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大比拼 俄勒冈大学华裔教授赵勇火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全球与在线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勇教授

  用中国网民喜欢使用的一个词来说,来自中国的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全球与在线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勇在美国火了。

  在美国社会、政界、教育界持续了三十多年甚至六十多年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激烈辩论中,来自四川普通农民家庭的赵勇教授扔出了一颗大炸弹,或曰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震耳欲聋的观点。

  赵勇认为,美国政府和政界对中国学生国际考试成绩优秀的羡慕是不了解中国教育实情的瞎羡慕,是被忽悠了,而力图促使美国教育学习模仿中国教育则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比缘木求还糟糕,还糊涂,简直是自寻死路。

  在赵勇看来,美国教育之所以成就巨大,令世界许多国家的人、尤其是是让中国众多的人倾慕,就是因为美国的教育不是中国式的,而是美国式的;美国不应当把中国也在努力抛弃的应试教育的垃圾再捧起来当宝贝。

  鉴于赵勇教授的特殊成长经历,鉴于他在中国和美国的第一手教育经历、观察、实践和研究,赵勇有关美国教育改革的犀利观点令他的支持者大为振奋,也令对立观点的人感到不得不刮目相看。

  赵勇在俄勒冈大学也是教育评估测试、政策与领导系的教授。

  纽约大学教授戴安•拉维奇在美国知识界很有影响力的《纽约书评》杂志发表长篇书评,评论赵勇最近出版的有关美中教育对比的新书《谁害怕大坏龙:为什么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优秀(以及最恶劣)的教育体制》。

  拉维奇写道,奥巴马总统、教育部校长邓肯、美国国会议员和各州的州长和议员都应当读一读赵勇的这本书。

  在赵勇新书出版之后,美国之音对他进行了专访。赵勇就中美教育对比涉及广泛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赵勇的美中教育对比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是批评美国,但他也对中国的种种教育问题提出了尖锐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教育的最根本问题是大一统的政治笼罩教育,限死了教育,而在他的有生之年,中国恐怕没有希望走出这种困境。

  与此同时,尽管赵勇对美国的教育有激烈的批评甚至谴责,但他也表示对自己的孩子在美国得到的教育感到非常非常满意。他认为,美国教育强调学生个人发展、个人兴趣、个性发展是美国教育的大优势,“而美国的公立学校的包容性是全球最好的,这种包容性往往可能孕育不寻常的天才。”

  赵勇出生长大在四川农村,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学,父母是文盲半文盲。他表示,自己当年上学没有人管,反倒让他得到了一种可以自由追求自己兴趣的另类“美式教育”,让他受益匪浅。

  赵勇在采访中也对计划来美国留学的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提出了他的告诫。

  *成长经历和学术兴趣缘起*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美中教育对比问题的?

  答:很久了。大约从2001年,美国国会通过“不落下一个孩子”(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之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No Child Left Behind的有点像拷贝中国的做法。因此,我就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起来。

  问:当初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开始感兴趣的,可以具体说说吗?

  答:首先,我是在中国长大的,是受过中国教育的。我到美国来读博士,研究的都是教育心理学,语言教学,都是技术方面,从宏观的方面,从教育政策方面对这个问题关注得很少。后来开始关注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后来还有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它们对中国的教育过分地夸张。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把中国的教育看得过分地好。我们在中国受过教育的人其实都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西方有时候有一些学者可能一知半解,在看中国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些理念投射到中国身上。

  我觉得有必要让西方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有一点自信。在我看来,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大都是错误的,被误导的。我研究这个问题,在这方面的考虑多一些。

  *美中教育本质差异*

  问:我知道我接下来问的这个问题可能会有点强人所难,但我还是想问:这些年来,你有很多的机会从第一线观察美中两国教育;假如你只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你所认为的美中教育的最大差异,你的例子会是什么?

  答: 我觉得最大的差异就是,美国的教育至少口头上是说发展每个人的个性,而中国的教育至少从传统上说是培养有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从另一个层次上讲,中国的教育是由一个大的强权政府所主办的,一切教育要听从“党的教育方针。”不管这种教育方针是好是坏,它要培养的人要符合“国家的要求”。

  而在美国则是要符合个人的要求。因为美国的教育不是一个政府办的,而是上万个政府办的。每一个学区都是一个独立的政府。

  问:我接下来要问一个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很多中国人认为,中国的孩子,亚洲的孩子在数学能力上比美国的孩子强,在语文教育方面美国,美国的孩子要比中国的孩子强。你对在中国人当中普遍流行的这种看法有什么评论?

  答: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培养数学考试能力比较强。但你数学考试能力不等于数理逻辑能力。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美国,媒体报道配有数据,图表,老百姓都必须能看懂这些。美国人辩论一般也要讲证据,论据,论点,这一些都要有数据说明。

  但我们在中国进行辩论,很多时候并没有数理逻辑在后面。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好,并不等于他们的数学能力就是好。我想在这方面有不少误解。现在很多人把数学考试当作是判断能力的一种方式。(不幸的是,)我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来判断能力。大家的误解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

  数学能力是很多方面的。比如,空间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想象力。这跟考试能力可能没有多少关系,尤其是在早期数学阶段。

  就语文教育而言,我们不好截然说美国的教育好不好。美国传统上让学校孩子读原著,在高中初中都是读原著。而且辩论、讨论也比较多,也更多地强调自我表达能力。所以,美国孩子在自我表达能力方面强一些。知识方面,美国的语文教学可能比不过中国的语文教学。但在教育孩子运用文字、语言能力方面可能要超过中国的孩子。

  中国的语文教育对现有知识的传递应当说很有价值,而且效果也很好。但现有知识的大问题在于,现有的知识是已知的知识,如何探讨未知的知识,在这方面中国的语文教育就比较弱。

  问:我还想再追问一句:就语文/语言艺术language art教育而言,你认为美中两国的关键性差异是什么?假如让你举一个最明显、最扎眼、最让你这位专家感觉印象深刻的差异,你的例子会是什么?

  答:我首先想说,美国的传统教育在近10年已经消失了很多。所以,我现在谈的可能是“不落下一个孩子”No Child Left Behind法之前的美国教育。因为美国这十来年的教育基本上是在破坏它以前的优势,走向一种劣势,偏向于中国,越来越接近中国的传统教育了。所以,我这里要说,我要谈的是美国先前的教育。

  我们所看到的语文教育,中美两国最大的差异是,美国的后期语文教育,也就是在教阅读多之后,更多地是强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创作,让学生参与写作;而中国的教育则更多的是让学生承担一种消费者的角色,让学生消费信息,消费知识。

  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被教着表达,在小学低年级就要假模假式地写书评,写书,甚至写书出版。美国这边的语文教学可说是更多地强调语言一种表达,一种创作。

  *留学美国的告诫*

  问:假如说,你有一个亲戚的孩子要到美国来上学,你要给这个即将来美国上学的中国中学生什么告诫?

  答:我觉得我要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建议就是,首先,你要知道,这里是需要你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里的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师或家长的事情。所以,找到你自己的兴趣点,这不是一句空话或假话。这里真的是尊重你的这一点。

  第二,你要主动。学习不是别人灌输给你的,而是要你自己去追求的。

  这两点我觉得值得要来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考虑。

  问:假如说,你有一个亲戚的孩子要到美国来上大学,你要给这个即将来美国上学的中国大学生什么告诫?

  答:我觉得同理可推。我在美国的大学教书差不多教了接近20年了。经历过各种各类的大学。我感触最深的是,在中国,由于家长、学校、政府的强力主导,孩子基本上对自己的兴趣失去了关注,对自己的学习也没有信心,都认为学习是满足别人的需要,是做给别人看的。

  但在美国,教育是为你服务的,这边的教育把你自己的发展看得更重要;教育是帮助你发展,帮助你成长。

  我觉得来中国学生来美国上大学,最重要的一点是积极、主动,自己对自己的兴趣负责任。你花这么多的钱、花这么多时间来这里,不是为了满足一个老师的需求,也不是满足学校对你的要求,而是要对你自己确确实实有价值。

  另外一点建议是,中国的教育过分传统。学习只是上课,只是跟老师打交道。美国的大学教育更多的是跟社区打交道,跟周围的人打交道。大学越好,就越开放,里面的讲座就越多。老师教授都不会主动来管你,需要你自己主动去参与。

  如果你上了一个很好的大学,只是整天上课,那就是浪费了机会。那些课你在中国通过网络也能上。中国和美国大学教育的差别就是大环境。在美国上大学跟环境打交道是非常重要的。

  *美中两国了解与误解*

  问:你经常中美两国两边跑。就你看来,中国人到底对美国的教育有多了解?到底是真正的了解多,还是误解多?

  答:我觉得可能误解更多吧。因为太多的人走马观花,来看一眼就觉得可以下总结了。有些人到了一个地方呆一天就可以写一本书,一个月可以写一篇文章,呆几年之后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这说明,开始的时候觉得什么多新奇。

  中国人对美国的教育有很多很多的误解。第一个误解是过分看重成绩。国际学生评估考试,中国学生考得好,我们就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了。孩子到美国读书,就以为美国也是看成绩,把美国的SAT(中学成绩评估考试)看作是洋高考,觉得这就是考试了。

  中国人还是一种传统的科举概念,以为考过了就大功告成了。其实考试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中国人还有一种误解,以为美国的教育是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其实联邦政府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的教育影响非常非常小。这首先是教育的主权归各个州,而各州的学区又是独立的,学区管理机构都是选民选出来的。

  这种主管权非常分散、地方自治的教育体制使学校彼此之间差异很大。这也使很多势力在角力。民主党,共和党,加上工会,教师,出版商都参与其中。

  另外,中国人对美国的教育还有一个误解。中国是官本位,于是就以为联邦政府教育部长可以呼风唤雨。这其实在美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对美国的教育体制不了解,对学校教学设置不了解,对美国50个州的差异性更不了解。

  还有,中国国内的人以为,教育就是教学的浓缩,就是看课堂教学。而教育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课堂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要看博物馆,图书馆,孩子课外活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参与。这一切都是教育的一部分。中国人对这一点理解的比较少。

  *中国教育困境难脱*

  问:中国教育当局以及中国的学生家长现在显然也意识到,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教育是死路一条,要不得,所以在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你觉得中国在可见的将来有可能摆脱应试教育吗?

  答:我觉得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摆脱应试教育是不可能。至少,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觉得可能比较小。为什么呢?因为传统文化很难摆脱。

  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用考试来判断教育,而且认为考试是很公平的选拔官员的方式。这是很难很难摆脱的。

  我们看到,在韩国,在日本,台湾,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已经很发达,摆脱应试教育理应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了。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摆脱。

  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应试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方面是,要通过考试来满足权威的需求。考试就是一个权威,主持考试的要判断你。应试也是国家控制人民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出题,我要求你做我想要你做的事情。你满足了我,我就给你奖励。考试是指挥社会的一根指挥棒,也是控制民众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应试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是强迫人们满足权威的一种方式。

  这些年为什么我对中国很少批评?因为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改革毕竟是在向好的方向走。我的大部分批评是针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教育改革的批评。因为我觉得他们越来越崇尚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为何物*

  问: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什么,我一直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赵教授对中国所说的素质教育有什么理解?

  答: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什么。但我知道它想不是什么。

  素质教育是应对应试教育的。中国的素质教育的方向和口号可以理解为反应试教育,也就是要强调素质更重要。素质包括思考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社交能力,而不仅仅是会考试。考试只是反映你的做题能力,常常会有高分低能的情况。

  就中国的素质教育而言,我看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教育改革,绝大部分是努力扩大学习面,再就是让学生不要过分追求考试分数。最近的高考改革在这方面的努力也看得出来,比如,不让奥数来驱动学生的学习。

  在我看来,中国的素质教育更多的是趋向于美式教育,更多的是看重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不仅仅是认知能力,也包括行为能力以及其他很多方面。我认为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关于更加开放式教育的笼统的概念。

  *美国能补救中国教育吗*

  问:中国从执政党和政府最高层领导人到普通的工人、公司雇员、政府官员甚至农民都希望把孩子送到西方国家,最好是送到美国来接受教育。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答:这我觉得应该是反映了一种历史演进。我们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从开始蔑视洋人到崇尚洋人,崇洋成为一种趋势。大家都以为西方的教育很好,比中国的好得多。但中国人也有心理矛盾。有人把孩子送到美国来,又觉得美国这边的教育不那么好。这里有一种悖论。

  另外,有些人家的孩子在中国不可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把孩子送到美国来是一种很方便的出路。另外还有富人移民,不愿意让孩子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压力。还有人把孩子送到这边来受教育,是转移财产的一部分。

  总之,把孩子送美国来受教育,尤其是送小留学生过来的情况非常复杂。

  对年龄大一些的学生,比如说本科生、研究生,我觉得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崇尚西方教育,他们认为至少在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方面,美国的教育要优于中国。另外,他们希望在这个国际化时代有国际经验,在国外学习过,对今后的工作和人生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也是一种必要。

  问:我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或许有些傻,但我还是想问,你觉得美国的教育有可能挽救中国的教育吗?换句话说,中国全民送孩子到美国来留学,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纠正中国的教育弊端?

  答:把孩子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可以对中国教育有所纠正,有所影响。但这留美国的人毕竟量还是小。我希望它能在政府层面、 教育领导层面、教师层面和家长层面产生一些影响。

  我们看到,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很多留学生回去做官,都是受过西方教育的。所以,美国教育的影响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些影子。但在大的方面对教育本身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多。而且,我觉得留学生的比例还是很不够。但绝对会有帮助的。

  但美国教育也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良药。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跟美国不一样,中国所需要的人才也许和美国所需要的人才不完全一样。

  *症结是政治还是传统*

  问:中国的教育今天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应当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多大程度上归咎于当下的中国政治?

  答:我觉得更多的是传统文化,因为中国政治没有跟传统隔离开。我们看到,实际上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是大一统,设置郡县,一统天下,开始中央集权。中国现在也是这样。

  教育也是这样。我们的教育,考试,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央集权。科举考试,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很好的选拔官员的一种模式,或者说,是给平民一步登天的机会。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皇帝用排除血统论和封建的方式挑选可以利用、能满足他意志的人,让有可能挑战皇帝人的都入皇帝毂中,成为皇帝可使用的人才。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说一直是集权主义的教育?因为是要服务于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中国古代私学的创立者)孔子其实也是这个想法。孔子的说法是“各归其位,”要培养顺民各归其位,按照这种方式把官做上去。中国现在的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了这种传统。

  中国学校现在虽然不是以教授儒家经典为核心,而且有数学之类的现代科目,但基本理念和考试指导思想还是跟过去一样的。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或中国政府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政府教育部现在想尽力改革,要弱化考试的分量,但老百姓还不干呢。每次考试改革,老百姓反弹得很厉害。

  关键问题是,几千年来,我们只有一个老板。老板说,“我要这样的人,”你只能成为那样的人。你要有其他的能力,你也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没有地方发挥。现在好在有国企,私企,还可以出国,通道多了一点。

  但老百姓的传统思想还是认为考试考过,就算成功了。在中国古代,不管你怎样,只要你能考上进士,成为状元,你就有官位。现在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考试作弊的呢?我觉得中国老百姓传统思想还是没变,以为只要蒙混过去,以后不管我能不能干,反正我已经得到好处了,因为在过去考试过关就是人生的成功。

  现在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作弊非常头痛。加拿大也发现,很多留学生在那里留学,都是顾枪手替身去考试,去学习。这样的留学还有什么价值呢?

  实际上在美国,考进大学才是教育的开始。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就是浪费时间、金钱和教育的机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中国人)要干这么傻的事呢?我觉得,这是传统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关系。很多中国人以为只要考试成功了,就等于中了举,考上了进士,就有了位置。

  *中国教育死结所在*

  问:中国的官员,尤其是中国的高级官员特别热衷于把子女送到西方受教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官员,尤其是中国的高级官员对中国教育的弊端看得特别清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因此很有希望?

  答:我觉得应该这么说,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看得很清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知道中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的麻烦。

  其实,在当年清末废科举的时候,很多有识之士就意识到科举确实很残害人的发展,对国家,对个人都不利。但同时也有人担心,假如不这么干,是否就等于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否定了呢?

  我们这么年对孔子摇摆不定,一会儿要打倒孔家店,一会儿又认为儒家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弃了科举考试,放弃了孔子,是不是就是全盘西化呢?全盘西化有什么坏处呢?中国人心里很矛盾。

  我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希望不是很大。中国的教育肯定会有进步。但真正的希望在于全面地祛除中央集权化。我在美国也是这么说。

  现在中国有一种呼吁,说是教育要“去行政化。”去行政化还不够。假如一个政府控制了所有的大学中学小学,控制了所有的资源,所有的学生出路,包括学生资格的认证,这样的教育可能就是没有希望的。但中国肯定不敢放开这个。

  问:在你看来,中国教育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换句话说,假如上苍或上帝给你一个机会,只有一个机会,让你除掉中国教育的一个弊端,只是一个弊端。你认为最该除掉的弊端是什么?

  答:中国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大一统,一个政府管这么多的学校,各层教师的资格,还有学校的统一考试。如果能有真正的地方自治,学校教育由各个独立的学区自己决定,那就是最好。

  但那样做,就违背了中共的教育方针,就违背了中央集权国家的价值观了。

  *美国教育最大弊端*

  问:我们把话题转向美国。在你看来,美国教育最大的弊端是什么?换句话说,假如上苍或上帝给你一个机会,只有一个机会,让你除掉美国教育的一个弊端,一个最大的弊端。你认为最该除掉的弊端是什么?

  答:美国教育的最大的弊端是长期以来体制造成的不公平。

  因为美国是地方自治体制,教育都是地方房产税来支撑。所以,美国的学校教育差异跟一个学校所在区域的富裕程度很有关系。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实中国也有这种情况,任何地方都会有这种情况。但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有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我觉得美国教育在经费支持方面应当走向全面的公平。

  我觉得美国走错了一条路,这就是,在解决教育问题的时候没有从经费着手,而是从教学标准上着手。实际上,是在解决一个错误的问题。

  问:我知道赵教授也有孩子在美国上公立学校。我想我们的读者很想听听赵教授现身说法,想知道赵教授对自己的孩子在美国的公立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否满意?

  *美国教育之好*

  答:我的孩子在美国这边受过私立学校教育,也受过公立学校教育。我对他们的教育非常满意。

  从另一方面说,我觉得孩子的教育更多地要看孩子自己——再差的学校,你只要是爱学习,想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你就能学好。

  我觉得一般来说,美国的绝大多数公立学校都是非常非常不错的。这是就它们的整个教育环境而言。对我们这些从中国过来的人来说,我们知道我们当年在中国的学习条件比美国这边差多了,比美国最差的学校都差。

  所以,总体来说,我对美国的公立学校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而且,我先前也说过,一个学生的教育不在于一天两天的教学或学习的活动,不在于一个家庭或两个家庭作业,不在于一次两次考试,而是长期的。

  美国的教育比较广泛,给学生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容许各种各样的人存在。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则不容许一些人存在。美国的公立学校的包容性是全球最好的。而这种包容性往往可能孕育不寻常的天才。

  *放手让孩子独立*

  问:假如赵教授作为学童家长对孩子的公立学校教育不满意,不满意在哪里?

  答:虽然我是研究美国教育的,但我很少去干预我的孩子的教育。我跟他们的老师聊,都是聊老师的事情,不聊孩子的事情。

  从中国的家长来说,假如说他们对美国的教育有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他们可能有时候会觉得美国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

  但我觉得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而是一种好事。美国的教育更注重你的兴趣,培养你的责任感。如果你要放弃你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人的责任感,总是要老师驱动着你往前走,可能你会失望的。

  *美国不了解中国教育*

  问:美国政界、商界许多人对中国的教育赞不绝口,认为中国中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办的国际学生评估测试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成绩大大高于美国学生,显示了美国的教育危机。对这个问题,赵教授有什么评论?

  答: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中国对美国的教育不够了解,美国对中国的教育更不了解。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考试成绩。

  说实话,理智地来看,像PISA这样的考试,考试一个15岁的孩子的数学、阅读和科学能力,15岁的一次考试,对你的人生来说,到底有多大影响?能反映你多少能力?这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一个误解。说实话,连SAT考试预测大学生,它的预测性都非常小。

  注重PISA考试成绩纯粹是拿着一个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它看得很大。当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西方世界大大震惊,以为苏联整个的国力、实力都超越了西方。在某一方面确实是有超越,但苏联整个国家实力没有超越西方——美国没过多久就把人送上了月球。

  看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应该只是看一两个、两三个指数。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美国也有可能有一种我们所谓的美国人凭空制造出来的危机,也就是manufactured crisis。有人制造这种危机,希望制造了这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才会对教育更加重视,才会有更多的投入。

  或者,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希望以此引进所谓的新教育改革,比如教育证券,教育私有化,特许学校,出版商可以以此赚钱,考试机构以此赚钱。

  (记者注:教育证券, education vouchers,即政府出资让公立学校转学到私立学校上学的证券;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s即政府出资的但运营独立于现有公立学校体系的学校;在美国,支持教育证券和特许学校的人说,这可以让美国人有更多的教育选择,让更多的人得以摆脱教育质量低劣的公立学校;批评者则说,这是毁坏并最终毁灭美国得以立国的公立学校制度的努力或阴谋的一部分。)

  这些人可能觉得,就是要把你吓唬住,要让你看到你的失败,看到中国的崛起。中国,苏联,日本常常被用来吓唬美国人。美国人自己也说,中国威胁论出来之后就强迫美国接受一部分人所认为的好的教育改革,比如更多的考试,更多的教育私有化。

  所以说,所谓的中国教育优秀的说法,有的是出于别有用心,有的是出于不理解。还有人是想借这个机会来摧毁美国传统的教师工会。美国有人大夸中国教育,我觉得是有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吧。

  *关于教育的感想心得*

  问:赵教授观察自己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情况,对比自己当年在中国接受教育的情况,有什么感触、感想、心得?

  答:可能最大的感触或感想是,我是生在长在中国农村。可以说,我基本上没有受过中国传统上的那种很好的教育。

  我在“文革”中后期,大约是在1972年开始上学。当时学校学制都改了。我上的是农村的学校。我的父母是文盲、半文盲。周围没有人可以管着我,教育条件很差。这反而使我得到了一种美国式的教育,没有人管我。

  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当时没有这样的目标。当时的大学只是“工农兵”大学生。我在农村不敢想这样的事情。

  (记者注:中国在中共已故的领袖毛泽东发动的延续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长期关闭,后来部分开放,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即从工人、农民、解放军士兵当中选拔大学生。但能获得选拔推荐作为“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的,绝大多数是中共地方干部或跟中共干部关系密切的人家的子女。所以,赵勇教授出身四川普通农民家庭,在“文革”时期不敢想自己也能作为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中共现任领导人习近平也是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

  所以说,我自己的教育不能说代表中国的传统教育。但我所观察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可能更多一些。另外,对很多亲戚的孩子,朋友的孩子的教育我都密切观察。

  至于我自己家的孩子的教育,我觉得我采取的是比较西化的方式。他们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我没有跟他们说,我要求他们干什么,我希望他们干什么。我们家从来没有讨论过他们今后的职业方向。我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女儿正在申请大学。

  我也没有想他们今后要追求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我觉得人生不可预测。最重要的是培养你个人的能力,追求自己的兴趣。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只要你能成为你自己的行业里的最好、最强,你做的事情确确实实是你的兴趣所在,你享受你的努力过程,而不是仅仅是努力的结果,你就可以获得最好的教育。

  *教育与民主制度*

  问:在美国,从典型的保守派的老布什、小布什总统,到典型的自由派如已故的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都主张教育加强统一管理或考试,也就是趋向于中国的那种教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答:一般来说,政治家嘛,从政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一举改变别人。美国的这种教育局面,我称之为权威主义的抬头。这种情况从上个世纪就在民主国家普遍出现。

  说实话,民主是一种效率特别低的体制。分权式的管理,地方自治等等是效率非常低的政府管理方式。于是,这些政治家们都想一挥手就把一切变好。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别人,觉得用集权的方式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

  这是一种权威思想的误解,是哲学上的误导。实际上,民主的价值就在于民主的政府没有那么高的效率。

  高效率有两面,一面是建设性的高效率。你遇到一个明君,思想很好,可能就一切很好。但遇到昏君,问题就糟了。从世界历史上看,还是昏君占绝大多数。昏君掌权,集权政府在摧毁方面就很有效。

  美国这十几年来的教育改革集权化,标准化,中央集权化,实际上对美国的教育摧毁很大。

  好在美国基本体制还是民主的。慢慢的反弹的人越来越多。我估计再过10年,美国人会逐渐认识到,啊,这种集权式的教育改革是一种极大的错误。还是应该复归好传统。

  *美中双方应理智看问题*

  问:对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些问题,赵教授准备如何总结?

  答:探讨中美教育对比确实是很重要。我觉得双方应当理智地看这个问题。

  中美两国文化不一样,体制不一样,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双方对教育的理解不一样。双方那个都用教育这个词,但双方对教育的内涵、目标、过程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做这种对比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很难截然说好坏。对学生家长、对一般的人、对观察者来说,需要看大背景,看过去,看未来。

  中美两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彼此之间还有很强的猜疑。在观察中美两国的时候,容易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过分解读一些小的现象。


好这口 发表评论于
美国在基础教育上也有长足进步。以儿子所上的公立初中为例,数学从初一开始就分了四个水平:advanced 、honor、regular、slow(?). 我以为这样就很好啊,照顾到所有学生的程度,经常有以团队为基础的project, 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在美国只有小学生才比较轻松. 高中就更忙了。比较我表弟在国内的孩子, 她从小学开始就晚上12点才睡觉,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告诉我作业太多根本12????????多
好这口 发表评论于
基本同意beijingchina的观点,但对中国将成为经济总量第一持不同看法,我的看法20年内不可能。为什么呢?看中国这三十年的财富积累跑哪去了?全变成了一座座钢筋水泥建筑。而美国的经济主要靠内需,不靠建楼、不靠出口,高科技产品成出不穷,再加上能源优势,制造业回归已成必然。美国在今后的20-30年不光成不了第二,还可能成为超级第一、一枝独秀。
wsnyy 发表评论于
这个赵勇自我感觉真好!你自己正是中国式教育的产物。没有中国式教育,你还在哪?
至于吗?什么事情值得你狂贬或全盘否定中国式教育?是做学问的吗?
1.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的教育方式。中国式高考对于中国人而言,是目前阶段相对最合理的人才选拔渠道。
2. 中国式教育和美国式教育,各有利弊。实际上,两种教育方式正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3. 西方国家的精英式教育,其实与中国式教育有类似之处。
julienmum 发表评论于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没有强大的基础教育,就不会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就是因为中国的强大的基础教育。但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又有它的弊端,就是应试教育。同时,教育又离不开国内的大环境。邓小平高改革开放没有错,但是"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理论是错的!使得中国全国上下,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金钱。有些人为了钱就不择手段,炫富,生活奢靡!加上舆论的导向,使得全国人民都成了钱的奴隶!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教育的方向也会出现偏差,人们的心态浮躁,所以钱学森才会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尖端人才???美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是很失败的,大学要比中国好。但是做事情就要有扎实的基础,所以美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不够,他才每年都从国外招聘很多人才,H1--B.如果没有这些 各国的人才,美国的优势也不会继续下去的。中国,美国各有千秋!"

Great point!
beanntcn 发表评论于
政治环境决定了教育和文化和医疗和其它。独裁封建,民主自由两相没有可比性。一比就比出个大忽悠。
beanntcn 发表评论于
政治环境决定了教育和文化和医疗和其它。独裁封建,民主自由两相没有可比性。一比就比出个大忽悠。
yaohua 发表评论于
非常同意赵的观点。尤其是关于PISA测试的观点。
我原来也觉得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太松懈,孩子学到的东西太少,所以考试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是,在丹麦电视台看了一个系列节目后,给了我不一样的启示。
这个节目讲了一个中国女孩,在丹麦受了初中,高中,大学教育,毕业后在一所高中教书。她的观点与我原来的观点一致,所以做了一个节目,即帮助3家弱势群体(外国移民)的孩子课外补习,增加学习时间,4周后,小孩的成绩变好了。我 开始也觉得节目很好,丹麦人应该学习。但是在听到一位教育专家的点评后,才觉得有些问题:专家说我们不提倡小孩子花很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而妨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
这个观点也让我想到,既然这些差孩子多花了点时间,就能把成绩提上去,那中国学生成绩好,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他们比丹麦孩子多花了多少时间啊。
文学怪客 发表评论于
dasreichdermitte,我说的适用于理工科,文学艺术等不包括在内。你说的那些对社会科学或是文科是正确的。不是说文科不重要,但理工科对国家,美国或中国,的强大真的是太太重要了。或许有些人说文科的法律啊制度啊更重要,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其实可可西里CHANGSHOU(那个清华教授MIT博士宾大教授)的文章里提到的MIT哈佛在本科低年级那种题海高强度教育实际上就是中国中学的教育模式。可可西里CHANGSHOU看出了这一点。MIT哈佛的教授都不傻,早看出美国中学基础理论教育的薄弱,不得不在本科低年级采用中国的填鸭式高强度教学模式来加固基础。如果美国中学采用中国的模式,大学本科低年级的那些时间完全可以节省出来。
文学怪客 发表评论于
楼下某些回复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

这个教授眼界还是小了,况且他很早就出国了,学的是文科教育

看看那位清华本科、MIT哈佛研究生博士、宾大教书的中国教授的文章,点出了问题的本质。这才是篇好文章。

美国目前看似强大,但理论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的薄弱正像一个癌细胞在蚕食美国,还没到爆发的时候。

最可惜的是哪些人呢?是那些美国本土白人,到大学时对自然科学数理工程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投身其中时才发现由于中学理论基础学科太薄弱现在无法赶上了,那种极度失望和无助,唉。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就是个笑话。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是对孩子好像压力很大,但很有用。别天天想着让孩子玩,给自由,那是害了他。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虽然当时觉得学得苦,但现在看,非常非常感谢当时紧张的学习。小孩小时候就是要打好基础,养成良好习惯。在一定的年龄段就应该做应该做的事。等你上大学了想重新打基础,晚了。

如果你就想让你的孩子去学文科艺术等,不在上述范围内。
xyy 发表评论于
不靠谱,他对美国公立学校(中小学)“非常非常”满意,诸位满意吗?

他以为自己学的是教育,就想教育别人了,他忘了,”教育学“是天下第一笑话,本就不该有这个”学科“。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赵教授说的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学会为自己负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中国的教育全部在扼杀孩子的理想,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不给孩子留一点自由的空间。以分数来衡量人的能力。中国的孩子是最聪明最勤奋的孩子,但越是聪明的孩子,在中国读的越高越傻。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四岁能流利的读人民日报,读书时,考试都不用他考,中学读的省重点,高二时清华去特招,高二就考上他一个,到清华又是博士连读,读完了,找工作也没什么优势,有一次他妈要他给我票,电话里张口就说:你就是那个拿票的呀。连个阿姨都不会叫。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是最失败的教育。
LRushBall 发表评论于
说的不错。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教育问题显现效应有较长滞后期 美国精英可能准备不足
我以前提过 一个第一流学者成熟后往往有30年“一流水准保质期”。另一方面 一个中国学生可能现在刚到美国来读书 离他回国可能还有10年 离他在国内开始有效的繁殖学术后代可能还有15年;这意味着虽然他最终属于“从美国抽血”的人但这事有10几年滞后期。
从 主流媒体看 美国的精英阶层 对教育问题显现效应有较长滞后期这件事似乎没有足够警觉性 至少没有警觉到认为 就算现在集中资源死保基础科学地位都有可能动手晚了点。不错 有很多指出美国基础教育差的声音, 但对于基础科研和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舆论似乎还是普遍很乐观 认为这是中国差距甚大美国不必太忧虑的领域。对于美国高度依赖外国人才 很多人单纯觉得这是美国的优势:外国人来说明我们厉害嘛。更有甚者 各种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肤浅言论还大有市场 似乎喊几句中共体制压制自由就能推出中国创新赶不上美国。。。
美国例外论
根植于上述许多问题深处的精英思想根源 是“美国例外论”。我认为 1 美国冷战后的经济地位与其人口比例高度不匹配 2 美国冷战后的基础科学地位与其经济比例不匹配(与其人口比例更是超高度不匹配)。 美国例外论者大概也同意这两点。
我 们的分歧在于:我认为从长的历史尺度看 美国的上述地位的获得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且是不可长时间持续的(即使美国没有犯大的错误),更不用说美国还犯了一些大错误;而例外论者认为美国是“例外的” 从而即使相对地位有所削弱, 也必然是居第一位的领导者,不会被中国取代。很多诚实的例外论者也承认既成或几乎既成事实(比如从中国出口超美到中国制造业超美到中国经济超美),但是他 们往往在下一个里程碑处继续持“例外论”。
结语
上述历史观的差异是很重要的。对很多美国精英来说 美国的基础科学和高等教育 具有中国在值得预测的未来没有机会哪怕接近的地位 从而不仅成为他们自信的源泉 而且可能为其他领域(如制造业)提供美国“王者回归”的机会。对我来说 在基础科学和理科高等教育方面 “中国速胜论”和“中国无法超美论”都站不住脚 但中国在跨越我一生主要学术期的未来30-40年的“持久战”颇有胜算。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 我就知道我一定要回国:不仅因为我是中国人 也因为我是希望参与到新的世界科学中心形成进程中去的“国际人”。另一方面 我衷心希望美国人能平稳过渡到世界第二 并和欧洲等力量一起实现基础科学不过度集中于一国(中国)。这种长期存在的平衡和竞争力量对中国和人类的基础科学的长远发展都会是有利的,有长久历史经验 积累的中国人当能体会。
全文完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中 国的情况则是最有意思的。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 中国理科的最顶尖学生就持续不断的流向美国。这一方面强化了美国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导致中国长期失血 始终难以完成本土一流人才的原始积累。可以说中国近二三十年的状态对美国维持其地位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中国基础和本科教育足够强可以大规模长期为美国输入 后备人才 但研究生教育和基础研究足够弱以至于无法大规模吸引顶尖人才回流。
然而中国的很多事业都有这样的特点:格外漫长, 挫折失误连连, 长期看不到希望(或者说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人多), 眼看着别人有很多“捷径”但学不到手, 最后走了一条异常艰苦一个台阶都绕不开的路,然后逐渐收获果实并能望见难以限量之光明前途 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最难的阶段已过去。。。
我感 觉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大概也是这个路子:顶尖理科人才的长期外流 纯粹从国家角度看,在三十年尺度上是吃大亏的事,但从五六十年尺度看却可能是最终盈大利的。中国通过美国的体系在海外顺利完成了一流人才原始积累和建设全 年龄段人才梯队。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急速提高,美国的令本国人民和精英都始料不及的地位下滑 以及中国青年有了美国可被中国“取而代之”的“皇帝轮流做之贼心”,最近几年来已经有 未来10年内还会有 成批第一流中国青年人才回流。在我看来 中国基础科学在本土完成一流人才原始积累 就如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一样 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各种人们抱怨的国内不利因素 只会影响早几年还是晚几年实现的问题。当然从在本土完成一流人才原始积累到基础科学赶上美国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学术后代繁殖需要时间)。
一 个中国顶尖学生 20多岁到美国学习 30多岁回国工作 这是一种新模式。六年前(08美国金融危机前)这样的模式凤毛麟角, 但最近几年呈现滚雪球之势。我周边(包括我)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 而且相互影响相互呼应。这和更早时期的顶尖人才的 20多岁到美国学习 之后在美定居的模式 大不同。 后者对中国也是很有意义的(回国讲学组织会议,保持华人在世界学术中心一席之地等)但对美国的直接贡献更大。而前者则显然对中国贡献远大于对美国的 而且做贡献的能力是在美国获得。如果说美国在一流基础科学人才这个领域从中国抽了30年血的话, 现在中国要开始反过来从美国抽血了。美国无法通过刻意压缩从中国招研究生阻止中国抽血:如果它这样做 则不仅会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而且会导致顶尖学生不得不在中国深造从而帮助中国更快的进行一流人才的繁殖。更可怕的是 中国学生在21世纪以来在美国后备科学人才中占的比例似乎越来越高 近年来更是迅速扩散到本科阶段(我亲身体验似有爆发趋势 不知是否和美国高中生的理科水平进一步下滑有关)。这意味着中国的潜在抽血能力还在增强。。。
美国能不能找到弥补“苏联空洞”和“中国抽 血”的办法呢? 由于本土理科教育质量积重难返 靠本国人是极为困难的。这件事和美国高度依赖外国人才输入的现状是相互促进的。 这事情有点类似于美国要将已经丢掉的制造业从海外拉回来一样 不靠谱。更麻烦的是,在制造业方面 美国总还可以将希望寄托于新的高科技,而在基础科学方面 按照定义 已经没有更“高端”的东西了。
依靠其他外国也不太可行。印度或有在未来向美国输入更多科学人才的能力 但我很难想象他能弥补“苏联空洞”加“中国抽血”。欧洲有人才 但只要法德荷比瑞等几个老欧洲核心经济不崩溃 美国无法在现有基础上多捞到多少。 非洲 大中东(以色列除外) 拉美 东南亚等 人口众多 但理科教育体系太弱 输出后备人才到美国一流学校搞基础科学的能力很差。
从更长远角度看 如果美国的经济地位持续下滑(哪怕仅仅相对于中国) 美国的白人人才也存在外流中国的可能。我以前觉得不大可能,但我近年来已经看到了一些国内最有钱学校用高薪招到美国中档藤校正教授水平的白人。顶尖学者由 于职业特点 国际主义倾向较重 而且美国和西方已有一代人以上学者是在高度推崇全球化的大学环境中成长的。。。
日本在经济出现“失去的20年后”基本保住了本土的一流科学人才(当然这也说明了日本的封闭性)。在中美经济力量对比易位后的20年内 美国的科学界只怕“欲为日本而不得”。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7)我的一些思考(下)(终结)
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外国人才输入
这是大家 都熟知的事实。那么依赖程度有多高呢?最好的办法是看各学科的行业学会的年度报告。我查看了美国数学会的多年报告 发现美国的数学博士中 出生在美国的 所占比例常年维持在四成多。另外在其所统计的美国顶级大学数学系高引用率学者中 外国人占六成。所以在数学界可以说至少半壁江山靠外国人。其他的学科也许会略有不同 但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外国人才输入 应该是个准确的判断。
美国的这种情况是非常奇特而且前所未有的。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其他顶级科学强国(老欧洲三强英法德以及后来的苏联) 在巅峰期 其科学事业都是基本上完全由本族人支撑起来的。
基础科学研究高度依赖外国人才输入 是一把双刃剑。
先说其好处:1 它使美国科学在世界上所占份额 大大超出其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美国GDP约为世界的两成多 但顶级学者显然不只这一比例)。2 它使美国的潜在竞争者追赶美国的难度大增。
但它也有明显的风险:当国家相对衰落到一定程度后 可能会导致科学水平大幅度下滑 难以坚守住一个高位。
我仔细解释一下。
以 数理科学为例。外国人才的最大两个来源是 前苏联人(或者稍广一点--前华约人) 和中国。苏联(和华约)靠着具有惊人培养人才效率的苏联体制 在冷战结束前夕积累了群星璀璨后浪推前浪的 全年龄段顶尖人才梯队。苏联崩溃后 人才梯队几乎全体系地离开苏联 多数去了美国。此后苏联地区的优质科学研究和教育体系基本崩溃。现如今不仅在一流学术竞争方面基本出局(Perelman等极个别人例外, 而且Perelman是脱离学术体系的异类) 前苏联地区甚至连向美国输出一流后备人才(顶尖大学博士生)的能力都已非常薄弱(我留意过好几年B的研究生来源,我想不起一例B大学从前苏联地区的大学招 研究生的例子而同期B从中国招了一大批学生)。简单的说 解体后的苏联不仅金蛋被抢光 会下金蛋的母鸡也被杀死了。
苏联解体20年了。未来15年内美国从苏联获得的人才战利品将过期而且无法补充。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6)我的一些思考(中)
美国体制的一些具体举措有可借鉴之处(举例)
我举 例讲一个我觉得值得借鉴的东西:tenure track 体系(终身教职轨道体系)。 研究性大学选择自己认为比较有前途的 做了一段时间博士后的青年学者 将其置于此终身教职轨道上考察数年。 期间较好地保障其研究条件。数年后若发现此人确实不错则委任为终身教授 若觉得没有那么优秀则让其走人(即所谓的“不升即走”)。这是一种竞争性很强的制度,对最强者很有利(快速上升 有效地避免论资排辈),对次强者有一定风险但也可以强烈激发其动力。
对中国来说 这种制度不仅有利于增强国内学术环境里 一直偏弱的学者的斗志, 而且也是中国在有钱后同美国抢夺一流人才的需要(毕竟绝大多数海外华人科学人才是在美国)。10年前我就听说过有引进此种制度的传言 但可能因为客观条件所限(钱少?)没有施行。最近几年,几所国内最好大学开始在基础科学院系 逐步开始使用这套 高门槛高风险高回报的制度。 据我所知 这在海外一流青年学者中引起了很大关注 很多人都动心了,不少已决定回国或正在筹划回国。。。对这种“高门槛高风险高回报”而且显然对非海龟不利的制度 当然有不少不同意见(科学网前不久曾集中讨论过这话题)但看来上层下了决心要和美国正面直接竞争。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美国大学的基础科学体制宏观上是一个容易学的顺其自然的体制
虽然美国获得第一流地位的“经验”对中国借鉴意义不大,但仍可考察一下 其维持第一流地位的“经验”。比如说大家都爱谈的“体制问题”。
在我看来 美国的基础科学体制 在最宏观的层面上 其实很简单:用大把的钱 养大把的“学霸”(对大学者的昵称),学痴,顶尖学生; 然后让这些人 自己折腾 自己治理 就行了。中国有了大把的钱后也可以学 当然学了以后还有等足够的时间才能见效。
现在人们抱怨的种种中国学界问题 基本都可以用这套体制来化解。缺乏创新精神? “学霸”和顶尖学生就是创新的标杆; 学术抄袭腐败?“学霸”,学痴等很少会这样 对此容忍度也很低;心思不在学术上?在中产之后还心思不在学术上的人 会被边缘化;学术上近亲繁殖,派系山头斗争?嘿嘿,“学霸”/大学者 基本都是有态度的人 因为学术上总要面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为了贯彻自己的学术判断,“学霸”分派系抢话语权是常态。那美国学界为啥没乱套呢?学霸太多 自然地就形成制衡了,派系之间的“多不管”地区也很多 为标新立异的人提供了空间。
顺便说一句:我认为真正最难学的是苏联体制,而苏联体制的效率明显高于美国体制(至少在数理科学上是这样的)。 不过 这需要另开一帖才能谈了。
是不是说 中国从美国除了最简单的烧钱“顺其自然”外 就没什么可学的了呢?不然。 美国体制的一些具体举措仍有可借鉴之处。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美国获得第一流地位的“经验”对中国借鉴意义不大
那么美国是如何做到这么强的呢?我的看法是
1 美国的人口对任何其他发达工业国都具有压倒优势。从科学圈的角度看 这人口不仅指美国的三亿人 也包括加澳两国和部分英国的。
2 二战导致了人类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科学人才转移。转移目的地是美国。其实虽然美国在19世纪末就是第一工业国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科学中心仍在欧洲 特别是受一战重创的德国法国。然而仅用短短10多年 希特勒就重画了世界科学版图。 我愿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国际数学家大会是4年一次的全世界所有分支数学均参与的大会,具有很广的代表性(其他学科没有这么全面的大规模的全行业大集 会)。 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20个全会报告只有两个是用英语作的(读者可以由此想想当时美英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之后希特勒上台,二战来临, 在1936之后就14年没开会。 到再下一次(1950)时, 22个全会报告有20个是用英语作的,英语也从此有了国际学界的绝对统治地位。
3 苏联解体导致了人类近现代史上第二大规模的科学人才转移。苏联人才转移对生化可能影响小一些, 但对数理科学来说可是极为壮观:这是从20出头的天才大学生到80多岁的泰山北斗的全体系的迁移。转移的人少数被欧盟吃了,大部分被美国吞了。
4 在美国的基础科学 于二战后取得西方阵营的独大地位 以及冷战后取得全世界的独大地位后 有能力输出第一流后备人才的国家(如中印等)的一流学生蜂拥而至 更使美国如虎添翼。
其他的因素(比如很多人津津乐道的 “体制”“创新精神”“自由”等)即使是有利因素 其影响力也和上述因素不在一个量级上。
对中国而言:因素1天然具备,在经济赶上来自然就会发挥作用;因素2 3 可遇而不可求(多半是不可遇);因素4属于已经成第一科学强国后的锦上添花,对如何做到第一没什么用。
热情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电蝇拍 是中国人 发明的吧, 很好用



=====================================

jushi 发表评论于 2015-01-01 19:36:14

天朝人,近一百年来,你们发明了什么?
美国人近100年来的科技发明:
通讯方面:
  电话,手机,互联网,地球同步卫星转播,全球定位系统
  电器方面:
  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冰箱
电子技术:
  三极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芯片,。。。
软件:
  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编译器,各类应用软件,游戏。。。
交通工具:
  4轮汽车,飞机,液体火箭,航天飞机,登月,登陆火星,宇宙探索
光学影印:
  胶卷,摄像机,激光,现代排版印刷,数码相机,复印机
石油化工:
  现代石油化工,页岩气,塑料,尼龙,不粘锅,。。。
能源:
  发电机,输电网,原子能。。。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5)我的一些思考(上)
注意:1 我在这篇里只讲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2 我说的很多是对理论科学的观察,实验科学因为依赖于大量实验设备 分析起来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我认为我讲的 大体上恐怕还是成立的。如其他领域的河友有不同意见 欢迎提出。
美国最顶尖大学在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和教育上拥有巨大优势
简单的讲 美国拥有的第一流教授和学者 占世界的份额实在是太大了。按我的粗糙印象 这类似于美军在世界军事格局上的地位。其他的表现 比如吸引全世界最好学生从而拥有最好研究生院等 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虽然我提过美国大学本科生源的严重问题,但最顶尖大学的还不错 而且作为象牙塔里的东西 基础科学的研究拼的是教授和研究生生源(不限于最顶尖学校)。)
不 错 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它维持这一地位的能力会下降。但是这并非一个突变的过程(假定不爆发世界大战或者苏联式经济社会崩溃)。 除了美国的经济地位在中短期内大概不会暴跌式下滑外,具体到学界 有三个特殊因素是很值得注意的:1 除了中国 美国在经济上没有威胁大的赶超型的竞争者(欧洲日本经济更惨),而目前中国仍未在本土攒出哪怕一个 理科世界一流的大学;2 一个第一流学者成熟后往往有30年“一流水准保质期”,这是很难被政治经济条件改变的(当然做实验的人会面临经费问题)。 这意味着即使现在美国繁殖一流学者能力受到了严重打击 仅凭已有人才也能维持一些时日,更何况这件事还没发生;3 最顶尖的学校本身处在经济社会金字塔顶端 抗经济打击能力很强。
如果你认为中国有在15年内基础科学赶上美国的机会 不妨打开美国最强的10所大学查看相关领域的50岁以下非华人学者的名单。15年后这些人极有可能仍在美国。然后你再想想中国如何能在15年内制造出一个超出这些人的群体来。 我的看法是:即使所有华人立马回国 中国一流学生也不再赴美留学 也未必做得到。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够 来不及繁殖那么多国际一流学者。
XCUPCAKE 发表评论于
一切还以政治课为主课的国家根本没有教育,只是制造业,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使用的零配件,至于被制造者如何想,是否有思想,那是绝对可忽略和杜绝的。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D是老牌藤校,但一些学生竟然连小学算术和初中数学不过关
--------------------------------------------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3)在D的经历和思考(上)
毕业后我在大学D任教。D是老牌名校,是美国综合性大学第二梯队的一个典型代表(B C属第一梯队)。我在D大学教过从大一到大四的来自各个院系专业的学生,有的课还是人数颇多的大课。和以前一样 我只能通过数学能力来了解学生。
本科生入学水平远弱于BC
有些人在我看来需要重修高中乃至初中的一些数学课。个别人连小学数学(如分数的四则运算)都不熟!这绝不是我个人的偏激看法。比如 学校出的关于新生数学能力的诊断性考试题 竟然要考察自然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四则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当然后面会考到高中的复数 极限 导数等)。而多数新生在这样简单的考题上竟只能拿到一半分。更可怕的是,他们中很多竟然敢于免修第一门微积分课(直接上第二门)。。。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此评论内容涉及非法信息已被系统自动屏蔽!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2)在 B和C的经历(下)
现在我讲讲B和C大学的 研究生教育情况。 我只了解数学这样的基础理论科学,工科和实验科学的情况可能不大一样,敬请注意。
研究生学术水平远超中国同地位大学
这当然是来美之前我就预计到的,但来了之后我才知道究竟强到何种程度。
雄厚的学术背景
不少研究生在刚入学时或入学后一年内 就已经掌握了不少较深的理论。两年以后,我见过的国内来作访问的一些985学校教授已经无法和我们讨论问题了 因为有太多我们懂而他们不懂的东西。
精神原子弹
一个突出的感受 就是关于人的精神面貌。 这里是我见过的人的精神力爆发性最强的地方。有一批为学术痴狂的学生 时不时处于唯恐自己学得太少太慢的精神状态。 我也是其中之一。在来到这里之前,我觉得自己长期处于一种与周边格格不入的学术化偏执状态,来了之后我觉得自己不孤独了。我甚至很担心我的某些同学会过劳死。
惊人的效率
强 大的背景和只争朝夕的精神 造就了惊人的学习效率。和中国的A大学做个对比。 比如在A大学 五六个好学生 进行任务分解 折腾十二三个星期的讨论班(每周讨论一次) 可以理解清楚某一复杂前沿学术文章。 在那时候我感觉良好得很,因为若把这文章交得我手里 我一个人便能在相同时间内轻松搞定。 而到了在C大学里 一个研究生中的猛将 靠单干两三个星期就能拿下。当然我没多久也成了这样的人。 但如果不是B和C的环境 我恐怕还在沾沾自喜自己鹤立鸡群一个顶五六个 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效率还有提高至少五倍的潜力。
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B C的不少教授自身便是学界领袖,决定着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深深影响了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心态,仿佛自己就处于世界中心 未来也要争做主人翁一般。这固然有自大和可笑的一方面,但也意味着很多学生 面对再难啃的学习上硬骨头 都有“志在必得”“攻必克”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在中国国内的大学是非常缺乏的:我见过太多国内的聪明孩子不敢去学最难的学术文献。
也有一些平庸者
当然我要承认再好的学校都有一批水平一般的学生。不过他们中的一些在退出学界走向社会后 反而可能成为 比我们这些学究社会影响力更大的人。
人的差距是最大的
我一向不认为 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差距 主要在于体制。首当其冲的问题是 钱比人家少太多。这个问题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也面临 需要持续大投入和一定时间积累的问题。
那 么在钱的问题不那么突出以后,什么是主要矛盾呢? 我以为是人的差距。确切地说 是中国未能在本土完成 基础科学一流人才的原始积累。我希望我的见闻能使读者理解 为什么即使中国现在全盘复制美国的大学体制,中国的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生教育也是无法和B C这样的学校竞争的--- 研究生们的 学术基础 天赋 野心 勇气 甚至勤奋程度都远远拼不过.
那么是不是 中国的基础科学没希望赶上美国了呢?中短期内(比如15年内)我觉得是这样的。 但长期看则不然。不过这要等我以后的文章解释了。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不知道什么内容涉及非法信息,我摘部分重要的。
MIT也搞题海战术
--------------------------------------------

题海/考试海/教辅/补课 体系
尽管B有很好的生源,他却毫不懈怠,反倒响鼓偏用重锤敲。B高度重视数学基础课并有自己一套方案:
除 了通用的教材,还有两三套自编的教学讲义和“教辅材料”;教学讲义和“教辅材料”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时有更新;大量布置作业习题并对习题精心组织分类; 除去正课外,要求学生必须上一周两次的小班习题课(由助教上),而由于有超强的研究生生源 这些助教(在读博士研究生)大都具备独立主讲全课程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A里甚至很多博士后都不能做到这一点);由于具有极高的师生比例 以及博士生本科生比例 B可以为每一门大课组织 庞大的教授/助教/批改作业者 体系;教授和助教均提供很多课外答疑时间;相关院系,学生宿舍,学生内部 均会组织“学习班”“解题班”等, 有的学生甚至自己出钱雇家教教自己。
此外 小班习题课上 常有各种小测验(计入最后成绩);全体的大考试 则每学期(12周)有3到4次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A通常16周内只大考两次)。
开始我还没太在意,后来我突然意识到B的这套体系不是很像中国高中盛行的 题海/考试海/教辅/补课 体系么?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此评论内容涉及非法信息已被系统自动屏蔽!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可可西里CHANGSHOU,毕业于清华然后全奖在MIT读的数学博士,之后在所老牌藤校指教,他写的中美教育对比比较有代表性和参考性。
***www。cchere。com/article/3886892

我转贴下。
------------------------------------------------------------------------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
几点说明:

1 我在21世纪初在北京某大学A学习,之后来美留学读博士(涉及学校 B C),再往后在美国执教(大学D)。我对国内本科硕士,国外本科博士等阶段的基础科学教育(包括学习和教学)都有一定体会,在我的系列中也会对中美的大学做一些对比。
2 我的专业方向属于纯数学(以及相当程度的理论物理)。我对实验类学科或工科了解很少, 故无法涉及这些方向。但我教过不少数学课(大学里学生最杂的课),这使得我能大范围接触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并由此感知他们的数学水平。
3 我求学的学校各自代表了中美的最高水平,我执教的也是老牌藤校。一方面我感觉到了一流大学确有过人之处,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一些令我大跌眼镜的现象。我感到这两方面的很多东西我似乎没有在中文媒体网站上见到较多的提及 (虽然谈论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文章很多很多)
jushi 发表评论于
天朝人,近一百年来,你们发明了什么?
美国人近100年来的科技发明:
通讯方面:
  电话,手机,互联网,地球同步卫星转播,全球定位系统
  电器方面:
  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冰箱
电子技术:
  三极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芯片,。。。
软件:
  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编译器,各类应用软件,游戏。。。
交通工具:
  4轮汽车,飞机,液体火箭,航天飞机,登月,登陆火星,宇宙探索
光学影印:
  胶卷,摄像机,激光,现代排版印刷,数码相机,复印机
石油化工:
  现代石油化工,页岩气,塑料,尼龙,不粘锅,。。。
能源:
  发电机,输电网,原子能。。。
四野2 发表评论于
这老赵信嘴胡咧!
亦虹 发表评论于
这种人,可能是卧底吧,专门忽悠美国蠢货的。
中部 发表评论于
他自己的那么多结论的数据在什么地方? 因为他自己就是中国那种没有数据下结论教育下的产物.哈哈!
shakuras2000 发表评论于
美国和中国教育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目标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抹杀个性,强迫让大多数人的能力提高到较高的程度。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自己教育出大量的人才满足发展的需要。

美国的教育是抹杀平庸,抛弃大多数庸人,目标是增加绝对精英的比
例。美国作为头号强国,认为社会只需要少量精英引领,剩下的技术
缺口可以从全世界引进,大多数的无能人士就算不干活也没问题。
好望角骆驼 发表评论于
楼下在哪里接受的教育?
北京老乡 发表评论于
你好,请美国人从来不听这个家伙。如果你同意这个家伙,美国的教育将下降到世界垫底。
现在,美国依赖进口人才,没有外国技术人员,美国的优势也不会继续, 美国就会死去.
美国孩子懒惰。不太愿意从事高科技.
中国培养了近四千万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持了大量的现代工程建设。支持了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更多的现代化,中国需要很多研究和创新。这一天会来的. 只需要继续奋斗!!
打工的 发表评论于
美国教育部拉下一个?那么多黑人贩毒持枪抢劫杀人者,都是美国教育方法下的优秀学生。
fbl 发表评论于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没有强大的基础教育,就不会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就是因为中国的强大的基础教育。但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又有它的弊端,就是应试教育。同时,教育又离不开国内的大环境。邓小平高改革开放没有错,但是"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理论是错的!使得中国全国上下,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金钱。有些人为了钱就不择手段,炫富,生活奢靡!加上舆论的导向,使得全国人民都成了钱的奴隶!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教育的方向也会出现偏差,人们的心态浮躁,所以钱学森才会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尖端人才???美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是很失败的,大学要比中国好。但是做事情就要有扎实的基础,所以美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不够,他才每年都从国外招聘很多人才,H1--B.如果没有这些 各国的人才,美国的优势也不会继续下去的。中国,美国各有千秋!
WXC8E 发表评论于
各有利弊吧。 美国总统自己也承认美国孩子科学学的少, 能从事技术的越来越少。

科学学科很艰苦,有选择的话人的惰性当然捡容易的。 很多事情投入才能深入, 所以不要一味强调中式教育不好。
zhef 发表评论于
中共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只有数理化技能却没有独立思想、人格的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而美国的教育则是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更有公民意识和道德理念的人。北大、清华,在北洋军阀时期没完,在国民党时期没完,到了中共手里,其精神便被彻底阉割。清华原来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中共建政后,把最核心的后两句删除,将其改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再也不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所以今天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几个能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aywl 发表评论于
同意“故圆寻梦”的发言;
85858585 发表评论于
能让美国之音亲睐的人,一定是个好鸟
退隐老妖 发表评论于
他那个年龄段,在中国读这种专业的基本上都是能考上大学的人里成绩垫底的。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农村出来多不容易,他竟然去读这种专业(还不如个有前途的中专,中专也是能换户口的),说明了他的眼光。他有如此言论和他的智商严重相关。

疆姐 发表评论于
中国在30年里培养了近四千万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持了大量的高难度的现代工程建设。无论如何都有教育的巨大贡献。这样的教育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随着更多的现代化建设,中国需要很多研究和创新。创新来自生产建设和探索的需求,中国在赶上。中国教育的不足是人文关怀和法制等。遗憾的是很多自称为知识分子的人却品格很差,很自私,也无知。整天炫耀西方如何好,不切身体会和发展国人的道德及法制教育。国人自省自查吧!
GeorgeinSF 发表评论于
有一个問題:

为什么受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人不太愿意从事高科技?

Californian 发表评论于
说实话,民主是一种效率特别低的体制。分权式的管理,地方自治等等是效率非常低的政府管理方式。
==============================================
一针见血。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其经验可为其他许多发展国家和地区提供参考。但集权弊端不容忽视,如二战前德国,力出一孔/能力巨大, 但同时对个人的权利没有充分尊重和巨大的不确定性(过度依赖集权领导)。美国公共机构效率低(集权的私人公司不同),但比较能体现对具体到每个人的权利价值的尊重和整体社会灵活的适应性。这种潜在价值观也在教育中体现而折射出中美教育的不同。

相信随着人类进步,地球村民的联系越来越近,各个国家的教育文化系统能取长补短而有不断进步。
北美一读者 发表评论于
不管中国教育还是美国教育都面临大规模的改革时代。中美教育大比拼将看谁改的好。
ipmi 发表评论于
文科生:人文科学几千年只是打转,不需要训练,这教授觉得这套能吃得开。

理科生:新知识层出不穷,没有中式传统教育,基本没戏。

这是文科教授,有这种愚蠢观点不足为奇。

推崇中式的西方教授大多是自然科学学科;贬低的大都来自人文类文科教授。

怎么可以瞎说 发表评论于
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这是孙子兵法里的.

把中国人都培养成只会炼嘴皮子的,更没法在世界上混了...
华德纳 发表评论于

除了一些老中,没听说谁对中国的教育表示羡慕的。
-----------------------------------------
 赵勇认为,美国政府和政界对中国学生国际考试成绩优秀的羡慕是不了解中国教育实情的瞎羡慕,是被忽悠了
ninja123 发表评论于
这种话北京擦头司机都会说。
吴可 发表评论于
美国的教育是政府缺乏责任的教育,贫富学区的教育质量的差异根本原因是政府没有负起责任。政府对教育的放任,必将导致社会的分裂。在中国如今教育的平准化建设刚刚开始。贫困地区会得到更多的拨款。
美国想学中国学不来:政府调节能力太弱。全国不能平准化办教育,也就搞不出公平的全国标准化考试(教育测试)。
个性培养不须教育,你把一个人关在与世隔绝的小屋里三个月,这个人肯定“个性”。兴趣的养成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一个吃不饱的人成年后会对粮食感兴趣。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大家都对拍电影,看电影感兴趣,但不可能都去干这事,99.99%人的兴趣被“抹杀了”。间接兴趣就是对成功的渴望,对成龙的渴望。为了成功成龙可以牺牲一切:这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再过一万年,如果教育不能帮助人,家庭,公司,国家获得成功,就是失败!个性,兴趣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代名词。
美国的教育是失败的,而且改进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移民的精英弥补了美国教育的缺陷,不然就试试看,把硅谷和个大学中的外籍人士停工,美国的科技教育体制立马瘫痪。
教育在美国就是市场的奴仆,教师就是教仆。
雨立 发表评论于
老美难道不抢着干吗?可惜,竞争不过,尽管他们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故园寻梦 发表评论于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少壮时有几个能自觉努力的?就中小学而已,美国这种放羊式教育未必有啥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是玩,没有压力就白白浪费了挖掘自己潜力的机会;而中国式教育有很强的强制性,来自家长、老师、社会的压力推动着孩子上进。总体上,我觉得中国式教育能让孩子成年后超过他本来能达到的水准,而美国式教育最多使那些孩子自然发展,很多自觉性不够的孩子会低于他本该达到的成就。
MX3 发表评论于
美国人只要死死地管住这帮外国技工就够了。时不时给颗胡萝卜是不是挥下皮鞭子。
MX3 发表评论于
楼下不错:这就是美国人牛的地方。那些技术工,有的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争着抢着干呢。
雨立 发表评论于
就说赵勇本人:在中国你是农村穷孩子,放到美国,你只能在很烂的区的公立学校瞎混,成人后能读报写几个字,不进监狱,就算你成功了!没有在中国的教育基础,你能混到今天?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看看美國教育,連一個白人總統也挑不出來
夏日怡心 发表评论于
美国的小学中学没有中国的好,美国高中还可以,大学教育比中国的好太多了!
DOC2006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好。但是因为房产税带来的教育差异不容易解决。人群本来就是有差异的。
雨立 发表评论于
继续忽悠老美!现在这些“小留”,看他们怎样成功?
ICMbian 发表评论于
把美国基础教育说太好了,实际上是精英教育,中国教育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两者的优势结合才是可取之道。
俯卧撑 发表评论于
BS
老品闲 发表评论于
俺孩子上当地最好的学校,学习非常辛苦,看不出与国内孩子有多少区别。

孩子以学为主,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谈何进一步创造创新?

国内国外的区别在于教学方法略有不同,考试选拔方式略有不同,相互借鉴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国内已经把高考改为西方的方式,记平时成绩表现,可俺担心在有些东西不健全的情况下,会不会被老师亲戚朋友滥用?
wgu 发表评论于
How about letting Professor Zhao teach in elementary schools, middl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of USA for some time? By doing so, he can have the right to express himself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edu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Most of the article is talking nonsense!
FLD289 发表评论于
美国大学没有“钱途”的理科基本上为外国留学生为主导,也就是美国的科研主要依靠移民,美国公司里第一线科研力量也是移民为主。没有了种族和语言优势,白人就剩一张嘴了,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现实。
60MPH 发表评论于
奥,只会以“文科生“ 攻击别人的,显然也是变态教育的牺牲品了。
我是理科生,但是我见过太多不会思维的自称理科生的家伙,和很多非常聪明的文科生。

楼下骂文科生的,你敢跟姐辩论一下么?
mmnn66777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教育水平,比美国的教育水平差得实在是太多。
ipmi 发表评论于
此人是文科生。
cctv4 发表评论于
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三驾马车就是:山寨抄袭,水平低廉,忽悠咋呼。对愚昧无知的国人,和不了解实情的外人,能起到一时勃起之效,但坚持不了多久,就得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