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说美国生活太安逸 要回国找“刺激”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留学生去美国是有一个美国梦,最终目的是为了拿绿卡...

于是在某些人眼里,留学生为了获取绿卡无所不用其极,学STME专业是为了获得绿卡,跟歪果仁恋爱不是因为爱情是因为绿卡,为教授挡刀是冒着生命危险博绿卡,当助教是为了爬上教授的床获取捷径...这样的评论层出不穷。我一般看到这类评论都已经免疫了,自己是个贼,把别人也当成是贼。

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留学生“回国潮”给出了数据,截至去年大约派出去了458万留学生,回国的有322万。就是说,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有八成以上回国效力了。

为什么跟上述某些人的习惯思维不一样呢?某些人肯定要转换思路“你回国是不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下去了?”但他们就是不会承认留学生是自愿回国的...

一个名为SupChina的网络媒体在中国留学生居多的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一次“街采”,可以从一方面勾勒出海外中国留学生的面貌。

除了这些被采访的哥大学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也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将自己原本两年的课程,以一年半时间完成,“迫不及待”地提早毕业,离美返中,到一所大学任教。他回国的理由是“美国生活太安逸了,不适合自己”。

为什么很多留学生认为美国的生活太安逸,要回国找“刺激”?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穿着奇装异服,别人顶多看你几眼;在这里,你不需要为了别人的眼光去找一份高高在上的工作;在这里,你可以跟你的同性男票手牵手,街上的人还对你抱以微笑。

毕业后,找一份比中国薪水可能高很多的同等职业,找一个不求房子不求车子的女票,攒钱买一栋洋房,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下班早早回家除草浇花....

刚开始我不否认是因为追求美国更完善的制度来的,但是在美国的时间越长,才发现自己的观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我讨厌当我做小组作业的时候,白人就是要做主导高高在上的样子...

▼当我想要融入美国圈子时,他们谈论着的我不懂俚语和冷笑话自动将我隔离...

▼好不容易有三两好友,最后都选择离开美国...

▼到最后,你一个人天天把世界上最寂寞的7件事干遍了。

1. 对关心自己的人说,没事,我很好,你放心。

2. 遇见开心幸福的事情,无人分享。

3. 看见似曾相似的背影。

4. 冬天,在寒风中,裹紧自己的大衣。

5. 难过的时候,不知道给谁打电话比较好。

6. 对他说,我过的很好,你也要过的好。

7. 想念对方的时候,对方却不知道。

在这样说话都不能理直气壮的异国里,我唯有更努力的少说话多做事地证明自己。但是作为亚裔,在国外的事业发展一定是有玻璃天花板的。你以为你很努力,但是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或刻板印象不被老板认可。你有一颗想当高层的野心,可能被老印和美国人压着只能做着中级甚至初级的工作。当你想在美国创出自己的天地,才发现被H1B限制着只能老老实实在公司当一颗螺丝钉。

很多人认为上述种种是中国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自己融入不进去就不要硬扯文化归属感。但你看过在北京上海的白人或者黑人吗?他们同样也是成群的扎推,在和亚洲人相处的时候同样畏畏缩缩。我有美国朋友,但是我最后选择疏远他们,不是英语不好,因为我不想为了融入圈子去委屈自己,喝酒party吸大麻。

我回国,除了感觉圈子不同别硬融之外,更加感觉自己想在飞速发展的中国去做点什么?不要觉得这是爱国的矫情话,出国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回国为祖国尽绵薄之力是很紧迫的事情。前几天看了耶鲁高材生放弃美国高薪去湖南黑土地做村官,尽管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但是我明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就是美国留学那几年最大的收获吗?

更多人并不想像耶鲁高材生那样一个有大国梦的兔子,只想享受人群带来的快乐和放松...

美媒也给出了他们认为留学生不呆在米国的原因:他们放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回国是为了侍奉父母。

一些留学生就纷纷耐不住了...

▼回国是为了天天吃不重样的...

▼自嘲找不到对象的...

▼村里的留学生想回城里的...

▼为留学生正名的,劳资不是找不到工作回国的!

不管怎么样,君君觉得世界那么大,我该去看看,看了之后才发现我喜欢的东西国外没有,国外有的东西我没有喜欢到非要呆在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