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哈佛中国美女博士用猪器官救绝症患者 获2.5亿融资(图)

哈佛中国美女博士用猪器官救绝症患者 获2.5亿融资

文章来源: 封面新闻 于 2017-08-31 06:30: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杨璐菡博士


每天全世界要发生多少在等待器官移植的绝望中死去的悲剧。以美国为例,正在排队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高达12万人,然而每年成功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只有三万人。

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着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们,专门从事器官移植的年轻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未来有望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杨璐菡,今年31岁,四川峨眉山市人,2004年从成都七中考入北京大学,后来到哈佛大学攻读硕士。

今年8月,《科学》杂志刊登了这一项重量级的研究成果。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如何解决伦理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人可以长生不老?针对这些问题,封面新闻记者近日通过邮件,独家专访到杨璐菡。

据估计,在2016年,每天都有22名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杨璐菡博士的导师,哈佛大学知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教授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将来有望为大量患者提供肝脏、肾脏、肺、心脏等器官,甚至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新的胰脏,能够拯救这些患者,是一桩功德无量的事。

今年8月中旬,《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重量级的研究。来自浙江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哈佛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与公司的团队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一举解决了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的关键难题。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80后科学家杨璐菡博士。

杨璐菡的成长可谓是一帆风顺。2001年,杨璐菡通过外地生考试进入成都七中,当年她是峨眉山市中考第一名。2004年7月,杨璐菡代表我国赴澳大利亚参加第15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荣获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作之后的杨璐菡身上有很多光环,2014年,杨璐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4年30岁以下30个科学医疗领域(30 under 30)领军人物之一。2017年3月,杨璐菡入选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评出的2017年度“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杨璐菡的团队拿到了Biomatics Capital与ARCH Venture Partners共同领投的A轮融资,融资值高达38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



对话:

人的生命是最高的伦理道德猪的器官是用来救命的

封面新闻:为什么要移植猪身上的器官而不是其他动物?

杨璐菡:有些猪的器官大小和功能和人相似,所以用猪作为一个模式动物是最合适的。

封面新闻: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在临床上的使用?

杨璐菡:我们现在还在试验的早期,所以很难预计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临床。

封面新闻:如果实现了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是否意味着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杨璐菡: 把猪的器官放在人身上是解决了器官供体一个很大需求,我们当然是希望能广泛的应用,帮助到广大患者。

封面新闻:如何解决伦理问题?

杨璐菡: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学术机构做了一些调研,不管是人有什么背景和什么宗教信仰,人的生命是才是最高的伦理道德,我们通过器官移植是想要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封面新闻:如果猪的器官可以替代人的器官,是否意味着只要器官出了问题就可以换器官,这样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杨璐菡:在美国大概每年大概有10多万人等待着器官需要救命,但是每年只有20%、30%的人能得到器官,别人都在漫长的等待中,而在中国这个缺口更大,我们主要是希望能优先给这些器官坏死,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提供器官。

封面新闻:猪的基因对人来说存在健康风险,可能导致新型疾病的传播,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杨璐菡:我们这次的研究主要是就是想证明我们可以敲出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然后不让他出现新型的疾病传播,我们研发成果正好证实了这个结论。

封面新闻:您在实验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杨璐菡:这个实验的难度非常达大,一方面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在动物的基因组进行基因编辑;第二是我们之前不知道去掉了这个内源性病毒,猪会不会活下来,我们的团队非常的敢想敢做,而且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过去一两年做的别人十多年没发做事儿。

未来不是你要去地方,而是你要创造的地方

封面新闻:之前有报道说你们已经拿到了3800万美金的融资,这笔钱怎么用?

杨璐菡:融资主要是实现在前临床阶段,证明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上是安全有效的。

封面新闻: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人和事情?

杨璐菡:我高中时期就读的成都七中的化学竞赛教练文宗,不仅教会了我们怎么学习生物,并且也教会我们怎么学习,文老有一次给我说了一句话,印象挺深刻的:“未来不是你要去地方,而是你要创造的地方。”所以这句话对我后来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一直有很多的影响。

封面新闻:您多次说过,您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希望回馈祖国,是否有计划在中国发展事业?

杨璐菡:我从七中毕业之后进入了北大,获得了生命科学学院和心理学系的双学位,后来去了哈佛。再后来创业,做器官移植的工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我希望能做一些事情,为所有的病人,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人物介绍:杨璐菡和她在哈佛的博士生导师、美国科学院及工程学院双料院士乔治·丘奇创立了一家叫eGenesis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推动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从2014年起,杨璐菡做为异种器官移植课题带头人,带领10个人的科研团队在哈佛和eGenesis利用新发明的一种叫做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技术,敲除猪基因组中可能的致病基因。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纽约时报:成都为何成了中国“最有幸福感城市”
美债大抛售主凶抓到了!不是外资不是债务失控是它
马斯克宣布减少政治捐款,川普选战失最大金主
贺建奎无法出境 新婚妻被拒入境中国 晒美国绿卡
诺奖得主:芬太尼危机在美泛滥,为何欧洲没有?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退出世卫组织 中国宣布提供5亿美元 成最大金主
南海中业岛:菲律宾居民对抗中国威胁的日常
高关税撑不住 川普轰“吞下去”!沃尔玛终于回应
川普纵容?俄放话:乌克兰不谈判就无条件投降
中国亮出“九天”空中母舰 竞争美国“死神”无人机的杀招?
川普生日阅兵细节:25辆M1坦克70架飞机7000士兵
川普3.0?川普儿:或许有朝一日会参选美国总统
川普“力挺”拜登,怒揭真正“毁国”黑手!
著名演员朱媛媛去世终年51岁,丈夫辛柏青发布讣告
耿爽联合国舌战美代表:你的发言与大家格格不入
报道称歼-10击落印度战机,印巴冲突助推中国军力信
震惊!移民法庭当庭吊销身份 ICE探员现场抓人…
央视主播胡蝶口误"两国"遭起底 丈夫陆川是秦岚旧爱
川普晤南非总统 突播视频指南非白人遭“种族灭绝”
川普的“美丽大法案” 实际上更低效 更不公平 美国更承受不起
拜登遭质疑在任时已患癌 发言人:上次癌检查为11年前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哈佛中国美女博士用猪器官救绝症患者 获2.5亿融资

封面新闻 2017-08-31 06:30:10


杨璐菡博士


每天全世界要发生多少在等待器官移植的绝望中死去的悲剧。以美国为例,正在排队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高达12万人,然而每年成功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只有三万人。

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着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们,专门从事器官移植的年轻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未来有望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杨璐菡,今年31岁,四川峨眉山市人,2004年从成都七中考入北京大学,后来到哈佛大学攻读硕士。

今年8月,《科学》杂志刊登了这一项重量级的研究成果。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如何解决伦理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人可以长生不老?针对这些问题,封面新闻记者近日通过邮件,独家专访到杨璐菡。

据估计,在2016年,每天都有22名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去。杨璐菡博士的导师,哈佛大学知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教授也参与了这项研究,他说将来有望为大量患者提供肝脏、肾脏、肺、心脏等器官,甚至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新的胰脏,能够拯救这些患者,是一桩功德无量的事。

今年8月中旬,《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重量级的研究。来自浙江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哈佛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与公司的团队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一举解决了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的关键难题。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80后科学家杨璐菡博士。

杨璐菡的成长可谓是一帆风顺。2001年,杨璐菡通过外地生考试进入成都七中,当年她是峨眉山市中考第一名。2004年7月,杨璐菡代表我国赴澳大利亚参加第15届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荣获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作之后的杨璐菡身上有很多光环,2014年,杨璐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4年30岁以下30个科学医疗领域(30 under 30)领军人物之一。2017年3月,杨璐菡入选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评出的2017年度“全球青年领袖”

2017年,杨璐菡的团队拿到了Biomatics Capital与ARCH Venture Partners共同领投的A轮融资,融资值高达38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



对话:

人的生命是最高的伦理道德猪的器官是用来救命的

封面新闻:为什么要移植猪身上的器官而不是其他动物?

杨璐菡:有些猪的器官大小和功能和人相似,所以用猪作为一个模式动物是最合适的。

封面新闻: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在临床上的使用?

杨璐菡:我们现在还在试验的早期,所以很难预计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临床。

封面新闻:如果实现了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的身上,是否意味着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杨璐菡: 把猪的器官放在人身上是解决了器官供体一个很大需求,我们当然是希望能广泛的应用,帮助到广大患者。

封面新闻:如何解决伦理问题?

杨璐菡: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学术机构做了一些调研,不管是人有什么背景和什么宗教信仰,人的生命是才是最高的伦理道德,我们通过器官移植是想要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封面新闻:如果猪的器官可以替代人的器官,是否意味着只要器官出了问题就可以换器官,这样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杨璐菡:在美国大概每年大概有10多万人等待着器官需要救命,但是每年只有20%、30%的人能得到器官,别人都在漫长的等待中,而在中国这个缺口更大,我们主要是希望能优先给这些器官坏死,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提供器官。

封面新闻:猪的基因对人来说存在健康风险,可能导致新型疾病的传播,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杨璐菡:我们这次的研究主要是就是想证明我们可以敲出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然后不让他出现新型的疾病传播,我们研发成果正好证实了这个结论。

封面新闻:您在实验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杨璐菡:这个实验的难度非常达大,一方面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在动物的基因组进行基因编辑;第二是我们之前不知道去掉了这个内源性病毒,猪会不会活下来,我们的团队非常的敢想敢做,而且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在过去一两年做的别人十多年没发做事儿。

未来不是你要去地方,而是你要创造的地方

封面新闻:之前有报道说你们已经拿到了3800万美金的融资,这笔钱怎么用?

杨璐菡:融资主要是实现在前临床阶段,证明把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上是安全有效的。

封面新闻: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人和事情?

杨璐菡:我高中时期就读的成都七中的化学竞赛教练文宗,不仅教会了我们怎么学习生物,并且也教会我们怎么学习,文老有一次给我说了一句话,印象挺深刻的:“未来不是你要去地方,而是你要创造的地方。”所以这句话对我后来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一直有很多的影响。

封面新闻:您多次说过,您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希望回馈祖国,是否有计划在中国发展事业?

杨璐菡:我从七中毕业之后进入了北大,获得了生命科学学院和心理学系的双学位,后来去了哈佛。再后来创业,做器官移植的工作,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我希望能做一些事情,为所有的病人,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人物介绍:杨璐菡和她在哈佛的博士生导师、美国科学院及工程学院双料院士乔治·丘奇创立了一家叫eGenesis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推动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从2014年起,杨璐菡做为异种器官移植课题带头人,带领10个人的科研团队在哈佛和eGenesis利用新发明的一种叫做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技术,敲除猪基因组中可能的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