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在北京坐过地铁,才知道纽约的节奏要慢得多(图)

在北京坐过地铁,才知道纽约的节奏要慢得多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 于 2017-08-30 14:44: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都说纽约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北京人的性格很逍遥,而以我的经验,我倒觉得北京人才是分秒必争的急性子呢。特别在乘坐公交车这件事上,纽约人的慢和北京人的急尤其鲜明。

纽约街道很窄,大都是单行线,加上堵车,往往等车的时间蛮长。但即使是这样,车进站的时候,人们也不会蜂拥而上,而是慢慢悠悠从各方晃到车门附近,临时组队上车,不但不讲究先来后到,偶尔还会发生“女士优先”的情况。

再说下车。刚到纽约时,乘公共汽车,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快下车的时候,若是赶上人多,我往往会按照国内的习惯,一路说着“劳驾”,提前奔到车门那里候着,免得到站时来不及下车。直到一次和安妮一起乘车,我才知道,纽约的规矩不是这样的。纽约本地人大都是等车停稳了才起身的,无论离车门多远,人多么多,都是这样。若是在车子行进的过程中,有人向跟前的人说着“劳驾”奔向车门,八成是这个人有什么特殊的事情要先下车。若是车里人人有座位,那就更不必提前赶去车门处等候了。时间一长,我越发觉得这样做很合理,既优雅又安全,何乐不为呢。所以暗下决心,日后回北京,也不妨照这样的方法去做。

回国后,我的第一次“试验”是在去建国门的地铁上进行的。车厢里虽然人不少,但我坐的位置离车门不远,而且,建国门是大的换乘站,依着以往的经验,下车的人会相当多,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必着急。所以,到站后,任凭身边的人鱼贯而过,我仍杵着没动,直到感觉身边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这才起身、抬腿迈步。而就在我要跨出车门的一刻,不料,那些原本在车厢外静候上车的众人竟然如洪水般迎面而来,刹那间,我心中那个优雅的“纽约慢”立马就变成我与上车人流的肉搏了。最后一秒,我终于挤出车厢,听到身后车门关闭的“咔嚓”声,不禁暗想,这要是有条尾巴,不被夹住才怪。

第二次试验是在107路公交车上。经过上次的教训,我再不敢在人多的时候搞那个慢动作试验了。可那天,公交车上的人的确很少,人人有座,我心想,今天总该能实现一下自己 “纽约慢”的小梦想了。眼看车快要到平安里了,门口没有一个下车的,于是我就更加放心地等着车停稳了的那个时刻。车如我所想,到站后停了,我觉得我是用了1秒钟起身的,接着,我揣度着纽约人的步速向车门方向走,刚走了两步,只听见车门连着“咣当”了两声,第一声是开,另一声是关,我下意识地大叫:“别呀!”可与此同时,车已经启动,开出几米远。还好,售票员为我向司机求情,门再次打开,但似乎车轱辘还保持着运动的状态,我壮着胆子跳下车,要是路上有个大坑,我敢保证,那一定是属于我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全网疯传王鹤棣27分钟私人通话录音!法律怎么说?
沙利文:4年白干 当初拉来遏华的盟友现在骂美国
网友偶遇刘强东:在夜市用塑料碗和乡亲们喝酒
莫迪抵天津 印侨民热烈欢迎 观赏中国艺术家歌舞
售价55500元 LV龙虾造型手袋引发热议 网友吐槽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专访痛批日本恢复军国主义,强调中俄"合作抗日"
官方披露珍贵档案 苏联援华抗日绝密行动曝光
泽连斯基最新发声:俄军集结多达10万人,准备进攻
行程披露!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之久,实属罕见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团”,在白宫内构建了一个权力网络
日媒揭谈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买大米
中资老板毒死富士山树木案宣判:获刑1年
美新国防战略草案 万斯言论扮关键 点名台湾战略要角
哈玛斯证实:军事领导人惨遭以军击毙,痛批以色列"暴君"
可怕!华裔妻子在离婚听证会前夜硫酸泼向白人丈夫
普京访华前夕,莫斯科随处可见中国影响力的印记
卢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为白俄罗斯的“中国人”了
“并非针对鲁迅”,投诉鲁迅夹烟墙画当事人致歉
习莫普天津会晤:金砖国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美印交恶!川普宣布"取消出席"印度主办QUAD峰会
再见林疯狂!37岁林书豪正式宣布退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在北京坐过地铁,才知道纽约的节奏要慢得多

新民晚报 2017-08-30 14:44:19


都说纽约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北京人的性格很逍遥,而以我的经验,我倒觉得北京人才是分秒必争的急性子呢。特别在乘坐公交车这件事上,纽约人的慢和北京人的急尤其鲜明。

纽约街道很窄,大都是单行线,加上堵车,往往等车的时间蛮长。但即使是这样,车进站的时候,人们也不会蜂拥而上,而是慢慢悠悠从各方晃到车门附近,临时组队上车,不但不讲究先来后到,偶尔还会发生“女士优先”的情况。

再说下车。刚到纽约时,乘公共汽车,由于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快下车的时候,若是赶上人多,我往往会按照国内的习惯,一路说着“劳驾”,提前奔到车门那里候着,免得到站时来不及下车。直到一次和安妮一起乘车,我才知道,纽约的规矩不是这样的。纽约本地人大都是等车停稳了才起身的,无论离车门多远,人多么多,都是这样。若是在车子行进的过程中,有人向跟前的人说着“劳驾”奔向车门,八成是这个人有什么特殊的事情要先下车。若是车里人人有座位,那就更不必提前赶去车门处等候了。时间一长,我越发觉得这样做很合理,既优雅又安全,何乐不为呢。所以暗下决心,日后回北京,也不妨照这样的方法去做。

回国后,我的第一次“试验”是在去建国门的地铁上进行的。车厢里虽然人不少,但我坐的位置离车门不远,而且,建国门是大的换乘站,依着以往的经验,下车的人会相当多,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必着急。所以,到站后,任凭身边的人鱼贯而过,我仍杵着没动,直到感觉身边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这才起身、抬腿迈步。而就在我要跨出车门的一刻,不料,那些原本在车厢外静候上车的众人竟然如洪水般迎面而来,刹那间,我心中那个优雅的“纽约慢”立马就变成我与上车人流的肉搏了。最后一秒,我终于挤出车厢,听到身后车门关闭的“咔嚓”声,不禁暗想,这要是有条尾巴,不被夹住才怪。

第二次试验是在107路公交车上。经过上次的教训,我再不敢在人多的时候搞那个慢动作试验了。可那天,公交车上的人的确很少,人人有座,我心想,今天总该能实现一下自己 “纽约慢”的小梦想了。眼看车快要到平安里了,门口没有一个下车的,于是我就更加放心地等着车停稳了的那个时刻。车如我所想,到站后停了,我觉得我是用了1秒钟起身的,接着,我揣度着纽约人的步速向车门方向走,刚走了两步,只听见车门连着“咣当”了两声,第一声是开,另一声是关,我下意识地大叫:“别呀!”可与此同时,车已经启动,开出几米远。还好,售票员为我向司机求情,门再次打开,但似乎车轱辘还保持着运动的状态,我壮着胆子跳下车,要是路上有个大坑,我敢保证,那一定是属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