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过去了 中国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还在转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庆祝了自己的45岁生日,由于该卫星采用高轨道设计,至今仍在宇宙中飞行,使用望远镜仍可观察到。昨天,微博用户“@北京天文馆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发表了一张照片,显示“东方红1号”生日这天通过北京上空的照片,这颗已过不惑之年的卫星仍清晰可见。相比之下,与“东方红一号”同样于1970年升空的日本第一枚卫星“大隅一号”已于2003年坠入大气层。由于“东方红一号”近地点高度还有很多余量,它还将继续在宇宙中飞行,就像是中国航天的“灯塔”,照亮后继者前进的道路。


微博用户@北京天文馆朱进发表的照片,新华网报道:至今还在天空寻找这颗星的人,还有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东方红一号”发射时恰好是他五岁生日。每当过生日时,只要观测条件合适,朱进都会拍摄它。今年4月21日晚,朱进再次在北京拍摄到那颗移动的小亮点。“我与这颗卫星很有感情。”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飞,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已经走了。”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在24日举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座谈会上感叹。

回想起45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感觉历历在目。当时还是初中生的他,和“大人”们一样期盼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期待着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唱响。

曾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以及长征一号火箭研制发射的航天老专家重新聚首,观看纪录片《宇宙高歌东方红》,深情回忆当年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研制卫星及火箭的经历。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同志还回忆了东方红乐音信号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进行广播的经过。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5年后,五院以组织座谈会的形式,回眸激情岁月,传承航天精神,收获精神启迪。


45年过去,当年活力十足的小伙子小姑娘早已青春不再。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感慨:“我们的卫星还在天上转,但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走了”。

五院科技委原秘书长朱毅麟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别怀念为推动我国卫星工程立项而不懈努力的钱学森、赵九章先生。正是他们的锲而不舍、孜孜追求,促成中央作出研制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决策,从而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不是冷死了就是热死了,我们的东方红一号热控做得很好,一直工作到寿命终结。此外,在卫星跟踪探测技术上也使用了先进的多普勒测轨技术。这些都为后续卫星研制发射打下了扎实基础。”参与了卫星研制的胡其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参与长征一号火箭研制的韩厚健说:“老一辈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那种国家利益之上、大力协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值得后人传承。”

从事卫星研制的曲广吉对此表示赞同:“研制东方红一号时,我们都是成天埋头读资料做试验,从没有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一心想着为国家争光,早日把卫星送上天。”


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早年从事其他型号研制,没有参加东方红一号研制,但他对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意义认识很深:“卫星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引发新的军事变革,推动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有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以东方红一号为起点,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张履谦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今天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也要像当年老一辈航天人响应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样,勇于担当,承担起时代和民族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继续飞向未来的“东方红一号”

由于化学电池寿命有限,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运行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

虽然卫星早已停止工作,却一直在太空中飞行。长征一号火箭轨道组组长李颐黎介绍,最初提出的构想是把卫星送入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圆形轨道,但因当时的运载火箭不具备变轨能力,轨道组反复计算,最后确定为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约1600千米的椭圆轨道。


但正是因为该轨道近地点高度较高,目前东方红一号仍在太空运行。据观测,直到2009年2月,它还运行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盘点世界主要国家第一枚卫星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席亚洲表示,“东方红一号”作为中国的第一枚卫星,其技术起点是相当高的。其运载工具“长征一号”火箭是在我国东风-3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射程达到2700公里的中程导弹战斗部重量高达1500公斤,在作为运载火箭时,其战斗部可改为较重的第三级火箭,因此可将卫星送入较高的轨道。这种火箭本身也是中国研制远程和洲际导弹的技术起点。

与同时期日本、法国等用来发射第一枚卫星的试验火箭相比,“长征一号”的技术成熟度更高一些,到1997年,中国还发展了“长征一号D”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载荷可以达到1吨。不过由于后来“长征”系列的后续型号已经发展起来,“长征1号D”没有成为一种常用的运载火箭。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在中国之前,有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各自发射了自己的卫星。


苏联的第一枚卫星“人造卫星1号”,发射这枚卫星的运载工具是世界上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SS-6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方”号,单论火箭技术,无疑是世界各国第一枚卫星运载工具中最高的,“东方号”火箭的发展型就是直到今天仍被使用的“联盟”系列运载火箭(从这一点来说,苏联“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的研制火箭中表现出的前瞻性确堪称“神人”)。但“人造卫星1号”的重量仅为83.6公斤,之所以它的重量较轻,是因为这其实是苏联在测试SS-6导弹过程中 “顺手”发射卫星而已,这枚卫星用单级火箭送入轨道,以今日的视角来看非常“暴力”。该卫星远地点高度900公里,在飞行92天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美国的第一枚卫星是“探险者1号”,于1958年发射。不过在它之前,急于与苏联展开太空竞赛的美国在发射卫星领域遭到过一次“宣传灾难”,1957 年“人造卫星1号”发射成功后,美国海军曾经发表声明称12月将进行一次可搭载卫星的火箭试射,然而着急的美国媒体却立刻将其传成要进行“卫星发射”,连白宫发言人也出来“证实”要进行卫星发射。结果,海军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在其试验火箭上搭载了卫星,强行发射。结果火箭在点火两秒后发生大爆炸,令美国尴尬无比。

1958年1月,美国终于用“丘比特C”火箭将“探险者一号”卫星送入轨道。不过,“丘比特C”火箭性能远不如苏联的“东方”号,因此“探险者一号” 也非常小,全重只有8.2千克,轨道近地点高度360千米,远地点高度2531千米,于1970年3月3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入大气层烧毁。这枚卫星是如此之小,以至于被嘲讽为“美国将一颗柚子送入了太空”。

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是法国,60年代,法国为了凸显自己世界大国的地位,在美苏之外第一次开发了独立的卫星发射计划,其研制的“钻石 1A”火箭起飞重量仅14.8吨,近地轨道载荷160公斤,按照“廉价运载火箭”概念开发,实际上,这样的载荷能力几乎就不具备发射实用卫星的能力。 1965年11月16日,“钻石A”火箭搭载“阿斯特克斯1号”卫星升空(该卫星以法国著名漫画《高卢英雄传》主角名字命名)。这枚卫星的重量为42公斤,轨道近地点高度527公里,远地点高度1697公里,预计它将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停留几个世纪。不过,由于这枚卫星太小,从地面上是无法看到的。法国后来停止了“钻石”火箭的继续研制,转为与欧洲国家合作研制“阿里安”火箭。

日本在1970年1月11日发射了本国的第一枚卫星“大隅”号,以一种用探空火箭为基础研制的Lamdba 4S火箭发射升空,这种火箭比法国“钻石”还要小得多,近地轨道载荷小的可怜,堪称是一种真正的“面子火箭”。“大隅”号卫星重量仅24千克,近地点高度 350公里,远地点5140公里,于2003年坠入地球。它的唯一亮点是抢在中国之前于1970年1月11日发射升空,让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与上述卫星相比,中国的“东方红一号”本身尺寸更大,且专门设计成容易从地面上观察的外型,至今仍能从地面上观察到,它的亮度相当于6等星,就像是一枚太空中的“灯塔”,与追随它升空的中国卫星遥相对望。

jyx-003 发表评论于
反毛小丑又泄气了!
hxn9988 发表评论于
有了卫星,就有了洲际导弹的能力,加上核武就有了毁灭美国法西斯的能力。
所以二鬼子们生气了,哈哈。
hxn9988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航天是很牛的,敬礼。
咸菜头 发表评论于
45年前比拼发射卫星,我们还能和日本不相上下。45年后拍摄我们的卫星,却只能用日本人的6D。唉。。。
jyx-003 发表评论于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海外谋生者 发表评论于
向第一代航天人致敬!中国人会永远记得你们(我不是代表中国人)
都是实话 发表评论于
地球围绕太阳都转了几十亿年了,只要在轨道上,不围着转还能到哪去?如果当初设计的是转45年,那可以说达到设计要求了!如果转了45年成了意外,那设计就是有问题!不是吗?
zlw717 发表评论于
很庆幸下面一些垃圾留在了美国,没有去祸害中国。
TheEarth 发表评论于
还播东方红吗?小金发的是播金日成之歌。 看看两个伟大的近邻,花那么多钱向全世界播放广播,但就不许人民上网了解世界。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四、圆满完成任务  
   1970年3月初计算所小分队大多数成员进驻湘西站(个别成员4月初到达),而进驻喀什站的小分队人数较少,没有十四组人员,也于3月底到位。
   我们到湘西站后,忙于设备的检测,当然也很关心发射卫星的时间,但具体的日期对大多人员都是保密的。从部队领导多次召集的多次技术情况汇报会上,我了解到除酒泉发射场的条件要满足发射要求外,还需湘西站的雷达和计算机稳定地运行,否则不能发射。因湘西站测控设备最齐全,可观测到入轨点(在广西上空),单站即可定轨。一旦计算出轨道,即可通过酒泉传给喀什站,该站即可测出卫星环绕地球第二圈的参数,因地球自西往东转,第三圈出境,在国内的这些测控站当然都看不见了,
   让我们重温一下当年的数据流程,就可以了解717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了:
   当酒泉发射场按下“点火”按键,长征火箭点火,不久火箭离开地面,专业上叫起飞。起飞的时间作为初始值,通过保密电话告诉湘西站,连上8根线的保密电话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湘西站通过键盘将起飞时间输入717计算机(有两人监督)。接着启动引导程序,按每50ms一个采样点将目标可能出现的时间、方位、仰角数据实时送给雷达去捕获目标。这些引导数据同时以更低一些的频率发送到站内的光学经纬仪和多普勒测速雷达。还需进行地理座标变换后,才能将时间、方位、仰角数据传送给南方的另三个测控站,引导操作人员捕获目标。
   长征火箭从酒泉飞到湖南、广西上空,大约需10分钟时间,一旦湘西站的观测设备捕获目标,717计算机即将站内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测得的方位、仰角和距离等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方法对此前的引导数据进行修正,再发送给站内外的观测设备。这个实时计算控制过程时间很短,可能是几分钟的时间。待收到南方三站的全部数据之后马上启动轨道计算程序,算出主要的几个参数:如远地点、近地点、偏心率等。
   总之,在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卫星时,计算所研制的717计算机在测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当时地面控制系统共用了三台计算机,15所研制的108乙机用于发射场的控制,及卫星运行轨道计算。而安装在湘西和喀什的717计算机除了进行相应的实时数据处理并引导有关测量设备工作外,也同时进行轨道计算,传给酒泉的108乙机,进行比较后由108乙机向全球发布预报。
   在整个发射的实时控制及事后的轨道计算中,717计都可靠稳定地运行。湘西小分队和喀什小分队都圆满完成了任务。记得当时三个站的站长和参谋长等领导要为我们相关人员请功,但在那个特殊年代,我们都认为那是追逐名利的事,是应该鄙视的,所以婉言谢绝了。那时候,知识分子不值钱,发射成功的当晚,吃上部队食堂提供的一碗免交粮票和钱的肉丝面,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五、结束语
  
   回忆计算所这段光荣而艰苦的历史,真令人感慨万千!
   最早研制的717计算机使用了109丙机的一些成熟技术,如半固定存储器和宽行打印机等,但717运控的主要元器件采用硅管(109丙机采用锗管),六室多年研制的汉字显示系统,首次应用于计算机控制台和测控站的监控室中。另外717计算机在系统逻辑设计上采用分时中断技术,以保证准确无误地同时接收来自十多个通道的数据,而且要发送出满足实时控制的数据,这种采用软硬件相结合多级中断处理技术也是相当复杂的。
   1970年底,应部队建立流动测控站的需求,由八室生产了两台车载717计算机。
   1971年初,717计算机由上海无线电十三厂接产,元件也由分离元件改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一共生产了十多台,遍布全国测控站。可以说717计算机改变了以往计算所只研制生产一台计算机并被戏称为“公鸡“的历史。
   (本文撰写作过程中,曾和高庆狮院士多次讨论修改。文章初稿曾经谈育文同志阅改。)
  
   (本文作者为原中科院计算所十四组助理研究员,解放军某研究所原总工程师)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三、艰苦的调试、现场安装及运行
  
   从沈阳撤回北京后,时方绰参加了外部设备的逻辑图纸检查和修改工作。
   经过艰苦紧张的工作,1968年4月底,计算所终于完成了两台717计算机的调试。在所内参加机器调试的十四组研究人员有:梅多伦、刘启业、金锡智、刘秀月、方信我、史如心、戚余录。
   1968年5--8月,第一台717计算机运到湘西站安装并进行初步调试。那时的湘西站,道路泥泞,阴雨连绵,天气阴冷,虽是5月天,还得穿棉大衣。但自带行李的计算所的全体工人技术人员仍热情饱满地投入工作。十四组当时到湘西站工作的有刘启业、金锡智和史如心。
   1968年7--10月,第二台717计算机空运到喀什站安装调试。十四组当时到喀什站工作的有刘秀月、方信我和戚余录。
   1968年10--12月,湘西站717计算机继续可靠性测试,并逐步完成和站内的遥测雷达、光学经纬仪、单频多普勒测速雷达、时间统一勤务系统联调,同时和南方另三站(昆明、南宁和三亚)联调,之后交付部队使用。1969年上半年,部队把整个近乎实战状态的实时应用程序全部加载,完成了站内和站外的酒泉发射场,南方三站及新疆喀什站的联调,这是实战前夕的联网运行。
   1969年夏,湘西站多次报告:717计算机运行不可靠。9月间我奉命到现场考查,发现相对湿度大,检查程序经常通不过。因此10月初组织有关硬件技术人员共同到现场诊断,最后确认是北京前门一工厂生产的二极管质量有问题,经受不住南方的多雨潮湿天气,因此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成百上千的二极管换下,计算机就能够可靠地运行了。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二、紧张的研制工作
  
   1967年3月上旬,由中科院技术局牵头组织701工程处和北京计算所有关人员赴沈阳考查当地研发计算机的能力,并随即将717计算机研制及生产定点在沈阳计算所。
   1967年4月,北京计算所的研究技术人员陆续到沈阳,当时参加体系逻辑设计的有刘启业、金振玉、莫泰雄、戚余录,后来高庆狮和周佶也到沈阳,高庆狮指导系统设计,周佶指导并具体参与了外部设备的逻辑设计。陈同印也到了沈阳,了解717计算机的接口参数之后,随即负责监控室的设计。高庆狮负责二期工程总体及控制计算中心的选址等工作,陕西渭南的测控中心就是那时候选定的。
   1967年6月底基本完成717计算机的体系逻辑设计。
   1967年7月我从沈阳到南京,要完成三件事:
   1)和四机部14研究所技术人员讨论并最终确定雷达和717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技术;
   2)到生产SCA-3数传机的南京某工厂了解有关技术参数;
   3)到紫金山天文台了解有关轨道计算的要求。
   1967年8月我从南京回到北京不久,沈阳的同志催我速来讨论与工程化密切相关的插件划分等问题。记得8月上旬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我购买了星期天赴沈阳的火车票,但星期六一上班,所生产组的王行刚同志告诉我:“赶紧去退票,沈阳武斗形势紧张,不能去了”。据说是星期五晚上,在沈阳的同志打来长途电话说:沈阳计算所楼道里堆满了沙袋,楼顶上放了许多自制的炮弹,并对空放了一炮,人心惶惶,安全无法保证,更谈不上工作了。所军管小组在接到电话后,立即报告国防科委,时任四局局长的李庄同志决定:北京计算所的人员立即从沈阳撤回,717计算机由北京计算所单独研制,所有717计算机的全部图纸资料、硬件样件、机柜等空运回京,并派得力的人员前往沈阳完成撤退任务。
jokeusa 发表评论于
太空垃圾。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一、任务的由来及初期的工作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不久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
   1965年底,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始实施的651工程上马,在工程的三大系统中,地面控制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为此在中科院电子所成立了701工程处。
   大约在1966年3-4月间,由中科院电子所、自动化所(后划归航天部)、计算所分别抽调研究人员在自动化所组成联合研究小组办公。记得当时联合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有:电子所副所长陈芳允、助理研究员魏钟全、研究实习员袁仲仁,计算所助理研究员高庆狮、研究实习员刘启业和陈同印,自动化所有助理研究员孟执中、研究实习员孔德涌和吴可。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中南分院、东北分院、西北分院和701工程处也陆续派员参加。
   “地面控制计算中心及站设计小组”是701工程处中的一个设计小组,由孟执中任组长,负责全面及控制部分,高庆狮任副组长,负责计算机部分。
   研究小组成立之初,讨论自动化所设想的有关地面控制系统的初步方案,主要涉及系统的布局、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等等。在根据需求及国内当时技术可能性,集体讨论确定控制计算中心及大、小站的计算机的技术指标之后,确定刘启业负责大站计算机717系统结构设计,并且到计算所去落实;高庆狮继续负责“控制计算中心”的计算机,并且到15所去落实,等等。
   随着文化大革命,办公地点几经变动,先后从自动化所搬到西城区祖家街的端王府、中关村操场北边的科学院设计室的办公室等地。
   大约在1966年底1967年初,东方红一号卫星地面控制系统方案初步确定,其中测控站用的两台717计算机由中科院计算所和东北分院沈阳计算所联合研制。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下面是06年中科院计算所建所50周年征文:
关于计算所十四组及其为航天所做贡献的一些回忆
作者:刘启业
1970年3月初,所革委会生产组通知我,按上级的要求,决定成立一个技术小分队,让我作为副领队(正领队是所工厂的一位工人师傅)前往湘西卫星测控站,作为技术保障,参加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测控工作,并尽快出发。在为多年的努力将成为现实而高兴的同时我们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因此当4月24日21时47分,湘西站率先向整个地面控制系报告:“星箭分离,卫星入轨”,并播放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时,我们小分队的全体成员如释重负,并和全站的解放军官兵心情一样,无不感到欢欣鼓舞。
   在计算所的老同志中,每当提到717计算机时,都知道这是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控的计算机。然而这涉及所内6个研究室和所工厂数百人辛勤劳动的717计算机工程,到底在东方红卫星的发射中起了什么作用,具体承担了那些任务,由于保密的原因,从来没有人公开过。几十年前的往事,现在当然可以说了。本人有幸参加了717计算机研制的全过程,在计算所建所50周年之际,觉得有必要把当年了解的一些情况和计算所十四组人员的参与情况,公诸于世。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1970年当时跟苏联关系非常紧张,我们在东北珍宝岛和新疆跟苏联都有小规模武装冲突。在新疆我们是吃亏了。我的一个小学女同学的父亲是我国密码权威,据他讲当时苏联在新疆边境那次冲突是派人下达口令到下面部队打了我们一个伏击,而没有使用无线电通讯,我们事先没有得到任何征兆。

60年代中期,科学院为了战备在陕西建了个计算所2所,专门研制导弹弹头控制的微型计算机,家母那年就去那个所工作1年,后来这个所划归了7机部。现在叫骊山微电机研究所。
家父也去3线工作了1年。我就去上海外公外婆那呆了1年。家父家母都是50年代留苏的清楚苏联的实力,我当时尽管岁数小也能感觉到紧张空气。
另外当时计算所的一批人参与研制了发射第1个颗卫星的测控计算机。
崔澍泉 发表评论于
向研发航天卫星的所有国人致敬!
北美一读者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中国人创造的奇迹。拭看天下谁与争锋。
肌肉熊 发表评论于
同赞!
shuguangt 发表评论于
还记得当年发布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的情形,包括播放东方红的乐曲。
Fibo5 发表评论于
赞!
弹定 发表评论于
飞在天空中的一垃圾,将来有利用价值吗?对现实生活除了吹牛还有啥用?
剑吼西风 发表评论于
向中国的航天先辈们致敬!
LRushBall 发表评论于
废话,难道还能掉下来?
mzl9876 发表评论于
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大家在收音机旁听东方红乐曲的感觉,老一辈的科学家,为我国的军工航天所做出的贡献是多么的大。
看到有些帖子瞟凉话,感到无语,不要忘了所有的国家第一颗卫星都是哑巴,唯独中国的卫星,他就放了声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那些从不计较得失的伟大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吗!中国的航天工业有今天的成就,那可是几代航天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换来的,多少个妻子儿女苦苦支撑,艰辛付出,他们的那种狂热忘我的工作精神,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会感受到!
瀛客 发表评论于
有意义吗?这是我们的耻辱。
邵志尚 发表评论于
"一直工作到寿命终结"
这措辞,
就好比吃饱了不饿一样啊。
PFWL 发表评论于
记得当时学校里通知几点几分看卫星,还真看到了。现在又说要望远镜才能看到。难道那时看到的是外国的?
crotalo 发表评论于

… …

脚下说垃圾的那一少撮

请问你们又



什么意义存在这世上

哈哈

王七加一蛋

… …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他让:”东方红“一曲响彻太空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家父的同学是这颗卫星的乐曲发生装置的负责人。他是北京古琴协会的会员,一天在北京火车站听报时钟声获得灵感。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下面一些人从爷爷辈开始就是垃圾,让他们活着就是对人类的犯罪。
西部牛仔 发表评论于
39年过去了 中国首根人造腊肉一号还躺着
--1234567- 发表评论于
@坦夫,东方红一号使用的是一次性锌电池。由于当时还没有高水平的太阳能电池板给卫星做能源,所以当卫星电池耗尽时,卫星自然会失联,欧美和前苏联的第一颗卫星都是这个结果。其实东方红一号与其说是展示卫星倒不如说是展示实验运载火箭技术。这等于是告诉世界我们开始有远程导弹运载技术了。就卫星本身而言,各国的第一颗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实际意义,除了做发射验证,想东方红一号那样能放乐曲已经是一项创举了。
京华人 发表评论于
楼下斯蒂文同志:你知吗中国人造卫星的领导和倡导人赵九章先生是在文革中被逼自杀的。你说要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很好。那就请你从现在开始清算一下是什么人和什么制度导致象赵先生这样的科学家们被逼自尽的。
yygwlt 发表评论于
二舅,xp@windows,专评,等等,Y几个的爹是兲,妈是兲,Y自己还是兲。
davidyang888 发表评论于
那个家伙不知道除了会广播一曲东方红,用没有点实用功能
坦夫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美国人就不吹一吹他们的Vanguard 1呢?

东方红70年上天的, Vanguard 1号58年, 东方红28天就失联, Vanguard 1号直到6年后的1964年才失联, Vanguard 1号至今还在轨道上。。。57年了。。。美国人也没当回事儿, 傻:-)
无故删除 发表评论于
这话说的,把作者发射上去45年后也还在转。
清如许1 发表评论于
这个太空垃圾啥时能得到清除才是值得报道的。
borisg 发表评论于
美国卫星虽小,却一下发现了范爱伦辐射带。中苏卫星虽大,只能让人看看。。。
二舅 发表评论于
应该把老B养的也送天上去。即腾了地方,而且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瞻仰了。
============================================================
excellent idea :)
toknowmore 发表评论于
查了下 wiki,以下是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1)At the time, a total of five identical satellites were created. The first satellite launched successfully. 一共做了5个同样的卫星,这样一个不行的话,另一个再来。

2)在159天前发射尝试没有成功。
FLD289 发表评论于
应该用作卫星回收实验。
海豹 发表评论于
太空垃圾
bluesmich 发表评论于
某些评论真够垃圾的。
电棍 发表评论于
应该把老B养的也送天上去。即腾了地方,而且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瞻仰了。
history789 发表评论于
邓笑贫之流污蔑文革不搞建设的谎言不攻自破了. 中国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一些东西都是老毛时代干出来的.
lynie2003 发表评论于
向科学家致敬~
初春时节 发表评论于
那时候刚刚记事,印象非常深,一家人围着有线广播喇叭,听着从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
向中国的航天先辈们致敬!
uberprof 发表评论于
只工作了20天,剩下的44年多都以轨道垃圾的形式存在着…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哈哈,我第一反应和楼下完全一样。
大地 发表评论于
还播放《东方红》吗?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列宁死了这么久了尸体还在。
横流沧海 发表评论于
以当年的干劲,数十年还造不出飞机引擎
majia01 发表评论于
应该做个武器, 上去 把它抓下来,放博物馆里。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太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