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科院大牛为窦唯专辑弹吉他 人称“摇滚博导”(图)

中科院大牛为窦唯专辑弹吉他 人称“摇滚博导”

文章来源: 浙江新闻网 于 2017-03-19 23:06: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科院物理大牛为窦唯专辑弹吉他 人称“摇滚博导”



演唱中的陈涌海


窦唯日前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专辑《山水清音图》,在专辑中担任吉他手的物理学家陈涌海引发网友热议。

中科院半导体所主页上这样介绍陈涌海: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科院重点项目等十余个科研项目。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曾获2004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奖励和荣誉。

不了解陈涌海的人在看过上面这段介绍后估计就更懵了。

物理学家?玩摇滚?吉他手?

“摇滚博导”已是网红

此前,陈涌海演唱的《将进酒》被好友无意之间上传到网上,很快就破了千万的播放量,还因此上过2012年的网络春晚。那豪迈又稍显嘶哑的声音很难让人将其与这位著作等身的物理学家联系起来。



陈涌海


长袖衬衫、西裤、整齐的短发、眼镜……如果只听声音,相信呈现在绝大多数人脑海中的不会是这样的形象。

自此陈涌海获得了“摇滚博导”的称号,在网易云音乐中,这首歌的下方的评论区中仍然陆陆续续地有网友留言。

有思接今古的:

——如果说民谣歌手就是古代的诗人的话,那李白就是一个摇滚歌手!

——感觉太白要是生在现在,肯定也和这哥们一样,喝得七倒八歪,拿把破吉他,一口大烟嗓,在天台上迎风狂吼,高楼下是夜色中穿(川)流的人群~

有搞穿越混搭的:

——弹唱、曲:中科院博导陈涌海;指挥:中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作词:唐朝摇滚诗人李白;场外指导:当代艺术家窦唯。



表演中的陈涌海


有赞不绝口的:

——魏晋风骨,汉唐气象,书生意气,剑胆琴心!且歌,且行,且饮,且狂!人心不古,纸醉金迷之下,还有此等名士。陈教授Orz!Orz!Orz!

——当时还听过他的讲座,想不到这样要给文弱书生有如此的爆发力。

——物理学界弹琴第一人,将进酒惊为天人

有插科打诨的:

——教授,你赶紧去唱歌吧,别让工作耽误了你的歌唱事业

也有花痴并附带着黑自己导师的:

——当他的学生该有多幸福,可惜我的导师只会唱情歌……

研究量子、纳米之余,纵情民谣

陈涌海出生在普通市民家庭,没有任何音乐和科学方面的家学。由于父亲在电影院工作,家在电影院旁,从小看了不少的电影,听了不少电影插曲。

1986年他只身来到了北大求学。在那段日子里,陈涌海不但是个学霸,更是一个文艺青年。吉他自然必不可少,每到夏天的傍晚,一群同好便会相约在北大图书馆东边的草坪上弹琴,唱歌,聊理想。有人回忆,当年陈涌海唱歌时,满口方言,台下的观众开始瞎起哄,这时的他愤怒异常,大声吼道:“听不懂的出去!”

成都商报曾在2012年时对陈涌海进行过一次书面采访。陈涌海怀抱吉他演奏的特写和王力宏劲舞的照片被并排放在了文娱版上。



陈涌海怀抱吉他演奏的特写


成都商报:如果能重新选择,你是做音乐人还是科学家?

陈涌海:当然还是搞科研。科研和音乐都是我喜欢的,搞科研更有把握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搞音乐就不好说了,音乐就是自己的业余爱好。

成都商报:你是如何平衡科学家和音乐人的身份?音乐对你进行科研有帮助吗?

陈涌海:很简单吧,科研是职业,音乐只是业余爱好,两个都是我喜欢的,定位很清楚,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平衡。弹琴唱歌可以缓解科研上的压力吧,算是科研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调剂。

其实除了为古诗词作曲,陈涌海还创作了数十首原创音乐作品。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夏日校园的树荫下、草坪上,年轻的陈涌海随意穿着一件体恤衫,在微风中怀抱吉他,微闭双眼,低吟浅唱,远处是朦胧的月亮和时隐时现的星,近处是循声而来围观的人。大家不看电视,也没有手机,在校园里一起唱歌,一起读诗。

据说,即便是在这几年,陈教授依然过着随性洒脱的生活,除了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外,还看书、画画、弹琴、吟诗,会参加诗歌集会和音乐节,偶尔还会登台对着陌生人唱上两句。

能在科学家与艺术家之间自如切换的例子并不多见,这种恬淡和洒脱,恐怕是求学、科研和其他所有工作中都不可或缺的。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韩外交部回了10个字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现场 众议长一举动让美国“炸锅”
马云现身法国 白色草帽配墨镜 坐超豪华游艇拍照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执行死刑

24小时讨论排行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营750人正露营河边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网传坠亡机长能力排查不合格 业内人士揭晋升内幕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傅立民:美国忘记了很多事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BBC上百名员工联名,指控公司沦为“以色列传声筒”
较真来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哈梅内伊主动消失22天,全伊朗无人知晓下落?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科院大牛为窦唯专辑弹吉他 人称“摇滚博导”

浙江新闻网 2017-03-19 23:06:12

中科院物理大牛为窦唯专辑弹吉他 人称“摇滚博导”



演唱中的陈涌海


窦唯日前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专辑《山水清音图》,在专辑中担任吉他手的物理学家陈涌海引发网友热议。

中科院半导体所主页上这样介绍陈涌海: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和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中科院重点项目等十余个科研项目。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曾获2004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奖励和荣誉。

不了解陈涌海的人在看过上面这段介绍后估计就更懵了。

物理学家?玩摇滚?吉他手?

“摇滚博导”已是网红

此前,陈涌海演唱的《将进酒》被好友无意之间上传到网上,很快就破了千万的播放量,还因此上过2012年的网络春晚。那豪迈又稍显嘶哑的声音很难让人将其与这位著作等身的物理学家联系起来。



陈涌海


长袖衬衫、西裤、整齐的短发、眼镜……如果只听声音,相信呈现在绝大多数人脑海中的不会是这样的形象。

自此陈涌海获得了“摇滚博导”的称号,在网易云音乐中,这首歌的下方的评论区中仍然陆陆续续地有网友留言。

有思接今古的:

——如果说民谣歌手就是古代的诗人的话,那李白就是一个摇滚歌手!

——感觉太白要是生在现在,肯定也和这哥们一样,喝得七倒八歪,拿把破吉他,一口大烟嗓,在天台上迎风狂吼,高楼下是夜色中穿(川)流的人群~

有搞穿越混搭的:

——弹唱、曲:中科院博导陈涌海;指挥:中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作词:唐朝摇滚诗人李白;场外指导:当代艺术家窦唯。



表演中的陈涌海


有赞不绝口的:

——魏晋风骨,汉唐气象,书生意气,剑胆琴心!且歌,且行,且饮,且狂!人心不古,纸醉金迷之下,还有此等名士。陈教授Orz!Orz!Orz!

——当时还听过他的讲座,想不到这样要给文弱书生有如此的爆发力。

——物理学界弹琴第一人,将进酒惊为天人

有插科打诨的:

——教授,你赶紧去唱歌吧,别让工作耽误了你的歌唱事业

也有花痴并附带着黑自己导师的:

——当他的学生该有多幸福,可惜我的导师只会唱情歌……

研究量子、纳米之余,纵情民谣

陈涌海出生在普通市民家庭,没有任何音乐和科学方面的家学。由于父亲在电影院工作,家在电影院旁,从小看了不少的电影,听了不少电影插曲。

1986年他只身来到了北大求学。在那段日子里,陈涌海不但是个学霸,更是一个文艺青年。吉他自然必不可少,每到夏天的傍晚,一群同好便会相约在北大图书馆东边的草坪上弹琴,唱歌,聊理想。有人回忆,当年陈涌海唱歌时,满口方言,台下的观众开始瞎起哄,这时的他愤怒异常,大声吼道:“听不懂的出去!”

成都商报曾在2012年时对陈涌海进行过一次书面采访。陈涌海怀抱吉他演奏的特写和王力宏劲舞的照片被并排放在了文娱版上。



陈涌海怀抱吉他演奏的特写


成都商报:如果能重新选择,你是做音乐人还是科学家?

陈涌海:当然还是搞科研。科研和音乐都是我喜欢的,搞科研更有把握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搞音乐就不好说了,音乐就是自己的业余爱好。

成都商报:你是如何平衡科学家和音乐人的身份?音乐对你进行科研有帮助吗?

陈涌海:很简单吧,科研是职业,音乐只是业余爱好,两个都是我喜欢的,定位很清楚,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平衡。弹琴唱歌可以缓解科研上的压力吧,算是科研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调剂。

其实除了为古诗词作曲,陈涌海还创作了数十首原创音乐作品。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夏日校园的树荫下、草坪上,年轻的陈涌海随意穿着一件体恤衫,在微风中怀抱吉他,微闭双眼,低吟浅唱,远处是朦胧的月亮和时隐时现的星,近处是循声而来围观的人。大家不看电视,也没有手机,在校园里一起唱歌,一起读诗。

据说,即便是在这几年,陈教授依然过着随性洒脱的生活,除了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外,还看书、画画、弹琴、吟诗,会参加诗歌集会和音乐节,偶尔还会登台对着陌生人唱上两句。

能在科学家与艺术家之间自如切换的例子并不多见,这种恬淡和洒脱,恐怕是求学、科研和其他所有工作中都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