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华人就医“太”客气 美国医生提醒注意四个问题

华人就医“太”客气 美国医生提醒注意四个问题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7-08-04 15:43: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美华人就医“难”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看病贵,更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就医流程及医院系统差异,引起的病人和医生之间的隔阂。由此产生的不必要麻烦,轻则浪费时间金钱,重则错过最佳治疗机会而损害健康。南加州的美以美(Methodist)医院副院长克利福德?丹尼尔斯(Clifford Daniels)和医院基金会前理事长王程晓颖(Sherry Wang)针对这些提醒了几个常见问题。

1. 中国人“太”客气 怕麻烦医生护士

中国文化推崇以礼待人,如果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王程晓颖举例说,有的华人女性怀第一胎时没经验,在接近产期时,即使肚子剧烈疼痛却担心如果不是产前阵痛,跑去医院会麻烦到医生和护士。

她们就干脆忍着,等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到医院,把自己陷入潜在的危险中。这样,即便是排除了危险也少不了要用更多的药物,吃了很多不必要的苦。

还有,病人不实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生怕说太痛会麻烦医生,所以往低了说。但是丹尼尔斯强调,疼痛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会不同。如果不能针对性的治疗,就会白费功夫。

2. 不确定自己对哪些药物食物过敏

中国人没有测试过敏源的习惯,一般医院也很少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当美国医生问是否对某种药物或者食物过敏时,很多人会说“没有”。

丹尼尔斯说,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过敏一定要回答“不知道”,不能说“没有”。“没有”是肯定的回答,证明你知道自己的过敏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存有潜在危险。

3. 怕得罪现有医生 不敢要求第二诊断

中国人常在医生诊断后心存疑惑,想再找另一个医生做二次诊断,却害怕冒犯现有的医生。他们于是自行谷歌(上网查)或者咨询身边的朋友,进行“自我诊断”。

丹尼尔斯和王程晓颖强调,这是万万不可取的。美国医生乐意接受病人要求同领域的医生进行二次诊断(Second opinion,或译第二意见),以进一步确定病情。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在诊断后治疗前要求第二意见。比如,医生说需要开刀手术,病人要在开刀手术之前要求其他医生做二次诊断,不能在术后或者其它治疗后才要求。

4. 未充分了解和利用医院资源

除医生和护士之外,美国医院还有社工(Social worker)和病例管理人员(Case manager)等可以帮助病人处理各方面的事宜。比如入院时病人及医生之间的对接、病人接受治疗时的起色、出院后选择对应的疗养院,或是医疗保险的相关问题,都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再者,医院还会有各式各样帮助病人康复的计划和设施,例如Methodist医院有接待不同信仰者祷告的教堂、专门帮助病人重塑生活技能的设施,以及家属探望专用的餐厅等。

丹尼尔斯说,很多病人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合法,生病也不敢就医。其实,法律规定医院是必须对病人的信息严格保密的。医院无权曝光病人身份,所以生病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还有很多中国人信任中药,但丹尼尔斯说,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自行偷偷服用。在这方面,他们也可以咨询自己的医生再做决定。

最后,丹尼尔斯和王程晓颖强调,医院包括医生护士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会怕麻烦,因为那就是他们该做好的本职工作。所以,请病人有任何问题或者不舒服的时候都要向医院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总统贸易顾问:英国人会喜欢美国“氯洗鸡、激素牛”
纽约时报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马云现身打卡阿里总部“湖畔小屋” 鼓励坚持创业精神

24小时讨论排行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谎报留美学历 她被判入狱!去年刚获环球小姐称号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华人就医“太”客气 美国医生提醒注意四个问题

综合新闻 2017-08-04 15:43:11

在美华人就医“难”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看病贵,更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就医流程及医院系统差异,引起的病人和医生之间的隔阂。由此产生的不必要麻烦,轻则浪费时间金钱,重则错过最佳治疗机会而损害健康。南加州的美以美(Methodist)医院副院长克利福德?丹尼尔斯(Clifford Daniels)和医院基金会前理事长王程晓颖(Sherry Wang)针对这些提醒了几个常见问题。

1. 中国人“太”客气 怕麻烦医生护士

中国文化推崇以礼待人,如果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王程晓颖举例说,有的华人女性怀第一胎时没经验,在接近产期时,即使肚子剧烈疼痛却担心如果不是产前阵痛,跑去医院会麻烦到医生和护士。

她们就干脆忍着,等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到医院,把自己陷入潜在的危险中。这样,即便是排除了危险也少不了要用更多的药物,吃了很多不必要的苦。

还有,病人不实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生怕说太痛会麻烦医生,所以往低了说。但是丹尼尔斯强调,疼痛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会不同。如果不能针对性的治疗,就会白费功夫。

2. 不确定自己对哪些药物食物过敏

中国人没有测试过敏源的习惯,一般医院也很少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当美国医生问是否对某种药物或者食物过敏时,很多人会说“没有”。

丹尼尔斯说,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过敏一定要回答“不知道”,不能说“没有”。“没有”是肯定的回答,证明你知道自己的过敏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存有潜在危险。

3. 怕得罪现有医生 不敢要求第二诊断

中国人常在医生诊断后心存疑惑,想再找另一个医生做二次诊断,却害怕冒犯现有的医生。他们于是自行谷歌(上网查)或者咨询身边的朋友,进行“自我诊断”。

丹尼尔斯和王程晓颖强调,这是万万不可取的。美国医生乐意接受病人要求同领域的医生进行二次诊断(Second opinion,或译第二意见),以进一步确定病情。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在诊断后治疗前要求第二意见。比如,医生说需要开刀手术,病人要在开刀手术之前要求其他医生做二次诊断,不能在术后或者其它治疗后才要求。

4. 未充分了解和利用医院资源

除医生和护士之外,美国医院还有社工(Social worker)和病例管理人员(Case manager)等可以帮助病人处理各方面的事宜。比如入院时病人及医生之间的对接、病人接受治疗时的起色、出院后选择对应的疗养院,或是医疗保险的相关问题,都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再者,医院还会有各式各样帮助病人康复的计划和设施,例如Methodist医院有接待不同信仰者祷告的教堂、专门帮助病人重塑生活技能的设施,以及家属探望专用的餐厅等。

丹尼尔斯说,很多病人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合法,生病也不敢就医。其实,法律规定医院是必须对病人的信息严格保密的。医院无权曝光病人身份,所以生病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还有很多中国人信任中药,但丹尼尔斯说,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自行偷偷服用。在这方面,他们也可以咨询自己的医生再做决定。

最后,丹尼尔斯和王程晓颖强调,医院包括医生护士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会怕麻烦,因为那就是他们该做好的本职工作。所以,请病人有任何问题或者不舒服的时候都要向医院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样才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