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是怎样拆掉的?梁思成林徽因给周的信首披露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半个多世纪前,老北京被拆时,梁思成对当时北京的主要领导说:“在保护北京城的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的,我是对的”。林徽因说:“如果拆了这三个城楼,我就在城门上吊。”现在历史证明他们是对的。差不多在同时、马寅初先生在铺天盖地的批判浪潮中写道:“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为了真理,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两位大智大勇的学者,被逼的说出这样无可奈何的话语,该伤心的不是哪个人或哪些人,而是我们整个的民族。艺藏君今天就来梳理下,老北京在上个世纪被一步步拆毁的历史。

护城记
 
1948年12月,北京城已经兵临城下,当时北京城墙是傅作义最后的防线。解放军已经占领海淀,找到住在清华园内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让他们在军事地图上,标出必须保护的建筑文物清单,并给出最适合攻城的位置。这份梁思成标出的地图,一线军事指挥员人手一份,必须严格执行。

梁思成对北京的感情,可以在他1944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里面管窥一二。“明之北京,在基本原则上实遵循隋唐长安之规划,清代因之,以至于今,为世界现存中古时代都市之最伟大者。”

1949年1月22日,北京和平解放,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北京城逃过了一场劫难。
 


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思成



林徽因

下面是北京城墙的建筑图样(及其珍贵)





































































拆城记



1950年 梁思成与林徽因
 
1950年,梁思成出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梁思成和陈占祥给北京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简称梁陈方案。方案提出,在旧城区外另外建设行政中心,保护北京城墙,牌楼,和各种文化古迹建筑。如果当年真的这么实施了,现在的北京估计也就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了。

方案遭到苏联专家的强烈反对。苏联专家要像改造莫斯科一样改造北京城。拆毁城墙,建立大广场。梁思成先生参考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和陈占祥先生一起提出了在西郊另建新的中央行政中心而保护老城的主张,有人知道了之后说:现在有人要把我们赶出北京城呀!那罪过可就大了。于是,新的行政中心就只好放在老北京城里。硬把一个现代大国的中央行政中心放进一个十五世纪封建帝国的皇都里,这就决定了老城非毁灭不可,以下的事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下面是著名的梁陈方案的原稿,艺藏君去档案馆找到的。

























梁思成写给周恩来的信原件


 
恩来先生总理:

在您由苏联回国后不久的时候,我曾经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转上我和陈占祥两人对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书一件,不知您在百忙之中能否抽出一点时间,赐予阅读一下?

在那建议书中,我们请求政府早日决定行政中心区的位置。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决定是北京整个都市计划的先决条件;他不先决定,一切计划无由进行。而同时在北京许多机关和企业都在急着择地建造房屋,因而产生两种现象:一种是因都市计划未定,将建筑计划之进行延置,以等待适当地址之决定。一种是急不能待的建造,即不顾都市计划而各行其事的;这一种在将来整个的北京市中,可能位置在极不适当的位置上,因而不利于本身的业务,同时妨碍全市的分配与发展,陷全市于凌乱。尚未经政务院批准而已先行办公的都市计划委员现在已受到不少次的催促和责难,例如人民日报新华印刷厂和许多面粉厂,砖窑等,都感到地址无法决定之困难。因此我们深深感到行政中心位置之决定是刻不容缓的(这只是指位置要先决定,并不是说要立刻建造)。

我很希望政府能早点做一决定。我们建议书已有一百余份给中央人民政府,北京市委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各位首长。我恳求您给我一点时间,给我机会向您作一个报告,并聆指示。除建议书外,我还绘制了十几张图作较扼要的解释,届时当面陈。如将来需开会决定,我也愿的您允许我在开会时列席。

总之,北京目前正在发展的建设工作都因为行政中心位置之未决定而受到影响,所以其决定已到了不能在延缓的时候了。因此不揣冒昧,作此请求,如蒙面谈,请指定时间,当即趋谒。

此致

崇高的敬礼!

        梁思成          

                  1950年4月10日

赐示请寄清华大学,电话四局2736至2739分机32号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城墙,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在扩建天安门广场时,因为要拆除中华门和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林徽因甚至说,“如果拆了这三个门,我就去上吊。”可是还没等她上吊,一夜之间,这三座门已经没有了。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从1953年开始一直到70年代,老北京城被以交通问题,修广场,建地铁,逐步全部拆除。







50年代忧心忡忡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一座中世纪封建帝国的都城,有什么价值呢?欧洲人有一句名言,说的是“建筑是石头的编年史”,在一座建筑上可以很直观、很真实,甚至很细致深入地读出一段历史来,那么,老北京城就好比一部集大成的丛书,另一部《永乐大典》。作为京畿之地,它拥有一个大国首都全部的功能,包括朝仪、礼制、祭祀、行政、文化教育、宗教、后勤保障、作坊、仓储、警卫、娱乐、家居、市井商贸、金融与服务业等等各种系统,所有这些功能系统都有相应的建筑系统,每个建筑系统里有相应的生活。正是这些建筑系统构成了老北京的机体,在这机体之中蕴藏着不计其数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整体的艺术价值在内。眼下关于老北京的书可以说已经“汗牛充栋”,可是对于老北京城的历史文化遗存来说,只写了九牛之一毛,而且,不论怎么写,不论写多少,都赶不上老城本身的蕴含那么丰富、那么生动、那么充实。这些历史的教训让人无法不深思。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柠檬椰子汁

----不要替某党涂脂抹粉了,你自己有劣根性不要强加给别人!
柠檬椰子汁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自古一向就是拆,意大利人拆了罗马建筑吗?没有,到处都是。中国有和罗马同时代的建筑吗?没有一个!长城都是新修的。中国共产党拆,和共产党无关,只是反映中国人的劣性。
look5628 发表评论于
感谢共产党吧
黄玫瑰888 发表评论于
农民起义胜利后进城可不就是要过皇帝瘾吗?当然要住以前天子住过的地了。梁先生的思维大概太西化了。林徽因命真好,文革前就去世了。否则估计命运比她老公要惨得多。梁思成文革中被吓得精神都出问题了。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那个年代即使是拆了一些古旧的城墙,也是城市统一规划的需要,也是经过反复论证的”

----你就不要瞪眼说瞎话了!是“城市统一规划的需要”就行?那规划的正确与否就不重要了吗?只要有权利规划就可以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经谁反复论证?所谓的苏联砖家?中国大城市一下雨就大水泛滥不就是按照苏联砖家设计的吗?欧美留学的中国专家的论证怎么就不听呢?城市规划是科学,老毛当时一边倒的亲苏,以政治原因对苏联唯命是从不讲科学,实际上老毛也不懂、不信科学!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前后30年都在拆,但都是一个党,前30年因为无知为政治而拆,后30年因为利益为金钱而拆,相互推诿有意思吗?从中可见茅左之徒的连起码的素质和认错修养都没有!!!
jyx-003 发表评论于
那个年代即使是拆了一些古旧的城墙,也是城市统一规划的需要,也是经过反复论证的,不过见仁见智而已!倒是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为了一己的私利,官商勾结,无法无天,不知道拆了多少有价值的古建筑,钱都装在自己的腰包里了。老邓的子女在全国搞房地产,拆掉的古迹谁能数的清!
bjszh 发表评论于
不是所有的老东西都有保存价值。北京那破城墙拆了建成二环路是大好事。北京老城号称城门对城门方方十里,试想今天的北京没有二环,只有十几个出口连接老城内外,那大家别开车了,还得黄包车,坐轿子。话说当年西安也想学样,刚动手就遭到中央训斥,报纸上大批特批,吓得西安悬崖勒马,改建成环城公园。历史是走之子型道路的,说不定今后北京会再建一段古城墙,楼下就不用到西安去看了。除了红卫兵那几年,中国对古迹还是保护得很不错的。
BananaeEggs 发表评论于
土匪根本就不尊重知識份子,由大鳴大放這個陷阱,即可看出。任何有權威性的東西,像宗教,學術等,土匪要唯我獨尊,所以必定要打壓。梁,林兩人認賊做父,城牆古蹟被拆,他們亦有歷史的責任!
一滴 发表评论于
要看古城墙,去西安吧。我已经带孩子们去了两次。感叹之余,我对西安人保护古城墙的作为,感谢不已。
scbean 发表评论于
理清几个问题:
1. 文章里说的清清楚楚,中央政府在城西新建办公区,保留京城古迹。
2. 像梁思成、林徽因、梁漱溟、马寅初等等都不是毛时代的知识分子!那时毛心有所钟的知识分子全中国只有一个----郭沫若。

那些说老城限制发展的人休了吧,想必你们即未经历过老北京城改造,也没读全文。

再说中国知识分子,当初的“两弹一星”元勋,多是经历西方教育、训练出来的人才?后来那些去苏联培训的所谓“留苏”人员,回国后在各单位部门多是整人能耐有余,搞业务乏技。别吹了。
哥城老表 发表评论于
到意大利去旅游,印象最深的就是整个老城区的保护。Florence, Venice, Milan等等地方的老城保护完好,不久保护了历史文化,而且成为了现代新城的最大特色,也成为旅游商业中心。
ukz 发表评论于
现在看,拆了虽然可惜,但鉴于当时的能力和认识水平,已然拆了,就认了吧,以后吃一堑长一智吧,也无需太过悲伤,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Quarx 发表评论于
summary -
中华文明的劫数, 一帮痞子流氓造反: 皇家园林作为办公居住地, 大拆特拆北京城,毁了古都风貌 + 无数文化遗产和古迹。..。。傻不宜到家了。

灜客 发表评论于
一个事事都管的大政府,一个力排众议的强政府,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可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sonnenvogel 发表评论于
北京的城墙拆了二十多年吧?76年底至77年初,天安门广场翻修,盖纪念堂,公主坟至前门间的老城墙才最终拆光,原基址上盖成了丑怪的简易大楼,地下建了地铁2号线.北京的各大机关,都参加了修纪念堂的光荣任务。
艺奇 发表评论于
八十年代后毁得更厉害。
linmiu 发表评论于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从小就觉得天安门广场不对劲,长大后周游世界才明白,copy红场,没有绿地草坪,光秃秃荒芜一片。
Yalu2009 发表评论于
改革开放时邓小平也同样等不了都搞 清楚 之后再干, 国人几时才能踏实 下心来,再作事情
郝斯佳 发表评论于
顶楼下~
最烦的就是国内那些cheap的仿古建筑
占波 发表评论于
看到这些老照片,亲切,思乡,拆掉了确实可惜。所谓的“修旧如旧”“仿古复古”都是现代人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仿古建筑看着像样,前门一条街的设计和建成整个一个败笔,除了看看几个老字号的名字,进到里面毫无历史的穿越感。南锣鼓巷有着那样深厚的历史沉淀,如今却变成了小商品一条街。抢救历史变成了亵渎历史,需要专家的时候,要由专家说了算,文化历史的东西,行政官员应该靠边站。

如果说建国初期的拆毁城墙有着财政和交通的考虑,对千疮百孔,四处坍塌的城墙无力修复,又要有个新中国的新气象,拆毁自然比修复省钱;69年后的大规模拆除(高峰期北京三十万人齐上阵)有着“自毁家园,背水一战”的战略考虑,拆掉城墙尚且有个“两弊之中取其轻”的说法;90年代之后,中国有了基本安全的大环境,有了较从容的建设期,也有了一定的财力,此后在城市建设和扩建中被毁掉的有价值的文化古迹,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大手笔的成片改造所造成的遗憾只能归于官僚和肤浅的“专家”们了。官僚,贪腐,浅见,名利,造成了北京城的规划一任一改,若是一直沿用梁思成的大屋顶设计,如今的北京一定会是独特无二的美丽城市。感念梁思成的执着,在专项领域必须要由专家说了算,那些自以为是的官僚们最好自知一些,不要想留名,反被钉在耻辱柱上。
Sugar88 发表评论于
那时候不拆现在也得拆。发展变化太大。有些东西真是没法两全其美。
夏花秋叶2008 发表评论于
北京就一个把历史毁灭然后重新建的四不像的城市,看看长安街上潘石屹的建外SOHO,那叫个丑啊。
精神绿洲 发表评论于
人生感悟

婚恋无三角
人生有几何
攻克数理化
不敌文史哲(注)

(注)旧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一说,但更多历史事实证明:
凡鼓吹革命、造反,暴力起家的人,不是对学数理化感兴趣,
而是文史哲。他们一夜就可以摧毁几辈人用数理化建造的旧世界。
所谓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全是骗人的鬼话。请问:故宫可以建了拆、
拆了建吗?长城可以建了拆、拆了建吗?
一群塔利班式的黄土包子,将北京拆得什么样子啦,年轻的后代一无所知。
幸好他们的魔爪没有没有撕毁故宫和长城。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没头没脑: 规划最好的是深圳. 深圳现在是中国创新的中心. 上海还本来应该是创新的中心,可领导没远见. 在规划方面,新加坡做得最好.
没头没脑 发表评论于
不但是思想意识形态上,早期的行为也与塔利班和ISIS一样。到现在都没有什么长进。2002年的下半年本人还给北京的计划委员会去信,并收到一份回折。 详细情况是建议建立一条带状城区,先试建京津之间的城区,也不穿过现在的北京城而是在其边缘上连接。并且立即停止什么五环六环的规划。重新规划奥运设施。取得经验后再与其他城市联建。当时还考虑到拦截一部分南下的农民工在津京。如果当时就实施这个方案,虽然也会造成广东地区的劳动力的短缺。但也是逼迫他们向知识型的产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反正都要转型创新的,都会产生疼痛。但是不会像现在这样大痛。声嘶力竭的叫喊要创新,不要一不小心又来一个“大跃进”。都说集权办事效率高,但是到现在那个京津冀协同规划发展也就是喉咙大而已,惨不忍睹。老实说中央的领导就是要选自上海的本土成长的领导,眼界就是高。上台的土包子再怎么个情商高都是废物一个。上海现在的制造业在中期的改革开放中就开始移到临近的省市。保留的产业现在看来都是高价值的。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看问题要全面,要抓住主要的东西. 不拆城墙,。。确实如此。只能保存一些象征性的建筑,事实上也这样做了。当然,有可能做的更好,像前门城楼子那样也不大妨碍交通。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jdy: 看问题要全面,要抓住主要的东西. 不拆城墙,有以下主要问题. 1. 阻碍交通. 城门太小, 不可能有双车道出入城门. 2. 北京城扩建只能在城外,最后老北京城就成为城中城, 在我看来是很丑陋. 3. 当时老蒋把剩下的一点银子都搞到台湾去了,大陆一穷二白,新城可不是嘴就可说出来的,在城外建行政区不花钱,花时间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批评是容易的.
自由的射手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罪人.其党魁,党徒们被永远的钉在了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
ita 发表评论于
中国知识分子就是自以为是。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沈成涵
你提到的老外跟你一样是老冒,在北京CBD走几个小时是见不到任何古迹。
你去故宫走下一天都下不来。
C_talent 发表评论于
想念北京和记忆中的很多故事。。。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1950年2月,梁思成建议完整保留老北京城。但是新方案立刻被否定,毛泽东最后拍板说: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为了拆除古建筑而哭泣的梁思成遂遭到了批判。而同样反对拆除老北京建筑的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则直接闯到彭真的办公室,跟其争辩起来。不懂建筑也不懂美学的彭真只好抬出毛泽东:这是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说城墙是封建象征,是皇帝挡农民的。今天党与人民心连心,不需要墙。----但是痛恨封建象征的毛和某党却从此一直赖在封建帝王的皇宫和行宫里不再出来!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据说一位“老外”也曾毫不客气地发表过一番“酷评”:“由于外国的侵略,如今圆明园一片废墟。但是古老的北京城连同它的城墙、宫殿、寺庙、公园这些文明的象征横遭破坏,则要由中国人自己负责了。现在的北京,与其说是一座城市,毋宁说是街道、建筑物和空地的堆砌……沿马路走上几个小时,竟然看不到一座前两个世纪留下的古建筑物,更不用说具有引人注目的建筑风格了。”
1972年,文革中受到批判的梁思成于贫病之中撒手人寰。他在生命弥留之际,总在重复这样的话: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
梁思成的预言在今天的北京彰显无遗,北京的“堵”已成为了不治之症。而曾经将老北京城彻底破坏的政府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打算重修某些老建筑,如地安门;但致力于保护北京文化遗产的人士却表示:阻止新的毁坏比起重建项目来得更为重要。但它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吗?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为了建设新天朝,拆几个破楼算啥?死几万人都没有问题,天朝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为什么只指责我党?”

----因为你党不承认是披着政党外衣的宗教团体,不承认是封建专制政府,所以不能用自古以来的标准来要求你党,而要用现代文明的标准!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家母在京的53-54年,我2舅舅当中在清华上学(50级),有时我母亲去清华看他。据家母回忆,当时海淀几个大片的建筑群是北大(过去的燕京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理工)、科学院的北区(中关村4环以北)、清华,学院路的几大院校在建。
那时国家真的是一穷二白,基础非常薄弱
liuwanyu0828 发表评论于
吴晗,文革被斗并不值得同情
刀削面同學 发表评论于
建新城不拆老城是不可行的!

撇开财政问题,老城的百姓一定会迁到新城去的,不然他们在老城靠什么生活?除了公子王孙,大多数是服务一条龙,没了政府,他们没有收入,那地方又不长庄稼。

我们不知道梁林是不是不同意拆,也许只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提个建议供参考。后来的事是工作上的冲突,而已,跟拆门楼没多大关系。

而且,从邓后的几十年拆的更厉害,越来越好不是?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家父是1954-55年在北京俄语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俄语,55年后学校改名北京俄语学院迁到魏公村新校址(现在北外的校址)。
那以后开始拆城门楼。
家父回忆北京有内城:故宫附近,北至鼓楼南到前门,在明、清属于皇家、贵族、上层大臣的居住区。
现在故宫每年的经费上亿,如果全部城墙都保留的话,那每年的维护费用是天文数字。
我一直觉得北京城墙拆了可惜,但现在无奈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一想,北京重要的古迹大多保留了下来了。
当然当初如果在西郊海淀逐步建新城是上策,老毛是皇帝那是一定要住在城里的,国务院也可以在城里,各大部应该逐步搬到新城。
窈窕lady 发表评论于
总之,没文化的人最好什么都别干,否则干什么毁什么,唉!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好望角骆驼
-----------------------
牙刷那是给人用的,且对你来说太小。
你只适合用马桶刷子。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前几天刚跟父母谈过北京城城墙的拆除。
我母亲53-54年在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学俄语,当时俄语专修学校在西城鲍家街,宿舍在附近的石驸马大街。因明宣宗驸马石都尉的宅第在这里而得名,60年代说是封建改成“新文化大街”了。原本很有历史范的高大上街名变得低俗无趣。
家母在京那年北京的城墙、城门楼都完整,天安门广场上的几个门开始拆了。说实在的应该拆,长安街上的门妨碍交通,广场上的“中华门”就有个中华的名字,结构上没有任何特点。
好望角骆驼 发表评论于
忽然看到有人(希望是人)声称用马桶刷子洗嘴,也是醉了。
好望角骆驼 发表评论于
为了建设新天朝,拆几个破楼算啥?死几万人都没有问题,天朝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为什么只指责我党?
Morphin 发表评论于
吴晗是知识分子里的党棍败类。被老毛兲死死得其所
匆匆客 发表评论于
Tan2018 你这个滚刀肉型的0子先把嘴用马桶刷子洗洗干净再来说话。连基本的人话都不会讲。
刀削面同學 发表评论于
建新都要有财力,刚建国百废待兴,哪有财力?

砖家说话不腰疼。

那些破门楼留着也难看,拆的好!

别说那几个门楼,未来文字都会拼音化,哈哈。
永远是中国人 发表评论于
做了皇帝, 不进皇宫, 那就没有名份. 怎么行.
不言有罪 发表评论于
一帮痞子流氓造反,无非是为了自己能躺到龙床上,睡睡皇帝的小妾妃子,如此而已。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只可惜这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只相信这一套。
京华人 发表评论于
梁家一家三代人都是悲剧人生,可叹!
加成 发表评论于
吴晗不配为知识分子,为虎作伥,文革中死不足惜。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本来城郊建个行政中心就行了,但这不耽误老毛进紫禁城了吗?去过罗马的人都会知道,北京城如果能留下会产生什么效果。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jdy: 你除了喊口号还能干点别的吗?
wendy1015 发表评论于
这建筑也是够简单的。。。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这文章写得太公知了。

关于北京城墙的几个基本事实:
A)这事是刘少奇拍板的,周那时候还真说了不算。
B)梁思成到后来也认可了,为适应城市交通的需要北京的城墙非拆不可。
C)林徽因死于肺结核,和子虚乌有的什么为北京城殉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林多年为肺病所苦,1945年的时候就被医生断言只余五年;47年时病情加重更是一度与亲友诀别。林之早亡,确实令人唏嘘。可那个时代的条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出头,林得年51,亦不算天妒。

对太祖开国那时代客观条件之艰辛,现在的娃子们大都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了。
gogo1234 发表评论于
不是第一章就在讲行政中心的位置,挪出老北京城不就完了,只不过土皇帝不想。
danrow 发表评论于
一群瘪三进城,毁的实在是心痛!这里边居然有历史学家吴晗,没有一点职业道德
jelous 发表评论于
周的责任。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他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 北京要发展,城墙肯定得拆.
浮华过去 发表评论于
中华文明的劫数,多少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面对这些文明的刽子手束手无策。从这种角度讲,林早逝也算上天怜悯,不然真实要受到更多精神折磨。
顶顶牛 发表评论于
文明,文化,还有知识分子在共产党心里根本屁都不算。以前利用你们来斗国民党,现在,呵呵,你们都在他们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