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穿透铁窗的挚爱 妻子写诗诉情:刘晓波“只能是风”(图)

穿透铁窗的挚爱 妻子写诗诉情:刘晓波“只能是风”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7-07-13 07:25: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刘晓波最放不下的就是妻子刘霞。(图/翻摄自BBC网站)


20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大陆作家刘晓波,今(13)日因肝癌病情恶化,病逝于渖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享寿61岁。刘晓波在病情不乐观之际,曾争取出国治疗,此一举动被友人解读为是他的临终愿望,希望用最后的生命护送妻子刘霞、妻弟前往自由国度。日前BBC中文网特别报导了刘晓波与刘霞的生死至爱,藉刘晓波的诗句形容这是一段「超越铁窗的爱」。

以下为BBC中文网报导内容摘录:

刘晓波与妻子刘霞的婚姻,一半以上时间是处于他被监禁的状态。两人为了能够得到结婚许可不停抗争,1996年北京政府终于允许刘晓波和他的爱人结婚;但要拍摄结婚照时,相机却不明原因无法运作,摄影师只能搔搔头离开。依规定,有效的结婚证件必须要有在正式背板前拍的结婚照;刘晓波与刘霞临场应变,将各自的独照拼在一起,才完成了被正式盖章认可的结婚照。

一纸证书,让刘霞有权到东北探视新婚丈夫,她每个月从北京往返,旅行1600公里去探视刘晓波。刘霞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驶向集中营的那列火车 ╱呜咽地辗过我的身体╱我却拉不住你的手……」。他们的婚宴是在东北食堂举行,这个场景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强烈的象徵意义。

刘晓波是知名作家,也是广受爱戴、经常获邀演讲及出国进修的教授。1989年春天,刘晓波在纽约得知民众前往天安门广场争取民主的消息后,马上动身回国;他帮助要求政治改革的抗议者,并与士兵协商,让许多学生毫髮无伤地离开。在广场恢复寂静后的几天,刘晓波被带往秘密拘留所,他在那待了将近20个月。当他被释放时,几乎失去一切,包括他优渥的教职和家庭。

此时刘晓波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光:一名朝气勃勃、名叫刘霞的年轻诗人。「我终于在一个女子身上找到了所有的美」,据说刘晓波曾这麽对朋友说。刘霞比刘晓波小六岁,当时她的诗人才华已受到认可。刘霞的父亲是银行高层,家人期待她也成为公务员,但她放弃安稳的生活,选择投入热爱的写作。



刘晓波与刘霞摄于2002年,他们因刘晓波数度入狱而相处时间有限。(图/翻摄自BBC网站)


虽然刘晓波在身分上有些麻烦,但刘霞的双亲仍排除万难地支持刘晓波与刘霞的关係。在早年,他们尝试建立正常的生活。刘晓波搬进刘霞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公寓,两人一起生活。「她当然爱他,而且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刘晓波夫妇的朋友廖天琪说,「有时她会抱怨,不是真的抱怨,但她还是会说:『自从和你在一起后,我没有过过一天和平的生活。』」即使刘晓波从监狱中出来了,这对夫妻也很少有单独两人相处的时间。「因为他写过很多批判社会的文章,所以很多弱势民众会去他家」,廖天琪回忆说。

刘晓波最后的公开声明是2009年在法庭上所做的,以对妻子刘霞的致谢做结。他说:「这麽多年来,在我的生活中,我们的爱饱含着外在环境所强加的苦涩,但回味起来依然无穷。我在有形的监狱中服刑,你在无形的心狱中等待,你的爱,就是超越高牆、穿透铁窗的阳光,抚摸我的每寸皮肤,温暖我的每个细胞,让我始终保有内心的平和、坦荡与明亮,让狱中的每分钟都充满意义。」



刘晓波被诊断出癌症末期,才获准保外就医与刘霞相聚。(图/翻摄自BBC网站)


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久之后,刘霞行动范围仅限于她在北京的小公寓。刘霞因此患上抑鬱症,她间歇性的打电话给外界,但只被允许打给几个亲近的家人朋友。刘晓波在确诊罹患肝癌后才终于与刘霞重聚。他获得保外就医,从监狱被转送至辽宁渖阳一家医院后,一直表示希望能离开中国到海外接受治疗。「他担心他过世之后会发生的事,」刘晓波的一位朋友说。「他希望能带着刘霞和刘霞的弟弟离开中国。」

当刘晓波离开人世,刘霞拥有的关于他的东西将会很少。在2009年她说,刘晓波给她的信和诗全都被拿走了。「当晓波1996 年10月8日到 1999年10月8日接受劳改的三年中,我写给他的信超过300封,他写给我大概2百万至3百万字。在我们的家被突击几次后,他写的东西都消失了。」

刘晓波妻写诗诉情:你只能是风,不告诉我来去

在刘晓波为大义捨身、困于囹圄折磨之间时,刘晓波的诗人妻子刘霞也在当局强力手段下,饱受软禁煎熬,无法侍奉父母于膝下,甚至父母丧生后的奔丧都遭限制,长期的孤单使刘霞面临忧鬱症缠身。而刘霞弟弟刘晖更遭当局罗织罪名判刑11年,直到刘霞被迫妥协不再为刘晓波申诉,刘晖才得获自由。

自刘晓波于2010在狱中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后,就开始了刘霞漫长的软禁生活。家门遭便衣把守,电话全受监控,她只能与少数亲友通电话。为免当局不满,刘拒与朋友见面,长期独留家中。曾有美联社记者于2012年突破当局监控,潜入刘霞家中与她见面。当时刘霞失声哭泣表示:「我不能出门,我一直觉得太荒谬」,并坦言当局禁止其谈论自身处境。今年4月其更在亲笔信中坦言:「我厌恶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很难看,我想撕碎这丑陋生活中的我,我渴望逃离」。

软禁其间刘霞更遭遇连串噩耗打击,不但父母分别在去年9月及今年4月病逝,她的弟弟刘晖更在2013年被当局以「诈骗」为名,判刑11年,刘霞斥其为「政治报复、非法判决」,直指「我完全绝望了,对这个政府完全没有一点希望。」最后当刘霞妥协公开表示放弃为丈夫的申诉,刘晖遂获当局保外就医。

在长期的孤独和压抑之下,刘患上严重忧鬱症、失眠及心脏病,且因担忧当局故意下药,或是以患有精神病为由关押,刘一度拒绝治疗,最后因病症过于严重才无奈妥协。好友野渡在今年4月刘霞母亲去世后曾致电弔唁,他描述刘霞「她现在只能以药物来强迫自己能够入睡,而不用去多想这个让她痛苦的世界。」

面对与挚爱分离、政治打压、软禁折磨,孤独的刘霞只能透过写诗抒发感受,作品中透出一种无奈与澹澹的哀愁。在她写给刘晓波的作品〈风──给晓波〉中,她如此说:「牆壁会令你窒息/你只能是风,而风/从不告诉我/何时何时来又何时去」。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53岁的母亲,随着1亩6玉米地消失了
与川普通话结束,高市早苗:谈及习近平对话内容
中方重申“敌国条款”,日本外务省曲解事实被“打脸”
习近平罕见致电特朗普,美国介入中日僵局?
200多万买别墅,大骗子郭某:叫我教授!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约时报:美国正在给自己“挖坑”
乌克兰大砍"亲俄条款",卫报:美版和平方案减为19点
南风窗:中国要崛起,必须告别革命外交
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前主任:郑丽文追求终极统一
年轻中国男子在日本机场坠亡 更多事发细节披露
"台湾有事"中日闹到联合国,彭博:北京施压全球选边站
中国六代机新样机使用矢量喷口,引外媒关注
美国人2000红利快到手?「关税案会赢」商务部长有信心
49岁余秀华为“绝经”写诗,网友笑晕在评论区
翻车现场:倾尽心力,为我可爱的祖国
72次前科恶犯当众纵火烧人 出庭狂喊"我是中国公民!"
川普接连致电中日领袖,彭博:决心「避免卷入争端」
“水果姐”现身上海南京东路一杂货店 引歌迷合唱
明星频出却无人领军 民主党为何没有“自己的特朗普”?
高市早苗最新民调飙至72% 读卖揭高人气主因
俄罗斯工程院中止郭某院士资格,这个院士有多“水”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穿透铁窗的挚爱 妻子写诗诉情:刘晓波“只能是风”

综合新闻 2017-07-13 07:25:09


刘晓波最放不下的就是妻子刘霞。(图/翻摄自BBC网站)


201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大陆作家刘晓波,今(13)日因肝癌病情恶化,病逝于渖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享寿61岁。刘晓波在病情不乐观之际,曾争取出国治疗,此一举动被友人解读为是他的临终愿望,希望用最后的生命护送妻子刘霞、妻弟前往自由国度。日前BBC中文网特别报导了刘晓波与刘霞的生死至爱,藉刘晓波的诗句形容这是一段「超越铁窗的爱」。

以下为BBC中文网报导内容摘录:

刘晓波与妻子刘霞的婚姻,一半以上时间是处于他被监禁的状态。两人为了能够得到结婚许可不停抗争,1996年北京政府终于允许刘晓波和他的爱人结婚;但要拍摄结婚照时,相机却不明原因无法运作,摄影师只能搔搔头离开。依规定,有效的结婚证件必须要有在正式背板前拍的结婚照;刘晓波与刘霞临场应变,将各自的独照拼在一起,才完成了被正式盖章认可的结婚照。

一纸证书,让刘霞有权到东北探视新婚丈夫,她每个月从北京往返,旅行1600公里去探视刘晓波。刘霞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驶向集中营的那列火车 ╱呜咽地辗过我的身体╱我却拉不住你的手……」。他们的婚宴是在东北食堂举行,这个场景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强烈的象徵意义。

刘晓波是知名作家,也是广受爱戴、经常获邀演讲及出国进修的教授。1989年春天,刘晓波在纽约得知民众前往天安门广场争取民主的消息后,马上动身回国;他帮助要求政治改革的抗议者,并与士兵协商,让许多学生毫髮无伤地离开。在广场恢复寂静后的几天,刘晓波被带往秘密拘留所,他在那待了将近20个月。当他被释放时,几乎失去一切,包括他优渥的教职和家庭。

此时刘晓波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光:一名朝气勃勃、名叫刘霞的年轻诗人。「我终于在一个女子身上找到了所有的美」,据说刘晓波曾这麽对朋友说。刘霞比刘晓波小六岁,当时她的诗人才华已受到认可。刘霞的父亲是银行高层,家人期待她也成为公务员,但她放弃安稳的生活,选择投入热爱的写作。



刘晓波与刘霞摄于2002年,他们因刘晓波数度入狱而相处时间有限。(图/翻摄自BBC网站)


虽然刘晓波在身分上有些麻烦,但刘霞的双亲仍排除万难地支持刘晓波与刘霞的关係。在早年,他们尝试建立正常的生活。刘晓波搬进刘霞距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公寓,两人一起生活。「她当然爱他,而且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刘晓波夫妇的朋友廖天琪说,「有时她会抱怨,不是真的抱怨,但她还是会说:『自从和你在一起后,我没有过过一天和平的生活。』」即使刘晓波从监狱中出来了,这对夫妻也很少有单独两人相处的时间。「因为他写过很多批判社会的文章,所以很多弱势民众会去他家」,廖天琪回忆说。

刘晓波最后的公开声明是2009年在法庭上所做的,以对妻子刘霞的致谢做结。他说:「这麽多年来,在我的生活中,我们的爱饱含着外在环境所强加的苦涩,但回味起来依然无穷。我在有形的监狱中服刑,你在无形的心狱中等待,你的爱,就是超越高牆、穿透铁窗的阳光,抚摸我的每寸皮肤,温暖我的每个细胞,让我始终保有内心的平和、坦荡与明亮,让狱中的每分钟都充满意义。」



刘晓波被诊断出癌症末期,才获准保外就医与刘霞相聚。(图/翻摄自BBC网站)


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久之后,刘霞行动范围仅限于她在北京的小公寓。刘霞因此患上抑鬱症,她间歇性的打电话给外界,但只被允许打给几个亲近的家人朋友。刘晓波在确诊罹患肝癌后才终于与刘霞重聚。他获得保外就医,从监狱被转送至辽宁渖阳一家医院后,一直表示希望能离开中国到海外接受治疗。「他担心他过世之后会发生的事,」刘晓波的一位朋友说。「他希望能带着刘霞和刘霞的弟弟离开中国。」

当刘晓波离开人世,刘霞拥有的关于他的东西将会很少。在2009年她说,刘晓波给她的信和诗全都被拿走了。「当晓波1996 年10月8日到 1999年10月8日接受劳改的三年中,我写给他的信超过300封,他写给我大概2百万至3百万字。在我们的家被突击几次后,他写的东西都消失了。」

刘晓波妻写诗诉情:你只能是风,不告诉我来去

在刘晓波为大义捨身、困于囹圄折磨之间时,刘晓波的诗人妻子刘霞也在当局强力手段下,饱受软禁煎熬,无法侍奉父母于膝下,甚至父母丧生后的奔丧都遭限制,长期的孤单使刘霞面临忧鬱症缠身。而刘霞弟弟刘晖更遭当局罗织罪名判刑11年,直到刘霞被迫妥协不再为刘晓波申诉,刘晖才得获自由。

自刘晓波于2010在狱中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后,就开始了刘霞漫长的软禁生活。家门遭便衣把守,电话全受监控,她只能与少数亲友通电话。为免当局不满,刘拒与朋友见面,长期独留家中。曾有美联社记者于2012年突破当局监控,潜入刘霞家中与她见面。当时刘霞失声哭泣表示:「我不能出门,我一直觉得太荒谬」,并坦言当局禁止其谈论自身处境。今年4月其更在亲笔信中坦言:「我厌恶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很难看,我想撕碎这丑陋生活中的我,我渴望逃离」。

软禁其间刘霞更遭遇连串噩耗打击,不但父母分别在去年9月及今年4月病逝,她的弟弟刘晖更在2013年被当局以「诈骗」为名,判刑11年,刘霞斥其为「政治报复、非法判决」,直指「我完全绝望了,对这个政府完全没有一点希望。」最后当刘霞妥协公开表示放弃为丈夫的申诉,刘晖遂获当局保外就医。

在长期的孤独和压抑之下,刘患上严重忧鬱症、失眠及心脏病,且因担忧当局故意下药,或是以患有精神病为由关押,刘一度拒绝治疗,最后因病症过于严重才无奈妥协。好友野渡在今年4月刘霞母亲去世后曾致电弔唁,他描述刘霞「她现在只能以药物来强迫自己能够入睡,而不用去多想这个让她痛苦的世界。」

面对与挚爱分离、政治打压、软禁折磨,孤独的刘霞只能透过写诗抒发感受,作品中透出一种无奈与澹澹的哀愁。在她写给刘晓波的作品〈风──给晓波〉中,她如此说:「牆壁会令你窒息/你只能是风,而风/从不告诉我/何时何时来又何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