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浙江52岁夫娶21岁妻 隐居深山筑爱巢多年(图)

浙江52岁夫娶21岁妻 隐居深山筑爱巢多年

文章来源: 浙江在线 于 2015-04-05 08:18: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夫妻隐居深山筑爱巢



  “在新昌东部山区水帘尖边,有一个既不通公路又不通电的茅屋里居住着一对年龄相差31岁的夫妻,他们很恩爱,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里。”近日,新昌一资深驴友向记者报料。这是怎样的一对夫妻,他们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寻。

  男主人出生于上海

  3月25日上午,记者从新昌县城出发来到大市聚镇青石村青宅自然村。路到终点,便是青山环抱。山的那头就是小将镇地界。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我们弃车步行。

  这是一条盐帮古道。古道沿山开凿,一边是青山,一边是峡谷,地势十分险要。大约一个小时的行程,转过几十道山弯,爬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依山而建的土坡上有一排低矮的茅屋,一名年轻女子梳一根长辫,脸色黑红,正抱着小孩,边上一位年逾花甲的男子逗着小孩玩,几只小狗悠闲地在屋前转来转去,若非亲眼所见,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深山中居然会有这等人间景象,宛若世外桃源,如诗如画。

  见有客人来访,男人便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而女人则温顺地依偎在他身边。

  “我叫郑林法,今年60岁了,我从小是上海被抱来的。”男子毫无掩饰地向记者道明了自己的身世。

  由于当年自己的养父膝下无子,养父就托自己远嫁上海的妹妹抱养小孩。在他姑姑的撮合下,8个月大的郑林法就从上海郊区来到了这里。

  养父母居住结局山路边的一个茶廊里,靠给路人烧茶为生,日子虽然清贫,但对郑林法却宠爱有加。在养父母的辛勤照料下,郑林法渐渐长大。

  “19岁那年,养父告诉了我真实的身世,并给了我生父母的联系地址让我去找他们。”郑林法说,养母早年已去世,养父身体也不好,在养父的要求下,那年郑林法只身一人去上海,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

  虽然自幼远离亲生父母,但毕竟血肉相连。亲生父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执意要他留在上海生活。

  “但养父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不能让他孤单地生活。”郑林法婉言谢绝了亲生父母的一片好意。

  半个月之后,郑林法道别了亲生父母又回到了新昌。而此时养父却已去世。

  此后,他就一个人靠着几分薄田度日。2004年,郑林法靠多年积蓄在上阵山自然村购置了一间小屋。

  年纪相差31岁的老夫少妻

  郑林法的妻子叫梁桂英,今年29岁,老家在新昌大市聚镇姚卜丁村。两人相差31岁,怎么会走在一起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我是看着梁桂英长大的。”郑林法说。

  原来梁桂英的父亲是大市聚镇姚卜丁村的护林员。该村所在的山林紧挨着上阵山自然村。为了照看好山林,梁桂英的一家就生活在这里。

  郑林法和梁桂英两家不仅住得近,而且走得也近。

  “碰到哪家缺点米、油之类什么就相互借一下,桂英家缺少男劳力,我就主动去帮忙。”郑林法说。

  就这样一晃10多年,梁桂英长大成人,情窦初开的她对老实勤劳的郑林法心存好感,有意无意间,经常跑到老郑家里玩耍。梁桂英的父亲也有意将女儿的终身托付于郑林法。

  几年相恋之后,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2007年,梁桂英21岁,郑林法52岁,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

  两个人的世界自己最懂

  他们结婚了,没有宴请亲朋好友,更没有美丽的婚纱和昂贵的戒指。他们的结合是如此平淡和简单,然而在他们眼里生活是幸福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人相依相偎,十分亲热,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这里没有通公路,走到山外买菜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郑林法夫妻俩平时基本上吃自己种植的蔬菜,吃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家里有肉的日子,桂英总是让我多吃点。”郑林法感激地说,“桂英还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家里的田都是她种的。”自己则负责耕田和打打下手。

  而老郑对桂英也十分关心,他自己已有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而只要桂英说要买衣服,郑林法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她去。

  为了贴补家用,郑林法还在村口养起了蜂。可到了收获的季节,蜂蜜连遭贼手。为了防止蜂蜜被偷,3年前郑林法干脆就在养蜂处盖起了一个茅屋,将家搬迁到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我们两个一天也分不开。”郑林法说,这几年他从来没将她一人留在家里过夜。

  在艰辛和温情中撑起一个家



  爱情美好,但物质基础匮乏,事实上,郑林法一家却过得异常艰辛。由于幼时缺奶,导致郑林法的左眼失明,干活全靠一只眼睛。“一家人的年收入不会超过2000元。”郑林法说,目前仅靠养鸡、养牛的微薄收入。去年6月,妻子生下一个小男孩。这给本来贫穷的家庭增加了负担。

  郑林法的茅庐四面透风,简陋至极, 没有电视机、电饭煲等电器,照明靠仅有的一只矿灯,生火做饭靠一只风炉灶,家里仅有一条竹椅子。茅庐被隔成了三间,一间为卧室、一间为厨房、余下的一间则用来关鸡和牛。

  “矿灯平时用得很节约,常常是在老屋里充一次电用上两三天。”郑林法说。“这样艰苦的条件你们还能坚持下去吗?”记者问。郑林法和妻子笑而未答。

  郑林法在上海还有亲戚。“我出生在上海宝山县罗南公社石家桥生产队,我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要不去找一下他们?”记者向郑林法提议。“彼此都有各自的生活,不想去打扰他们。我觉得这样过日子也挺好的。”郑林法平静地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她妈妈是聋哑人,她爸爸是残疾人,他们说不出来,我们来说
博士生为国家项目葬身南海,学校以"非劳动关系"拒赔
回击特朗普?忍了3个月之后,印度宣布重大胜利
习近平如何为人类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川普中计了?欧盟协议"藏1高招"学者:布鲁塞尔在窃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泽连斯基:不会为了换取和平向俄罗斯割让领土
普京与特朗普即将见面,乌克兰陷入困境
212人活活饿死"将近半数是儿童",加萨营养不良又夺11命
中国紧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价怵目惊心
新美国骗局:特朗普正重新定义美国的腐败?
川普:她打败华尔街超级天才!“没人查一查吗”
杨兰兰"2700亿澳元存款"掀舆论狂潮 胡锡进:肯定假
又一个秦刚?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传刘建超被带走问话
双普会,为迫使乌克兰割让领土做准备?
强制社保,饮鸩止渴
爆万斯生日划独木舟 令调整湖泊水位 引耍特权质疑
川普奔波调停多地冲突 自诩和平缔造者能扬威诺奖?
普京提议乌克兰交出顿巴斯地区以换取停战
这个问题,困扰中国4亿人
川普15日晤普京 乌克兰用领土换停火势在必行?
以色列"接管加沙城":以色列的险棋和巴勒斯坦人的噩梦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浙江52岁夫娶21岁妻 隐居深山筑爱巢多年

浙江在线 2015-04-05 08:18:06


 夫妻隐居深山筑爱巢



  “在新昌东部山区水帘尖边,有一个既不通公路又不通电的茅屋里居住着一对年龄相差31岁的夫妻,他们很恩爱,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里。”近日,新昌一资深驴友向记者报料。这是怎样的一对夫妻,他们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寻。

  男主人出生于上海

  3月25日上午,记者从新昌县城出发来到大市聚镇青石村青宅自然村。路到终点,便是青山环抱。山的那头就是小将镇地界。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我们弃车步行。

  这是一条盐帮古道。古道沿山开凿,一边是青山,一边是峡谷,地势十分险要。大约一个小时的行程,转过几十道山弯,爬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依山而建的土坡上有一排低矮的茅屋,一名年轻女子梳一根长辫,脸色黑红,正抱着小孩,边上一位年逾花甲的男子逗着小孩玩,几只小狗悠闲地在屋前转来转去,若非亲眼所见,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深山中居然会有这等人间景象,宛若世外桃源,如诗如画。

  见有客人来访,男人便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而女人则温顺地依偎在他身边。

  “我叫郑林法,今年60岁了,我从小是上海被抱来的。”男子毫无掩饰地向记者道明了自己的身世。

  由于当年自己的养父膝下无子,养父就托自己远嫁上海的妹妹抱养小孩。在他姑姑的撮合下,8个月大的郑林法就从上海郊区来到了这里。

  养父母居住结局山路边的一个茶廊里,靠给路人烧茶为生,日子虽然清贫,但对郑林法却宠爱有加。在养父母的辛勤照料下,郑林法渐渐长大。

  “19岁那年,养父告诉了我真实的身世,并给了我生父母的联系地址让我去找他们。”郑林法说,养母早年已去世,养父身体也不好,在养父的要求下,那年郑林法只身一人去上海,找到了他的亲生父母。

  虽然自幼远离亲生父母,但毕竟血肉相连。亲生父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执意要他留在上海生活。

  “但养父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不能让他孤单地生活。”郑林法婉言谢绝了亲生父母的一片好意。

  半个月之后,郑林法道别了亲生父母又回到了新昌。而此时养父却已去世。

  此后,他就一个人靠着几分薄田度日。2004年,郑林法靠多年积蓄在上阵山自然村购置了一间小屋。

  年纪相差31岁的老夫少妻

  郑林法的妻子叫梁桂英,今年29岁,老家在新昌大市聚镇姚卜丁村。两人相差31岁,怎么会走在一起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我是看着梁桂英长大的。”郑林法说。

  原来梁桂英的父亲是大市聚镇姚卜丁村的护林员。该村所在的山林紧挨着上阵山自然村。为了照看好山林,梁桂英的一家就生活在这里。

  郑林法和梁桂英两家不仅住得近,而且走得也近。

  “碰到哪家缺点米、油之类什么就相互借一下,桂英家缺少男劳力,我就主动去帮忙。”郑林法说。

  就这样一晃10多年,梁桂英长大成人,情窦初开的她对老实勤劳的郑林法心存好感,有意无意间,经常跑到老郑家里玩耍。梁桂英的父亲也有意将女儿的终身托付于郑林法。

  几年相恋之后,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2007年,梁桂英21岁,郑林法52岁,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

  两个人的世界自己最懂

  他们结婚了,没有宴请亲朋好友,更没有美丽的婚纱和昂贵的戒指。他们的结合是如此平淡和简单,然而在他们眼里生活是幸福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人相依相偎,十分亲热,恩爱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这里没有通公路,走到山外买菜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郑林法夫妻俩平时基本上吃自己种植的蔬菜,吃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家里有肉的日子,桂英总是让我多吃点。”郑林法感激地说,“桂英还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家里的田都是她种的。”自己则负责耕田和打打下手。

  而老郑对桂英也十分关心,他自己已有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而只要桂英说要买衣服,郑林法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她去。

  为了贴补家用,郑林法还在村口养起了蜂。可到了收获的季节,蜂蜜连遭贼手。为了防止蜂蜜被偷,3年前郑林法干脆就在养蜂处盖起了一个茅屋,将家搬迁到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我们两个一天也分不开。”郑林法说,这几年他从来没将她一人留在家里过夜。

  在艰辛和温情中撑起一个家



  爱情美好,但物质基础匮乏,事实上,郑林法一家却过得异常艰辛。由于幼时缺奶,导致郑林法的左眼失明,干活全靠一只眼睛。“一家人的年收入不会超过2000元。”郑林法说,目前仅靠养鸡、养牛的微薄收入。去年6月,妻子生下一个小男孩。这给本来贫穷的家庭增加了负担。

  郑林法的茅庐四面透风,简陋至极, 没有电视机、电饭煲等电器,照明靠仅有的一只矿灯,生火做饭靠一只风炉灶,家里仅有一条竹椅子。茅庐被隔成了三间,一间为卧室、一间为厨房、余下的一间则用来关鸡和牛。

  “矿灯平时用得很节约,常常是在老屋里充一次电用上两三天。”郑林法说。“这样艰苦的条件你们还能坚持下去吗?”记者问。郑林法和妻子笑而未答。

  郑林法在上海还有亲戚。“我出生在上海宝山县罗南公社石家桥生产队,我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要不去找一下他们?”记者向郑林法提议。“彼此都有各自的生活,不想去打扰他们。我觉得这样过日子也挺好的。”郑林法平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