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母亲癌症晚期求医无果 儿子查资料自己配药救母(图)

母亲癌症晚期求医无果 儿子查资料自己配药救母

文章来源: 辽沈晚报 于 2017-01-11 10:23:3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人到中年,进门能喊一声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25岁的朝阳北票小伙敖宁经常这样说。

2011年,敖宁母亲罹患癌症,走遍各个医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敖宁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打算“赌一把”。

上网查阅论文,调取资料,买药品原材料,自己制药给母亲治病……奇迹般的,他两次将身临险境的母亲救了回来。



25岁的敖宁在妈妈身边


刚上大一母亲查出癌症

初见敖宁,他中等身材,黑色镜框后的眼睛透着灵气。

“事情还要从我上大一的时候说起。”2011年秋天,敖宁在河南洛阳刚刚度过了一个月的大一生活,他给远在朝阳北票的家里挂了个电话,和母亲聊了几句。

母亲的声音有些虚弱,敖宁隐隐感觉到母亲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在其后和父亲通话时,询问了母亲的状况。“哦,没什么事,得了胸膜炎,吃点药,过一阵就好了。”听到父亲的解释,敖宁没有多想,挂断了电话。

后来,敖宁经常给家打电话,发现母亲的情况没有一点好转。在他的追问下,父亲终于告诉他实情:母亲的肺部发现了癌细胞。

敖宁泪水瞬间喷涌而出。“妈,没有事,好好养身体,会好的。”他在电话里安慰母亲。几天后,敖宁回到家中看望母亲。

患病初期,母亲并没有太明显症状,在医院进行了化疗等治疗,就这样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求医无果他查资料自己配药

2013年,敖宁的母亲病情恶化,头部、盆腔都出现了癌细胞。

敖宁和父亲带母亲去沈阳和北京治病,在北京甚至为了挂号站了6个小时,但是这些辛苦却没有换来令父子二人欣慰的结果。院方说,母亲的病情已经进入了晚期,基本没有什么希望,让他们回家好好陪陪她。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敖宁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妈妈,求求你,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求求你了。”敖宁紧紧抓住医生的衣袖苦苦哀求。

“回去吧,孩子。”

敖宁一边抹着眼角,一边扶着父亲走出了诊室。

“我不能让妈妈就这样离开我。”敖宁开始有了想法,他要自己寻找治疗母亲病症的方法。每日照顾完母亲后,闲暇时他就上网找论文,查资料,中文的找完了就找英文的,近年的查遍了就查以前的,国内的论文他甚至找到了1976年的。

母亲的病情开始加重,偶尔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敖宁感到时间越来越紧迫。他通过渠道获得了一些药物,然后根据和一些病友的交流,进行配制。

和父亲商量了许久之后,两人打算“还是试试吧,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之后,敖宁决定给母亲用自己配的药物。

为母亲试药前他双手颤抖

看着床上病危的母亲,20多岁的敖宁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握着药的手不断颤抖:不用药,母亲可能有生命危险;用药也许还有希望,但也有可能会加剧病情。

母亲不断痛苦地呻吟,敖宁“扑通”一声跪在母亲床前,号啕大哭:“妈妈,你醒醒,妈妈,醒醒啊。”

母亲慢慢睁开了眼睛。敖宁一边擦眼泪,一边哽咽地将实情告诉了母亲:“妈妈,医生说你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医院已经没有办法医治,我这段时间在网上找资料,给你弄了些药,但是这些药有很大的风险,我想给你吃,但是我又害怕你吃了会……”

“没事,儿子,妈听你的,妈愿意吃。”母亲抬起手,摸了摸敖宁的头,然后接过了敖宁手中的药,一口吞了下去。

一时清醒,一时昏迷,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母亲的情况竟然慢慢有了好转。

“儿子,我身体感觉好多了,想坐起来一会儿,可是你们怎么不开灯呢?”一天,母亲恢复了神志,可是她双眼看不见东西。

母亲苏醒,敖宁非常开心,但是后来他才知道,母亲的双眼因为药物失明。

得知消息后,敖宁第二天开始发高烧,七天后才退。



敖宁回家给妈妈喂药,此时妈妈虽然已经失明,但儿子在身边,还是非常开心。


病友求药但并不对症

“我并不推崇这样的方法,但是我实在是无路可走了,幸好,母亲身体状况还很稳定。”

母亲的病情好转后,有病友找到敖宁询问药物。敖宁都如实相告,说自己的药物是针对母亲的病灶治疗某位基因突变的,不知道对其他人是否有相同的效果;他当初用药也面临很大的风险,不一定具有复制性,需要慎重考虑。

2015年8月15日,母亲又一次病危,这一次和上次发病部位不同。敖宁再次查找资料,给母亲用了另一种药物,母亲的状况再次好转。

这一次,有更多的人找到敖宁。敖宁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情况都告诉了对方,也有人拿同样的药回去用,然而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

开火锅店挣钱为母亲治疗

目前,敖宁和好友开了一家火锅店,挣钱为母亲继续治疗。

“刚开了三个月,生意还行,我和同岁的好朋友一起开的,这段时间多亏了他,我总得回北票照顾母亲,店里的一些活基本就都是他干了。”火锅店开销不小,敖宁没舍得雇服务员,他和朋友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还找了一个朋友帮忙,店里就我们三个人,紧忙活。”

“在别人眼里我很坚强,但是其实我的感情很脆弱。妈妈对我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看不了她受罪,化疗的时候,妈妈的头发都掉光了,我看见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妈妈还劝我说,没事,我都不在乎,你哭啥。”

“以前在电视上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进门能喊一声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时没在意,当妈妈有病了,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感觉说得太好了,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幸福。”

敖宁还有个心愿,就是想让母亲来自己的店里吃一回饭。敖宁邀请了母亲多次,但母亲怕破费一直没来,最后考虑再三,担心敖宁难过,还是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火锅。

“妈妈因为长期服药,味觉已经不敏感了,但是那天她吃得非常开心,我心里暖暖乎乎的。”敖宁一边笑一边掉下了眼泪。

“儿子很懂事,也很能干。上大学时我们给送到了学校,然后就一直也没用我们管。”父亲说,“孩子非常自立,当时他母亲患病,走遍了各家大医院,真是走投无路了,现在孩子母亲身体状况很好,多亏了孩子。”[url=http://gb.corp.163.com/gb/legal.html][/url]

特别提醒:敖宁母亲的经历仅为个案,不具有普遍复制性,自行配药、用药均存在极大风险,本文亦无推广这类行为之意,患者仍需遵医嘱。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伏尸百万,这个国家已经进入大屠杀模式
撞死3岁华裔幼童的无照司机重罪全免,家属痛哭…
一代赌王坐拥2000亿 却遭儿女做局 83岁靠变卖筹钱…
纽约最年轻第一夫人?她是曼达尼竞选的幕后推手?
美国父子亚洲度假 遭“杀人蜂”群袭 被蛰成血人身亡!




24小时讨论排行

10岁童腹痛就医 送进手术室逾14小时 6器官遭切除
特朗普遭扎心3连问:普京为何不停火?他无视你吗?…
“了不起的特朗普”花天酒地,4200万美国人却正挨饿
纽约“红潮”:33岁“社会主义市长”马姆达尼的惊天逆袭
民调显示 3分之2美国人认为美国“严重走错方向”
中美贸易变化,CNN做了4张图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糟透了
上海老翁一屁股坐女乘客大腿 狂蹭偷摸 露诡异笑容
马斯克大胆预言!5年内手机、App全面消失
巴厘岛叫停著名景点悬崖电梯工程,由中企承建
中国机器人惨遭美国网红霸凌“施虐”!引发网友关注
美部长放狠话:我们若认为不安全 会关闭整个领空
中国延长46国入境免签有效期 美加不在此列
4200万人松口气 动用应急金发粮食券 最快5日到账
黄仁勋:中国们现在能生产数百万颗AI芯片
纽约市长是他?左派菜鸟履历单薄 支持者也看不下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母亲癌症晚期求医无果 儿子查资料自己配药救母

辽沈晚报 2017-01-11 10:23:39

“人到中年,进门能喊一声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25岁的朝阳北票小伙敖宁经常这样说。

2011年,敖宁母亲罹患癌症,走遍各个医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敖宁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打算“赌一把”。

上网查阅论文,调取资料,买药品原材料,自己制药给母亲治病……奇迹般的,他两次将身临险境的母亲救了回来。



25岁的敖宁在妈妈身边


刚上大一母亲查出癌症

初见敖宁,他中等身材,黑色镜框后的眼睛透着灵气。

“事情还要从我上大一的时候说起。”2011年秋天,敖宁在河南洛阳刚刚度过了一个月的大一生活,他给远在朝阳北票的家里挂了个电话,和母亲聊了几句。

母亲的声音有些虚弱,敖宁隐隐感觉到母亲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在其后和父亲通话时,询问了母亲的状况。“哦,没什么事,得了胸膜炎,吃点药,过一阵就好了。”听到父亲的解释,敖宁没有多想,挂断了电话。

后来,敖宁经常给家打电话,发现母亲的情况没有一点好转。在他的追问下,父亲终于告诉他实情:母亲的肺部发现了癌细胞。

敖宁泪水瞬间喷涌而出。“妈,没有事,好好养身体,会好的。”他在电话里安慰母亲。几天后,敖宁回到家中看望母亲。

患病初期,母亲并没有太明显症状,在医院进行了化疗等治疗,就这样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求医无果他查资料自己配药

2013年,敖宁的母亲病情恶化,头部、盆腔都出现了癌细胞。

敖宁和父亲带母亲去沈阳和北京治病,在北京甚至为了挂号站了6个小时,但是这些辛苦却没有换来令父子二人欣慰的结果。院方说,母亲的病情已经进入了晚期,基本没有什么希望,让他们回家好好陪陪她。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敖宁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结果。“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妈妈,求求你,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求求你了。”敖宁紧紧抓住医生的衣袖苦苦哀求。

“回去吧,孩子。”

敖宁一边抹着眼角,一边扶着父亲走出了诊室。

“我不能让妈妈就这样离开我。”敖宁开始有了想法,他要自己寻找治疗母亲病症的方法。每日照顾完母亲后,闲暇时他就上网找论文,查资料,中文的找完了就找英文的,近年的查遍了就查以前的,国内的论文他甚至找到了1976年的。

母亲的病情开始加重,偶尔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敖宁感到时间越来越紧迫。他通过渠道获得了一些药物,然后根据和一些病友的交流,进行配制。

和父亲商量了许久之后,两人打算“还是试试吧,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之后,敖宁决定给母亲用自己配的药物。

为母亲试药前他双手颤抖

看着床上病危的母亲,20多岁的敖宁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握着药的手不断颤抖:不用药,母亲可能有生命危险;用药也许还有希望,但也有可能会加剧病情。

母亲不断痛苦地呻吟,敖宁“扑通”一声跪在母亲床前,号啕大哭:“妈妈,你醒醒,妈妈,醒醒啊。”

母亲慢慢睁开了眼睛。敖宁一边擦眼泪,一边哽咽地将实情告诉了母亲:“妈妈,医生说你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医院已经没有办法医治,我这段时间在网上找资料,给你弄了些药,但是这些药有很大的风险,我想给你吃,但是我又害怕你吃了会……”

“没事,儿子,妈听你的,妈愿意吃。”母亲抬起手,摸了摸敖宁的头,然后接过了敖宁手中的药,一口吞了下去。

一时清醒,一时昏迷,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母亲的情况竟然慢慢有了好转。

“儿子,我身体感觉好多了,想坐起来一会儿,可是你们怎么不开灯呢?”一天,母亲恢复了神志,可是她双眼看不见东西。

母亲苏醒,敖宁非常开心,但是后来他才知道,母亲的双眼因为药物失明。

得知消息后,敖宁第二天开始发高烧,七天后才退。



敖宁回家给妈妈喂药,此时妈妈虽然已经失明,但儿子在身边,还是非常开心。


病友求药但并不对症

“我并不推崇这样的方法,但是我实在是无路可走了,幸好,母亲身体状况还很稳定。”

母亲的病情好转后,有病友找到敖宁询问药物。敖宁都如实相告,说自己的药物是针对母亲的病灶治疗某位基因突变的,不知道对其他人是否有相同的效果;他当初用药也面临很大的风险,不一定具有复制性,需要慎重考虑。

2015年8月15日,母亲又一次病危,这一次和上次发病部位不同。敖宁再次查找资料,给母亲用了另一种药物,母亲的状况再次好转。

这一次,有更多的人找到敖宁。敖宁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情况都告诉了对方,也有人拿同样的药回去用,然而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

开火锅店挣钱为母亲治疗

目前,敖宁和好友开了一家火锅店,挣钱为母亲继续治疗。

“刚开了三个月,生意还行,我和同岁的好朋友一起开的,这段时间多亏了他,我总得回北票照顾母亲,店里的一些活基本就都是他干了。”火锅店开销不小,敖宁没舍得雇服务员,他和朋友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还找了一个朋友帮忙,店里就我们三个人,紧忙活。”

“在别人眼里我很坚强,但是其实我的感情很脆弱。妈妈对我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看不了她受罪,化疗的时候,妈妈的头发都掉光了,我看见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妈妈还劝我说,没事,我都不在乎,你哭啥。”

“以前在电视上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进门能喊一声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时没在意,当妈妈有病了,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感觉说得太好了,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幸福。”

敖宁还有个心愿,就是想让母亲来自己的店里吃一回饭。敖宁邀请了母亲多次,但母亲怕破费一直没来,最后考虑再三,担心敖宁难过,还是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火锅。

“妈妈因为长期服药,味觉已经不敏感了,但是那天她吃得非常开心,我心里暖暖乎乎的。”敖宁一边笑一边掉下了眼泪。

“儿子很懂事,也很能干。上大学时我们给送到了学校,然后就一直也没用我们管。”父亲说,“孩子非常自立,当时他母亲患病,走遍了各家大医院,真是走投无路了,现在孩子母亲身体状况很好,多亏了孩子。”[url=http://gb.corp.163.com/gb/legal.html][/url]

特别提醒:敖宁母亲的经历仅为个案,不具有普遍复制性,自行配药、用药均存在极大风险,本文亦无推广这类行为之意,患者仍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