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香蕉从哪头吃”能看出理性感性?心理学家都乐了(图)

“香蕉从哪头吃”能看出理性感性?心理学家都乐了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15-03-02 22:17:5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根香蕉,你从哪边开始吃?A、B两派已经撕起来了。这个和“甜咸之争”、“蓝黑白金裙”一样严肃的问题,又掀起了一场网络大战。从哪头吃比较科学?我们先不讨论这个。我们今天要说道说道的,是这原微博的提示:香蕉从哪头剥开能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是理性还是感性——这个无厘头话题让心理学家都看乐了。

先来看看这张图:



微博的这张图片将香蕉的两头分别标注为A和B,A头就是细而长的,连接一把香蕉的那头,反之则是B头。微博里配上的文字是,习惯从A开始剥的人比较理性,习惯从B开始剥的人比较感性,而随便从哪边剥的人就会比较花心。

很快,关于如何吃香蕉的问题成了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A、B两派互不理解,隔空开战。

观察者网小编在办公室里做了个调查,在受访的12人中,有9人从A处剥开,只有1人表示从B端剥开,1人表示是从中间折断吃的,还有1人说是得看当下心情……

那1个从B端剥开的“异端”表示不能理解从A处剥开,反问其余9人:“A端剥开了手怎么拿香蕉啊?!”“手握着A,B开始剥,吃到A那里,正好全部扔掉,不会散架,手上还不脏。这样不是很好么?”说得有理有据,小编竟无言以对。

可对于A党来说,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有人从B剥香蕉,忧心忡忡地提醒B党:“从B端剥会弄到指甲里啊。脏脏的!”

而就在大家各执己见争执不下的时候,天空中飘来一个更大的问号:为什么没人问橙子橘子从哪头剥……



看样子,小黄人也是从A端剥香蕉的呢。

心理专家怎么看?

和习惯关系较大

香蕉从哪头剥开居然能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是理性还是感性?这个无厘头话题让中大医院精神心理科医学博士牟晓冬表示比较“无语”。听说香蕉大战后,牟晓冬乐了,“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娱乐,和心理学无关。”牟晓冬说,以他推测,和父母怎么教的比较有关系,“学习的因素占比比较大,小孩子看到大人怎么剥,就会模仿。”

因为自己是从A开始剥,因此对于从B剥开的人,牟晓冬也表示非常惊讶,“我打算买一把香蕉,散开同事,看看大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是怎么剥开的。”

牟晓冬说,像怎么挤牙膏还是能看出人的条理性,比如从下往上挤的人比直接从中间挤的人要更有条理些,但剥香蕉这个比较“无厘头”,“应该还是和习惯相关。”

无厘头话题可缓解生活压力等不良情绪

近年来,粽子、汤圆、豆腐脑,以及月饼的咸甜之争,在网络上一直是网友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看似无聊的话题,却总能激起网友满腔热情地讨论,且往往各自站好阵营后,就开始“互喷”,对对方的喜好表示完全不能忍受。

那么,大家为何会对这样的网络“口水话题”产生兴趣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网友们的几番“激战”,是社会心态的反映,“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紧张焦虑,网上的一些言论,尤其是比较搞笑的,可以缓解这样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得到放松。当然,也有部分人讨论这个是出于好奇心或是想要打发时间。”与此同时,邱建新表示,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公民对于话语权更加重视,“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观点,网友们参与进来,在某些方面也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

对于以往各种甜咸之争以及近日的香蕉从哪头剥的问题,邱建新认为,这是社会个体化、差异化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不同在所难免,网友的讨论实质上是观点的碰撞,无需下准确定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穆斯林新市长上任 富豪痛批这政策:把纽约变印度
中国多家银行:瘦身!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中国发视频扬言全球通缉沈伯洋 本人愤怒回应
中国举办全球盛会!西方巨头集体缺席




24小时讨论排行

结束政府关门 川普打趴奥巴马 一次重大胜利
国会女股神退场!裴洛西海捞1.3亿,报酬率16,930%惊呆市场
红军城陷落在即,俄军或迎巴赫穆特后最大胜利
多名民主党人倒戈支持重开政府,舒默被要求下台
不给同性婚姻发结婚证?9位大法官一致拒绝!
山东取暖费补贴标准,让人看清了“身份的温差”
女子持绿卡30年 入境仍在机场被抓 羁押中过感恩节
中国战狼薛剑争议不断 曾称以色列是纳粹 插手日本选举
曾宣告活不了4年 美国“无脑女婴”20岁了 家人呼奇迹
白宫深夜出手!川普赦免"2020假选举人案"关键人物
34岁穆斯林,拿下纽约,要向富人开刀
特朗普威胁BBC求偿$10亿美元 高层连环辞职
中国战狼外交官扬言“砍头” 高市早苗不撤回言论
俄猛轰能源设施!乌克兰「多地轮流断电」
何清涟:纽约的社会主义试验注定以闹剧收场
日经:川普关税比一带一路更可怕 胁迫外交 反噬美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香蕉从哪头吃”能看出理性感性?心理学家都乐了

观察者网 2015-03-02 22:17:50


一根香蕉,你从哪边开始吃?A、B两派已经撕起来了。这个和“甜咸之争”、“蓝黑白金裙”一样严肃的问题,又掀起了一场网络大战。从哪头吃比较科学?我们先不讨论这个。我们今天要说道说道的,是这原微博的提示:香蕉从哪头剥开能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是理性还是感性——这个无厘头话题让心理学家都看乐了。

先来看看这张图:



微博的这张图片将香蕉的两头分别标注为A和B,A头就是细而长的,连接一把香蕉的那头,反之则是B头。微博里配上的文字是,习惯从A开始剥的人比较理性,习惯从B开始剥的人比较感性,而随便从哪边剥的人就会比较花心。

很快,关于如何吃香蕉的问题成了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A、B两派互不理解,隔空开战。

观察者网小编在办公室里做了个调查,在受访的12人中,有9人从A处剥开,只有1人表示从B端剥开,1人表示是从中间折断吃的,还有1人说是得看当下心情……

那1个从B端剥开的“异端”表示不能理解从A处剥开,反问其余9人:“A端剥开了手怎么拿香蕉啊?!”“手握着A,B开始剥,吃到A那里,正好全部扔掉,不会散架,手上还不脏。这样不是很好么?”说得有理有据,小编竟无言以对。

可对于A党来说,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居然有人从B剥香蕉,忧心忡忡地提醒B党:“从B端剥会弄到指甲里啊。脏脏的!”

而就在大家各执己见争执不下的时候,天空中飘来一个更大的问号:为什么没人问橙子橘子从哪头剥……



看样子,小黄人也是从A端剥香蕉的呢。

心理专家怎么看?

和习惯关系较大

香蕉从哪头剥开居然能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是理性还是感性?这个无厘头话题让中大医院精神心理科医学博士牟晓冬表示比较“无语”。听说香蕉大战后,牟晓冬乐了,“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娱乐,和心理学无关。”牟晓冬说,以他推测,和父母怎么教的比较有关系,“学习的因素占比比较大,小孩子看到大人怎么剥,就会模仿。”

因为自己是从A开始剥,因此对于从B剥开的人,牟晓冬也表示非常惊讶,“我打算买一把香蕉,散开同事,看看大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是怎么剥开的。”

牟晓冬说,像怎么挤牙膏还是能看出人的条理性,比如从下往上挤的人比直接从中间挤的人要更有条理些,但剥香蕉这个比较“无厘头”,“应该还是和习惯相关。”

无厘头话题可缓解生活压力等不良情绪

近年来,粽子、汤圆、豆腐脑,以及月饼的咸甜之争,在网络上一直是网友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看似无聊的话题,却总能激起网友满腔热情地讨论,且往往各自站好阵营后,就开始“互喷”,对对方的喜好表示完全不能忍受。

那么,大家为何会对这样的网络“口水话题”产生兴趣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网友们的几番“激战”,是社会心态的反映,“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紧张焦虑,网上的一些言论,尤其是比较搞笑的,可以缓解这样的不良情绪,让他们得到放松。当然,也有部分人讨论这个是出于好奇心或是想要打发时间。”与此同时,邱建新表示,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公民对于话语权更加重视,“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观点,网友们参与进来,在某些方面也是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

对于以往各种甜咸之争以及近日的香蕉从哪头剥的问题,邱建新认为,这是社会个体化、差异化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不同在所难免,网友的讨论实质上是观点的碰撞,无需下准确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