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遭美国拒签 他创立了一家180亿美元硅谷公司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SanDisk的创始人、现任CEO桑杰·梅赫罗特拉


在过去的26年来,SanDisk公司从一个只有三个员工的小创业公司,成为一家年收入66亿美元、市值180亿美元、拥有8700名员工的大型公司。

有趣的是,SanDisk的创始人、现任CEO桑杰·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曾经多次被美国政府拒绝给予签证,因此不能在美国上大学。

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顽强的决心,“我无法想象我现在会在哪里。”梅赫罗特拉说。

以下是在梅赫罗特拉自己的话:

“我在印度长大的,直到我18岁。我父亲梦想送我到美国上大学。我家属于中产阶级中的中下层,但他的梦想很大!”

“当我在印度完成了11年的中学教育之后,我申请去美国上大学。在那个时候,你需要念完12年中学才能进入美国的大学。”

所以他没有被任何大学接受。

“我选择先去印度上一所大学,然后在第二年之后再次申请。这一次,我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接受。这时,我还不到18岁。

“我去美国大使馆申请签证,但被拒绝。我又试了一次,仍然被拒绝。我父亲说:“我们不会放弃。”我第三次申请,并再次被拒绝。

“所以我被新德里的美国领事馆拒绝了三次。”

“我不知道还有谁比我父亲更顽强。他弄清了美国领事馆的负责人是谁。他想找负责人谈谈。在大厅有这名负责人的照片,所以我父亲一直等到他吃完午饭回来,并跟着他去了领事办公室。”

“这位领事并没有真的想和我父亲谈话。但他有耐心听我父亲讲话。我父亲用一种非常有激情而愤怒的方式连续不断地讲了20分钟,向他解释他剥夺了对我多么重要的一个机会。我父亲的话炸开了他。”

“20分钟结束时,领事先生说:好吧,我给你儿子签证。”我从我父亲那里懂得了,坚韧是成功的关键。

梅赫罗特拉在伯克利分校学习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最终完成硕士学位,并发现自己对“芯片设计”的爱好。毕业后,他被英特尔

公司雇佣,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SanDisk的共同创始人埃里·哈拉利(Eli Harari)。

从那时起,他在芯片设计和计算机内存领域获得了超过70项专利。

三位SanDisk创始人都是移民

SanDisk的所有联合创始人都是从其他国家来到美国。哈拉利(Harari),SanDisk的联合创始人及最早CEO,来自以色列。他领导SanDisk直到2010年退位,并由COO梅赫罗特拉接替。


三位创始人

第三个联合创始人Jack Yuan来自台湾。他从公司于1988年创立以来一直留在公司,直到2004年半退休。SanDisk于1995年公司上市。

在26年的历程中,公司有过许多光荣和艰难的日子。

拒绝三星收购

2008年全球经济崩溃时,SanDisk也跌入低谷。

“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意识到,仅仅依赖于移动产品是不够的。2008年第四季度是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我们出现巨额亏损。”他回忆说。他们的团队决定开发新型存储器,尤其是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那时候,很少有人或企业看重快闪存储器,特别是企业。


2008年11月,SanDisk的股票价格跌至6美元以下。在那个时候,“三星,实际上试图收购我们的公司。”他说。在一些自我反省和“高级领导团队之间的会议”之后,SanDisk拒绝了三星的收购。“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的CEO埃里,我们的董事会和管理团队。我们相信,在快闪存储器领域,有一个巨大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

2011年,梅赫罗特拉掌管了Sandisk,该公司已经复苏,并进行了它的第一次收购——收购了一家名为Pliant Technology的公司,价格是3.27亿美元现金。它在2013年进行了更多收购。在2014年,它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usion-IO公司。

一项十亿美元的业务

现在SanDisk公司正在迅速成为企业级闪存存储器的主要提供商。

“我们预计,我们今年在闪存和企业级存储业务上的收入将达到10亿美元。我们在2011年才开始这项业务,而该业务已经增长至10亿美元。”他说。

对SanDisk的未来,投资者很兴奋。

在过去一年中,该公司股价一直在坐过山车,几次达到100美元每股,通常在80美元以上。最近,该股已经跌至 60美元。但即便如此,也比2008年的低点高得多。

mirrorsid 发表评论于
拒签是对的,移民倾向,去了就没离开
试一把 发表评论于
20分钟后签证官还没有崩溃已经是奇迹了。
5AGDG 发表评论于
敢于当面撒谎不脸红的,就数阿三了。。。
另外我以后尽量不买Sandisk了。。。
南冰洋 发表评论于
以后可不会买Sandisk的东西了。
DOC2006 发表评论于
楼下,价廉就是最大优点啊!价廉,只要还能凑合用,绝对有市场。我们中国怎么发起来的?

一分钱一分货,想要质量好靠得住的,绝对要多掏腰包。。。
lovevi 发表评论于
sandisk的闪存盘质量很烂,我单反最早用的几张CF卡,sandisk的均在两年内报销。SD卡和miniSD卡也是垃圾。除了价廉没任何优点。
墨迹 发表评论于
美国这地方真奇妙。一个印度阿三到了美国,拍出来照片已经像个美国佬了。
lcxml 发表评论于
首先声明我没有任何种族歧视。
可是我实在受不了阿三。我工作中跟很多阿三打过交道。敷衍了事,邀功,有了好事是不是自己做的都上去,有了坏事就说是别人。欺骗,做假,喜欢走捷径。尼玛,还有更差的吗?
理不清关系,叫他做件事,他居然说他要找他老婆帮忙,靠,他老婆又不是我们公司的。他做错了还可以找他毕竟付工资呢,他老婆要做错了找谁去?
幸好遇到的不是同事就是下级,还没遇到上级,叫他干活就好了。不干拉倒找别人。要是有个阿三做领导我会直接疯掉。
justfish 发表评论于
剧签还非要去美国
猪九戒 发表评论于
>>> 比中共权贵太子党强100倍

区别还是有的. 这边好歹出了个报道, 安慰下屁民, 说什么mit有个同学 figure out 出来如何消除阶级差别. 而天朝体现出来的是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大无畏精神.
猪九戒 发表评论于
THEY WROTE THE LAW, AND THEN AMEND IT.
dalyhere 发表评论于
只要是合法赚钱,还是可以接受的,总比中共权贵太子党强100倍。
猪九戒 发表评论于
Most disgusting part is, they always pretend to be ordinary guys. No, they are not, they are "GOD".
猪九戒 发表评论于
Old style 精英 are all struggling. They are simply not greedy enough, not cold-blooded enough.

Welcome to new world order.
猪九戒 发表评论于
We used to love 精英. 相信他们能让所有人过的越来越好. 而现在大家开始明白, All they want is to be superior to us, so that they can sacrifice us whenever needed.
dalyhere 发表评论于
中国也有这事,去年在北京有个中国大妈拿不到美国签证,就赖着不走,大骂美国,后来就给签证了。
四则舍 发表评论于
“这位领事并没有真的想和我父亲谈话。但他有耐心听我父亲讲话。我父亲用一种非常有激情而愤怒的方式连续不断地讲了20分钟,向他解释他剥夺了对我多么重要的一个机会。我父亲的话炸开了他。”

“20分钟结束时,领事先生说:好吧,我给你儿子签证。”我从我父亲那里懂得了,坚韧是成功的关键。

这个非常值得老中学习。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老中有这种坚韧,但是所受教育有限。后来者受了教育,却常常把坚韧忘了。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撤 vs. 撒 secret solved.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坚韧,一不做二不休的性格是成大事的重要条件。
90年代初,我一个中学同学得到英国大学的奖学金,申请英国签证被拒,同1天几个获得奖学金的都被拒,他打电话给英国导师,那个时候国家长途非常贵,但与改变你一生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他的导师给英国使馆打电话要人,最后英使馆给了他签证,另几个获得奖学金的签证申请者由于没象他那样再努力一把,也就没能留英。
我那中学同学是清华毕业的,互联网热后到美国,现在也有几千万美元身家了。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这是挺理想的组合,实干、忽悠推广、拉资金
不上税 发表评论于
一楼说的没错,老中主内干活,老印出去忽悠。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华印犹组合,一个干活,一个把手里的工作变成梦想,一个找到资金让梦想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