是外来人口。

政府表示,北京2170万的居民当中,有810万外来人口,给城市造成了巨大压力。在中国主席习近平的敦促下,北京希望到2020年将人口控制在2300万左右,并清除那些不符合其愿景的破败社区,这个愿景是成为一个一尘不染,遍布古迹、商场和宽阔公路的首都。

29岁的王乐来自东部省份江苏,是一家酒店的经理。她说,“他们这样清退,明年北京就会出现用人荒了吧。”

她是住在用集装箱改造、外表喷着鲜艳涂料的小公寓里的约100名租户之一,其中大多数人是在金融、技术和酒店行业工作。那些公寓正在按照政府的命令拆除。

为了减缓求职者的涌入,北京削减了中国其他地方来的大学毕业生落户北京的数量,户口能带来特权地位和福利。不过,求职者依然不断涌入。

由于没有永久居留权,他们被迫生活在不安稳的环境中。为了省钱,他们很多人和干体力活的外来人员一样,在破败的社区里寻找廉价的公寓。

“尽管我所在的行业非常高端,但对政府来说,我也是农民工,”24岁的张兴旺说。他在大学里学的是自动化,从河北来到北京寻找软件程序员的工作。

他在上个月火灾地点附近租住的旧公寓拆除后,不得不寻找新的住房。“我以为北京会相对公平、包容,政府会更守规矩,”他说,“但发生这种事之后……”

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没有批评这次对外来工作人员的打压,或许是因为害怕激怒政府。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表示,那对它业务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

不过,有专家警告,抑制外来工作人员的流动可能会导致北京丧失创业活力。

甚至在最近的清理人口之前,北京市政府的顾问、人口学家尹德挺就曾警告,大力驱逐外来人口会加速这座城市劳动力的老龄化。

“如果我们将减少人口的希望寄托在拆除非法建筑和低端市场上,那么很可能事与愿违,”尹德挺今年早些时候写道。

曾在新西兰求学的程序员司若木最终在北京的东郊找到了一个可以养猫的住处。他说,他正在考虑要不要搬到一个更包容的中国城市,或者再次离开中国,继续求学。

“我觉得这永远不会起作用,”司若木在提到这次打压时说。“北京有工作机会,政府的政策也挡不住人们找工作。这样做会让这座城市付出沉重的代价。”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国台办突然宣布:正式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
不只丝绸茶叶与瓷器 “新三样” 成老外在华购物新宠
北大学者胡泳谈长照护母亲 强调学习与死亡共存
富国银行:川普关税战加速去全球化 划出“三极世界”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开砲:贝森特是索罗斯走狗 他连数学都不会…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川普称“从没见过中国有风力发电场”网民纷晒照片…
德州洪灾|DOGE裁国家气象局人手种下致命祸根?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德州洪灾夺82命!姊妹手牵手罹难 道路7分钟变汪洋
美媒爆美国司法部与FBI达成结论:爱泼斯坦无"客户名单"
马斯克建党杠川普 特斯拉盘前大跌7% 各方怎么说
揭秘:中国正运作一场“史诗级供应链大迁徙”
美国要把8个移民“丢”到南苏丹 他们根本不是那裡人
谁该害怕马斯克的美国党:川普还是民主党?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对川普“大美丽”法案的8大误解
数千美国人签请愿书 要求驱逐特朗普夫人和小儿子
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流亡中构建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他自以为是会编程的高端海归 却成遭北京驱逐的人

纽约时报 2017-12-12 12:33:15


拥有编程技术、国外学位、流利英语和一套勉强能容纳咖啡机和两只猫的公寓,司若木以为,他就是北京在21世纪繁荣发展所需要的那种有抱负的年轻科技从业者。

这是在警察来到他住的公寓楼,命令他和其他数百人在48小时内搬走之前。和其他大部分租户一样,司若木来自中国其他地方。为了找工作,他来到了常常把外来人口当作二等公民的首都。

“前一分钟你还在喝咖啡,下一分钟你就要被赶走了,”28岁的程序员司若木说。戴着眼镜的他在中国北方长大,在新西兰学的计算机科学。“我现在开始想,像我这样的人在北京有没有未来。”

随着北京发起数十年来最严厉的行动,驱逐不受欢迎的外来人口,来自农村的劳动者首当其冲。但它也伤害到了另一种外来人口:受过教育、充满雄心的白领职工。他们受这座城市新的科技经济、金融业和招待行业的吸引而来到这里。

北京是文化、科技和商业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北京郊区的公寓里住着数以万计满怀希望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而来到这里。



这些求职者在自己国家的首都被当作外来人口,是因为中国的大城市是官方特权的堡垒,尤其是北京。政府给拥有永久居住许可(即户口)的民众提供更多住房、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但外来人口必须支付更高的费用才能享受很多服务,并且很多人住在北京的边缘地带,那里的租金较低。



现在,随着当局认为相关建筑不安全或违法,并命令外来人口离开,这些社区全部被清空,很多地方被夷为平地。

这引发了有关北京在没有当厨师、清洁工和小商贩的蓝领外来人口的情况下如何运转的讨论。但也有人担心,这场运动可能会伤害北京快速增长的科技行业。该行业雇佣了大批薪酬相对较低的外来人口。

“在这座城市的几乎各行各业,都能发现这个新产生的流离失所阶层,包括制造业和IT业,”北京的研究人员吴强说。他曾撰文讨论过这一轮赶人运动。“边缘化的、不受保护的劳动力增加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但在中国,这种现象尤其出现在外来人口居住的所谓‘城中村’里。”



收到当局的驱逐令时,很多外来人口在离市中心更远的地方寻找更安全的新家。也有一些人表示,他们可能会放弃北京,去别处找工作。

“这次这个事儿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肯定有变化。我不太想留在北京继续发展了。”25岁的张迷说,他是一名网站程序开发工程师,来自首都附近的河北省。被驱逐后,他把自己的行李塞进了一辆面包车。

大多数在北京的外来人口都是体力工人,但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根据一项2015年的研究,这个群体几乎占到30%。另一项研究发现,这座城市的软件和信息科技行业雇佣了大约34.6万外来工作者。

22岁的胡显煜从北方省份山西搬来北京,他在互联网搜索巨头百度实习。他说,“对像我一样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来说,真的没有别的选项,只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更多机会。”上个月,他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公寓。

“在更大的公司工作的科技从业者能够获得他们公司的帮助,”他说。“但对小公司或创业公司工作的人来说,清理人口是灾难性的。”

外来工人用愤怒的顺从回应了政府的驱逐令。但小规模的对抗爆发了,而周日发生了规模最大、组织最广泛的抗议活动,北京东北部一个街区的数百名民众聚集在一起,高呼“暴力驱逐侵犯人权”。



打压的影响在北京繁荣的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有所显现,这个行业依靠的是快递员,他们几乎全部都是外来打工者,使用电动自行车来送快递和外卖。

上个月,五家快递公司提醒说,在清理外来人口后,货物运输将被延误。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秘书长干为称,她的组织所代表的公司不得不把北京的快递运输费提高20%左右。

“为什么外卖在北京这么便宜?那是因为从农村来的廉价劳动力,”43岁的贾达勇说,瘦瘦的他是来自西北省份陕西的一名送货员,他被赶出了半截塔村,这是北京北部的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社区。

“没人在乎我们有没有地方住,”他说。

北京在11月末开展了这场人口清理活动,宣称是因为一场大火引发了对拥挤、不合格的居住环境的担忧。那场火灾导致19人丧生,除两人以外都是外来人口。

政府表示,北京2170万的居民当中,有810万外来人口,给城市造成了巨大压力。在中国主席习近平的敦促下,北京希望到2020年将人口控制在2300万左右,并清除那些不符合其愿景的破败社区,这个愿景是成为一个一尘不染,遍布古迹、商场和宽阔公路的首都。

29岁的王乐来自东部省份江苏,是一家酒店的经理。她说,“他们这样清退,明年北京就会出现用人荒了吧。”

她是住在用集装箱改造、外表喷着鲜艳涂料的小公寓里的约100名租户之一,其中大多数人是在金融、技术和酒店行业工作。那些公寓正在按照政府的命令拆除。

为了减缓求职者的涌入,北京削减了中国其他地方来的大学毕业生落户北京的数量,户口能带来特权地位和福利。不过,求职者依然不断涌入。

由于没有永久居留权,他们被迫生活在不安稳的环境中。为了省钱,他们很多人和干体力活的外来人员一样,在破败的社区里寻找廉价的公寓。

“尽管我所在的行业非常高端,但对政府来说,我也是农民工,”24岁的张兴旺说。他在大学里学的是自动化,从河北来到北京寻找软件程序员的工作。

他在上个月火灾地点附近租住的旧公寓拆除后,不得不寻找新的住房。“我以为北京会相对公平、包容,政府会更守规矩,”他说,“但发生这种事之后……”

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没有批评这次对外来工作人员的打压,或许是因为害怕激怒政府。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表示,那对它业务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

不过,有专家警告,抑制外来工作人员的流动可能会导致北京丧失创业活力。

甚至在最近的清理人口之前,北京市政府的顾问、人口学家尹德挺就曾警告,大力驱逐外来人口会加速这座城市劳动力的老龄化。

“如果我们将减少人口的希望寄托在拆除非法建筑和低端市场上,那么很可能事与愿违,”尹德挺今年早些时候写道。

曾在新西兰求学的程序员司若木最终在北京的东郊找到了一个可以养猫的住处。他说,他正在考虑要不要搬到一个更包容的中国城市,或者再次离开中国,继续求学。

“我觉得这永远不会起作用,”司若木在提到这次打压时说。“北京有工作机会,政府的政策也挡不住人们找工作。这样做会让这座城市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