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随军摄影决死队记录的上海沦陷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这组战地影像,是日本读卖新闻社的记者从8月下旬开始随军拍摄的,从日本人的视角记录了日军攻占上海的过程。这些影像的背后,是70万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守疆卫土的悲壮与豪情。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以付出伤亡29万人的惨重代价,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于1937年8月13日打响,导火索是发生在8月9日的“虹桥机场事件”。此时北平和天津已经沦陷,在北平沦陷后的第二天,即7月30日,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就向蒋介石提出:先消灭驻扎在上海的日军,以绝后患。图为8月下旬,上海军工路上的日军敢死队。



1937年8月12日,张治中率国民党精锐87师、88师及两个重炮团共2万多人到达上海。此时,上海驻扎着日军6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及其他武装共4000多人,位于虹口的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位于杨浦军工路的公大纱厂为其主要军事据点。图为上海军工路上受伤的日本兵。



张治中部队本想在日本援军到达上海之前消灭日本驻沪部队,稳定大后方后再北上抗日。但是,驻沪日军凭借其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坚固的工事,使中国军队屡攻不下。再加上蒋介石错误的指挥策略,寄希望于英美调停,贻误了战机。图为进攻上海闸北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员。



两军鏖战十日之后,8月23日,松井石根率领2个师团作为上海派遣军的先头部队登陆上海。之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几乎都到达上海,国军70万将士在上海继续与日军拼杀。图为上海闸北市区,进入市民家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狙击手。



日军登陆后,开始进攻宝山、月浦、罗店、蕰藻浜中方阵地。尤其是在罗店,双方展开拉锯战,双方为了争夺此地,各自死亡9000多人,罗店血流成河。图为死守十字桥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太田部队士兵。



中国军队伤亡之惨烈,可以称得上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当时形容罗店拉锯战中国军是拿人海填火海。中国的精锐部队被送进日本陆海空三军火力的熔炉之中去,一个师上去之后,两天就打光了。图为上海十字桥战场。



201旅旅长蔡炳炎,率两个营夺回罗店,蔡炳炎和两个团长阵亡,营长、连长牺牲过半,蔡是继黄梅兴后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牺牲的第二个将军。图为淞沪巷战,日军设在街头的工事。工事后面拍照的是日军随军摄影师。



日军是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黄浦江和外海上的日军大炮炮舰,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以及陆军火炮,将上海炸成一片火海。图为上海巷战情景。



起初,国民党空军在淞沪会战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国军有约200架飞机和少量中小型舰艇,日本有约390架飞机,海军舰艇30余艘,其中航母3艘。然而,中国军队没有进行过陆海空协调作战的训练。图为上海巷战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整个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本飞机230多架,击落日本飞行人员327人。然而由于中国飞机都为进口,很难进行补充,到中后期基本被日军空军压制住了。图为掩护日军进攻刘家行阵地的战车。



9月6日,第三战区发布第二期作战计划:上海战区以持久抗战为目地,限制登陆之敌发展,力求各个击破之效。中国军队做好了准备进行防御作战的准备。然而,日本军队却不断地在各地登陆。图为在国军火力下穿过吴淞河,进攻刘家行阵地的19个日军藤田部队敢死队士兵。



曾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冯玉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到:“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炉一般,填进去就融化了。”图为日军剪破国军阵地的铁丝网。



日本最高层决定将侵华的主要作战方向由华北转移到上海,并再次作出增兵的决定。到9月下旬,日军在上海总兵力达到20万人。图为突破国军刘家行阵地的日本士兵。



9月中旬,中国军队也做出了增兵部署。胡宗南从甘肃出发,21集团军从广西出发,军阀杨森率军从四川重庆出发。这样的大规模军队集结实属罕见。杨森部队出发时,20万市民相送,他向民众发誓:“川军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图为进行吴淞渡河作战的日本士兵。



到9月下旬,在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达70个师75万人。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只得不断补充新兵,临时抓的壮丁连枪都不会放。面对有优势装备、飞机、大炮掩护之下的日军,中国军人能拼的只有血肉之躯。图为吴淞渡河战中,听到命令突击进攻的日军士兵。



10月15日,蕰藻浜防线被突破。此时,第21集团军到达淞沪前线。第21集团军属李宗仁白崇禧部队桂系王牌,在地方军中享有威名。10月19日,中国军队发动全线反击。桂军初上战场,毫无经验,数万大军一日即被打散,上万人战死。图为吴淞渡河战的日军士兵。



淞沪会战进入10月底,中国军队虽然处于被动地位,但仍然控制着上海。此时,日军在淞沪前线已有28万兵力。此前日军一直将主力放在华北寻求和中国军队决战,如今日军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中、华东。图为日军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与国军激战。



每天日军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轰炸机拼命轰炸,接着海军舰炮、重型舰炮猛攻。到10月26日,大场宣告失守。图为日军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与国军激战。



大场失守以后,中国军队放弃北站和江湾阵地,向苏州河南岸转移。图为日军在闸北商务印书馆附近与国军激战。



此时,蒋介石已得知,国联要在11月初在日内瓦开会,届时将接受中国控诉。蒋认为为了获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有必要留下少量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地区,直至会议召开。图为大场镇马桥宅战役中,向前突进的日军石井部队。



第88师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领1个营据守闸北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此时成了苏州河以北中国军队唯一的据点。谢晋元率领第1营400多名官兵,对外号称800人,在10月27日进驻四行仓库。图为大场镇马桥宅战役中,深入中国军队战壕的日军。



四行仓库是根据地,也可能是坟墓。谢晋元率部死守四行仓库4天4夜,毙敌数百人。图为大场镇马桥宅战役中,日军挥刀砍杀中国士兵的瞬间。



上海女童子军杨慧敏与著名记者曹聚仁将一面中国国旗送到“八百壮士”阵地上。此后,上海便有了“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的歌声。图为在上海的日军对大场发起攻击,调集各种火飞机狂轰滥炸。大场方圆数里,一片焦土。



10月31日,谢晋元率领第一营幸存官兵撤退到法国租界。图为向中国阵地进攻的日本军在渡河。



10月30日,蒋介石听取顾祝同、陈诚、白崇禧等人建议,下达了向被称为“东方兴登堡防线”的国防工事撤退的命令。图为上海北站附近激战中的日本士兵。



国防工事是由德国顾问在抗战前主持构筑的。其中,苏州至福山、江阴至无锡这两条拱卫首都南京的防线,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兴登堡防线”。图为在国军阵地前几十米处的日本士兵和摄影记者。



然而第二天,蒋介石又下令第三战区继续坚守原有阵地与日军作战,要求前线将士坚持一个星期。他是想等布鲁塞尔的九国公约会议开了以后再撤退,希望欧美出面来制止日本人的侵略行为。图为闸北附近街巷战的日本兵。



由于蒋介石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中国军队丧失了撤退的最佳机会,几十万大军的生命危在旦夕。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在中国军队防线背后实施包围。图为淞沪会战中,被俘的中国军人。



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中国守军殊死抵抗,大部分阵亡。第67军军长吴克仁壮烈殉国,年仅43岁。图为在苏州河附近作战的日军。



11月8日晚,南京统帅部命令第三战区各部实行全线后撤,分两路先退向南京、苏州,以及嘉兴以西地区。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国军三路大军指挥失控,大撤退变成大溃退。图为在苏州河附近作战的日军。



日军很快攻占了上海各镇,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南市。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图为进攻上海南市的日军。



在大撤退中,国军溃不成军,放弃了有“东方兴登堡防线”之称的国防工事,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门户大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图为南京上空,日飞机投掷的炸弹在中华门附近爆炸。
最后的恐龙 发表评论于
康西2012:共产党在哪儿呢? 我怎么没看见八路啊...?
………………………………………………………………………………………………………………………………………………………………
所以说老蒋笨!如果当初不把土共赶走,现在就让土共直接暴露在鬼子的枪下,也可能不会有老毛复出的机会了,更没有北上抗日的“理由”。看看之前鬼子每次用武都是挑好时间的,这次倒好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吃了个大亏。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话在这里刚好用得上。
mx3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正在后方闹革命。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淞沪会战, 不能只计人数, 还要看武器装备.
中方 700,000名士兵(70個师和7個旅), 180架戰機, 17輛戰車(陸軍裝甲兵團第一連)
日方 300,000名士兵(9個师团和1個旅), 500架戰機, 300輛坦克, 130艘軍舰
Bad 发表评论于
不要先责问共产党在哪儿,应该是谁主政谁负责,保卫上海的70万军队打不过20万入侵者应该谁负责。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整体. 盟国盟军是协同配合的.
中国抗日 拖住一百余万日本部队, 使苏联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之不利,减少美国在太平洋战区之压力, 使美国能大量派兵往欧洲,在西线胜利.
中国组建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支援英军抗击日军.
无忌哥哥 发表评论于
老蒋两次在上海与小日本决战,有人和失地利,第一次有天时没吃亏第二次没有天时彻底败了。作为一国领袖,舍本跟鬼子拼是职责所在,他一直希望美英介入也是弱国的正常战略,没办法。毛在平型关一试发现鬼子太硬,转而游击发展牵制是明智的。后来蒋看清楚鬼子也灭不了自己了,也就不玩命了。哥俩儿都倍儿明白,只要美苏英进来,小鬼子早晚回老家,所以都憋着劲儿等着跟对方玩儿命呢。
康西2012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在哪儿呢? 我怎么没看见八路啊...?
共产党就打了个平型关大捷,实际上是阻截了一个日军的运输队, 日军死伤几百人.
应不应该叫大捷都有待考证.
我建议大家google一下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战的时候死伤人数就是知道谁在抗日谁在捣乱了....
XCUPCAKE 发表评论于
向真正的抗日英雄们致敬,那些沽名钓誉的就算了。
hxn9988 发表评论于
现在日本法西斯被美国法西斯给吞并了。
花火生命 发表评论于
下次把战场设在东京吧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納粹德國将军法肯豪森(1930-38担任蔣介石的军事顾问) : 「双方海空火力落差太大,国军仅能用夜暗期间,日军海空兵力无法发挥优势时,对白昼日军所占据之村落进行反攻。」
最后的恐龙 发表评论于
“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中倭之战必先打破其侵占华北之政策,而后乃可毁灭其侵略全华野心。总之,倭寇占京沪,其外交政策已陷于不可自拔之境,而其进占鲁南,则其整个军略亦陷于不可收拾之地也。”
刚从西安回来躇踌满志,丢了北平、天津马上又怒愤填膺,殊不知,自不知、敌亦不知而定国事;眼高手低梦想成大事!
最后的恐龙 发表评论于
松下777:松沪会战虽败,但起码没给中国军人丢脸。
//////////////////////////////////////////////////////////
在我记忆里,这是你唯一一次说的人话。
如果需要补充的话,你却丢了你父母予你的脸!
blsynergic 发表评论于
现在与日本开战,应最终消灭日本国。
blsynergic 发表评论于
现在看起来,毛主席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才是拖跨武装倒牙齿的,拥有精良武器的日寇战略良策。和鬼子硬拼等于鲁莽。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历史上太平洋战争、日俄战争、甲午战争, 日军何时出动过如此豪华的部队去攻打同一座城市?连一半儿都没有过。而且每个师团都是齐装满员的2万5千人。张鼓峰和诺门坎,日军连甲种师团都没参战过,就把苏联打得狼狈不堪。面对如此强势敌人打成这样,完全值得骄傲!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第3师团(名古屋师团) 参加了所有日本近代重大战争,包括甲午、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是豫湘桂战役(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主力。
第9师团(金泽师团)。原隶属日本关东军,是日俄战争获胜主力。1935年剿灭了苏联扶植的50万东北抗日联军主力。
第11师团 关东军主力,后驻防关岛
第13师团(仙台师团),参加过日俄战争,后参加了中日战争中的所有大型战役。
第16师团(京都师团),原隶属日本关东军,918事变参与者,太平洋战争中进攻菲律宾,参加了第一、第二次巴丹半岛攻坚战,迫使11万美军投降。
第18师团(久留米师团),缅甸战场主力,一度把中英军队打得节节后退,几乎就攻入印度。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第6师团(熊本师团)被公认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凶悍最野蛮的部队。 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总是打先锋。甲午战争中在胶东半岛登陆后一举拿下了清军由密集的德国克虏伯大炮防守的威海卫,迫使北洋舰队投降。日俄战争中为奉天会战主力。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中都是第6师团首先攻破防线,砸开了通往上海和武汉的大门。南京保卫战率先攻占雨花台和中华门,是南京大屠杀和济南惨案的双料罪魁祸首。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平型关战斗,林彪率领的八路军最精锐的115师(原红一军改编)1万多人居高临下伏击第5师团后勤部队(第6兵站汽车队和第21联队轻重队和护卫的1个小队),打了一整天,日军总计死亡167人,受伤94人后突围,而115师却伤亡1千多人。从此八路军将作战原则修改为游击战,再没有与日军甲种师团交过手。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战争就像打牌,战争的胜负就取决于手中王牌的战斗力和数量。日军的王牌就是日本的17个常备师团。看看淞沪会战中日军王牌部队的战绩:
第5师团(又称广岛师团或板垣师团)是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有“钢军”之称。日本现代陆军创立以来首次与外国陆军的对阵就是第5师团与清军的汉城遭遇战,最后清军溃败退入牙山,而第5师团随后又攻陷平壤,参加了鸭绿江渡河战役、牛庄战役,直至大清投降。 十年后的日俄战争,第五师团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每场都是以少胜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路顺风迅速攻下马来西亚和30万英军重兵把守的新加坡。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1937年3月,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返任,立即會見孔祥熙、陳立夫,轉達蘇聯政府請中國發起太平洋地區公約和蘇聯準備向中國提供軍用物資之建議。4月3日,蔣介石帶病在上海會見鮑格莫洛夫,表示感謝蘇聯政府在西安事變問題上支持他和給予武器援助之建議。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8月21日,日军日久米师团抵吴淞口。
中国为保证作战安全,斯大林为解除东顾之忧及使中国共产党苏醒,在南京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7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南京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指望国联,蠢的可以。蒋在日本走了8个月的步操,回来当军校校长,自觉良好,每每绕开上司直接指挥师长,借刀把各省军阀清除殆尽,以为一统天下,没想只有三年就玩完。
反共者认为共军不抗战积蓄力量,其实,共军就只有规定三个师的防区,其它区域都不能常呆,只能游击,或抢地盘但还是游击区。国(还分多种派系势力,中央地方等)抢个一塌糊涂,没有正统,有委任状的多了。
等到国共翻脸,当然没有区域限制,双方大打出手,甚至还在和谈蒋就下发剿匪手本了。
张学良的警卫团长是有能力远见的一位,也是一方诸侯,最后修成正果,就是共产党的吕正操将军,解放后的铁道部长。
有人把蒋当作正统,其实他的北伐革命推翻的是民选的北洋政府。蒋做初一,毛做十五。但是,只有GCD的中国才能让人敬畏。
slkf 发表评论于
战爭不只是靠武器,人的因素很大。日军当年虽然武器上占优势,可是弱点也不少。他们兵力不足,而且在异国打仗,沒有当地民众的支持。中国的优势在于国土大,兵源多,在武器不利的情况下不应打阵地战,就算武器不比人差,阵地战在当时就已经过时了,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术。那时期各国都搞机动化,中国军队沒有机动能力,就得以脚代替。只要中国军队能打运动战,不死守阵地,以攻为守,主动选择有利战场打包围歼灭战,日军的武器优势就沒不能发挥出来。他们用飞机大炮来炸,却沒有固定的目标;要用机枪扫射中国军队都在广阔的战场,也沒太大用处。可惜国军沒有调整战术,一味按照陈旧的课本那套来阵地战来和日军作战,再勇敢也是送命。
道燃 发表评论于
怎么了FBI也歧视棒子?
高丽人 发表评论于
烂人一副死鱼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脖子一梗:你豁了我吧。看你那样子不忍下手, 还是做你的死鱼去吧。
999rose999 发表评论于
历史是神来之笔,人只是道具,聪明的愚蠢的...别再互相指责了,纠结再多也是历史,活在当下,展望未来吧,祝愿世界和平,人类和睦相处!
道燃 发表评论于

棒子要叫“家长”了,看你棒槌样子。来咬我啊。
一生伏首拜阳明 发表评论于
保上海的全是蒋的嫡系部队,在上海损失殆尽有点亏,这也造成了为啥之后南京根本没法儿守,正面抗日全靠他们,别指望各地军阀跟共产党会真抗日
sunny128 发表评论于
向抗日将士致敬。
今年在大陆的抗战胜利纪念应该邀请全体在台湾的抗战老兵,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道燃 发表评论于

所以棒子根本没有去过南京杀人呢。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棒子被称为二鬼子呢?

高丽人 发表评论于 2015-05-13 22:11:47
上海乃至南京朝鲜军团还未成军,不能人云亦云
拉革命车不松套 发表评论于
苏军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抗日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苏联空军甚至直接参战,时间要早于美国的飞虎队,出于政治原因,很少有人提及,应该还历史以公正。
当时苏联的陆路援助走的是从西疆到兰州,再到西安的路线。记得一篇回忆文章的作者是军统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把苏军描写成酒鬼小偷,偷沿途旅店到床单被褥;老百姓用烧酒烧鸡换苏军的汽油和卡车的橡胶轮胎。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淞沪会战挫敗日軍中央突破、速戰速勝之戰略意圖,迫使日軍在華北戰場上轉攻為守,在青島地區暫停軍事行動,打亂日本軍國主義者侵華之全盤計劃,使他們未能3個月滅亡中國。它是中國局部抗戰轉向全面抗戰之歷史轉折點,在國際反法西斯鬥爭中佔有極重要地位。
小呀苹果 发表评论于
老蒋麻将打的比老毛好,打仗不行。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避战?那么过两年江山就会变色了。

看看国军的坦克怎么在这次战役中损失的就知道主要问题还出在人上
vaio2014 发表评论于
国军根本不是鬼子对手。老蒋不该和鬼子正面对抗。最佳方式就是避战,待有利时机反攻。 8年抗战头脑最清醒的是老蒋, 只可惜老蒋被爱国贼所夹持,做出火拼的错误决定。最后一败涂地在烂匪共产党手里。
教训啊!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如果以占领首都和主要城市作为标准3月亡华或许可能,而实际上灭亡一个国家的指标是看有组织的抵抗力量是否依然存在。

在讨论战役层面上的输赢时,指挥者的能力非常重要,从作战目的到攻防布局到后勤保障到基层战斗单位的火力配备,是一个系统工程。

蒋的指挥有个特点,虎头蛇尾,畏头畏尾,顾头不顾尾
小猫喵咪 发表评论于
看了这些照片,我只想给国军先烈致敬。虽然没有随军记者给你们留下最后的英姿和遗容,但是这些照片已经能够感受到你们的努力。谢谢!
小猫喵咪 发表评论于
老蒋的谋略没错吧,拖住上海日军,让日军增员上海,怎么被记者说成无能,没机会拿下....
Bslrim 发表评论于
整个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本飞机230多架,击落日本飞行人员327人。然而由于中国飞机都为进口,很难进行补充,到中后期基本被日军空军压制住了。
==================
能别开玩笑么。。。整个民国空军才多少战斗机?击落230架日军飞机,以为人人都是高志航,乐以琴么


数据的出处wiki上就有,是击落击伤共200多架,和击落230架相去甚远。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苏联是军工强国, 有能力捣德国老巢. 中国是农业弱国, 没有能力搗日本老巢.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国军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连巷战都不行,就不用找客观原因了。从后来南京之战就能看出国军没有从上海沦陷中学到些什么,连溃败都是一个模式。

或许可以这么说:不是国军无能,而是日军太狡猾
老農夫 发表评论于
跟我在電視劇看到的不一様 中國共軍是把日軍當靶子練槍的。What's going on ?
宽宏的雨 发表评论于
真的吗?呵呵呵,我不信。国军这么英勇?教科书不是这样写的。日军这么能打?抗日剧不是这样拍的。
肌肉熊 发表评论于
斯大林歼灭了多少德军,老蒋歼灭了多少日军?斯大林通过牺牲达到的军事目的是不仅仅驱逐侵略者而且捣了德国老巢甚至奠定苏联成为一等强国的基础,老蒋达到的目的是啥,缩在重庆搞西部大开发?
肌肉熊 发表评论于
松下777,谁说德国不提供武器的,老蒋的德械师里面一堆克虏伯造的大炮小炮。且不说还有很多根据德国提供图纸指导仿造的枪械

自己先把历史搞清楚再叫老百学历史吧
LRushBall 发表评论于
二战苏军4年就损失了870万到1000万人。 国军8年才损失300到400万人。斯大林给老蒋提鞋都跟不上。
老贼999 发表评论于
我是桂林人,桂林一戰遠不如淞滬戰役。八佰壯士躲在七星岩裡面被幾十個鬼子用柴草辣椒熏死。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有论者说∶ "苏联中国的一大共同特点是体型大(面积),且凹凸有致(有山/河做天险)"
-----------------------------------------------------------------------------
言之有理. 顺便请看:
据战后西方公布的统计资料,在苏德战争的头18天,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30万红军被德国俘虏。基辅战役从7月7日打到9月26日,苏军在基辅防御战中严重失利,不仅损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于这个方向上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部署在基辅地域上的两个方面军中,有6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主官全部阵亡,尚有几个集团军的司令被俘,据德军方面宣布,德军围歼苏军66万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在1941年,苏联损失了70%的工业生产能力,基础工业产量只有德国及德占区的1/3;1942年,苏联钢铁产量为德国1/4,铜产量和铝产量为德国1/5,煤炭产量为德国1/7,仅石油产量超过德国。

高丽人 发表评论于
上海乃至南京朝鲜军团还未成军,不能人云亦云。





跋拓 发表评论于 2015-05-13 19:11:54
高丽人 发表评论于 2015-05-13 14:47:54
倭寇武器先进一点, 对手国军又怂一点, 结果就是“三十万人齐卸甲”

==========
日军里边一半是你们高丽人


---------
拉革命车不松套 发表评论于
中国军队打得好!当初918就这样不顾死活地狠打一仗就好了。
CIAgent 发表评论于
相比之下,后来打的比较漂亮的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除了军民英勇,将帅决心明确外,内陆、山地这些地理条件也是极大的拉近了敌我的差距。将帅如果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真是误国误民。
FHZM 发表评论于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讲的就是老蒋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为国军辩护的能想明白为何国军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败给了共军么,莫非国力不行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楼下真是驴脑子,把日军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扫荡的情景按到国军头上了。
活驴 发表评论于
读现代史的人不难发现,抗战时国军几万人被日军几百人追打得屁滚尿流的战例不胜枚举。很像前几个月伊斯兰国几百人追打伊拉克8万军队一样。这样丢脸的事不说也罢。
quieter 发表评论于
普京老爸真二战作战差点没死.问问同为军人习的老爸八年抗战在作什么,
pillpill 发表评论于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想想将来!落后肯定挨打,但是即使在同等发展程度下的中日战争,我也担心中国是否能够取得胜利。看看中国人民现在的素质,一边强调抵制日货,一面疯狂地去日本旅游购物,再想想我们的老祖宗在二战的时候被日本鬼子虐杀,真是悲从中来!国人什么时候能够团结一致呢?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楼下一帮军盲嘲笑国军的指挥,真是不知羞耻,请问,在如此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国军犯了哪些重大战略错误?即使让你们做事后诸葛亮,你们说得出来吗?
kai2002 发表评论于
蒋是犯了大错,不然没那么惨,但中国士兵的英勇值得我们敬佩。

中国是从甲午战争失败后,被日本完全超过,现代战争不是看人多就能赢的。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国军之所以最后失利,就只有4个和国力有关的先天原因:
1. 日军第十派遣军在杭州湾登陆,从背后迂回包抄。而杭州湾北岸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这个真没办法,谁让日本掌握了制海权呢?
2. 国军重兵及其装备后勤来自全国各地,陆路运输困难程度远大于日军海运。
3. 后期拼掉了空军的家底,制空权被掌握后,侦查和局部进攻的主动权只能掌握在日军手里。
4. 日军狙击手素质明显高出国军一大截,从而大大影响巷战结果。这个也与国力密切相关,因日军培养一个狙击手所耗费的子弹数要远远大于国军。
theriver1 发表评论于
淞沪会战,国军在政治、军事、经济均极为不利的形势下打得可歌可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他们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从而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军人的战斗力第一次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相比之下,苏联仅用5个月就被德国从波兰一直打到莫斯科郊外,失地千里,投降上百万,那才叫真正的耻辱。
一年回国一次 发表评论于
那么多国军在内战时投降加入共军后,打仗也很勇猛,可见国军不是士兵差,实在是蒋统帅太差,瞎指挥.
Fibo5 发表评论于
"由于蒋介石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中国军队丧失了撤退的最佳机会,几十万大军的生命危在旦夕"
mmyykk66 发表评论于
百家你多读点书好不好,不要在这里丢人。淞沪会战时老蒋只有3个德械师,而且这三个德械师都是半机械化师,剩下的部队都是用汉阳造的步枪,一个师的轻重机枪加炮还没有一个大队鬼子的装备多。而日本鬼子是拥有航母战斗群,战车方阵,轰炸机集群,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部队。这么大的差距国军还是坚持了三个月,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当年彭总指挥129师七千多人包围川崎大队四百多小鬼子,打了半天也没把这帮鬼子全吃下来,而且自己还伤亡上千人。抗美援朝时,长津湖一役12万志愿军包围了七千美军,美军从汉城增援了一个师,两股美军一万多人就把十多万志愿军打残了,被包围的七千美军只损失了四百多人就全身二退了。所以不管是国军还是共军对优势装备的敌军,战绩都差不多。现代化战争,人海战术已经不灵了,主要是比科技,比工业基础,被军国主义洗脑的鬼子兵,战斗意志再强,但同装备高了自己几个数量级的美军,苏军做战时,也改变不了被屠杀的命运。

百家争鸣2012 发表评论于 2015-05-13 17:19:08
说实话,说武器上的差距大是带有一定的偏见。蒋介石当时的装备大部分是德式装备,1936年德国对华出口军火640.5万马克,占德国出口军火的28.8%。难道德国的武器比日本的武器差吗?我看关键还是将军用兵的水平和士兵的素质。士兵的素质差点,经过一定时间的集训和战争的洗礼就可以提高,但将军的素质差,就没有办法。

肌肉熊 发表评论于
苏联中国的一大共同特点是体型大(面积),且凹凸有致(有山/河做天险)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2015-05-13 17:43:38
有论者说∶ "很难找到比国军更窝囊的军队了。"
-------------------------------------------------------------------------------
别抱怨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凡被德、日、意入侵略的国家,除苏联,中国以外,不是投降就是亡国(包括法国). 未遭入侵的不在此列.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以后,日本空军对已经没有军事力量防卫的、曾经顽强抗击的上海进行了惩罚性的轰炸,炸死数千人,那是纯粹的屠杀。那也是最早的、军队明确地对平民屠杀性的轰炸之一,也许不需要用 “之一”。后来还有更著名的针对平民的对重庆的轰炸,也曾经一次杀害了数千平民。

中国是遭到军队针对平民的屠杀性轰炸的最早的国家。完全没有激起仇恨的意思,但是个人觉得中国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Green_sky 发表评论于
老蒋己尽到最大努力了, 值得尊敬。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有论者说∶ "打败日本还得靠美军。国军死再多也没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整体. 盟国盟军是协同配合的. 中国抗日 拖住日本部队, 使苏联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之不利,减少美国在太平洋战区之压力, 使美国能大量派兵往欧洲,在西线胜利.

阿宽 发表评论于
兵不在多,在精,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举不胜举。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大玩家 发表评论于
奇谈!!! 真不知道你奶奶外婆那个时候做了what???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15-05-13 16:42:51
=============
上海战场是中国军队首先挑起的好不好?学学历史吧,为什么日本在中国有驻军,为什么上海会开战。日本二战有罪,中国虽然是受侵略一方历史上也不是什么天使。
LRushBall 发表评论于
苏军投降,被俘,别歼灭的人数比中国多多了。
解闷凑热闹 发表评论于
老蒋可怜。但确实值得中国人尊敬。
realbke 发表评论于
一寸河山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以空间换取时间,以争取国际上出现对中国有利的变化。

蒋介石
解闷凑热闹 发表评论于
共党趁老蒋抗日,在后方发展壮大自己。老蒋打不过日本,很大原因是各地军阀不听调动,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mblbls_3 发表评论于
有论者说∶ "很难找到比国军更窝囊的军队了。"
-------------------------------------------------------------------------------
别抱怨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凡被德、日、意入侵略的国家,除苏联,中国以外,不是投降就是亡国(包括法国). 未遭入侵的不在此列.
bobby41 发表评论于
当年如果日本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二战的结果恐怕要改变。
一是1941年日本不应该南下进军,应该向西伯利亚进军,德国进攻莫斯科就成功了,因为斯大林能够保卫莫斯科靠的是将西伯利亚所有的军队调到莫斯科。
二是不应该向美国挑衅,制造珍珠港事件,逼迫美国参战。
如果德国打败苏联,美国不参战,中国的抗日战争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笨傻痴呆戆 发表评论于
45万军队打不过区区5万倭寇,讲个屁,从东北爬上来日军也只有5万,妈的,用火攻也把小鬼子烧死了,真没用
huahualan 发表评论于
为国牺牲者就是好军人!
老李子 发表评论于
向抗日先烈致敬!
好酒 发表评论于
毛泽东指挥,他会1。逃跑,2。诱敌深入3。消灭在人民大海之中
好酒 发表评论于
赞国民党军人!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从技术层面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指挥呆板教条,缺乏对战役的全局的把握和规划,现场指挥官战术水平底下,国军焉能不败
百家争鸣2012 发表评论于
说实话,说武器上的差距大是带有一定的偏见。蒋介石当时的装备大部分是德式装备,1936年德国对华出口军火640.5万马克,占德国出口军火的28.8%。难道德国的武器比日本的武器差吗?我看关键还是将军用兵的水平和士兵的素质。士兵的素质差点,经过一定时间的集训和战争的洗礼就可以提高,但将军的素质差,就没有办法。

老毛能够带领土八路,武器比蒋介石差几个量级,因为懂得用兵,就夺得天下,让16国联军签下城下之盟。
Helloooo 发表评论于
让历史回归真实吧,国民党军队千千万万的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应该受到国人的缅怀和记念。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问题出在人上,武器的差距不是决定性的,南京那一仗也一样。这类照片很珍贵
阿宽 发表评论于
我的楼下,您的历史是怎么写的?说说看?都打到上海了,谁先挑起有意义吗?您以为在中日边界?
淡定哥 发表评论于
怂货天天就知道哀叹
shuguangt 发表评论于
向所有参战的中国军人致敬!士兵没有失败的。
jeff2012 发表评论于
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吃货, 贪货, 和醉生梦死者的国家。
一个多世纪都被别的国家震撼。 最近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和
伊拉克被占都使中国震撼。
rreegg0 发表评论于
没有毛主席在前线指挥,还能不败?
大玩家 发表评论于
到别人国家去烧杀, 还要炫耀, 挨原子弹的货。
二舅 发表评论于
哀叹一声,时至今日,如果中日再战,腐败的土共军队加上台湾都未必有多少胜算。
gogo1234 发表评论于
实际上是老蒋怂,又总是抱有幻想!
不上税 发表评论于
一边想的是打仗,另一边想的是谈判(调停)。 晚清跟洋人的关系也有类似之处,这样其实输赢早就定了。

山里歌行 发表评论于
说的那个学习团。
愚若智大 发表评论于
最终,我们红场阅兵...
holywest 发表评论于
向中国军人致敬!
陈牛牛 发表评论于
要没有美苏,我们今天真有可能说的是日语。
陈牛牛 发表评论于
真是那句老话 ” 历史不忍细看“。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中国军队当时是第一次接触现代化战争,能打成那样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