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半时间都在研究对付中国 下野让北京长舒口气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前战略师班农刚刚离职后,美国贸易代表就宣布借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中国商务部8月21日对此做出回应,“对美国这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表达强烈不满”。尽管中国官方反应强烈,但是,有美国舆论认为,促成对华301调查的班农的离开,对于北京当局来说也算好消息。



班农(左排末倒数第二)在白宫期间一直处于中美关系的边缘位置(图源:新华社)

在白宫,班农(Steve Bannon)在公开场合闷声不语,只在幕后和白宫顾问争高下。按照他话说,他一半的时间都在研究如何对付中国。离职之际,班农更是忘不了中国,唯一想和媒体谈的话题就是中国。

离职前2天,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班农主动联系《美国展望》(The American Prospect)杂志,接受了该杂志记者的电话采访。班农在采访中说,美国应“疯狂关注”与中国的“经济战”。他还说,未来20至30年,中美必有一霸,如果美国坚持走当前道路(即不敢和中国打经济战),那一霸必然是中国。该刊记者说,在批评中国时,班农从不绕弯子,而且兴致极高。

纵然班农面临诸多指责,但他对中国的主张却被美国舆论区别对待。

比如,《华盛顿邮报》说,班农堪称特朗普“一大臂膀”,被扣过很多帽子,比如智多星、种族主义者或反犹者。但无论如何,班农对中国的见解则非常切中要害。《彭博社》也说,班农主张对中国经贸行为采取更为强硬的举措,是正确的。就连章家敦 (Gordon Chang)这样的学者也找到了攻击中国的机会,认为班农出击中国的主张是很明智的。

很多华府专家均认可班农这一点,即中国经济上正赶超美国,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商界,多年来都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美国专栏作家罗金(Josh Rogin)8月18日说,班农离开对中美关系影响“巨大”,将极大地“改变”美国对华战略,主张对华出台诸如马歇尔计划那样的长期战略。他的这一主张是美国外交及经济转型的核心所在。他的离开让这些没有了下文。这让中国政府“松了一口气”。

《纽约时报》8月19日说,从对华贸易,再具体到中国钢铁、汽车、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班农为特朗普绘制了一系列对华贸易行动。按周、按月,这些牌计划在今秋之际、最早在特朗普年末访华前全部打出。但是,他的离开,导致这些计划陷入不确定状态。中国官媒《环球时报》8月19日在一篇社评中写道,班农在中国问题上的“遗毒”应与他一道离开白宫,“希望班农的离去不只是个形式,让人们8月18日之后能够感受到白宫战略思维的某种转折点。”

当然,《金融时报》8月20日认为,班农的离开对北京来说,只能说是“暂时性的解压”,因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及副代表谢伊(Dennis Shea)、白宫全国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Peter Navarro)将继续推动“接力”推动对华更严厉的举措。

其实,美国舆论普遍夸大了班农在特朗普政府内部的角色,以及他同白宫内部温和派、自由派的权力斗争。对于中美关系发展,这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是班农去留问题,也不是白宫内部对华鹰派及温和派谁占上风的问题,而是特朗普本人究竟如何看待同中国的合作。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发展最大的变量依然是特朗普以及他今后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