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创纪录!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名单曝光(图)

创纪录!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名单曝光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17-04-24 06:07: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原标题:524名医生造假名单大曝光,终于有人脱下了皇帝的新装| 新京报快评

文/正得住(医生)

对于很多医生而言,写论文是一件非常“阳春白雪”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摸索体会,提炼出可能的真知灼见。然后还要酝酿笔墨,几年或者几十年,写出一篇呕心之作,已然非常不易了。

但如果将之视为所有医生的感受,那就太不懂医生了,因为现如今,披着“论文等身”光环的医生,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存在。

1、《肿瘤生物学》是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网

在医生队伍中,当然有一些聪明如达芬奇似的非凡人物,创新的理念可以分分钟钟转换成论文。但还有不少论文高产的医生,其源源不断的论文,不过是源于他们作假的技巧。

这早就成为“潜共识”,扎根于很多人的脑海中。

但是,这只能是“潜共识”,就如同面对那件皇帝身上骗人的新装一样,没有人愿意充当第一个说真话的孩子。

如今这个说真话的人站了出来,它就是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其旗下的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

这些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并且,有媒体将全部524名涉嫌造假的中国学者姓名、供职机构以及所在科室公之于众,其中不乏名医、名校、名院。

如果说这是一起灾难性的国际丑闻,恐怕并不为过。中国医生的学术诚信,大约因此会在国际上迎来冰点。

但不能不让人由衷赞叹的是,施普林格出版社干得漂亮!如果这样大量的造假长期侵蚀于医学领域之中,必将造就医学更大的悲剧。

2、当论文成为职称敲门砖

可能会有人说,学术造假虽然不对,甚至可恶,但屎盆子不应该都扣给他们,因为医生们也有苦衷。比如,临床工作本来就是一件辛苦的事,谁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来搞一些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论文呢?还不是被逼的。

一个医生的临床工作再出色,如果没有论文,就不能被尊称为“大师”,而只能从属为“工匠”,就得不到与年资和能力相对应的职称,拿到手的真金白银就会减少,未来升迁的机会也约等于没有。

既然论文是一个医生现实和未来价值最基本的敲门砖,谁能轻言放弃?

可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又难以得到那么多科研的机会,真的做不出来,那就只好靠假的来拼凑了。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网

3、助纣为虐的医学期刊

不过,更严重的问题还不在这,而是我们有多如牛毛的医学期刊,还总能得到这样或者那样核心期刊的收录认可。这些期刊为了生存,哪里还能在意论文的内容是不是真实,只要形式真实,没有特别离谱的错误,都能拿来编发。

当然编发不是为了推广学术观点,他们需要的是版面费。花钱上版面,也就是说,学术在我们大多数的期刊面前,本身就是参照商业推广的模式做的。

这个事情依然是“潜共识”。

放在台面的“明共识”是,核心论文是多数医生规避不掉的硬指标。只有敢于发表论文的,才能得到医院认可,得到各式各样的奖励,得到很多现实的收益。评价部门还美其名曰是摆脱“人治”,因为论文数量是客观指标,简直是冠冕堂皇。

4、医生应重拾职业道德

制度的问题固然存在,然而学术造假面前,充其量只是一个遮羞布。面对利益诱惑,医生们的不能自律,依然是主要的原因。

孔子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内心的道义是不是轻易抛弃?如果是,那么请你不要轻易指责小偷,因为他们的经济诉求可能更严峻。

所以,施普林格出版社算是为我们揭开了一个盖子。盖子下面的500多名医生都属于层次较高的人员,这更加令我们深思。

当名气越大,地位越高,诱惑也就越大。在自己的职业操守中,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对底线的坚持与坚守呢?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他送哈佛女儿3000呎极简屋 从不催婚:财富为你赚好了
多运动不一定能减肥 英美研究揭“真正肥胖主因”
NASA用超算测出地球寿命 公元这一年万物终结
韩豪门“世纪离婚案”暂落幕 绝美小三能否扶正引关注
“AI专家”被妻子实名举报学历造假 更离谱是…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反而加速全球产业链的重建
泽连斯基: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为何还需要更多领土?
被曝多次怒吼飙髒话 川普:没逼乌割地求和 完全没有…
没给小费 顾客被餐厅员工追出来围堵 还叫了警察!
川普与澳洲签稀土协议:半年投入10亿美元
郑丽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国人”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发生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
FT:中国已做好摊牌准备 北京并非只有稀土一张牌
特朗普:中国“不想”入侵台湾 重申对习近平的信任
王丹父亲辞世 悲喊:无法送终是极大遗憾与悲哀
陕西博士参选纽约州长:誓言打造"零贫困零犯罪"…
李成钢被免去驻世贸代表职务,贝森特曾批评其"失控"
美拱手让出稀土掌控权 中国耕耘30年成霸主
特朗普:不能因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危及美国安全
川普:无意摧毁中国 美中关係没事
“中国在对决全世界”在美国经济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对峙的一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创纪录!524名中国医生论文造假名单曝光

新京报 2017-04-24 06:07:42

原标题:524名医生造假名单大曝光,终于有人脱下了皇帝的新装| 新京报快评

文/正得住(医生)

对于很多医生而言,写论文是一件非常“阳春白雪”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摸索体会,提炼出可能的真知灼见。然后还要酝酿笔墨,几年或者几十年,写出一篇呕心之作,已然非常不易了。

但如果将之视为所有医生的感受,那就太不懂医生了,因为现如今,披着“论文等身”光环的医生,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存在。

1、《肿瘤生物学》是那个说真话的孩子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网

在医生队伍中,当然有一些聪明如达芬奇似的非凡人物,创新的理念可以分分钟钟转换成论文。但还有不少论文高产的医生,其源源不断的论文,不过是源于他们作假的技巧。

这早就成为“潜共识”,扎根于很多人的脑海中。

但是,这只能是“潜共识”,就如同面对那件皇帝身上骗人的新装一样,没有人愿意充当第一个说真话的孩子。

如今这个说真话的人站了出来,它就是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其旗下的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

这些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并且,有媒体将全部524名涉嫌造假的中国学者姓名、供职机构以及所在科室公之于众,其中不乏名医、名校、名院。

如果说这是一起灾难性的国际丑闻,恐怕并不为过。中国医生的学术诚信,大约因此会在国际上迎来冰点。

但不能不让人由衷赞叹的是,施普林格出版社干得漂亮!如果这样大量的造假长期侵蚀于医学领域之中,必将造就医学更大的悲剧。

2、当论文成为职称敲门砖

可能会有人说,学术造假虽然不对,甚至可恶,但屎盆子不应该都扣给他们,因为医生们也有苦衷。比如,临床工作本来就是一件辛苦的事,谁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来搞一些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论文呢?还不是被逼的。

一个医生的临床工作再出色,如果没有论文,就不能被尊称为“大师”,而只能从属为“工匠”,就得不到与年资和能力相对应的职称,拿到手的真金白银就会减少,未来升迁的机会也约等于没有。

既然论文是一个医生现实和未来价值最基本的敲门砖,谁能轻言放弃?

可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又难以得到那么多科研的机会,真的做不出来,那就只好靠假的来拼凑了。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网

3、助纣为虐的医学期刊

不过,更严重的问题还不在这,而是我们有多如牛毛的医学期刊,还总能得到这样或者那样核心期刊的收录认可。这些期刊为了生存,哪里还能在意论文的内容是不是真实,只要形式真实,没有特别离谱的错误,都能拿来编发。

当然编发不是为了推广学术观点,他们需要的是版面费。花钱上版面,也就是说,学术在我们大多数的期刊面前,本身就是参照商业推广的模式做的。

这个事情依然是“潜共识”。

放在台面的“明共识”是,核心论文是多数医生规避不掉的硬指标。只有敢于发表论文的,才能得到医院认可,得到各式各样的奖励,得到很多现实的收益。评价部门还美其名曰是摆脱“人治”,因为论文数量是客观指标,简直是冠冕堂皇。

4、医生应重拾职业道德

制度的问题固然存在,然而学术造假面前,充其量只是一个遮羞布。面对利益诱惑,医生们的不能自律,依然是主要的原因。

孔子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内心的道义是不是轻易抛弃?如果是,那么请你不要轻易指责小偷,因为他们的经济诉求可能更严峻。

所以,施普林格出版社算是为我们揭开了一个盖子。盖子下面的500多名医生都属于层次较高的人员,这更加令我们深思。

当名气越大,地位越高,诱惑也就越大。在自己的职业操守中,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对底线的坚持与坚守呢?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