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也是蛮拼的!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马桶盖! (图)

也是蛮拼的!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马桶盖!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5-02-07 04:22: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也是蛮拼的!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马桶盖!】 日元持续贬值和外国人免税商品范围扩大等措施,大量游客赴日购物。在免税店,一上午就有十几辆大巴满载着中国旅行团专程来采购。售价1万多人民币的电饭煲每天卖几十台,买主80%来自中国。而2000元的带杀菌除臭、加热、冲洗等功能的马桶座,也遭疯抢。


为啥要去日本买马桶盖?
 
家里养小孩的人大都有从日本海淘花王尿不湿的经历,而一旦熟悉日淘之后,就发现有太多东西值得从日本淘了,甚至包括马桶盖。
 
日淘马桶盖可不是为了便宜。日本马桶盖售价约2000元人民币,但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痛点”是,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专栏中写到,很多朋友去日本旅游都会买马桶盖回来,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神情和拗口的汉语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
 
除了马桶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一淘。
 
很多人买了吹风机,据说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有女生当场做吹头发试验,“吹过的半边头发果然蓬松顺滑,与往常不一样”;
 
很多人买了陶瓷菜刀,据说耐磨是普通钢的60倍,“切肉切菜那叫一个爽,用不到以前一半的力气,轻松就可以把东西切得整整齐齐了”;很多人买了保温杯,不锈钢真空双层保温,杯胆超镜面电解加工,不容易附着污垢,杯盖有LOCK安全锁扣,使密封效果更佳。
 
据吴晓波所见的冲绳那霸机场,小且精致,规模堪比国内中等地级市的机场,购物团的人涌进去,顿时人声鼎沸,不多时,在并不宽敞的候机大厅里,便满满当当地堆起小山般的货品纸箱,机场的地勤人员大概已然习惯,始终面带笑容、有条不紊,这样的场景大抵可以被看成是“日本制造”的一次小规模逆袭。
 
有一阵子,到日本旅游顺手抱一只电饭煲回来成为“时尚”,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
 
“日本的电饭煲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吴晓波在参观美的产品馆时询问陪同的工程师。
 
工程师迟疑了三秒钟,然后实诚地回复说,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真的不错,“有时候我们去日本,领导也会悄悄地让我们拎一两只回来。”
 
“我们在材质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现在还没有找到办法。”
 
美的创办于1981年,是全国最大的电饭煲制造商,从1993年开始生产电饭煲,与日本三洋合作,引进模糊逻辑电脑电饭煲项目,逐渐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先者。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占比的反转,竞合关系发生微妙改变,日本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输出变得越来越谨慎,“很多拥有新技术的家电产品,不但技术对中国企业封锁,甚至连产品也不外销,比如电饭煲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很多年来,“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已经失效了。
 
驰骋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而今却陷入前所未见的彷徨。
 
痛苦之一,成本优势丧失。
 
“中国制造”的成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大抵只有一项——成本优势,土地、人力、税收等优势,且对环境保护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形成了制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可如今,随着各项成本的抬升,性价比优势已薄如刀片;
 
痛苦之二,渠道优势瓦解。
 
很多年来,国内企业发挥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本领,在辽阔的疆域内构筑了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可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数再造,渠道被彻底踩平,昔日的“营销金字塔”一夜间灰飞烟灭;
 
痛苦之三,“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
 
“转型升级”的危机警报,已在制造业拉响了很多年,然而绝大多数局中人都束手无策,近年来,智能硬件、3D打印、机器人等新名词更让很多50后、60后企业家半懂不懂、面如死灰;可是,那霸机场候机大厅里小山般、正在打包托运的货箱,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道理,制造业有个非常朴素的哲学:
 
做电饭煲的,能不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
 
做吹风机的,能不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
 
做菜刀的,能不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
 
做保温杯的,能不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
 
做马桶盖的,能不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的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告诉记者,中国更需要的是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而不是美国式创新,提高现有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要比开拓一个全新的
 
领域,对于中国来说更现实。
 
诚然,立足本行,精益救精,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涌现,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中国制造的明天,也许就在于能否让国人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大学大洗牌:留学生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六年全部白干,马斯克砍掉自研芯片到底为啥?
2025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内地13所高校位列百强
上海这栋1.5亿元起拍的历史建筑因无人出价流拍
挪威媒体:特朗普“突然”打电话称想获得诺奖

24小时讨论排行

被问中国海警船与海军军舰发生冲撞?国防部回应
希拉里称将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但有个条件
价格胜过标签,关税影响下为何“美国制造”不香了?
社保新规,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工资?
在英国的香港少女一觉醒来 发现自己被中国悬赏通缉
战后80年,日本首相石破茂讲话未提战争加害责任
特朗普提名他获“终身成就奖” 汤姆·克鲁斯婉拒了
中国女子苦熬15年拿到绿卡 却因这个当场注销!
胡锡进:普京飞赴美国,他是去冒险还是去收割?
挪威财政大臣突然接到特朗普电话 谈到诺奖和平奖
美国大学大洗牌:留学生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中方正严管稀土囤积,外企开始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
川普:我将竭尽所能拯救黎智英 尽管习近平不满意…
妻子被关,尹锡悦戴手铐脚镣外出就医,“狱中特权”被中止
“不交社保”潜规则被打破,快餐茶饮的缴纳现状如何
苏-57与F-22战机可能在阿拉斯加空域首次正面相遇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也是蛮拼的!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马桶盖!

综合新闻 2015-02-07 04:22:11


【也是蛮拼的!中国游客赴日疯狂抢购马桶盖!】 日元持续贬值和外国人免税商品范围扩大等措施,大量游客赴日购物。在免税店,一上午就有十几辆大巴满载着中国旅行团专程来采购。售价1万多人民币的电饭煲每天卖几十台,买主80%来自中国。而2000元的带杀菌除臭、加热、冲洗等功能的马桶座,也遭疯抢。


为啥要去日本买马桶盖?
 
家里养小孩的人大都有从日本海淘花王尿不湿的经历,而一旦熟悉日淘之后,就发现有太多东西值得从日本淘了,甚至包括马桶盖。
 
日淘马桶盖可不是为了便宜。日本马桶盖售价约2000元人民币,但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痛点”是,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专栏中写到,很多朋友去日本旅游都会买马桶盖回来,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神情和拗口的汉语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
 
除了马桶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一淘。
 
很多人买了吹风机,据说采用了纳米水离子技术,有女生当场做吹头发试验,“吹过的半边头发果然蓬松顺滑,与往常不一样”;
 
很多人买了陶瓷菜刀,据说耐磨是普通钢的60倍,“切肉切菜那叫一个爽,用不到以前一半的力气,轻松就可以把东西切得整整齐齐了”;很多人买了保温杯,不锈钢真空双层保温,杯胆超镜面电解加工,不容易附着污垢,杯盖有LOCK安全锁扣,使密封效果更佳。
 
据吴晓波所见的冲绳那霸机场,小且精致,规模堪比国内中等地级市的机场,购物团的人涌进去,顿时人声鼎沸,不多时,在并不宽敞的候机大厅里,便满满当当地堆起小山般的货品纸箱,机场的地勤人员大概已然习惯,始终面带笑容、有条不紊,这样的场景大抵可以被看成是“日本制造”的一次小规模逆袭。
 
有一阵子,到日本旅游顺手抱一只电饭煲回来成为“时尚”,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
 
“日本的电饭煲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吴晓波在参观美的产品馆时询问陪同的工程师。
 
工程师迟疑了三秒钟,然后实诚地回复说,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真的不错,“有时候我们去日本,领导也会悄悄地让我们拎一两只回来。”
 
“我们在材质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现在还没有找到办法。”
 
美的创办于1981年,是全国最大的电饭煲制造商,从1993年开始生产电饭煲,与日本三洋合作,引进模糊逻辑电脑电饭煲项目,逐渐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先者。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占比的反转,竞合关系发生微妙改变,日本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输出变得越来越谨慎,“很多拥有新技术的家电产品,不但技术对中国企业封锁,甚至连产品也不外销,比如电饭煲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很多年来,“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已经失效了。
 
驰骋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而今却陷入前所未见的彷徨。
 
痛苦之一,成本优势丧失。
 
“中国制造”的成就,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大抵只有一项——成本优势,土地、人力、税收等优势,且对环境保护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形成了制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可如今,随着各项成本的抬升,性价比优势已薄如刀片;
 
痛苦之二,渠道优势瓦解。
 
很多年来,国内企业发挥无所不用其极的营销本领,在辽阔的疆域内构筑了多层级的、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可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数再造,渠道被彻底踩平,昔日的“营销金字塔”一夜间灰飞烟灭;
 
痛苦之三,“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
 
“转型升级”的危机警报,已在制造业拉响了很多年,然而绝大多数局中人都束手无策,近年来,智能硬件、3D打印、机器人等新名词更让很多50后、60后企业家半懂不懂、面如死灰;可是,那霸机场候机大厅里小山般、正在打包托运的货箱,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道理,制造业有个非常朴素的哲学:
 
做电饭煲的,能不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
 
做吹风机的,能不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
 
做菜刀的,能不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
 
做保温杯的,能不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
 
做马桶盖的,能不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的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在这个意义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告诉记者,中国更需要的是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而不是美国式创新,提高现有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要比开拓一个全新的
 
领域,对于中国来说更现实。
 
诚然,立足本行,精益救精,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涌现,实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中国制造的明天,也许就在于能否让国人不必越洋去买马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