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万圣节南瓜变美食 老外惊叹中国人太会吃(组图)

万圣节南瓜变美食 老外惊叹中国人太会吃

文章来源: 擅先生 于 2017-11-02 19:06: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万圣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虽然它早在清朝康熙的时候就随着传教士传入中国,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在国内一线城市流行。国人对万圣节的概念就是外国人的鬼节,只不过万圣节不同于中国鬼节的肃穆阴沉,它是恶搞的西方人全民狂欢。擅先生第一次正儿八经过万圣节是在95年广州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时受邀参加酒店举办的一个万圣节晚会,与会的还有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酒店大厨,他们主要是来学习取经的。

那时来中国工作生活的国外朋友越来越多,西方的一些节日消费市场也就日益明显,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多少中国厨师对万圣节吃什么喝什么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只有在广州这样改革前沿的城市,极个别高档酒店外聘的港台厨师才懂一些门道。

我们这些人当时看到那些西式大厨做出的恶搞食品,都没什么食欲,虽然吃起来还感觉不错,但那些类似鬼脸、女巫、怪物、残肢造型真心接受不了。一位苏州的老厨师认为中国人要想在万圣节吃喝的方面征服外国人,就必须巧妙融入中国餐饮优势和地方特色,如果还跟着西厨做那些传统西餐食品我们肯定做不过他们。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一帮餐饮人开始了中式万圣节南瓜美食的探索之路(以南瓜为主食材)。

南瓜在中国各大菜系中都有身影,大家都在各自熟悉的菜系中创造菜品添加到自己酒店的万圣节菜单中。中国人对南瓜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洗净切块蒸着吃,不需要加任何东西,也不需要任何烹饪技巧,吃的就是那股南瓜原味的甜。

这也是被中国厨师们最先搬上餐桌给老外的美食,只不过在造型上不再是那么阴森恐怖或者让人看了没有食欲,而是充分发挥我们中国厨师雕刻的看家功夫,弄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景点三大类造型,擅先生曾经就在北京的一家酒店万圣节派对上你看到十二生肖南瓜派,酒店提前问到老外出生日期按照我们传统说法确定他的生肖,然后为他专门雕刻生肖供他品尝,寓意守护住自己的生肖本原,好吃又有好口彩,后来据说一些英国家庭已经将这个作为自己的家庭习俗。

这些主要吃的是中国美食的刀工,福建的厨师则在南瓜雕刻基础上开发出南瓜盅系列美食,就是把南瓜内部掏空,然后在里面放入各类美食供食客享用。因为南瓜本身的特性,刚开始这类美食都是甜品为主,后来也渐渐开发出南瓜排骨盅、南瓜腊味盅等咸鲜味美食。

江浙酒店的厨师对万圣节南瓜盅系列也是情有独钟,腌笃鲜、凸黄油等地方菜肴都被他们巧妙做成南瓜盅系列。特别是凸黄油是万圣节最奢侈的南瓜菜,将蟹黄蟹膏拆下来用猪油炒,然后盛入雕刻好南瓜盅,利用它自身带有一点的清甜解除了凸黄油口感上的肥腻。这也是受很多国外朋友欢迎的一道南瓜美食,可以直接大口开吃,不需要像吃螃蟹那样剥壳。

粤菜里面的各种煲汤世人皆知,而广东的厨师长们则在各类南瓜汤羹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常见的奶油南瓜汤,他们还开发出了南瓜虾仁汤、南瓜瑶柱汤、金汤银鱼羹等等。汤品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从日常居家到高档酒店,应有尽有,这也正切合了西方人经常强调的万圣节不分贫富,任何人都应该从中自得其乐。

天津大师傅则在南瓜类点心上做文章,南瓜饼、南瓜包、南瓜饺、南瓜馄钝这些南瓜美食一般都是把南瓜打成茸,然后按照不同美食口感需求混入不同比例的面粉,做成各类胚胎,或做皮、或做馅、或做主料、或做配菜。

一位东欧国家驻中国大使品尝了中国的这些南瓜点心,由衷赞叹中国人在吃上的天赋:我来中国之前过了那么多年万圣节,对万圣节吃的那些食品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但自从来中国后品尝了他们厨师做的这些南瓜点心,我有种错觉,这才是应该真正属于万圣节的食物。

擅先生在之前做万圣节专题的时候,曾经采访过很多国外友人,他么有的在中国生活工作10年以上,有的刚到中国留学。在他们看来中国特色的万圣节南瓜美食之所以越来越受他们的认可,主要是因为我们做的这些美食更贴合万圣的概念,光一个南瓜美食无论是在造型上、口味上、搭配上、寓意上、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他们原先的那些食品,中国每个城市、每个星级酒店的厨师都能用当地的特色食材结合万圣节主题推出不同的万圣节主题美食。

虽然节日是西方的节日,美食是中国的美食,但二者似乎一点都不违和,而且还很和谐,品尝这些厨师们做出来的万圣节美食,感觉是一场中国各地餐饮文化以及民俗鬼文化的舌尖之旅。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习近平整肃解放军「并非失势」,美学者揭他最大担忧
欧洲7巨头撑腰,防泽伦斯基"被霸凌"?卢比欧怒斥:愚蠢
纽约时报:美国人的“救命药”也许将来自中国
泽伦斯基抵美发文了!白宫曝川普会谈时间表
普京要让步了?川普特使曝「2大条件」有进展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大爷机上偷包 伊朗男暴力挥拳 揍到他怀疑人生
中共突然发布《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引发热议
川普与美乌领袖会谈 欧洲领导人陆续抵达白宫
“川泽会”气氛友好 川普不排除派军赴乌克兰维和
BBC:泽连斯基要在普京更强势的阴影下会见特朗普?
可毁灭沿海城市 大阅兵“海啸武器”现身北京街头
川普喊话泽伦斯基:"接受2条件"可立刻结束战争
笑意盈盈 川泽会面和上次截然不同 记者会要点来了
中国使馆示警赴日本小心遇袭 犯人竟是中国人
特朗普中断美乌欧会谈,致电普京
特朗普加大施压:泽连斯基可以立即结束战争
川普:将废除邮寄投票和投票机 恢复期中选举公正性
日经评论:普京和习近平已经看穿了特朗普
卢比奥披露细节:俄方给飞机加油只能用现金 竟因…
"将顿巴斯地区彻底割让给普京"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
美印关系陷僵局,特朗普"助力"印度重新向中国靠拢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万圣节南瓜变美食 老外惊叹中国人太会吃

擅先生 2017-11-02 19:06:33

  万圣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虽然它早在清朝康熙的时候就随着传教士传入中国,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在国内一线城市流行。国人对万圣节的概念就是外国人的鬼节,只不过万圣节不同于中国鬼节的肃穆阴沉,它是恶搞的西方人全民狂欢。擅先生第一次正儿八经过万圣节是在95年广州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时受邀参加酒店举办的一个万圣节晚会,与会的还有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酒店大厨,他们主要是来学习取经的。

那时来中国工作生活的国外朋友越来越多,西方的一些节日消费市场也就日益明显,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多少中国厨师对万圣节吃什么喝什么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只有在广州这样改革前沿的城市,极个别高档酒店外聘的港台厨师才懂一些门道。

我们这些人当时看到那些西式大厨做出的恶搞食品,都没什么食欲,虽然吃起来还感觉不错,但那些类似鬼脸、女巫、怪物、残肢造型真心接受不了。一位苏州的老厨师认为中国人要想在万圣节吃喝的方面征服外国人,就必须巧妙融入中国餐饮优势和地方特色,如果还跟着西厨做那些传统西餐食品我们肯定做不过他们。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一帮餐饮人开始了中式万圣节南瓜美食的探索之路(以南瓜为主食材)。

南瓜在中国各大菜系中都有身影,大家都在各自熟悉的菜系中创造菜品添加到自己酒店的万圣节菜单中。中国人对南瓜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洗净切块蒸着吃,不需要加任何东西,也不需要任何烹饪技巧,吃的就是那股南瓜原味的甜。

这也是被中国厨师们最先搬上餐桌给老外的美食,只不过在造型上不再是那么阴森恐怖或者让人看了没有食欲,而是充分发挥我们中国厨师雕刻的看家功夫,弄出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景点三大类造型,擅先生曾经就在北京的一家酒店万圣节派对上你看到十二生肖南瓜派,酒店提前问到老外出生日期按照我们传统说法确定他的生肖,然后为他专门雕刻生肖供他品尝,寓意守护住自己的生肖本原,好吃又有好口彩,后来据说一些英国家庭已经将这个作为自己的家庭习俗。

这些主要吃的是中国美食的刀工,福建的厨师则在南瓜雕刻基础上开发出南瓜盅系列美食,就是把南瓜内部掏空,然后在里面放入各类美食供食客享用。因为南瓜本身的特性,刚开始这类美食都是甜品为主,后来也渐渐开发出南瓜排骨盅、南瓜腊味盅等咸鲜味美食。

江浙酒店的厨师对万圣节南瓜盅系列也是情有独钟,腌笃鲜、凸黄油等地方菜肴都被他们巧妙做成南瓜盅系列。特别是凸黄油是万圣节最奢侈的南瓜菜,将蟹黄蟹膏拆下来用猪油炒,然后盛入雕刻好南瓜盅,利用它自身带有一点的清甜解除了凸黄油口感上的肥腻。这也是受很多国外朋友欢迎的一道南瓜美食,可以直接大口开吃,不需要像吃螃蟹那样剥壳。

粤菜里面的各种煲汤世人皆知,而广东的厨师长们则在各类南瓜汤羹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常见的奶油南瓜汤,他们还开发出了南瓜虾仁汤、南瓜瑶柱汤、金汤银鱼羹等等。汤品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从日常居家到高档酒店,应有尽有,这也正切合了西方人经常强调的万圣节不分贫富,任何人都应该从中自得其乐。

天津大师傅则在南瓜类点心上做文章,南瓜饼、南瓜包、南瓜饺、南瓜馄钝这些南瓜美食一般都是把南瓜打成茸,然后按照不同美食口感需求混入不同比例的面粉,做成各类胚胎,或做皮、或做馅、或做主料、或做配菜。

一位东欧国家驻中国大使品尝了中国的这些南瓜点心,由衷赞叹中国人在吃上的天赋:我来中国之前过了那么多年万圣节,对万圣节吃的那些食品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但自从来中国后品尝了他们厨师做的这些南瓜点心,我有种错觉,这才是应该真正属于万圣节的食物。

擅先生在之前做万圣节专题的时候,曾经采访过很多国外友人,他么有的在中国生活工作10年以上,有的刚到中国留学。在他们看来中国特色的万圣节南瓜美食之所以越来越受他们的认可,主要是因为我们做的这些美食更贴合万圣的概念,光一个南瓜美食无论是在造型上、口味上、搭配上、寓意上、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他们原先的那些食品,中国每个城市、每个星级酒店的厨师都能用当地的特色食材结合万圣节主题推出不同的万圣节主题美食。

虽然节日是西方的节日,美食是中国的美食,但二者似乎一点都不违和,而且还很和谐,品尝这些厨师们做出来的万圣节美食,感觉是一场中国各地餐饮文化以及民俗鬼文化的舌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