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上海地铁吐痰男遭人肉搜索 网友: 不能以暴制暴(图)

上海地铁吐痰男遭人肉搜索 网友: 不能以暴制暴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网 于 2015-10-18 21:15:1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相关事件视频截图

上海地铁“吐痰男”事件持续发酵。

继该男子吐痰并辱骂乘客的视频在网上曝光后,该男子遭到人肉搜索,其照片和身份信息被多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公布、转发,与此同时,在视频中出手教训“吐痰男”的黑衣男子也广受关注。

对于“吐痰男”的行为,广大网友都表达了愤慨,但也有网友和微信公众号再次对人肉搜索和公布、转发个人身份信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还有网友不认同黑衣男子以暴制暴的做法。

华东师大:“吐痰男”不是我校学生



10月17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地铁8号线上一名戴眼镜的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在被遭乘客指责后,不但不知悔改,还不断用污言秽语咒骂其他乘客,并不顾及坐在他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该男子的言行激起众怒,最终被一名壮汉出手教训。

网友拍摄的这段2分钟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后,引发广泛关注。作为这两天的热点话题,在新浪微博的实时热搜榜上,“男子地铁车厢吐痰”稳居前10名。 对于该男子的不文明行为,网友们在第一时间表示了谴责。

随着视频的传播,“吐痰男”事件不断发酵。10月17日当天,就有以“上海”二字开头的私人微信公号宣称,希望戴眼镜男子“滚回去”。更有激动的网友们呼吁对该男子进行“人肉搜索”,希望他能受到更多惩罚。

10月18日上午,有微信公众号率先公布了该男子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更有网友爆料称,称该男子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此,华东师范大学表示,经校方查实,此人不是该校的学生。校方同时表示,谴责这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对事件发生以来一些无中生有的、对男子身份认定的造谣传谣行径深表遗憾。

此外,视频中最后动手教训吐痰男的黑衣男子也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有人为他叫好,称他“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应该好好教育一下这种在公共场合吐痰的人”。但同时也有网友指出,不论“吐痰男”的行为有多么惹人厌烦,动手打人都是不合适的,不该“以暴制暴”。

网友“呱喜喜”更是评论道:“一、男子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道德。二、大爷,大妈和男子公共场所对骂,大声喧哗,不道德。三、黑衣男打人违法。”

专家:人肉搜索危害甚大,正向私刑性质发展

在一片谴责声中,有部分网友担忧:“人肉搜索,擅自公布他的个人信息,这样做真的合适吗?会不会又演变成一起网络暴力?”

2008年,中国发生“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后几乎每次的热点事件背后,都是网友们对当事人个人信息的不断挖掘和爆料。为了规范这种行为,2014 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明确指出,对人肉搜索造成他人损害的,最高可赔50万元。

根据上述《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知名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看来,“人肉搜索”直接涉及到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甚至包括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利,除了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财产安全隐患之外,更可能严重影响到生活安宁、人格尊严等,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当事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

有社会学家认为,越来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私刑的性质发展,亟待接受法律的规范,“人人都可以作道德评价,但是不能人人都来当警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食品安全又爆雷 知名“零添加”酱油验出“致癌物”
2025年度“香港小姐”诞生,陈咏诗夺冠
金正恩搭飞机或专列抵北京?丹东饭店订房露玄机
拿到全额奖学金,中国留学生遭拘36小时"5年不得入境"




24小时讨论排行

印度曾是"中国制造"的替代方案,特朗普改变了一切
国际著名统计学家刘军从美“海归” 全职加盟清华大学
改变选举规则!川普要签令"投票必须出示身分证明"
胡塞庆功宴秒变葬礼 10枚炸弹砸下,高层几乎团灭
习近平:向成员国提供20亿无偿援助 建上合开发银行
特朗普儿子:不排除竞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
中国网络热传“昭和天皇学狗叫”视频 日方:已越底线
BBC:正以惊人速度扩张的中国海军会主宰海洋吗?
说好的打击犯罪呢?华府国民兵被派去扫树叶
习近平与普京莫迪三巨头“交头接耳”互动成焦点
对北京来说,西方已变得无足轻重
莫迪拉手普京习近平!三巨头笑开怀 对川普释强烈讯号
马斯克xAI起诉中国籍前工程师:带机密至OpenAI
川普顾问警告:关税若遭最高院推翻 将是美国的终结
九三阅兵前夕,北京内外加强维稳 严防访民上访
川普被爆只剩半年命?万斯谈“万一”:我准备好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上海地铁吐痰男遭人肉搜索 网友: 不能以暴制暴

澎湃新闻网 2015-10-18 21:15:17


相关事件视频截图

上海地铁“吐痰男”事件持续发酵。

继该男子吐痰并辱骂乘客的视频在网上曝光后,该男子遭到人肉搜索,其照片和身份信息被多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公布、转发,与此同时,在视频中出手教训“吐痰男”的黑衣男子也广受关注。

对于“吐痰男”的行为,广大网友都表达了愤慨,但也有网友和微信公众号再次对人肉搜索和公布、转发个人身份信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还有网友不认同黑衣男子以暴制暴的做法。

华东师大:“吐痰男”不是我校学生



10月17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地铁8号线上一名戴眼镜的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在被遭乘客指责后,不但不知悔改,还不断用污言秽语咒骂其他乘客,并不顾及坐在他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该男子的言行激起众怒,最终被一名壮汉出手教训。

网友拍摄的这段2分钟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后,引发广泛关注。作为这两天的热点话题,在新浪微博的实时热搜榜上,“男子地铁车厢吐痰”稳居前10名。 对于该男子的不文明行为,网友们在第一时间表示了谴责。

随着视频的传播,“吐痰男”事件不断发酵。10月17日当天,就有以“上海”二字开头的私人微信公号宣称,希望戴眼镜男子“滚回去”。更有激动的网友们呼吁对该男子进行“人肉搜索”,希望他能受到更多惩罚。

10月18日上午,有微信公众号率先公布了该男子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更有网友爆料称,称该男子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对此,华东师范大学表示,经校方查实,此人不是该校的学生。校方同时表示,谴责这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对事件发生以来一些无中生有的、对男子身份认定的造谣传谣行径深表遗憾。

此外,视频中最后动手教训吐痰男的黑衣男子也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有人为他叫好,称他“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应该好好教育一下这种在公共场合吐痰的人”。但同时也有网友指出,不论“吐痰男”的行为有多么惹人厌烦,动手打人都是不合适的,不该“以暴制暴”。

网友“呱喜喜”更是评论道:“一、男子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不道德。二、大爷,大妈和男子公共场所对骂,大声喧哗,不道德。三、黑衣男打人违法。”

专家:人肉搜索危害甚大,正向私刑性质发展

在一片谴责声中,有部分网友担忧:“人肉搜索,擅自公布他的个人信息,这样做真的合适吗?会不会又演变成一起网络暴力?”

2008年,中国发生“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后几乎每次的热点事件背后,都是网友们对当事人个人信息的不断挖掘和爆料。为了规范这种行为,2014 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明确指出,对人肉搜索造成他人损害的,最高可赔50万元。

根据上述《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知名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看来,“人肉搜索”直接涉及到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甚至包括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利,除了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财产安全隐患之外,更可能严重影响到生活安宁、人格尊严等,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当事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

有社会学家认为,越来越多的“人肉搜索”事件正在向私刑的性质发展,亟待接受法律的规范,“人人都可以作道德评价,但是不能人人都来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