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身边那些“反智主义”奇葩现象…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反智主义”,迄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它不是一种主义,也不是一套思想理论,而是一个西方舶来词,英文表述是anti-intellectualism,又称作反智论或反智识主义,是一种存在于文化或思想中的态度。反智主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另一种则是对知识分子的轻鄙以至敌视。对于这个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广为荼毒民心的“读书无用论”。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常见的反智主义现象?“野教授”从知乎上梳理了几个比较有认同感的案例,是非曲直看官自己判断。(文章很长,据说只有1%的人能看到最后





@胖子邓:

对未知的恐惧,和因这种恐惧而生的对虚假权威的盲从:







还有万年不变的李白梗:



对无能的愤怒,和因这种愤怒而生的对不劳而获的渴望:



@Hannibal Lecter:



把一个女人绑架贩卖到山沟沟里面去,百般凌辱。

物尽其用,让她教书,还不给事业单位待遇。

然后把她的事迹编成电影。

最后把她带上“感动中国”,让全国人民喜闻乐见,充分感受大爱普照人间。

@万方中(公众号:wansfang):

A.阅读能力低下, 把鸡汤当做人类思想精华,你还不能提醒他,怕他生气。



B .讲话情绪占主导,没有任何逻辑。



还比如我们很多所深信不疑的星座学、算八字。

C.事实上,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不是不读书,他们其实在以另一种形式读书。

比如某老板,花了几千块钱,听完一场“成功人士的演讲”,满怀欣喜地跑过来跟我说:“喂,你知道吗?昨晚我听了那个老师的演讲,真的收获颇丰。他的观点有很多新颖的地方,比如他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坚持。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高尔夫从0开始学起。他的朋友告诉这位老师,虽然他是个新手,但是他只要坚持挥杆1000次,他就是个熟手,他挥杆1万次,他就是大师……”

她还没讲完,我就听就明白了,这位成功学演讲者讲的“我的朋友的故事”,其实就是改造版的一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的源头,来自于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比起一个人费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他们更喜欢跟一群人坐在台下听别人讲故事给自己听,哪怕是花上点钱。

一个人懒,就通常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系列的合理的解释,比如——“读书无用论”。

蔡江舟raist,(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你是女人,你每天说着女子无才便是德。你相信女人干得好不如嫁的好。你生活清闲,却显得忙得像个政治要员,你每天要刷6个小时微博,看8个小时星座。你知道所有男人的小伎俩,你知道所有吊住男人的方法。你知道调情,主动,欲擒故纵。你知道小碎花裙子加美颜相机。你也想高跟红酒大长腿,但你没有。

你听到稍微长一点的书名就发憷,看着稍微难一点的数学就犯困。约会的男人说到海鸣威,快睡着的你一下惊醒:“这我知道。那个唱歌的,可帅了。”看到男人不满地皱了眉头,你撇撇嘴,差点没脱口而出:“直男癌”。

@陈村:

反智主义具体到韩寒问题上就是,普通人认为质疑问题是可以通过辩论阐明的,而反智主义者认为这个问题无解,说不清楚,无法证明,无法自证。反智主义粉丝则认为呈堂的证据都不算,非要他们心目中的那种证据才算,否则就是构陷。

@杨思蒙:

意淫着高级知识分子们一个个都不知变通脑袋死板,“读书读傻了”

例如博士后和民工的故事:



类似的还有:



这种反智主义体现在对知识的轻视和鄙夷。

认为事无巨细追根朔源的求知精神是可笑的,奉行极端实用主义。

它们的核心一般都是这么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夏惟桐:

说个我比较讨厌的现象:贴标签。基本上一贴标签,就别指望能够好好探讨问题。

比如聊起公务员,一大堆网友直接说:“你们就是每天喝茶看报纸、什么事都不做!"和他们解释的话,就会跟着说:“谁让你替专制政府干活了?你别诉苦啊,诉苦你为什么不辞职?”

比如许多人根深蒂固认为“二代一定都不是好人”,就是因为网友这种心理,张显才故意把家境平平的药家鑫说成二代,引发群情激奋,法院未开审,舆论已定刑。

贴标签是一个恶习,他会让人惰于思考,会让人不会去关注全部的事实。我们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符号之中,却离真正的真相越来越远。贴标签,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反智,久而久之,你就会在自我的世界意淫中,逐渐变得真的没智了。

@司马落星:

1:你跟我谈理性,你就是sb。

“tfboy的歌有合成的水分,舞蹈虽说经过训练,仍不能算是一流标准,所以tfboy并不算是大陆数一数二的艺人。”

“你造他们多努力嘛你造十年blablabla”

“我们对艺人是有感情的,你还谈什么现实情况,你sb么”

“可是他们的实力确实……”

“你说什么实力,他们还只是孩子啊!XXX在他们的年纪也没那么火啊!”

“迈克尔杰克逊这么大的时候都是流行乐之王了哦亲。”

“……我不管,我们这是信仰,是爱!信不信我们四叶草人肉你?”



2.你跟我谈性,你就是臭流氓。

前几天看到一个节目,一对情侣未婚先孕,后来分手了。

采访别人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我拒绝谈这个问题,太尴尬了,我在采访里谈性还不被别人说是女流氓。”

“我不能接受,因为这样会显得我很不正经,是那种混“社会”的女孩子。”

“我不能接受,因为我是个好女孩。”

“我可以接受,因为我去过美国,思想比较开放。”

………(性生活=恶劣的人格?还是所有人都觉得去过美国的回来就都是潜在的whore?)

@李石:

无法理解概率:





@樹神顗:

强盗逻辑的滥用:

“因为我们是你爹妈,所以我们肯定是为你好的!”

“因为他是老师,所以你必须听他的话!”

“因为这是导师辛苦想出来的课题,所以你要认真做下去!”

“因为书上是这么写的,所以你要相信!”

“因为这是集体的利益,所以你要理解自己的利益被牺牲!”

“因为这就是社会现实,所以你不要再特立独行!”

强盗逻辑的威逼下,产生了三种人,一种是反抗和回避者,一种是阳奉阴违者,一种是从顺者,这三种人,一种比一种多。最可悲的是占大多数的从顺者,他们已经屈服于强者之下,命运和选择从此被人掌握,并且开始依赖于被掌控,甚至摇身一变成为强盗逻辑的捍卫者。从此,他们不再需要思考,他们醉心于成为听话的乖孩子,成为一颗螺丝钉,苏醒反而是最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