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油腻中年男”招惹了谁? 外媒:当中国男人太难(图)

“油腻中年男”招惹了谁? 外媒:当中国男人太难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网 于 2017-11-20 15:27: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外媒称,这时代的中国男人似乎不太好当,尤其是中年男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躺着中枪”,成为舆论调侃的对象。近两周与中年男人扯上边的最新贬义词是“油腻男”,而这个听起来让人有些倒胃口的标签,发起者正是一名中年男人——46岁的中国作家冯唐。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5日报道称,不知是出于对自身“油腻”的自省,或是对同辈陋习的看不过眼,冯唐上月27日在微博发表题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以欷歔自嘲的笔调列出了避免成为“油腻猥琐男”的十大原则,立即引发热议。



▲

《联合早报》的报道截图


    报道称,这些“指导原则”有的不失鸡汤式励志(“不要停止学习”“不要给人添麻烦”),有的却像对中年群体特性的唾弃(“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不要当众谈性”)。冯唐没有明确道出“油腻”的定义,但文章发表后排山倒海的社交媒体讨论,已迫不及待地归结出中国式“油腻中年男”的标准:油腔滑调、肚腩隆起、不修边幅、爱吹嘘往事……尽管有人觉得对“油腻中年男”的集体嘲讽不过是场无聊的口水战,但冯唐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并激起大量讨论,似乎也说明该课题触及了社会某条敏感神经。

    “油腻中年男”为何惹人厌烦?从冯唐的文章看来,最大的“污点”无非是无法抵抗的中年状态——因为迈入中年身材走样,连公开场合讨论女性都成了猥琐活动;因为年纪渐大容易啰嗦说教,连教育晚辈和分享经验都让人感觉是在吹嘘。

    另一污点则是不优雅、不文明的习性。冯唐在文章中语重心长地提醒中年男人,不要“盯着女生看”,也不要脏兮兮,毕竟“少年时代的脏是不羁,中年时代的脏是真脏。”

    报道称,冯唐对中年“油腻男”这两方面的唾弃,更像是对中年男子一种深深内化的歧视。尽管“油腻男”确实有坏习惯有待改善,但对中年状态的一番挖苦,何尝不也是年轻人傲慢的另一种“油腻”体现?更糟的是,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中年男人,因脏兮兮、发胖、爱讲黄色笑话调剂生活等而被批判为“油腻”,这当中暴露出的恐怕更多是歧见。

    实际上,这已是中国中年男人三个月内第二次“中招”。今年8月,50岁的中国黑豹乐团鼓手赵明义被拍到一张拿着保温杯的照片,也莫名其妙引发舆论小骚动,原因是昔日摇滚铁汉如今“沦落”到拿保温杯喝枸杞水养身,这竟然掀起了一阵有关中年危机的讨论。



▲“枸杞保温杯”火了以后,赵明义在微博上自嘲


    报道称,除了“油腻”“保温杯”之说,近年来舆论也频提“男孩危机”(担忧男性举止太阴柔)和“光棍危机”(性别失衡导致单身男过多)。在外界看来,中国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似乎陷入一场又一场“危机”,生活习性不断被放大检视,让人不禁要问:中国男人是不是出了问题?

报道称,与其说是真“危机”,不如说是当下性别意识保守与开放拉锯的时代,对男性有了新一套要求。西方性别研究学者多年前提出“男性危机”的概念,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男性传统角色经历的震荡与改造。当下的中国社会,正面临性别平等意识抬头、消费主义兴起、全球化等文化浪潮带来的冲撞,大众视野中的男性形象不再标准单一,这不免也造成了一些争议与混乱。

拿一些网民理想中“去油腻”的中年男为例:要威风但不能油腔滑调、要豪爽却不能不修边幅、要有雄性魅力却不能显得猥琐。按此标准,也难怪有人会“油腻”,或根本搞不懂何谓“油腻”,结果成为嘲讽对象。

    报道称,曾几何时,中年男人称得上拥有较大影响力和发声权的群体,如今风水轮流转,要做个称职的中年男人似乎越来越难。“油腻男”、“保温杯”等种种标签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和女性地位与看法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在家庭与性别意识迅速变化的时代,要做个肩负工作与家庭压力的中年男也不简单。“油腻”有时何尝不是生活形式所造就的状态,大叔们是不是应该获得更多善意的体谅?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股崩盘恐迎血洗修正?专家曝"最神准指标",预警跌幅16%
蔡磊现状令人泪目 舌头嘴唇已经萎缩 洗澡用绳子吊
吴亦凡惊传在狱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中!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提醒:这些照片,千万别发在朋友圈!




24小时讨论排行

政府停摆 上千航班取消 特朗普又回海湖庄园狂欢
25年来首批美产稀土出厂 贝森特:打破中国"卡脖子"
甩锅 失误 民心流失…川普反击混乱背后 是更大危机
罕见 加州开始大规模吊销卡车驾照!针对非法移民
曼达尼当选引爆危机 纽约警察士气崩盘 大批辞职
曼达尼的崛起,华尔街大佬彼得·蒂尔邮件泄密
英媒:他赌赢了 有望成为下一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中国女千辛万苦当上空姐 上班首日就遭开除 上网喊冤
川普承诺:关税红利发放 每人至少获2000元支票
英特尔华人工程师被裁前盗走上万机密文件 公司怒索赔
德州冷笑少年毒驾逆向超车 夺命移民一家6口 被判65年…
高市涉台言论 引发中国驻大阪总领事扬言“砍脑袋”
美国将推50年超长房贷 网友:一房传三代 人走债还在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一掌KO赵鸿刚 他到中国创“赤阳掌” 通背拳全门噤声
历史一刻:萧美琴欧洲议会演说掌声如雷 求合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油腻中年男”招惹了谁? 外媒:当中国男人太难

参考消息网 2017-11-20 15:27:56

    据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外媒称,这时代的中国男人似乎不太好当,尤其是中年男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躺着中枪”,成为舆论调侃的对象。近两周与中年男人扯上边的最新贬义词是“油腻男”,而这个听起来让人有些倒胃口的标签,发起者正是一名中年男人——46岁的中国作家冯唐。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5日报道称,不知是出于对自身“油腻”的自省,或是对同辈陋习的看不过眼,冯唐上月27日在微博发表题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以欷歔自嘲的笔调列出了避免成为“油腻猥琐男”的十大原则,立即引发热议。



▲

《联合早报》的报道截图


    报道称,这些“指导原则”有的不失鸡汤式励志(“不要停止学习”“不要给人添麻烦”),有的却像对中年群体特性的唾弃(“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不要当众谈性”)。冯唐没有明确道出“油腻”的定义,但文章发表后排山倒海的社交媒体讨论,已迫不及待地归结出中国式“油腻中年男”的标准:油腔滑调、肚腩隆起、不修边幅、爱吹嘘往事……尽管有人觉得对“油腻中年男”的集体嘲讽不过是场无聊的口水战,但冯唐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并激起大量讨论,似乎也说明该课题触及了社会某条敏感神经。

    “油腻中年男”为何惹人厌烦?从冯唐的文章看来,最大的“污点”无非是无法抵抗的中年状态——因为迈入中年身材走样,连公开场合讨论女性都成了猥琐活动;因为年纪渐大容易啰嗦说教,连教育晚辈和分享经验都让人感觉是在吹嘘。

    另一污点则是不优雅、不文明的习性。冯唐在文章中语重心长地提醒中年男人,不要“盯着女生看”,也不要脏兮兮,毕竟“少年时代的脏是不羁,中年时代的脏是真脏。”

    报道称,冯唐对中年“油腻男”这两方面的唾弃,更像是对中年男子一种深深内化的歧视。尽管“油腻男”确实有坏习惯有待改善,但对中年状态的一番挖苦,何尝不也是年轻人傲慢的另一种“油腻”体现?更糟的是,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中年男人,因脏兮兮、发胖、爱讲黄色笑话调剂生活等而被批判为“油腻”,这当中暴露出的恐怕更多是歧见。

    实际上,这已是中国中年男人三个月内第二次“中招”。今年8月,50岁的中国黑豹乐团鼓手赵明义被拍到一张拿着保温杯的照片,也莫名其妙引发舆论小骚动,原因是昔日摇滚铁汉如今“沦落”到拿保温杯喝枸杞水养身,这竟然掀起了一阵有关中年危机的讨论。



▲“枸杞保温杯”火了以后,赵明义在微博上自嘲


    报道称,除了“油腻”“保温杯”之说,近年来舆论也频提“男孩危机”(担忧男性举止太阴柔)和“光棍危机”(性别失衡导致单身男过多)。在外界看来,中国男人尤其是中年男人,似乎陷入一场又一场“危机”,生活习性不断被放大检视,让人不禁要问:中国男人是不是出了问题?

报道称,与其说是真“危机”,不如说是当下性别意识保守与开放拉锯的时代,对男性有了新一套要求。西方性别研究学者多年前提出“男性危机”的概念,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男性传统角色经历的震荡与改造。当下的中国社会,正面临性别平等意识抬头、消费主义兴起、全球化等文化浪潮带来的冲撞,大众视野中的男性形象不再标准单一,这不免也造成了一些争议与混乱。

拿一些网民理想中“去油腻”的中年男为例:要威风但不能油腔滑调、要豪爽却不能不修边幅、要有雄性魅力却不能显得猥琐。按此标准,也难怪有人会“油腻”,或根本搞不懂何谓“油腻”,结果成为嘲讽对象。

    报道称,曾几何时,中年男人称得上拥有较大影响力和发声权的群体,如今风水轮流转,要做个称职的中年男人似乎越来越难。“油腻男”、“保温杯”等种种标签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人和女性地位与看法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在家庭与性别意识迅速变化的时代,要做个肩负工作与家庭压力的中年男也不简单。“油腻”有时何尝不是生活形式所造就的状态,大叔们是不是应该获得更多善意的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