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吃豹子胆了!有人把美国最大的阴谋拍成了电影(组图)

吃豹子胆了!有人把美国最大的阴谋拍成了电影

文章来源: 独立鱼 于 2017-01-11 09:32: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他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

并且说了那句经典的名言:

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然而在30多年后,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却声称,这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活动是一个惊天大骗局。

他列举出了诸如飘舞的星条旗、没有星星的夜空、多方向的影子等证据,来证明美国人根本没有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更令人生疑的是。

直到2012年阿姆斯特朗去世之前,他都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对于当年登月的事情更是三缄其口。

于是。

「登月骗局」的说法被大肆宣扬,不少人甚至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

有人还根据这个论调,改编为剧本,拍成了电影。

鱼叔今天就来介绍一部揭秘登月的新片——

雪崩行动

Operation Avalanche

这部电影入围了201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获得了影评人们的一致好评。

英国《卫报》评价称:

这是一部能让人大笑,也能让人紧绷神经,甚至会让人重温阴谋论的悲喜剧,影片流畅并且富有创意。



著名电影媒体IndieWire甚至说:

这部电影是一部可以重塑你对伪纪录片信心的杰作。

本片由马特•约翰逊自编自导自演。

名不转经传的他,在2013年和好基友欧文•威廉姆斯合作了电影《动机不明》。

这部片子当年被温哥华影评人协会评为最佳加拿大电影。

《动机不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拍电影期间的故事;

而《雪崩行动》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如何拍电影的故事。

影片中大量的镜头为我们展示了很多电影拍摄与剪辑的细节。

两个好基友这次在《雪崩行动》中是第二次合作。

他们扮演了两个刚刚进入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的菜鸟特工。

当时正是冷战时期,美国正在研发登月工程。

而此时,政府最担心的是航天局出现一个苏联的叛徒。

于是两个人主动请缨,伪装成拍摄纪录片的团队,进行深入的调查。

没想到调查无果,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秘密——

飞船的研发遭遇了壁垒。

美国人要想上月球,至少要等到1971年。

然而国际情势十分微妙,美苏竞争正是白热化的时候。

美国人等不起三四年的时间。

于是两个人一拍脑袋,发现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

他们向领导请示,既然飞船不能落到月球上,那只需要围绕月球飞就可以了。

登月的部分可以在地球上拍出来。

领导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至少比之前想到的炸掉升天的阿波罗,然后怪罪给苏联的想法,要好得多。

随后两个人开始了自学成才拍电影的道路。

两个人先是找了一个拍电影的摄影棚。

然后捡了几块地球上的普通石头,伪装成月球上的岩石,又做了一个月球车当做道具。

为了使场景看起来逼真一些,防止被观众一眼看穿,他们决定求师好莱坞的导演。

万万没想到,他们找到的竟然是斯坦利•库布里克。

众所周知,库布里克执导、号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正是在1968年上映。

为了科学的严谨,库布里克当时还请来两位NASA的专家当做顾问。

两个特工潜伏到剧组中偷师库布里克,学习如何搭建宏观的场景,并且以假乱真。

作为影迷,顺便还能要一张签名。

场地布置完毕,两个人开始设计台词。

原来,阿姆斯特朗那句名言,是两个人经过无数次修改之后的结果。

拍摄完毕之后,重头戏是后期的剪辑。

在电脑特效不发达的60年代,剪辑才是电影真正的特效。

头盔上倒映着人脸?

手动PS掉!

宇航员行走不自然?

慢放二倍不就好了!

最后修剪一番,打包装盒,大功告成。

然而就在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惹祸上身。

他们不仅被人跟踪,男主的好基友还被勒死在自家车库中。

身为特工的男主,知晓这是中情局要杀他们灭口。

导演也被人追车射击,差点被打中。

逃过一劫的男主,在公用电话中对着领导一通臭骂。

随后男主茫然地走在大街上,发现商店中的电视,正在反复播放他们拍摄的登月画面。

影片戛然而止。

作为一部伪纪录片,为了能够以假乱真,导演可谓是煞费苦心。

六七十年代胶片特有的粗粝感,快速推拉的拍摄手法,以及人物的造型;

都在试图还原一个“虚构”的真相。

片子中无处不在的库布里克电影海报,也可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运用现在的化妆技术和特效技术,男主甚至可以和一个活灵活现的库布里克谈笑风生。

整部片子看上去是在以一个阴谋论者的视角来还原登月骗局;

但实际上却有一个更为黑暗的内核。

男主二人一心只想能够得到提拔和重视,所以才会不惜代价主动想出“伪造登月”这样的权宜之计。

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领导的冷酷无情。

“卸磨杀驴”在这些领导眼中再正常不过;

就算飞船上坐着几位优秀的航天员,也可以牺牲他们来挽回局面。

在政治的斗争中,他们不过是当权者手中的一颗棋子。

“弃车保帅”这一招,他们百试不厌。

就像《纸牌屋》中说的那样:

“政治需要牺牲。当然,是别人的牺牲。”

这一句,由川普来说,似乎也格外合适呢!

说回电影。

美国能上映这样的片儿,也是中国电影人最为之羡慕的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亚马逊100万机器人上岗!即将超越人类员工?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国台办突然宣布:正式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
汽车撞入购物中心!美国犹他州一商场发生爆炸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流亡中构建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
美媒:美军方和国会正在加快B-21隐形轰炸机生产速度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马斯克杠川普"成立新政党",专家剖析6大致命挑战
撕破脸!川普爆料:马斯克想"安插好友"出任NASA署长
美媒爆美国司法部与FBI达成结论:爱泼斯坦无"客户名单"
35岁华裔医生认罪 供出细节:曾在医院性侵患者
富国银行:川普关税战加速去全球化 划出“三极世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吃豹子胆了!有人把美国最大的阴谋拍成了电影

独立鱼 2017-01-11 09:32:31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他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

并且说了那句经典的名言:

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然而在30多年后,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却声称,这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活动是一个惊天大骗局。

他列举出了诸如飘舞的星条旗、没有星星的夜空、多方向的影子等证据,来证明美国人根本没有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更令人生疑的是。

直到2012年阿姆斯特朗去世之前,他都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对于当年登月的事情更是三缄其口。

于是。

「登月骗局」的说法被大肆宣扬,不少人甚至对这个说法坚信不疑。

有人还根据这个论调,改编为剧本,拍成了电影。

鱼叔今天就来介绍一部揭秘登月的新片——

雪崩行动

Operation Avalanche

这部电影入围了201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获得了影评人们的一致好评。

英国《卫报》评价称:

这是一部能让人大笑,也能让人紧绷神经,甚至会让人重温阴谋论的悲喜剧,影片流畅并且富有创意。



著名电影媒体IndieWire甚至说:

这部电影是一部可以重塑你对伪纪录片信心的杰作。

本片由马特•约翰逊自编自导自演。

名不转经传的他,在2013年和好基友欧文•威廉姆斯合作了电影《动机不明》。

这部片子当年被温哥华影评人协会评为最佳加拿大电影。

《动机不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拍电影期间的故事;

而《雪崩行动》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如何拍电影的故事。

影片中大量的镜头为我们展示了很多电影拍摄与剪辑的细节。

两个好基友这次在《雪崩行动》中是第二次合作。

他们扮演了两个刚刚进入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的菜鸟特工。

当时正是冷战时期,美国正在研发登月工程。

而此时,政府最担心的是航天局出现一个苏联的叛徒。

于是两个人主动请缨,伪装成拍摄纪录片的团队,进行深入的调查。

没想到调查无果,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秘密——

飞船的研发遭遇了壁垒。

美国人要想上月球,至少要等到1971年。

然而国际情势十分微妙,美苏竞争正是白热化的时候。

美国人等不起三四年的时间。

于是两个人一拍脑袋,发现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

他们向领导请示,既然飞船不能落到月球上,那只需要围绕月球飞就可以了。

登月的部分可以在地球上拍出来。

领导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至少比之前想到的炸掉升天的阿波罗,然后怪罪给苏联的想法,要好得多。

随后两个人开始了自学成才拍电影的道路。

两个人先是找了一个拍电影的摄影棚。

然后捡了几块地球上的普通石头,伪装成月球上的岩石,又做了一个月球车当做道具。

为了使场景看起来逼真一些,防止被观众一眼看穿,他们决定求师好莱坞的导演。

万万没想到,他们找到的竟然是斯坦利•库布里克。

众所周知,库布里克执导、号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正是在1968年上映。

为了科学的严谨,库布里克当时还请来两位NASA的专家当做顾问。

两个特工潜伏到剧组中偷师库布里克,学习如何搭建宏观的场景,并且以假乱真。

作为影迷,顺便还能要一张签名。

场地布置完毕,两个人开始设计台词。

原来,阿姆斯特朗那句名言,是两个人经过无数次修改之后的结果。

拍摄完毕之后,重头戏是后期的剪辑。

在电脑特效不发达的60年代,剪辑才是电影真正的特效。

头盔上倒映着人脸?

手动PS掉!

宇航员行走不自然?

慢放二倍不就好了!

最后修剪一番,打包装盒,大功告成。

然而就在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已经惹祸上身。

他们不仅被人跟踪,男主的好基友还被勒死在自家车库中。

身为特工的男主,知晓这是中情局要杀他们灭口。

导演也被人追车射击,差点被打中。

逃过一劫的男主,在公用电话中对着领导一通臭骂。

随后男主茫然地走在大街上,发现商店中的电视,正在反复播放他们拍摄的登月画面。

影片戛然而止。

作为一部伪纪录片,为了能够以假乱真,导演可谓是煞费苦心。

六七十年代胶片特有的粗粝感,快速推拉的拍摄手法,以及人物的造型;

都在试图还原一个“虚构”的真相。

片子中无处不在的库布里克电影海报,也可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

运用现在的化妆技术和特效技术,男主甚至可以和一个活灵活现的库布里克谈笑风生。

整部片子看上去是在以一个阴谋论者的视角来还原登月骗局;

但实际上却有一个更为黑暗的内核。

男主二人一心只想能够得到提拔和重视,所以才会不惜代价主动想出“伪造登月”这样的权宜之计。

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领导的冷酷无情。

“卸磨杀驴”在这些领导眼中再正常不过;

就算飞船上坐着几位优秀的航天员,也可以牺牲他们来挽回局面。

在政治的斗争中,他们不过是当权者手中的一颗棋子。

“弃车保帅”这一招,他们百试不厌。

就像《纸牌屋》中说的那样:

“政治需要牺牲。当然,是别人的牺牲。”

这一句,由川普来说,似乎也格外合适呢!

说回电影。

美国能上映这样的片儿,也是中国电影人最为之羡慕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