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千年大计 中国或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格局(图)

千年大计 中国或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格局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于 2017-04-12 16:58: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见习记者 王小伟

中央正在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消息,使珠三角地区迎来经济发展新契机的预期迅速升温。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与对外贸易额庞大,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市场预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堪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媲美,中国可能会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的经济发展格局。

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是为“湾区”,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而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好、竞争力强,一旦建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并作为“经济拳头”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正是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被誉为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本。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既有先天优势,又面临新的使命与挑战。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有三大关系需要协同。

首先,总量与创新的协同。纵观世界湾区经济的发展,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贵在创新。无论是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湾区城市通常都是区域创新的引领者。通过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将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打造成全球创新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次,产业协同。道路交通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如何实现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同时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进而构建公共服务、就业、消费等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大湾区规划和发展智慧的重要考量。

再次,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协同发展。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优势,而内陆经济带则具有资源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特色经济鲜明等特征。待跨制度合作结出成果之后,实现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带的协同发展,不仅利于巩固“1+1>2”的经济成果,还可为国内诸多开发区与新区建设提供统筹规划与转型升级等经验借鉴,进而共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日媒揭谈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买大米
行程披露!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之久,实属罕见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 称中国在变局提供稳定性
中国男子在英至少犯20起强奸、偷拍 受害者恐数百
美新国防战略草案 万斯言论扮关键 点名台湾战略要角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专访痛批日本恢复军国主义,强调中俄"合作抗日"
反对川普!芝加哥非裔市长"签行政命命":抵制镇压移民
美印交恶!川普宣布"取消出席"印度主办QUAD峰会
普京莫迪抵达北京参加上合峰会,但美中印贸易战使峰会蒙上阴影
习莫普天津会晤:金砖国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哈玛斯证实:军事领导人惨遭以军击毙,痛批以色列"暴君"
官方披露珍贵档案 苏联援华抗日绝密行动曝光
莫迪抵天津 印侨民热烈欢迎 观赏中国艺术家歌舞
再见林疯狂!37岁林书豪正式宣布退役
也门胡塞叛军政府总理和多名部长死于以军空袭
普京访华前夕,莫斯科随处可见中国影响力的印记
巴西和美国关税战开打!企业界忧“以牙还牙”酿灾难
普京访华前抨击西方制裁,谋求扩大中俄贸易合作
中资老板毒死富士山树木案宣判:获刑1年
卢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为白俄罗斯的“中国人”了
沙利文:4年白干 当初拉来遏华的盟友现在骂美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千年大计 中国或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格局

证券时报 2017-04-12 16:58:36


见习记者 王小伟

中央正在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消息,使珠三角地区迎来经济发展新契机的预期迅速升温。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与对外贸易额庞大,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市场预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堪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媲美,中国可能会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的经济发展格局。

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是为“湾区”,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而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好、竞争力强,一旦建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并作为“经济拳头”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正是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被誉为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本。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既有先天优势,又面临新的使命与挑战。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有三大关系需要协同。

首先,总量与创新的协同。纵观世界湾区经济的发展,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贵在创新。无论是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湾区城市通常都是区域创新的引领者。通过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将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打造成全球创新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次,产业协同。道路交通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如何实现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同时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进而构建公共服务、就业、消费等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大湾区规划和发展智慧的重要考量。

再次,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协同发展。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优势,而内陆经济带则具有资源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特色经济鲜明等特征。待跨制度合作结出成果之后,实现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带的协同发展,不仅利于巩固“1+1>2”的经济成果,还可为国内诸多开发区与新区建设提供统筹规划与转型升级等经验借鉴,进而共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