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华裔天才光纤之父高锟 如今智商犹如一岁小孩(图/视)

华裔天才光纤之父高锟 如今智商犹如一岁小孩(图/视)

文章来源: 搜狐 于 2017-03-20 15:00: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有时候,越是无处不在、习以为常的东西,越容易让人忘记它原本的珍贵。

  比如下面这种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它是如今我们全部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的基础——光纤。

  因为有了它,人类得以享受到更快捷、便宜、清晰的通信传输,才有可能拥抱今天的信息社会。

  光纤引起了如此划时代的巨变,可是它的发明者——高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陌生的名字。

  难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到他时动情地说:“世界欠你一个大人情!”

  可是任何伟大,都不是轻轻松松成就。

  从被外媒讽刺为痴心妄想,到坚持想法排除万难做出成果,再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他等了43年。

  2009年,整个中国都喜气洋洋,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奖。

  可是很多人却说,一切已经太迟了。

  原来早在六年前70岁的高锟被确诊患有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智力将会逐渐退化,变得像孩子一样单纯,此时的他甚至已经记不得自己心爱的研究成果。

  诺奖用特殊的安排向老人致敬:高锟被免除走到台中领奖、鞠躬三次的礼仪,瑞典国王破例亲自走到他面前为他颁奖。

  由于疾病,获奖感言只能由他的妻子替他发表。

  “谢谢”是他全程仅说过的两个字。

  高锟出生名门,他的生活本来可以轻松的多。

  他的祖父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高吹万,父亲高君湘是留美归国的执业律师,堂叔父高军平是近代著名天文学家,弟弟高峿是美国天主教大学终身教授。

  中间的是高锟

  虽然家教很严,但高锟从小就对“动手实验”十分感兴趣,在“熊孩子”的路上越马不停蹄......

  他曾经和同学成功电解水,自制氢气。

  另一次是把红磷和氯酸钾塞进湿润的泥土,制成泥炸弹。

  “这个实验十分成功,我们用泥球掷向猫狗,把它们吓个半死,我们则乐透了”

  还有一次偷偷摸摸做的实验更了不得,还好最后意外败露了......

  “当时我们手里的氰化物(1g能毒死六七人),足以毒害全城的人”

  家里人从此禁止他碰化学实验,但真正的熊孩子是不会轻易屈服的!

  他又迷上了无线电,并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当我们最终由耳筒里收听到电台广播,那感觉奇妙极了。在什么也没有的空气里,竟然可以蕴藏音乐,简直是魔术”

  正是鼓捣无线电的这段经历,在高锟心里埋下了电机工程的种子。

  所以以后对待家里的熊孩子,还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人家可能只是对世界太好奇了,善加引导以后说不定就是另一个高锟呢。

  32 岁的高锟在一家英国通信公司做工程师。

  他在自己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纯净的玻璃代替铜线,通过光来传送信号。

  当时没有人料到,后来这一技术把世界的通信方式推进了整整一个时代!

  甚至与此相反,媒体嘲笑他痴人说梦,因为当时做通讯技术最先进、最权威的是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的研究重点还是空心光波导。主流的研究都不看好光纤通信。

  他如果换一个大家更认可的课题,路会好走的多,也更可能得到支持,而光纤的设想显然有着巨大的风险。但是高锟想,既然自己相信这会是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就应该做下去。

  他于是主动找到贝尔实验室试图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想法,结果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后来他又跑到英国国防部、英国邮政总局、许多玻璃工厂......一遍遍地讲解、演示、游说自己的设想。

  对于一个习惯和器材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他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障碍,在一次次的质疑和不信任面前坚定信念。

  真正坚韧的人总是会收获他人的尊敬,经过高锟的努力,英国邮政总局拨款 1200 万英磅研究经费。当时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司 Corning(康宁,iPhone 屏幕上的保护玻璃就是他家的)斥资 3000 万美元研制光纤。

  终于,在 1981 年,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

  高锟曾说过,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

  高锟的固执,成就了高锟的研究,也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2000年,高锟与邓小平一起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由于高锟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如今的“光纤之父”在爱妻的陪伴下通过学习绘画恢复智力经历了一个月的学习才握得画笔,高锟以点为画创作了第一篇画作《许愿树》。



  那个好奇的孩子,再一次用热烈的眼光注视着这个他深爱的世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俄罗斯周边,又有新麻烦了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揭秘:中国正运作一场“史诗级供应链大迁徙”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开砲:贝森特是索罗斯走狗 他连数学都不会…
德州洪灾已91死!川普直呼“太可怕” 签重大声明…
川普称“从没见过中国有风力发电场”网民纷晒照片…
美国公开的秘密:很多行业全靠无证移民撑着
中国团意大利下车20分钟 整车遭洗劫 大妈丢劳力士犯病
德州洪灾|DOGE裁国家气象局人手种下致命祸根?
“砸窗事件”后,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德州洪灾夺82命!姊妹手牵手罹难 道路7分钟变汪洋
马斯克建党杠川普 特斯拉盘前大跌7% 各方怎么说
美国要把8个移民“丢”到南苏丹 他们根本不是那裡人
美媒爆美国司法部与FBI达成结论:爱泼斯坦无"客户名单"
北约秘书长称“若习攻台会请俄牵制西方” 俄回应....
数千美国人签请愿书 要求驱逐特朗普夫人和小儿子
谁该害怕马斯克的美国党:川普还是民主党?
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流亡中构建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
对川普“大美丽”法案的8大误解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华裔天才光纤之父高锟 如今智商犹如一岁小孩(图/视)

搜狐 2017-03-20 15:00:54


  有时候,越是无处不在、习以为常的东西,越容易让人忘记它原本的珍贵。

  比如下面这种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它是如今我们全部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的基础——光纤。

  因为有了它,人类得以享受到更快捷、便宜、清晰的通信传输,才有可能拥抱今天的信息社会。

  光纤引起了如此划时代的巨变,可是它的发明者——高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陌生的名字。

  难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到他时动情地说:“世界欠你一个大人情!”

  可是任何伟大,都不是轻轻松松成就。

  从被外媒讽刺为痴心妄想,到坚持想法排除万难做出成果,再到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他等了43年。

  2009年,整个中国都喜气洋洋,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奖。

  可是很多人却说,一切已经太迟了。

  原来早在六年前70岁的高锟被确诊患有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智力将会逐渐退化,变得像孩子一样单纯,此时的他甚至已经记不得自己心爱的研究成果。

  诺奖用特殊的安排向老人致敬:高锟被免除走到台中领奖、鞠躬三次的礼仪,瑞典国王破例亲自走到他面前为他颁奖。

  由于疾病,获奖感言只能由他的妻子替他发表。

  “谢谢”是他全程仅说过的两个字。

  高锟出生名门,他的生活本来可以轻松的多。

  他的祖父是清末民初著名爱国诗人高吹万,父亲高君湘是留美归国的执业律师,堂叔父高军平是近代著名天文学家,弟弟高峿是美国天主教大学终身教授。

  中间的是高锟

  虽然家教很严,但高锟从小就对“动手实验”十分感兴趣,在“熊孩子”的路上越马不停蹄......

  他曾经和同学成功电解水,自制氢气。

  另一次是把红磷和氯酸钾塞进湿润的泥土,制成泥炸弹。

  “这个实验十分成功,我们用泥球掷向猫狗,把它们吓个半死,我们则乐透了”

  还有一次偷偷摸摸做的实验更了不得,还好最后意外败露了......

  “当时我们手里的氰化物(1g能毒死六七人),足以毒害全城的人”

  家里人从此禁止他碰化学实验,但真正的熊孩子是不会轻易屈服的!

  他又迷上了无线电,并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当我们最终由耳筒里收听到电台广播,那感觉奇妙极了。在什么也没有的空气里,竟然可以蕴藏音乐,简直是魔术”

  正是鼓捣无线电的这段经历,在高锟心里埋下了电机工程的种子。

  所以以后对待家里的熊孩子,还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人家可能只是对世界太好奇了,善加引导以后说不定就是另一个高锟呢。

  32 岁的高锟在一家英国通信公司做工程师。

  他在自己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纯净的玻璃代替铜线,通过光来传送信号。

  当时没有人料到,后来这一技术把世界的通信方式推进了整整一个时代!

  甚至与此相反,媒体嘲笑他痴人说梦,因为当时做通讯技术最先进、最权威的是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的研究重点还是空心光波导。主流的研究都不看好光纤通信。

  他如果换一个大家更认可的课题,路会好走的多,也更可能得到支持,而光纤的设想显然有着巨大的风险。但是高锟想,既然自己相信这会是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就应该做下去。

  他于是主动找到贝尔实验室试图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想法,结果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后来他又跑到英国国防部、英国邮政总局、许多玻璃工厂......一遍遍地讲解、演示、游说自己的设想。

  对于一个习惯和器材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他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障碍,在一次次的质疑和不信任面前坚定信念。

  真正坚韧的人总是会收获他人的尊敬,经过高锟的努力,英国邮政总局拨款 1200 万英磅研究经费。当时世界最大的玻璃公司 Corning(康宁,iPhone 屏幕上的保护玻璃就是他家的)斥资 3000 万美元研制光纤。

  终于,在 1981 年,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

  高锟曾说过,所有的科学家都应该固执,都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否则不会成功。

  高锟的固执,成就了高锟的研究,也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2000年,高锟与邓小平一起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由于高锟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如今的“光纤之父”在爱妻的陪伴下通过学习绘画恢复智力经历了一个月的学习才握得画笔,高锟以点为画创作了第一篇画作《许愿树》。



  那个好奇的孩子,再一次用热烈的眼光注视着这个他深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