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媒:中国诺贝尔奖得主或出现大爆发(图)

美媒:中国诺贝尔奖得主或出现大爆发

文章来源: 侨报 于 2015-10-07 15:16:3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美国之音”报道称,来自中国的屠呦呦与分别来自日本、爱尔兰的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作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领域的奖项。

  “美国之音”还介绍了屠呦呦的简历,称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她因创制抗疟药青蒿素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研究奖,成为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据报道,屠呦呦家乡宁波的报纸曾刊文希望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护屠呦呦的居所。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宋晓东表示,“一早听到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作为中国人他尤其感到兴奋和骄傲”。宋教授认为,屠教授及其团队当年从中医中药中的发现非常了不起,希望有更多国内杰出的工作得到国内、国际的认可。这一次的获奖对广大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工作的科技人员是极大的鼓励,也能鼓励中国思考和探讨科技创新和评价体系。

  而美国联邦农业部华裔科学家白晋和对《侨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是在完全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实现零的突破,这对中国学者的激励与此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大不相同;二是中国学者在最近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将出现大爆发,不会再如现在这样只是零星有几个,而是会每年或每几年都有几位,间隔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久,而是会连续出现。

  媒体指出,屠呦呦被肯定的背后,是科学从争论被带进真理的开始。而现在中国科学界需要的,不是讨论谁的功劳大,或者强调科研的经济利益,而是应该关注屠呦呦这一代科学家的献身和探索精神,将人类事业兴衰锁定在光荣柱上。若如此,相信中国出现下一个“屠呦呦”将不会太远。

  而中国诺贝尔奖是否能真正爆发,分析人士还指出,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科研环境和体制问题,因为科研是一项长期工作,受多种因素牵制。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主人遗忘一年未投喂!鳄龟瘦成骷髅 画面曝光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关税战总体检:尘埃落定,川普大获全胜
走私芬太尼原料?中企女高管在美国获刑15年
非法移民印裔卡车司机在美酿3死 220万人请愿求情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人妈带娃插队 喊“没有中国就没有你们国家”引争议
外交事务:中国模式 并不是美国议员说的“只会偷”
川普派兵涉种族歧视?遭痛批“专挑非裔市长下手”
川普暗示:未来几天或将美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
鲁迅的烦恼:最近吃饱了撑的人太多了
川普让“美国变得像中国”?为什么说无法做到
纽约时报:中共如何影响纽约的各级选举
万斯称俄罗斯已做出重大让步,拉夫罗夫:仍有分歧
李在明坦承亲中!强调「无法断绝关系」,韩网怒
恋童癖被判死刑"处决前自杀",美检察官:帮纳税人省钱
苹果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 却跳槽并拷走机密文件!
乌中立换安全?俄外长再抛条件,轰欧洲领袖:根本不想要和平
恒大爆雷近五年后被香港股市摘牌,中国楼市跌到底了吗
没想到...特朗普对韩国提了一个非分要求
普京一句话操弄川普?“取消邮寄投票”惹外界震惊
「领土交换」恐卡关!乌俄和谈4大争议条件一次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媒:中国诺贝尔奖得主或出现大爆发

侨报 2015-10-07 15:16:37


  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美国之音”报道称,来自中国的屠呦呦与分别来自日本、爱尔兰的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作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领域的奖项。

  “美国之音”还介绍了屠呦呦的简历,称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她因创制抗疟药青蒿素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研究奖,成为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据报道,屠呦呦家乡宁波的报纸曾刊文希望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护屠呦呦的居所。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宋晓东表示,“一早听到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作为中国人他尤其感到兴奋和骄傲”。宋教授认为,屠教授及其团队当年从中医中药中的发现非常了不起,希望有更多国内杰出的工作得到国内、国际的认可。这一次的获奖对广大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工作的科技人员是极大的鼓励,也能鼓励中国思考和探讨科技创新和评价体系。

  而美国联邦农业部华裔科学家白晋和对《侨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是在完全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实现零的突破,这对中国学者的激励与此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大不相同;二是中国学者在最近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将出现大爆发,不会再如现在这样只是零星有几个,而是会每年或每几年都有几位,间隔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久,而是会连续出现。

  媒体指出,屠呦呦被肯定的背后,是科学从争论被带进真理的开始。而现在中国科学界需要的,不是讨论谁的功劳大,或者强调科研的经济利益,而是应该关注屠呦呦这一代科学家的献身和探索精神,将人类事业兴衰锁定在光荣柱上。若如此,相信中国出现下一个“屠呦呦”将不会太远。

  而中国诺贝尔奖是否能真正爆发,分析人士还指出,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科研环境和体制问题,因为科研是一项长期工作,受多种因素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