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薄熙来庭审难掩盛气凌人 令中共显得怒不可遏(图)

薄熙来庭审难掩盛气凌人 令中共显得怒不可遏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3-08-22 16:34: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薄熙来案专题页面


薄熙来出庭受审首日不但心理防线并无崩溃迹象,反而身着白色衬衣侃侃而谈矢口否认三大指控。从切割薄谷开来、到大骂证人唐肖林“疯狗”,再到指徐明“不是朋友”,甚至将反击矛头直指中纪委,薄熙来的“辩术”令庭审现场戏剧性十足。没人怀疑庭审前双方曾经过多次针锋相对的对峙,中共喉舌可能早已为此准备了声讨的声音。然而,薄熙来在8月22日庭审上的“神采奕奕”仍然令中共显得怒不可遏。

如果说,当天人民网的评论在鼓吹彰显法治中国的成色时,言语间尚理智与淡定的话,那么之后央视网乃至光明网的评论则更似歇斯底里的怒骂和发泄。内中充满的文革式的居高临下的道德评判恰恰暴露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任重道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意味着任何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解权力。当一个嫌犯即便“强词夺理”的辩解都得不到尊重时,当官方的舆论喉舌不等宣判便跃跃欲试希望僭越法官之上进行某种道德“宣判”的时候,其实只是在自我暴露法治的虚弱。

人们希望对薄熙来的审判在彰显中共反腐决心的同时,更体现对法治的尊重。人民网当天的评论《从薄熙来案公审感受法治中国的力量》也在复述类似的含义,文章将薄熙来视为中共反腐承诺“不容许有‘特殊党员’”、“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试纸”,将公审薄熙来视为窥视中国司法细节的一个样本。并宣称这是一堂很好的普法课程,让那些自诩职位高、“有背景”、想以身试法的官员,少些邪念、少些张狂。

相较于随后新华社、光明网的两篇评论,人民网显得平和与淡然许多。

央视网在《听风者:从薄熙来案首日庭审 看反腐斗争之复杂艰巨》一文中,将薄熙来视为对法庭毫无敬畏之心的诡辩之徒。

文章惊讶于薄熙来的从容辩解。对尚未宣判之人,该文讽刺“没想到一个腐败分子站在被告席上能够如此淡定,一个犯罪分子面对自己的种种罪行能够如此诡辩”。

该文评价说,薄熙来是腐败分子异常狡诈、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投降的一个极致典型。他在法庭上是多么地狡猾,一到关键地方就说“记不清了”,一遇重要证据就说“违心承认”,足见薄熙来早有心理准备、早有一套说辞、早有一出脚本。面对庄严的法庭和严肃的法律,面对铁证如山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薄熙来毫无敬畏之心,毫无悔改之意!

而另一家党媒光明网似乎更是“义愤填膺”,对薄熙来的表现难以克制无法容忍的愤怒。在《无赖与狡辩:虚伪最后的疯狂》这份充满文革式大字报意味的文章中,作者与央视网怀着同样的憎恨。

文章再承认保证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时,却无法容忍薄熙来本人每一句的辩解之词。“薄熙来还百般撇清与所有直接、间接证人的关系,哪怕是自己的妻子,他是这个不认识,那个不熟悉。若真如此论调,好像无论家里家外,薄熙来一直是一个孤家寡人,受一群小人的鼓弄。”

文章炮轰薄熙来诡计多端、飞扬跋扈、两面三刀,在白纸黑字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搅扰喧闹、混淆黑白、自我粉饰、藐视法律,将法庭公平视为玩弄阴谋伎俩的“舞台”,那就是彻底的冥顽不化。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名妓林黛玉一生嫁19次 死时变干尸 靠青楼姊妹办后事
曾经轰动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岁 各自开启不同人生
成“重点猎物”?FBI警告:在美国讲中文者小心
英王室媳妇叹"如人间炼狱" 谈婚礼自嘲“穿得像条狗”
纽约深夜爆仇亚群殴:一群人狂喊“我讨厌亚洲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反击日本,中国舆论掀“琉球地位未定论”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态度转弯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特朗普:没有什么好隐瞒
中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巡航,当局警告国民避免前往日本
轰炸瞬间画面曝!美军击毁运毒船3死,21起空袭已夺80命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反差强烈 日动画《鬼灭之刃》中国票房3天飙破3亿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大家都在省!留学生“剩饭盲盒”硬撑生活 $40吃一周
为何突然改口?川普力促公开爱泼斯坦文件引猜测
中国夫妇买下美军B-2轰炸机基地"第一排",众议员要查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成本15元却卖4.7万 美陆军部长批军火商坑自家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薄熙来庭审难掩盛气凌人 令中共显得怒不可遏

多维 2013-08-22 16:34:53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薄熙来案专题页面


薄熙来出庭受审首日不但心理防线并无崩溃迹象,反而身着白色衬衣侃侃而谈矢口否认三大指控。从切割薄谷开来、到大骂证人唐肖林“疯狗”,再到指徐明“不是朋友”,甚至将反击矛头直指中纪委,薄熙来的“辩术”令庭审现场戏剧性十足。没人怀疑庭审前双方曾经过多次针锋相对的对峙,中共喉舌可能早已为此准备了声讨的声音。然而,薄熙来在8月22日庭审上的“神采奕奕”仍然令中共显得怒不可遏。

如果说,当天人民网的评论在鼓吹彰显法治中国的成色时,言语间尚理智与淡定的话,那么之后央视网乃至光明网的评论则更似歇斯底里的怒骂和发泄。内中充满的文革式的居高临下的道德评判恰恰暴露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任重道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意味着任何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解权力。当一个嫌犯即便“强词夺理”的辩解都得不到尊重时,当官方的舆论喉舌不等宣判便跃跃欲试希望僭越法官之上进行某种道德“宣判”的时候,其实只是在自我暴露法治的虚弱。

人们希望对薄熙来的审判在彰显中共反腐决心的同时,更体现对法治的尊重。人民网当天的评论《从薄熙来案公审感受法治中国的力量》也在复述类似的含义,文章将薄熙来视为中共反腐承诺“不容许有‘特殊党员’”、“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试纸”,将公审薄熙来视为窥视中国司法细节的一个样本。并宣称这是一堂很好的普法课程,让那些自诩职位高、“有背景”、想以身试法的官员,少些邪念、少些张狂。

相较于随后新华社、光明网的两篇评论,人民网显得平和与淡然许多。

央视网在《听风者:从薄熙来案首日庭审 看反腐斗争之复杂艰巨》一文中,将薄熙来视为对法庭毫无敬畏之心的诡辩之徒。

文章惊讶于薄熙来的从容辩解。对尚未宣判之人,该文讽刺“没想到一个腐败分子站在被告席上能够如此淡定,一个犯罪分子面对自己的种种罪行能够如此诡辩”。

该文评价说,薄熙来是腐败分子异常狡诈、不轻易放弃、不轻易投降的一个极致典型。他在法庭上是多么地狡猾,一到关键地方就说“记不清了”,一遇重要证据就说“违心承认”,足见薄熙来早有心理准备、早有一套说辞、早有一出脚本。面对庄严的法庭和严肃的法律,面对铁证如山的犯罪事实和证据,薄熙来毫无敬畏之心,毫无悔改之意!

而另一家党媒光明网似乎更是“义愤填膺”,对薄熙来的表现难以克制无法容忍的愤怒。在《无赖与狡辩:虚伪最后的疯狂》这份充满文革式大字报意味的文章中,作者与央视网怀着同样的憎恨。

文章再承认保证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时,却无法容忍薄熙来本人每一句的辩解之词。“薄熙来还百般撇清与所有直接、间接证人的关系,哪怕是自己的妻子,他是这个不认识,那个不熟悉。若真如此论调,好像无论家里家外,薄熙来一直是一个孤家寡人,受一群小人的鼓弄。”

文章炮轰薄熙来诡计多端、飞扬跋扈、两面三刀,在白纸黑字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搅扰喧闹、混淆黑白、自我粉饰、藐视法律,将法庭公平视为玩弄阴谋伎俩的“舞台”,那就是彻底的冥顽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