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瞄准“两会”?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一部批评中国严重雾霾的纪录片正在网上引发巨大的反响,这表明中国官方更加容忍公众对污染问题的讨论。

自上周六发布以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前主持人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已在腾讯(Tencent)的视频网站上被点击播放逾1.36亿次,并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这部时长104分钟的纪录片引发的巨大反响——以及政府审查机构允许其在各大网站上流传的事实——表明,官员们希望利用公众压力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以便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治理污染。

中国环保部长陈吉宁周日表示,他已经向柴静发短信表示感谢,因为她拍摄了一部“值得我们钦佩”的纪录片。官方媒体报道称,陈吉宁将这部纪录片与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相提并论,后者因推动了美国的环保运动而广受赞誉。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在其网站上也播出了对柴静充满同情的采访,后者表示,她自己拿出大约100万元人民币(合15.94万美元)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正好赶在本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发布,似乎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扩大其政治影响力。绿色和平东亚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负责气候和能源政策的高级官员李硕表示:“这部纪录片非常特别,因为它触及了更为广泛的人群。我评估其影响的依据是,我的父母注意到了它。通常我做的工作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今年人代会的议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受这部纪录片影响。”

在纪录片中,柴静站在荧幕前面向现场观众演讲,不时穿插播放采访片段、动画和雾霾照片,这些场景令人想起阿尔•戈尔(Al Gore)出演的气候变化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该纪录片极大地依赖感性呼吁和个人叙述。在纪录片的开头,柴静讲述了她的女儿还没出生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必须在出生后几天内切除。

在播放女儿未出生前的超声诊断图的时候,柴静表示:“在实施麻醉之前,医生告诉我,‘她太小了——如果我们实施全身麻醉,她有可能醒不过来’。”柴静还为中央电视台做过《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调查性报道。

官方支持这部纪录片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反腐运动已经指向其最大的目标之一,即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中石油(CNPC)。

中国前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曾经担任中石油党委书记,他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临腐败指控的最高级别官员。周永康在能源领域的众多亲信已经被捕,包括中石油前董事长蒋洁敏。

网上对《穹顶之下》有褒有贬,批评者指责柴静被反华势力利用。一些人则关注她曾赴美生产,并怀疑中国空气污染和她女儿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Ma Nan上海和郭晨北京报道

译者/何黎
zhef 发表评论于
关于雾霾,官方一直在用两个说法欺骗民众(柴静的纪录片也受到了影响)。其一是说西方也曾有污染。真相是西方国家在工业污染最严重时,也没有达到今天中国这种全国一片灰暗的可怕程度,2013年12月,中国25省、100多座大中城市出现近半月的雾霾时,喉舌媒体便拿出伦敦1952年空气污染时的照片,但伦敦那次事件只是局限在一个城市的单一事件,有其偶然性,而且只持续了4天,以后就再未出现。洛杉矶的光雾事件也是只局限在一地,而且只在几个月内发生,不象今天中国动辄是半壁江山蒙尘,几十个省、一百多座大中城市笼罩在灰霾中,频率之高、范围之广,人类史上未见。

其二,官媒总说西方国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后来让环境得以恢复。其实,西方当初远没有污染到今天中国这样的地步,中国今天的污染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一般的治理已经很难恢复,有句话叫“万劫不复”,对土壤、河流湖泊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办法了,就像一个人元气大伤后,再怎么治疗和调理,也不可能再恢复到往日的健康状态。中共过去三十年疯狂破坏环境提高GDP,对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所以很难再恢复到过去。更何况,他们现在还不愿意牺牲经济利益、真正花力气去治理,还在变本加厉地破坏!
lewinsky 发表评论于
恐高是一种心理障碍, 一个人只需要两点, 重心在两点之间, 就可以无需努力悠闲的平衡自己。
然而心理障碍却让人在高空的两点无法享受在地面的悠闲。

类似的心理障碍随处可见, 比如有的人对数学有心理障碍, 有得人甚至对电脑操作有心理障碍, 认为那是高不可攀的技术~

虽然每一个人的感知都不是真实,而是有一定距离, 而心理障碍感觉到危险远远的超出真实。

认识你的心理障碍瓶颈, 就可以让你惊喜的实现你的潜能。 以前有一个奥运金牌举重运动员, 美一次都无法突破自己的纪录, 他的教练知道他能, 就用特别标识的重盘隐瞒了真实的重量。 运动员感觉那是他自己的纪录,”轻易“就举起。 于是教练恭喜他再次创新了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