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女子用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群居生活(组图)

女子用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群居生活

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 于 2016-09-07 18:51: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9月6日,内江城区一间家庭茶楼内,48岁的邓捷在接待客人之余,不时翻看手机中的照片。其中大部分照片都是有关她曾经住了20多年的筒子楼,这些筒子楼在今年5月因"棚改"已夷为平地。

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的群居生活给她留下了很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记忆,自2013年底起,她用相机、手机拍下上千张照片,记录下了拆迁前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

生在筒子楼住了20多年

筒子楼给她留下群居的温暖记忆

如今,邓捷在内江城区租房经营者一家家庭茶楼,曾经在筒子楼居住的不少老邻居还不时联系,相互关心。邓捷在内江城区内棉社区的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该区域"棚改"启动后,她和邻居们纷纷搬出筒子楼,筒子楼也在今年5月全部夷为平地。

内棉社区因原内江棉纺厂而得名,和不少城市一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内江棉纺厂等内江的不少工厂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建起职工宿舍楼。宿舍楼因一条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走廊两侧是次第排开的房门,状如筒子故而得名"筒子楼"。

邓捷便是原内江棉纺厂最后一批正式工,1984年她初中毕业后进入厂里工作,是一名开剪工。"我父母也是内棉厂的职工,我便出生在当时他们住的筒子楼里。"邓捷说,尽管儿时在外婆家生活,未在筒子楼里居住,但结婚生子后的1993年,她在父母当年居住的同一幢筒子楼分到一间约10平方米的宿舍。此后,她带着孩子在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

尽管筒子楼存在4户人共用一间厨房、几幢楼共用公共卫生间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之处,煮饭和洗澡还都得排队,但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给她留下了许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比如,家里灯坏了、水管爆了,吼一声,邻居就上门帮你修,还不收钱;生病了,邻居总会送上关怀;家里没菜时,随便哪家蹭顿饭就行;小伙伴下午饿了,东家拿面,西家拿肉,再有一家拿菜,大家一起煮面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晾晒在过道的衣服、裤子收错的笑话,这些都让她感到十分的温暖。"哪像如今的小区,邻居是谁都不一定知道。"

留住记忆

上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拆迁前生活

从原内江棉纺厂下岗后,邓捷喜欢上了摄影,平时和摄友一道外出拍摄风光和人物。"有一次外出时,一个教我摄影的老师知道我住在筒子楼,便建议我多拍拍筒子楼里人和生活点滴。"邓捷说,当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她也想用这种方式留下筒子楼里的温暖记忆。

2013年底,邓捷开始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到筒子楼拆迁前,邓捷已拍摄上千张与筒子楼相关的照片。"我不太会用电脑,都存在U盘和手机上的。"她一边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每张照片情景。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邓捷手机上存有数百张与筒子楼有关的照片,有住户在共用厨房切菜的,有住户在楼下简易灶台上炒菜的,有小朋友趴在狭窄房间内的床上看电视的,有筒子楼外四处晾晒衣服和香肠、腊肉的,还有小伙伴们在筒子楼旁的灯光球场追逐玩耍的,也有拆迁搬家时住户的兴奋与不舍。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邓捷说,虽然筒子楼不在了,但老邻居的情谊还在,她会一直保存这些照片,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丨姚永忠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11岁女童家中产子 继父母辩不知道 一查他们惨了
戴安娜王妃的时间胶囊被提前挖出 内部物品曝光
57岁韩磊被指责出轨致小三怀孕!拒绝给一百万
"小费太欺负人了!" 拉斯维加斯正在"堕落" 游客越来越少
小扎高薪挖来的人又跳回OpenAI 首席科学家赵晟佳也…




24小时讨论排行

公开批川普 “数学界莫扎特”陶哲轩是否愿意前往中国?
斯坦福毕业找不到工作 华人女生为留美打3份零工
最新民调:纽森在2028大选支持率一路飙升 势不可挡
鲁迅抽烟被投诉 官媒:李白酗酒?岳飞纹身?武松虐待动物?
因为这个原因,习近平目前还不会进攻台湾
美国财政部长:关税收入每年可突破5000亿美元
内塔尼亚胡为保总理大位 让以色列沦为“贱民国家”
特朗普希望中国参与核裁军谈判 北京断然拒绝
中国学者疑窃美乳癌研究成果 德州机场当场被捕
“八旬老人”川普连开3.3小时长会 他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一批”中国官员”,向社会公布财产了
商务部长嫌移民薪资低 美国将改革H1-B、绿卡制度
特朗普: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很快就会崩溃
四次拒接川普电话 莫迪在撒娇还是要造反?
上海女悬赏一套房寻被拐26年儿子 线索疯涌 7人愿验亲
纽约时报:美国的人工智能未来能否战胜中国的绿色革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女子用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群居生活

成都商报 2016-09-07 18:51:46


9月6日,内江城区一间家庭茶楼内,48岁的邓捷在接待客人之余,不时翻看手机中的照片。其中大部分照片都是有关她曾经住了20多年的筒子楼,这些筒子楼在今年5月因"棚改"已夷为平地。

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的群居生活给她留下了很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记忆,自2013年底起,她用相机、手机拍下上千张照片,记录下了拆迁前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

生在筒子楼住了20多年

筒子楼给她留下群居的温暖记忆

如今,邓捷在内江城区租房经营者一家家庭茶楼,曾经在筒子楼居住的不少老邻居还不时联系,相互关心。邓捷在内江城区内棉社区的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该区域"棚改"启动后,她和邻居们纷纷搬出筒子楼,筒子楼也在今年5月全部夷为平地。

内棉社区因原内江棉纺厂而得名,和不少城市一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内江棉纺厂等内江的不少工厂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建起职工宿舍楼。宿舍楼因一条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走廊两侧是次第排开的房门,状如筒子故而得名"筒子楼"。

邓捷便是原内江棉纺厂最后一批正式工,1984年她初中毕业后进入厂里工作,是一名开剪工。"我父母也是内棉厂的职工,我便出生在当时他们住的筒子楼里。"邓捷说,尽管儿时在外婆家生活,未在筒子楼里居住,但结婚生子后的1993年,她在父母当年居住的同一幢筒子楼分到一间约10平方米的宿舍。此后,她带着孩子在筒子楼内生活了20多年。

尽管筒子楼存在4户人共用一间厨房、几幢楼共用公共卫生间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之处,煮饭和洗澡还都得排队,但在邓捷的记忆里,筒子楼给她留下了许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比如,家里灯坏了、水管爆了,吼一声,邻居就上门帮你修,还不收钱;生病了,邻居总会送上关怀;家里没菜时,随便哪家蹭顿饭就行;小伙伴下午饿了,东家拿面,西家拿肉,再有一家拿菜,大家一起煮面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晾晒在过道的衣服、裤子收错的笑话,这些都让她感到十分的温暖。"哪像如今的小区,邻居是谁都不一定知道。"

留住记忆

上千张照片记录筒子楼拆迁前生活

从原内江棉纺厂下岗后,邓捷喜欢上了摄影,平时和摄友一道外出拍摄风光和人物。"有一次外出时,一个教我摄影的老师知道我住在筒子楼,便建议我多拍拍筒子楼里人和生活点滴。"邓捷说,当时"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她也想用这种方式留下筒子楼里的温暖记忆。

2013年底,邓捷开始用相机和手机记录筒子楼楼里楼外的生活点滴。到筒子楼拆迁前,邓捷已拍摄上千张与筒子楼相关的照片。"我不太会用电脑,都存在U盘和手机上的。"她一边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一边向记者讲述每张照片情景。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邓捷手机上存有数百张与筒子楼有关的照片,有住户在共用厨房切菜的,有住户在楼下简易灶台上炒菜的,有小朋友趴在狭窄房间内的床上看电视的,有筒子楼外四处晾晒衣服和香肠、腊肉的,还有小伙伴们在筒子楼旁的灯光球场追逐玩耍的,也有拆迁搬家时住户的兴奋与不舍。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邓捷说,虽然筒子楼不在了,但老邻居的情谊还在,她会一直保存这些照片,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丨姚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