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太成跨6省贩婴网总掌门 组织孕妇集中生产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近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公安部刑侦局调查发现6个省涉及婴儿犯罪,犯罪团伙将婴儿或孕妇带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出售。摸清情况后,公安机关展开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71名,解救被拐卖婴儿64名。

跨六省贩婴团伙被捣毁

“上交手机、带齐装备、注意安全,有情况及时汇报!”3月25日晚9时,河南新乡,150多名民警、特警分成5组,整装待发。约1小时后,5名民警破门进入村民贾某家,被拐卖的一名男童获救。与此同时,在山东费县、四川凉山等六省多地,一场解救被贩卖婴儿的行动同步进行。多地民警一直奋战到3月26日凌晨,一个跨六省的贩婴团伙被捣毁,包括主要头目在内的171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一条令人触目惊心的贩婴利益链也由此揭开。

这条贩婴“产业链”,横跨山东、河南、四川等六个省。在案件的“发源地”河南新乡,贩婴团伙组织凉山等外地的待产孕妇来到新乡,在当地生产,再以5万元到8万元的价格将婴儿卖给当地人。

孕妇躲进养猪场生孩子

四川凉州28岁的彝族女子日某怀孕数月,却跑到成都待产。据她说,几天前,买方老板打某通过中介人阿某联系到她:“她们问我想不想把孩子生下来卖掉,告诉我说山东和河南都有买家愿意买。”日某最初不同意,但她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生活负担很重:全家人去年一年的收入也就2000元。最终,她动心了:“我跟中介人说好了,我跟着她们去指定地点生孩子,如果生下来是女孩,我就自己养;如果是男孩,就卖给他们,他们会给我4万元。”据打某等人称,贩婴这条利益链利润惊人:“一个男孩我卖5.7万元,其中5000元给中介人,4万元给孕妇,剩下的就是我的。”

警方调查显示,该团伙分工十分明确,有人负责联系卖主和买主,还有人为待产孕妇安排住处以及饮食等。该团伙有固定为孕妇做体检和接生的本地医生,体检和接生的场所也较为隐蔽。前来待产的孕妇,对即将要卖给别人的亲骨肉并不重视,她们身赴异地千里迢迢,吃得很差,没什么营养不说,有的孕妇还抽烟、喝酒甚至吸毒,她们生下来的孩子很多都有问题。为了隐蔽,这些孕妇临盆的时候,就住在养猪场里。

头号主犯是个72岁太婆

出人意料的是,这起贩婴系列案的始作俑者、头号主犯,竟然是一名已经72岁的河南新乡老太太秦某。从表面上看,她和普通的农村“邻家奶奶”并无差别,但她却是这个跨省贩婴网络的“总掌门”。为了给秦某帮忙,她的儿子、儿媳、多名亲戚,都加入了这个贩婴团伙。

像秦某这样的老人,在这个犯罪团伙里还有好几个。山东费县的杨某今年67岁,也是当地贩婴团伙的头目。2014年10月,费县警方接报称杨某有拐卖儿童的嫌疑,警方立刻开展调查。刚开始,民警发现杨某每天只是开着电动三轮车接送孙子、孙女上学,空余时间就在村口开三轮车拉客,似乎没有作案嫌疑。民警没有放松警惕,继续对他跟踪监控。半个多月后,经常租用杨某三轮车的陈某兄弟进入了警方视野。兄弟俩来自四川,时不时租用杨某的三轮车,带不同的孕妇去附近医院,孕妇分娩后就离开,而婴儿却不知去向。民警循着婴儿的去向深挖,案情很快真相大白,而看似规矩的“邻家爷爷”杨某,专门为这个团伙介绍买家、转卖孩子。

买家举债数万买“儿子”

警方调查发现,这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在被拐卖中大都遭了不少罪。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卖家往往带着孕妇或新生儿东躲西藏,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极大。有的孩子在恶劣的环境下出生,即使孩子生病,买家也不会带去看病,反而将其转手多次卖掉。

一个男婴的“售价”往往比女婴高出两万至三万元,而且“供不应求”,这直接刺激着黑色利益链条的蔓延。此次行动中,小浩明是被解救的对象之一。养母静静说:“农村的观念还是想要儿子,我还想再看看他。”静静今年30岁,丈夫在外地打工,她在家里务农。一次手术,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她原本有个4岁的女儿,但还想要个儿子,于是借了七万元,买下了小浩明。不久,家人发现小浩明患有中重度脑瘫,一家人陷入悲痛,但还是四处借钱给孩子治病。

46岁的李某已有两个儿子,3个月前又花7.6万元从人贩子手中买了一名男婴,“多一个男孩更好”。男婴被解救后,她要求民警“要么让我领养了这个孩子,要么退还我买孩子的钱”。李某的“愿望”肯定要落空。临沂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婴儿将被送到临沂市儿童福利院,购买婴儿的买主不得领养。买主付给卖家的钱,更不会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