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夫俱乐部背后,是绝望主妇的丧偶式婚姻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前几天,日本有一个丈夫去死.com被发现且意外走红了。

在这个首页标着我想让你立刻去死,我日夜不思地不停诅咒着的咒夫网站中,绝望的主妇们同死神签订契约,发帖诅咒丈夫尽快走向死亡,在被网友发现时,已有一千多人注册,六百多人签订契约。在网站的右上方,甚至还有希望丈夫死掉的线下见面活动通知。



当有人发帖表示丈夫终于死了后,其他主妇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好羡慕!祝贺你!

太羡慕你了,以后就是幸福的人生了。恭喜。

真好啊。我老公每天烟酒都喝饱抽足,体检却没问题,真另人失望。

这不是猎奇的个例。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把这种现象搬上了银幕。2002年的日本电影《熟女杀人事件OUT》,讲的就是便当工厂的四个女工相继杀害她们的丈夫并集体分尸的故事,就像在工厂做便当一样,平静地用杀戮的方式结束了无望的婚姻生活。



如果你熟悉日影日剧,你会发现近几年日本影视对于爱情的讨论正在从青春纯爱向走向恋爱绝望时代,从《我不能恋爱的理由》到《不结婚》再到《最完美的离婚》,要多丧有多丧。

虽然大部分剧集为了收视率,选择了女性向的角度出发冒着粉红色泡泡的美好大结局,即使是废柴干物女(像鱼干一样凑合过日子、放弃恋爱的女性)或白日梦女(条件一般却只想着嫁给高富帅的大龄女性),只要你头顶女主光环,最后也能找到王子收获真爱。

但讲真,日本婚姻的现实情况可能和杀夫俱乐部更相像,夫妻更像是一对竭力维持美好假象的演员,直到60岁便可以完美谢幕收场。



绫濑遥饰演的干物女,女主光环大概指的是脸

这样的婚姻打一开始,可能就并非出于爱情。

完美人妻是一门生意。日本的教育体制里,女孩从小学起就要上区别于男生的料理、剪裁、手工课,长大后一些女孩还会进入女子大学进修卫生学、营养学、保健学、美学等高级主妇知识。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只能是合格线,集高级管家、高级保健师、高级育儿师于一身才是硬标准。

年度最扎心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中,最受精英男士们欢迎的结婚对象就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理想,只是天真烂漫的支持丈夫事业的一无所有的女人,如同易卜生笔下住在玩偶之家里被丈夫在人前摆弄展示的娜拉,比起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们更像是一个标志着美好婚姻的象征符。



有了这样的开端,人到中年,婚姻只会更加艰难。

下了班的男人们不愿意回家,每一个在居酒屋和风俗店里流连忘返的男人都背负着一段婚姻的悲剧。在廉价啤酒和小店脏串里的调笑吵闹听起来远比家里妻子的抱怨和小孩的尖叫舒坦得多。多嘴的人回了家也会变得沉默,有些日本男人回家了只会说四句话茶、报纸、吃饭、洗澡水。



女人们在家里做什么呢?

做好家务和带好孩子后,剩下的时间用来出轨。

日本伦理剧《昼颜》里就描绘了昼颜妻这样的一个群体画像:压抑空洞的婚姻中绝望的妻子们,白天送丈夫出门工作在家中做好家务后,在工作日下午三点和与其他男人坠入爱河。

日本《周刊SPA!》杂志刊登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0名年龄在35岁至45岁且有孩子的已婚女性中,近六成人表示对丈夫越来越没兴趣,约半数对丈夫存在生理上的厌恶感,近四成认为除了老实和赚钱外,丈夫简直一无是处。



为什么不离婚?离婚是最不经济的解决方法。即使摩登如日本,儒家的男尊女卑意识和大男子主义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日本法律实践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女性保护度比较高,一般男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下决心离婚。

所以在发达国家里,日本的离婚率向来偏低。2014年日媒数据显示,俄罗斯的离婚率有0.45%(平均每1000人中有4.5对离婚),美国有0.36%,而日本只有0.18%。



不离婚的夫妇选择卒婚的方式来分割亲密关系。卒婚由作家杉山由美子於2004年出版的《推薦卒婚(卒婚のススメ)》首先提出,字面意思就是从婚姻中毕业,把彼此从互相捆绑的婚姻关系中解放出来,虽然不解除婚姻关系,但是不再强行一起生活,各自去完成人生中未完成的理想与事业。



这样的亲密关系显然和纯爱影视剧里的成人童话相去甚远,它如同一根绷紧了一生的弦,压抑、平静、理性、绝望,即使是在丈夫去死.com里发帖诅咒的主妇们,在无望的生活里也仅仅是靠着和死神签订契约来获得和看见就心烦意乱的丈夫继续共同生活下去的耐心。

比起杀掉丈夫,更悲哀的是这种丧偶式婚姻。



相比之下,欧美电影里的女人们复起仇来要简单粗暴得多了。歌舞片《芝加哥》里高唱着He had it coming(他罪有应得)的女囚犯们,将家暴的丈夫、劈腿的情人一一杀死,还理直气壮地说是对方向我的刀冲来了十次、有些男人对毒药就是没有抵抗力,不带一丝悔意。



这一经典片段也被奉为杀夫六人舞,其中凯瑟琳?泽塔-琼斯的表演可以说是美艳女囚犯的典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