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三无副教授到诺奖级科学家 韩春雨为何主动撤稿?(图)

从三无副教授到诺奖级科学家 韩春雨为何主动撤稿?

文章来源: 网易 于 2017-08-03 06:34: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8月2日,韩春雨团队发表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被杂志官网标识为“已撤稿”。同时刊登出的撤稿声明显示,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他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相同的关键结果。

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称“因学术争论而主动撤稿”。



因该论文,韩春雨由河北科技大学“三无副教授”一跃称为“诺奖级科学家”,河北省发改委还批复了 “2.24亿人民币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

但该论文也备受质疑,一些科学家认为试验无法重复。撤稿后,据韩春雨团队声明,“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论文为什么被撤?

《自然·生物技术》刊载一篇社论称,韩春雨团队曾经在去年十二月向该杂志提供了一些证明研究结论的新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太过初步,不能发表”。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刊登了韩春雨团队声明,“因学术争论而主动撤稿”“发现新方法可以证明自己团队的结论”“将会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开展实验”。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对媒体表示,撤稿声明中所述理由“很罕见”,作者受到杂志编辑部的要求压力,不得不撤稿。

邵峰曾和另一科学家饶毅赞扬过韩春雨的科研成果,但二人于2016年9月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希望认真仔细地核实韩春雨的实验结果。致信一个月后,邵峰公布了河北科技大学的回函,并评价:“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学校)将有什么措施”。

邵峰认为,韩春雨事件对于学界留下了两个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是否可靠?如果不可靠,原因是什么?

另据韩春雨团队声明,“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曾获得什么?

在论文发表之前,韩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且被称为“三无副教授”,即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

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刊发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发现。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获得了诸多荣誉。2016年10月,韩春雨被列入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同年,又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也授予其“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更实际的是,韩春雨研究项目获得了巨额资金支持。2016年9月23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在石家庄开标,预算金额为1958万。

同年,河北省发改委完成了对“2.24亿人民币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的批复。而撤稿事件一出,该中心将面临什么前景,尚不可知。



论文为什么受到质疑?

在收获各种荣誉的同时,韩春雨也在经受质疑。最大质疑是,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早在2016年5月20日,原清华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教授颜宁,就在微博上提出韩春雨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

此后,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陆续指出,根据韩春雨论文提供的方法无法重复NgAgo系统的基因编辑结果。而如果不具有可重复性,通过所提供的方法不能得到研究结论,韩春雨研究成果的真伪性就会受到质疑。

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也曾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公开质疑韩春雨。

起初,韩春雨回应称,“(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后又表示,只有在他们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运用NgAgo系统才有效,在买来的细胞中无法重复成功。

其回应并不能打消质疑。2016年10月15日,有国内期刊刊发由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的文章,首次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多个实验室均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

2017年1月19日,最先发布韩春雨团队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声明称,该期刊已获得有关韩处于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时隔6个多月,论文在该杂志上被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对《财经》称,实验重复不出来,并不等于造假,是否造假的唯一判据就是当时的实验原始记录。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她妈妈是聋哑人,她爸爸是残疾人,他们说不出来,我们来说
博士生为国家项目葬身南海,学校以"非劳动关系"拒赔
回击特朗普?忍了3个月之后,印度宣布重大胜利
习近平如何为人类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川普中计了?欧盟协议"藏1高招"学者:布鲁塞尔在窃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泽连斯基:不会为了换取和平向俄罗斯割让领土
普京与特朗普即将见面,乌克兰陷入困境
212人活活饿死"将近半数是儿童",加萨营养不良又夺11命
中国紧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价怵目惊心
新美国骗局:特朗普正重新定义美国的腐败?
杨兰兰"2700亿澳元存款"掀舆论狂潮 胡锡进:肯定假
川普:她打败华尔街超级天才!“没人查一查吗”
又一个秦刚?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传刘建超被带走问话
双普会,为迫使乌克兰割让领土做准备?
爆万斯生日划独木舟 令调整湖泊水位 引耍特权质疑
强制社保,饮鸩止渴
川普15日晤普京 乌克兰用领土换停火势在必行?
川普奔波调停多地冲突 自诩和平缔造者能扬威诺奖?
普京提议乌克兰交出顿巴斯地区以换取停战
这个问题,困扰中国4亿人
以色列"接管加沙城":以色列的险棋和巴勒斯坦人的噩梦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三无副教授到诺奖级科学家 韩春雨为何主动撤稿?

网易 2017-08-03 06:34:40

8月2日,韩春雨团队发表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的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被杂志官网标识为“已撤稿”。同时刊登出的撤稿声明显示,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他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相同的关键结果。

韩春雨团队发布声明称“因学术争论而主动撤稿”。



因该论文,韩春雨由河北科技大学“三无副教授”一跃称为“诺奖级科学家”,河北省发改委还批复了 “2.24亿人民币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

但该论文也备受质疑,一些科学家认为试验无法重复。撤稿后,据韩春雨团队声明,“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论文为什么被撤?

《自然·生物技术》刊载一篇社论称,韩春雨团队曾经在去年十二月向该杂志提供了一些证明研究结论的新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太过初步,不能发表”。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刊登了韩春雨团队声明,“因学术争论而主动撤稿”“发现新方法可以证明自己团队的结论”“将会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开展实验”。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对媒体表示,撤稿声明中所述理由“很罕见”,作者受到杂志编辑部的要求压力,不得不撤稿。

邵峰曾和另一科学家饶毅赞扬过韩春雨的科研成果,但二人于2016年9月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希望认真仔细地核实韩春雨的实验结果。致信一个月后,邵峰公布了河北科技大学的回函,并评价:“回复比较笼统,不清楚(学校)将有什么措施”。

邵峰认为,韩春雨事件对于学界留下了两个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是否可靠?如果不可靠,原因是什么?

另据韩春雨团队声明,“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曾获得什么?

在论文发表之前,韩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且被称为“三无副教授”,即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

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刊发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发现。

论文发表后,韩春雨获得了诸多荣誉。2016年10月,韩春雨被列入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同年,又当选为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河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也授予其“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更实际的是,韩春雨研究项目获得了巨额资金支持。2016年9月23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在石家庄开标,预算金额为1958万。

同年,河北省发改委完成了对“2.24亿人民币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项目的批复。而撤稿事件一出,该中心将面临什么前景,尚不可知。



论文为什么受到质疑?

在收获各种荣誉的同时,韩春雨也在经受质疑。最大质疑是,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早在2016年5月20日,原清华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教授颜宁,就在微博上提出韩春雨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

此后,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陆续指出,根据韩春雨论文提供的方法无法重复NgAgo系统的基因编辑结果。而如果不具有可重复性,通过所提供的方法不能得到研究结论,韩春雨研究成果的真伪性就会受到质疑。

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也曾发表《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诺贝尔奖级”实验的重复性问题》,公开质疑韩春雨。

起初,韩春雨回应称,“(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后又表示,只有在他们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运用NgAgo系统才有效,在买来的细胞中无法重复成功。

其回应并不能打消质疑。2016年10月15日,有国内期刊刊发由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的文章,首次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多个实验室均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

2017年1月19日,最先发布韩春雨团队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声明称,该期刊已获得有关韩处于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时隔6个多月,论文在该杂志上被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对《财经》称,实验重复不出来,并不等于造假,是否造假的唯一判据就是当时的实验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