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纽约餐馆收据公然打出辱华词语 引网友热议(组图)

纽约餐馆收据公然打出辱华词语 引网友热议

文章来源: 美国中文网 于 2017-08-18 14:17:1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日前一位家住纽约的亚裔女性在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发了一张照片,很快引起了轰动。照片里是一张用餐收据,来自曼哈顿东村的一家小餐馆。在需要打印顾客名字的地方,赫然出现了两次“Ching Chong”这个词。



公然辱华歧视 纽约餐馆在收据上打出这样的字(美国中文网)


近几年种族歧视重新泛滥,很多华人对“Ching Chong”这个古老的词也再次熟悉了起来。简而言之,这个词名义上是在模仿和嘲笑中文的发音,而其中蕴含的“排华浪潮”等历史因素,更加深了它的侮辱性。此前报道的,华裔警员刘文健墓园惊现仇恨及辱华标语里,涂鸦内容中也包括这个词。

发出这张照片的Ziggy Chau(周诗琪)在Facebook上解释说,这张收据是自己一位朋友的妈妈收到的,朋友并不想要声张这件事,但她在看到这张收据后,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

周诗琪幼年随父母从香港移民来美,现在做公关工作,有两个孩子。

据周诗琪介绍,她再刷Facebook的时候,看到一个朋友发了这张收据的照片。她询问是否又找餐馆反映情况,朋友说没有。

一开始周诗琪也不打算声张,但到了傍晚,当她得知朋友不打算做什么,是因为她妈妈不希望她声张,“如果我妈妈遇到这种事,可能也是一样的想法,华裔习惯于不惹麻烦,不给别人‘添乱’。这时候我意识到这是很多亚裔都感同身受的问题。我5岁来美国,在这里长大,和几乎所有华裔一样,或多或少都受过歧视。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因为当你发现有事情不对的时候,就必须要指出来。”

晚上下班后,周诗琪给餐馆打了电话,向经理说明这件事。经理一开始反复问是不是有误会,是不是服务员拼错了。但周诗琪认为,Ching Chong是对华裔的侮辱词汇,即使没听懂名字,也不能这么写,要求对方在社交媒体上道歉。最后经理答复她,会处理这件事。

周诗琪在Facebook上转发照片的时候,呼吁抵制这家餐馆,直到他们公开道歉。她说:“亚裔朋友们,请为所有人发声,不只是在事情影响到你的时候才说话。我不想扯上政治,但鉴于现在美国发生的一切,不得不这么做,我们的总统也似乎在鼓励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

周诗琪也补充道:“我知道不是这家餐馆所有的员工都是种族歧视者,我不希望无辜的人被一个无知的人所牵连。”

事件发酵后,餐馆经理Rocco连夜在Facebook上发表了声明,说涉事服务员称自己看到POS机上留着收据,就顺手打进了“Ching Chong”的字眼。经理表示这样的行为不可接受,服务员已经被开除,并代表餐馆请求大家的原谅。



餐馆经理在Facebook上发表的道歉(美国中文网)


虽然一开始也对经理推脱的行为不满,但对于经理的这份道歉,周诗琪表示基本满意,也感谢经理花时间调查和处理这起事件。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在道歉声明下,有不少愤怒的评论。

网友Richard Shaw:

“‘对不起。并不(sorry not sorry)’。他只是因为被曝光了才道歉,我打赌他觉得(当事)顾客要么不懂英语,要么不会用Facebook。”

网友Chris J. Chung:

有人来反映时,你却问顾客的名字是不是和Ching Chong相似而有所误会,这简直是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

网友Alex Lee:

我可以原谅你,但我不会忘记这件事,我、或是我的家人朋友,都绝不会踏进你的餐馆。

Cornerstone Cafe的经理Rocco说,事情发生时自己并不在现场,下午4点半左右回到店内才接到周诗琪的电话,得知这件事;自己一直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周诗琪联系,但没有与当事顾客或其女儿对话过。

Rocco表示,店里来的通常是常客,自己也许还认识这位顾客,希望她能够再回店里去,他想要当面道歉,并再次为她提供服务。

记者在店内与一位亚裔顾客聊了聊,他此前并不知道这件事,但说自己常来这里吃饭,觉得氛围、服务都很好,听说以后颇感吃惊。

目前餐馆的Facebook道歉页面下仍不断有网友留言,有的气愤,也有人认为他的回应很得体。不过总的来说餐馆的声誉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

纽约市人权办公室,在收到这起事件的资料后回复称,会派出特别小组Bias Response Team跟进。

说回种族歧视这件事本身。最近出了一份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年青一代(18-34岁)的亚裔美国人都不太担忧种族歧视现象——他们更关注的议题是健保和教育,而关注种族主义的亚裔,比同龄范围的非裔和拉丁裔少约一半。



调查报告由芝加哥大学所属的GenForward组织发布(美国中文网)


在Facebook的“收据事件”相关评论里,确有华裔网友地对所谓的“young bananas(意为年轻的香蕉人,香蕉人指内心完全西化的华人,含贬义——编者注)”喊话:“如果你们现在不当回事,不生气,总有一天你们会发现已经晚了。”

网友Tenzin Tsi Tsi称,看到有些亚裔试图为做这件事的人辩护找借口,“这是最让我伤心的”。连亚裔自己都否认自己受到歧视,难怪其他族裔会这样认为。

在采访中周诗琪说,在成为母亲以前,她只会考虑到自己,但每个妈妈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开始为孩子考虑更多,她想要给孩子塑造“错了就要说出来”的榜样,也想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宽容的社会里,因为这样,她才慢慢成为了一个“不沉默”的华裔。这大概也是现在许多华裔站出来的原因。

在当今的美国,想要在“种族”这个话题上置身事外,似乎不太可能。总体来说,华人在这个议题上渐渐抛却了老一辈的沉默态度,但随之而来的又是更多争议。

周诗琪在Facebook上写道:这不是所谓的“自卑心作祟(being petty)”或“过分敏感(over-sensitive)”,这是在有必要的时候发出你的声音,尤其是亚裔。

近几年华裔维权开始注重理性,注重与其他族裔团结,这是好事;同时内部有人批评是否太畏手畏脚,有各种不同意见,这恐怕也是一个群体维权的必经挣扎。从弗吉尼亚州暴乱以来,任何事关“种族”的事件,都会尤其牵扯人们的神经。在社会分裂和种族矛盾下,无法独善其身的华裔每一步都应该谨慎;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的是,站出来发声是一切权益的前提,面对在美华人的未来,我们只能荣辱与共。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超过两千人遇难!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
德国小伙在中国贫困山区支教10年,然后他去哪了
年薪上亿的清华学霸在美遭双重起诉,曾想反诉公司诽谤
美国一客机差点撞上“空军一号”,空管:别玩iPad了!
特朗普“自己人”,投下唯一一张反对票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拜登“寒酸日常”:坐经济舱 百岁背房贷 演讲无人问津…
美国掀“老年贫穷”潮!年薪百万前工程师晚景凄凉
奥巴马又开怼,白宫反击:他一有机会就制造分裂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沙特高调与巴基斯坦军事结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慑
安提法有多恐怖?川普将左翼运动指定为“主要恐怖组织”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历时4年终赢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有话要说
不满企业给川普政府送钱!中国突然封杀辉达AI晶片
大豆,中国的贸易战筹码和美国农民的危机
川普访英和梅拉尼娅分房睡?夫妻关係引猜测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哈马斯高层遇袭后首次公开露面:1分钟内12枚导弹
"庆祝"即被解僱 美国教育圈与娱乐圈成“重灾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纽约餐馆收据公然打出辱华词语 引网友热议

美国中文网 2017-08-18 14:17:17

日前一位家住纽约的亚裔女性在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发了一张照片,很快引起了轰动。照片里是一张用餐收据,来自曼哈顿东村的一家小餐馆。在需要打印顾客名字的地方,赫然出现了两次“Ching Chong”这个词。



公然辱华歧视 纽约餐馆在收据上打出这样的字(美国中文网)


近几年种族歧视重新泛滥,很多华人对“Ching Chong”这个古老的词也再次熟悉了起来。简而言之,这个词名义上是在模仿和嘲笑中文的发音,而其中蕴含的“排华浪潮”等历史因素,更加深了它的侮辱性。此前报道的,华裔警员刘文健墓园惊现仇恨及辱华标语里,涂鸦内容中也包括这个词。

发出这张照片的Ziggy Chau(周诗琪)在Facebook上解释说,这张收据是自己一位朋友的妈妈收到的,朋友并不想要声张这件事,但她在看到这张收据后,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

周诗琪幼年随父母从香港移民来美,现在做公关工作,有两个孩子。

据周诗琪介绍,她再刷Facebook的时候,看到一个朋友发了这张收据的照片。她询问是否又找餐馆反映情况,朋友说没有。

一开始周诗琪也不打算声张,但到了傍晚,当她得知朋友不打算做什么,是因为她妈妈不希望她声张,“如果我妈妈遇到这种事,可能也是一样的想法,华裔习惯于不惹麻烦,不给别人‘添乱’。这时候我意识到这是很多亚裔都感同身受的问题。我5岁来美国,在这里长大,和几乎所有华裔一样,或多或少都受过歧视。我觉得我必须做些什么,因为当你发现有事情不对的时候,就必须要指出来。”

晚上下班后,周诗琪给餐馆打了电话,向经理说明这件事。经理一开始反复问是不是有误会,是不是服务员拼错了。但周诗琪认为,Ching Chong是对华裔的侮辱词汇,即使没听懂名字,也不能这么写,要求对方在社交媒体上道歉。最后经理答复她,会处理这件事。

周诗琪在Facebook上转发照片的时候,呼吁抵制这家餐馆,直到他们公开道歉。她说:“亚裔朋友们,请为所有人发声,不只是在事情影响到你的时候才说话。我不想扯上政治,但鉴于现在美国发生的一切,不得不这么做,我们的总统也似乎在鼓励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

周诗琪也补充道:“我知道不是这家餐馆所有的员工都是种族歧视者,我不希望无辜的人被一个无知的人所牵连。”

事件发酵后,餐馆经理Rocco连夜在Facebook上发表了声明,说涉事服务员称自己看到POS机上留着收据,就顺手打进了“Ching Chong”的字眼。经理表示这样的行为不可接受,服务员已经被开除,并代表餐馆请求大家的原谅。



餐馆经理在Facebook上发表的道歉(美国中文网)


虽然一开始也对经理推脱的行为不满,但对于经理的这份道歉,周诗琪表示基本满意,也感谢经理花时间调查和处理这起事件。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在道歉声明下,有不少愤怒的评论。

网友Richard Shaw:

“‘对不起。并不(sorry not sorry)’。他只是因为被曝光了才道歉,我打赌他觉得(当事)顾客要么不懂英语,要么不会用Facebook。”

网友Chris J. Chung:

有人来反映时,你却问顾客的名字是不是和Ching Chong相似而有所误会,这简直是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

网友Alex Lee:

我可以原谅你,但我不会忘记这件事,我、或是我的家人朋友,都绝不会踏进你的餐馆。

Cornerstone Cafe的经理Rocco说,事情发生时自己并不在现场,下午4点半左右回到店内才接到周诗琪的电话,得知这件事;自己一直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周诗琪联系,但没有与当事顾客或其女儿对话过。

Rocco表示,店里来的通常是常客,自己也许还认识这位顾客,希望她能够再回店里去,他想要当面道歉,并再次为她提供服务。

记者在店内与一位亚裔顾客聊了聊,他此前并不知道这件事,但说自己常来这里吃饭,觉得氛围、服务都很好,听说以后颇感吃惊。

目前餐馆的Facebook道歉页面下仍不断有网友留言,有的气愤,也有人认为他的回应很得体。不过总的来说餐馆的声誉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

纽约市人权办公室,在收到这起事件的资料后回复称,会派出特别小组Bias Response Team跟进。

说回种族歧视这件事本身。最近出了一份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年青一代(18-34岁)的亚裔美国人都不太担忧种族歧视现象——他们更关注的议题是健保和教育,而关注种族主义的亚裔,比同龄范围的非裔和拉丁裔少约一半。



调查报告由芝加哥大学所属的GenForward组织发布(美国中文网)


在Facebook的“收据事件”相关评论里,确有华裔网友地对所谓的“young bananas(意为年轻的香蕉人,香蕉人指内心完全西化的华人,含贬义——编者注)”喊话:“如果你们现在不当回事,不生气,总有一天你们会发现已经晚了。”

网友Tenzin Tsi Tsi称,看到有些亚裔试图为做这件事的人辩护找借口,“这是最让我伤心的”。连亚裔自己都否认自己受到歧视,难怪其他族裔会这样认为。

在采访中周诗琪说,在成为母亲以前,她只会考虑到自己,但每个妈妈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开始为孩子考虑更多,她想要给孩子塑造“错了就要说出来”的榜样,也想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宽容的社会里,因为这样,她才慢慢成为了一个“不沉默”的华裔。这大概也是现在许多华裔站出来的原因。

在当今的美国,想要在“种族”这个话题上置身事外,似乎不太可能。总体来说,华人在这个议题上渐渐抛却了老一辈的沉默态度,但随之而来的又是更多争议。

周诗琪在Facebook上写道:这不是所谓的“自卑心作祟(being petty)”或“过分敏感(over-sensitive)”,这是在有必要的时候发出你的声音,尤其是亚裔。

近几年华裔维权开始注重理性,注重与其他族裔团结,这是好事;同时内部有人批评是否太畏手畏脚,有各种不同意见,这恐怕也是一个群体维权的必经挣扎。从弗吉尼亚州暴乱以来,任何事关“种族”的事件,都会尤其牵扯人们的神经。在社会分裂和种族矛盾下,无法独善其身的华裔每一步都应该谨慎;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的是,站出来发声是一切权益的前提,面对在美华人的未来,我们只能荣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