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韩国慰安妇的电影 击败了《死侍》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最近,韩国一部三无小成本电影着实火了一把。

没有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

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但是。

观影人次击败《死侍》,爆冷夺冠。



甚至还登上了央视新闻

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并在韩国门户网站NAVER的评分高达9.5分



很多观众在影片结束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认为:

这是韩国人一定要看的一部电影

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影片的题材——

慰安妇。



这样敏感的题材,加上影片赶上韩国为纪念全民性反日救国运动的“三一节”时上映。

让很多韩国观众,不禁重新去揭开这段历史的伤疤。

这就是鱼叔今晚为你们推荐的电影——

《鬼乡》



影片根据真实日本军慰安妇受害者——

姜日出老人的证词所拍。



讲述了1943年日本侵占朝鲜时期,14岁少女贞敏以及一群女孩们被日军强行带到中国牡丹江,成为慰安妇的悲惨故事 。



在如火如荼的二战中,这些少女们被迫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来到陌生的战场,成为日本士兵们发泄性欲的性工具



因为影片中女孩大多只有14、15岁,《鬼乡》最终被定级为15岁可观看。

导演赵正莱采用了两条线叙事手法。

通过被前科犯强奸的失魂女孩的通灵之眼——



回忆了老人的悲惨慰安妇经历。

让老人解开多年心结。



虽然明知会很残酷,但影片展现的慰安妇场景还是令人悲痛。

每天慰安所都会排起长龙。



一个日本兵10分钟,但姑娘们却不能休息。

即使月经期间也要频繁接待。



日本军们对慰安少女们一边暴打,一边性侵

不光践踏女孩们的身躯,更羞辱她们的人格。



影片中大量少女们幼小单薄的身躯与触目惊心的伤疤的对比。

看到这里,实在觉得「慰安妇」这三个字简直太过美化这种残酷。

这明明就是「性奴隶



而片中日本军官都说:

你们只是为皇军而活的「母狗



然而即便是慰安妇,也得不到日本政府的正面承认。

剧中女孩贞敏的扮演者姜荷娜是在日韩侨的4代,在她接演电影时收到日本民众各种威胁。



但妈妈还是决定让女儿出演。

如果是别的电影的话,说不定就不会拍摄了,但是这部电影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历史,有传播正确的历史认识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拍才行。

影片在结尾时,出现了一份7万5000人的鸣谢名单。



这些都是资助这部电影的人。

源于该片筹不到任何电影制片方的投资。

导演历时14年,才筹集到韩国民众约12亿韩元(约合672万元人民币)的资金。



这个在2002年就已经写好的剧本,在今年才得以与世人见面。

这份执着,来源于导演曾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偶然看到慰安妇受害者姜日出奶奶的画作——

《被蹂躏的少女们》

画中少女们的尸体在山坑中被焚烧。



这一场景震撼了导演。

鱼叔看过电影,也极为震撼

要有怎样的勇气,才能直视这段历史?

不过。

影片质量一般。

没有过多技巧。

但是。

面对这样的主题,已无需苛责它的艺术性。

而且。

相比其它这一类型的电影,都渲染绝望的基调。

《鬼乡》却有些清新的色调。



难过,但不至于压抑;

失望,但不至于绝望。

作为剧情片来说,鱼叔并不喜欢怪力乱神的这条线。

总感觉弱化了影片的冲击力



但导演在采访中表示:

为了祭奠那些冤魂,我用了「鬼字。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够让她们回归到自己的家乡。也希望电影能够成为以后佐证这段历史的文化资料。

而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影片结尾现实与过去交错的场景。



除了《鬼乡》。

同档期的《素媛》、《思悼》的导演李濬益执导的黑白爱国影片《东柱》,也受到热捧。



取得不俗的票房。



在所有艺术中,电影最具有直面的力量。



相比抹净,我们更愿铭记。

一位慰安妇老人看过影片后就说道:

感谢《鬼乡》让大家记住我们曾经遭受过的。



而这哪里只是韩国人的伤疤,这也是我们的伤疤。

当时曾有中国投资商与导演接洽,希望将主人公改成中国人。

但被导演拒绝。

他在影片中也加入了一个中国慰安女孩的角色。



据统计。

当年日军从朝鲜半岛掳掠14-16万名少女。

其中仅有238名得以生还归来,而今尚存于世的仅仅46名。

那些亡灵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而在中国,至少有20万女性沦为了日军慰安妇。

在世者仅存21名。



这将意味着「慰安妇可能会成为被时间掩盖的历史。

但有一部像《鬼乡》这样的电影,再过50年,韩国人都不会遗忘

这就是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

版权声明:本文系“独立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