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摄影师镜头讲述:那些不堪言说的故事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有些故事无法言说,所以只能用照片讲述。”中国网友“围城不是城”是奋斗在一线的一位普通民工,奔走于全国各地工作十年了,在闲暇之余喜欢拿着手机拍照,拍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工友们,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拍摄的点点滴滴。(图源:VCG)



目前中国农民工总量约2.7亿,外出民工总量逾1.6亿,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约占60%。80后、90后等新生代,已渐渐成为外出民工的中坚力量。(图源:VCG)



工地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这个背影是一个不满二十的四川小伙子,跟父亲出来干木工活。“那天下午他站在窗边看了很久,我在他背后也站了很久。”拍摄者说。(图源:VCG)



这样一车大概一千多斤,他每天要拉上百车到室外电梯运送到每个楼层,电梯门口有一个差不多30度的斜坡,每次到那里他都要用尽全力。(图源:VCG)



这些是架子工,高空作业,需要的除了胆量还是胆量。(图源:VCG)



从高处俯看工地,人就像蚂蚁一样渺小。(图源:VCG)



混凝土工带着自己干活用的工具上班了,这也是他们生存的工具。(图源:VCG)



在工地上工作时间长了,就知道“用尽全力”是什么状态了。(图源:VCG)



一般施工到了十多层的时候,打混凝土就从泵车改为布料机,前者是纯机械,后者属于半自动,而机械转动的动力就来自于他和他手中的那根绳子。(图源:VCG)



“脚破了还能再长肉,鞋子破了还要买”,这是工地上流传很广的相互调侃的一句话。(图源:VCG)



很多时候,工人们都嫌手太“短”了。(图源:VCG)



两三吨重的钢筋,他需要让塔吊吊起,拉扯着放在加工的机器旁边,不然他就有得忙了。(图源:VCG)



每个施工的班组都会有班组长,他们有的是月工资,只需要调动人员,不需要体力劳动,有的是基本工资加产值,不仅要安排和调动人员,还需要体力劳动,而这个钢筋工长就是后者,因为他去年给孩子分期买了房。(图源:VCG)



楼顶上几个人一边扶着罐体,一边指挥塔吊。(图源:VCG)



二十几层的阳台,除了信心之外,安全带是他唯一的保障。(图源:VCG)



天气很好,也算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图源:VCG)



体力活很常见,但是接泵管这种不仅仅是体力活,还需要严丝合缝的接到一起才能防止混凝土的水泥浆漏出来,他需要抱着一百多斤注满混凝土的管子一动不动,直到伙计把两根管子对接好。(图源:VCG)



每层楼梯间都会或多或少有点不美观,但是对于主体楼层这个大家伙,就需要有人拿着磨光机一点一点地抛光了,这种防护措施其实微乎其微。(图源:VCG)



地下室有些死角,只能借着头顶上的灯光一点一点剔除杂物,打磨干净。(图源:VCG)



地下室干活的师傅像是站在一个被打了灯光的舞台上演出,可惜没有观众。(图源: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