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穿越40年,看看有多少东西戳中了你的回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一直用这种缓慢而浪漫的方式与远方的亲友爱人鸿雁传书。


直到40年前,人们的通讯方式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但是,当今的中国,通信科技和网络全球领先……

这40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英国小哥方丹在这部短片里想要搞清的问题。

我们跟着他一起回顾,也会惊叹于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报”

20世纪初,电报出现了。直到七八十年代,电报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通讯方式,承载了许多老一辈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那个时代,就怕有人在家门口喊:“XX电报”,发电报都是急事或大事儿。

电报上也不敢多写,三分一个字。


那时的电报就长这样

那么,发个电报要多久呢?

首先,邮电局在收到电报后将其译成数字码,然后传真到总局统一发电,总局向对方局发送,对方局接收后将数字码译成汉字,再交给投递班,第一时间投递出去。

如果是在大城市,当天就可以收到,如果在乡下,应该起码要隔一天。

不过,这也要看各邮电局的投递和接收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工作人员翻译数字码的熟练程度啦。


工作人员在翻译数字码

“电话”

进入90年代,各家各户开始普及电话。

到2003年,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3.5亿固定电话。

最早,打电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要先把电话挂到交换所,由话务员接线,才能与接电话的人联系上。


老电影里的电话接线员

不过从90年代开始,电话走进了我们百姓家。


在电话刚刚出现那会,小区里只有几户人家有电话,其他人只能去小卖部打,三毛钱一分钟。


等到装上了电话,电话铃一响可兴奋了,一家人围着电话听,争着说话。


你是否也曾见过老式的轮盘式电话机,是否也留有这样一张充满回忆的照片呢?

“BP机”

90年代早期,这个小机器开始风靡中国,人们叫它寻呼机或者BP机。


BP机的出现,开启了中国人“移动生活”之路,有事儿想联系别人,再也不用守着电话了,用BP机呼一下就行。

BP机和公用电话完美配合,通讯变得更便捷,更灵活了。

那时候,腰间别个BP机是特别有面子的事儿。


“大哥大”

要说在90年代初期,比BP机更显身份的,非大哥大莫属。脖子戴着金链子,手上拿着大哥大,走到哪儿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时候的大哥大,笨重、30分钟的电量、不稳定的信号,但90年代初期,拥有一部大哥大仍然是每个商人的梦想。


不过,大哥大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供不应求,属于“奢侈品”,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不再依赖固定电话,随时随地、想打就打,这可是个不小的进步。

“手机”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笨重的大哥大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身影逐渐消失在日益繁荣的通讯市场中。

直板机、翻盖机、滑盖机……手机越做越小巧,功能越来越齐全,价格越来越亲民,恍如一夜之间,各式各样的手机,悄悄走进了千家万户。


每每思家的时候,拿起手机,拨出心里的那个号码,你思念的亲友、爱人,仿佛就在你的身边。


正因为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的承诺,普通中国人有能力拥抱更优惠便捷的通信科技。


如今,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静谧乡村,手机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再只是一个打电话、发信息的工具,而是集通讯、娱乐、购物、支付、办公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了人们的贴身小管家。


在智能手机的时代,中国有13亿手机用户,其中一半是4G用户。中国不再是追赶者,而成为全球通信领域举足轻重的参与者。

下面一起看看,中国在通讯领域还有哪些让你感到骄傲的事呢?

目前,世界前十大手机生产商有五家来自中国。

中国积极参与5G网络的研发,去年8月发射了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

刚刚闭幕的两会传佳音,政府宣布将取消国内长途漫游费。

中国也承诺帮助“一带一路”上的其他国家发展通信产业。

在通讯方面,中国是后起之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已经迎头赶上,并逐渐成为领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