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不疯魔不成活 演员薄熙来:好大喜功与睚眦必报(图)

不疯魔不成活 演员薄熙来:好大喜功与睚眦必报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13-08-22 10:09: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薄熙来案新闻专题





薄熙来(资料图)

如果说薄熙来事件是一出大戏,那么薄熙来毫无疑问就是一个主角。在这个舞台上的不同时空里,薄熙来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他的戏路与风格,出戏与入戏,都体现着薄熙来的路径依赖,凝聚着薄熙来的性格特征,折射着薄熙来的行事风格。

自我包装高手

作为政治实用主义信奉者,好大喜功顺理成章地成为薄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薄熙来有一套科班背景,他本身就是社科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出身,又做过常委宣传部长,自认是文宣高手,又在金县、大连市、辽宁省三个舞台上曾经做过实操性极强的预演,所以对好大喜功这个性格特征做了青出于蓝的演绎。

在整齐划一的形式感与气势磅礴的大场面这种经典法西斯美学的基础上,薄熙来尤为讲究细节审美,注意契合传媒趣味,追求大众传播效果。大连时期的农民铜管乐队、服装节、草坪、广场、足球名片、女骑警等等都是这样,到了重庆时期再换成银杏树、女子交巡警、万人红歌会、红色重庆卫视也是这样。他的配角王立军,更是在各种场合将形式感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这种近似病态的形式感追求,在事关薄熙来本人形象上更是发展到极致。《重庆日报》关于他的报道,由一个包括总编在内的专门小组组成,都统一署名为“本报记者肖竹”,“肖竹”即“小组”。这个灵感,相信当来源于文革中的写作小组“梁效”,梁效即北大和清华这“两校”。他的办公室里配有相关设备,可用来随时修改重庆卫视送审的关于他的电视新闻片。

好大喜功与睚眦必报

薄熙来性格是既大又小的矛盾体:形式感与大场面、好大喜功,这是大。反过来,睚眦必报是小。薄的字典里,没有宽恕二字。

姜维平作为新华社记者及香港文汇报驻大连记者,本是薄熙来的座上客之一。仅为一两篇报道,一言不合即将其判重刑送进监狱;黎强本是一重庆商人,仅因出租车罢工协调会上调侃了一句“薄书记”即埋下祸根,一年之后被作为黑社会头子判20年重刑送进监狱;李庄案更是众所周知,他和薄毫无瓜葛,仅因为重庆打黑案的被告人提供辩护而被两番入罪。

薄熙来无论大小对手都不放过,好斗心与报复心实在罕有。文革时,薄熙来正值青春期,其惨痛经历可能成为他后来这个性格特征的心理动因之一。从两段公开视频可见一斑:2011年在重庆接见全国学联代表团时,面对这些各高校的青年人,他曾援引毛泽东的名言口吐心声,称“与人斗,其乐无穷”;2012年重庆团开放日上,他更是借古人云放言“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半分”。

尤为可怕的是,当这种睚眦必报的整肃与报复,已经不限于常规办法,开始不择手段的话,那么这就演变成为肆无忌惮的对法制的践踏。

不疯魔不成活

无奈,上帝之手总是如此神奇。当2012年2月6日,从配角王立军驱车开上成渝高速公路那一刻开始,薄熙来这个主角的命运,就已经无可挽回了。2月7日消息传开后,我相信薄熙来的心中一定有悲怆感弥散开来,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也。

自恋成癖,自然就容易自大成狂。“故意迟到”是薄熙来出席某些场合特别是媒体会时喜欢使用的小桥段,“有意缺席”也是他比较喜欢使用的小过门,目的都是为了显示重要性。几次两会重庆团的记者开放日,薄都故意迟到,然后再借机解释,拉拢距离,以显示亲民姿态。

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建校六十周年,薄事先表示不会出席,然后半途突然赶到,发表即席演说。这次视频,后被放到网络疯传,成为薄书记口才的证明。

从2010年到2012年每次两会的电视画面上,薄熙来的表现,均可看出他的性格。他试图显示出开放、亲民、自信的姿态,所以鼓励媒体提问,甚至事先安排人布置好诱导性问题。

对不同意见,薄熙来习惯以杂音、噪声来轻蔑地称呼之。2012年两会上,他先是当众撒谎,说之前一天缺席会议,是因为身体不适(实则是他连夜赶回重庆处理海伍德案善后),接着突然以近乎破口大骂的方式,令人瞠目结舌地公开回击外界关于他家庭的传言。

对比事发后的罪行,薄熙来在这些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义正辞严与气壮如牛,不由人不感叹他的演技如神。薄熙来在精通厚黑学方面,应属天赋异禀。撒谎的最高境界,是最后把自己都骗倒了。我相信薄已经到达这个境界,这叫入戏,叫自我代入,叫不疯魔不成活。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薄书记做到了。

薄熙来的命运很快就会划上句号。薄熙来的个性如何,也将成为史家研究的经典范本。身为演员型人格的他,一生为追逐权力而奔走最终倒在最后一关之前。(cd)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六千都给不到”,国内的计算机专业怎么了
从家暴到割喉,女护士五年的「漫长死亡」
让辛芷蕾“封后”的这部电影,成色到底如何?
2万页爱泼斯坦邮件曝光,称特朗普私下形象更糟糕
阿根廷人“床垫下”的2700亿美元,米莱也动不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脑袋被驴踢了” 官媒火上浇油破口大骂日本首相
中美贸易休战,但工厂“去中国化”已难逆转
有川普“撑腰”? 高市早苗不再避讳台海问题
中国游客在著名景点当众脱裤大便?网络又炸锅了
震惊!伯克利大学爆发冲突 血迹满地 多人被捕!
停摆结束即爆爱泼斯坦内幕 民主党连环拳 川普难逃跛脚?
纽时:强国幻象之下 中国人活在一种巨大的反差里
中国向美国举起稀土屠刀后,俄罗斯为什么慌了?
中国同意停止出口"芬太尼相关化学品",FBI局长证实
中媒:吴石朱枫后,台湾还有一批同志“战斗”至今
鲁比奥下达新指示:肥胖者或遭美国拒签
汪小菲麻六记LA门店开业即关门 食客上吐下泻集体投诉
再有爱泼斯坦电邮涉及特朗普,我们又知道些什么
国土安全部长到机场发$1万奖金支票 TSA员工惊呆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选择与谁结盟
一株绿植100万,中产销金窟又出王炸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不疯魔不成活 演员薄熙来:好大喜功与睚眦必报

凤凰网 2013-08-22 10:09:26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薄熙来案新闻专题





薄熙来(资料图)

如果说薄熙来事件是一出大戏,那么薄熙来毫无疑问就是一个主角。在这个舞台上的不同时空里,薄熙来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他的戏路与风格,出戏与入戏,都体现着薄熙来的路径依赖,凝聚着薄熙来的性格特征,折射着薄熙来的行事风格。

自我包装高手

作为政治实用主义信奉者,好大喜功顺理成章地成为薄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薄熙来有一套科班背景,他本身就是社科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出身,又做过常委宣传部长,自认是文宣高手,又在金县、大连市、辽宁省三个舞台上曾经做过实操性极强的预演,所以对好大喜功这个性格特征做了青出于蓝的演绎。

在整齐划一的形式感与气势磅礴的大场面这种经典法西斯美学的基础上,薄熙来尤为讲究细节审美,注意契合传媒趣味,追求大众传播效果。大连时期的农民铜管乐队、服装节、草坪、广场、足球名片、女骑警等等都是这样,到了重庆时期再换成银杏树、女子交巡警、万人红歌会、红色重庆卫视也是这样。他的配角王立军,更是在各种场合将形式感演绎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这种近似病态的形式感追求,在事关薄熙来本人形象上更是发展到极致。《重庆日报》关于他的报道,由一个包括总编在内的专门小组组成,都统一署名为“本报记者肖竹”,“肖竹”即“小组”。这个灵感,相信当来源于文革中的写作小组“梁效”,梁效即北大和清华这“两校”。他的办公室里配有相关设备,可用来随时修改重庆卫视送审的关于他的电视新闻片。

好大喜功与睚眦必报

薄熙来性格是既大又小的矛盾体:形式感与大场面、好大喜功,这是大。反过来,睚眦必报是小。薄的字典里,没有宽恕二字。

姜维平作为新华社记者及香港文汇报驻大连记者,本是薄熙来的座上客之一。仅为一两篇报道,一言不合即将其判重刑送进监狱;黎强本是一重庆商人,仅因出租车罢工协调会上调侃了一句“薄书记”即埋下祸根,一年之后被作为黑社会头子判20年重刑送进监狱;李庄案更是众所周知,他和薄毫无瓜葛,仅因为重庆打黑案的被告人提供辩护而被两番入罪。

薄熙来无论大小对手都不放过,好斗心与报复心实在罕有。文革时,薄熙来正值青春期,其惨痛经历可能成为他后来这个性格特征的心理动因之一。从两段公开视频可见一斑:2011年在重庆接见全国学联代表团时,面对这些各高校的青年人,他曾援引毛泽东的名言口吐心声,称“与人斗,其乐无穷”;2012年重庆团开放日上,他更是借古人云放言“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半分”。

尤为可怕的是,当这种睚眦必报的整肃与报复,已经不限于常规办法,开始不择手段的话,那么这就演变成为肆无忌惮的对法制的践踏。

不疯魔不成活

无奈,上帝之手总是如此神奇。当2012年2月6日,从配角王立军驱车开上成渝高速公路那一刻开始,薄熙来这个主角的命运,就已经无可挽回了。2月7日消息传开后,我相信薄熙来的心中一定有悲怆感弥散开来,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是也。

自恋成癖,自然就容易自大成狂。“故意迟到”是薄熙来出席某些场合特别是媒体会时喜欢使用的小桥段,“有意缺席”也是他比较喜欢使用的小过门,目的都是为了显示重要性。几次两会重庆团的记者开放日,薄都故意迟到,然后再借机解释,拉拢距离,以显示亲民姿态。

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建校六十周年,薄事先表示不会出席,然后半途突然赶到,发表即席演说。这次视频,后被放到网络疯传,成为薄书记口才的证明。

从2010年到2012年每次两会的电视画面上,薄熙来的表现,均可看出他的性格。他试图显示出开放、亲民、自信的姿态,所以鼓励媒体提问,甚至事先安排人布置好诱导性问题。

对不同意见,薄熙来习惯以杂音、噪声来轻蔑地称呼之。2012年两会上,他先是当众撒谎,说之前一天缺席会议,是因为身体不适(实则是他连夜赶回重庆处理海伍德案善后),接着突然以近乎破口大骂的方式,令人瞠目结舌地公开回击外界关于他家庭的传言。

对比事发后的罪行,薄熙来在这些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义正辞严与气壮如牛,不由人不感叹他的演技如神。薄熙来在精通厚黑学方面,应属天赋异禀。撒谎的最高境界,是最后把自己都骗倒了。我相信薄已经到达这个境界,这叫入戏,叫自我代入,叫不疯魔不成活。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薄书记做到了。

薄熙来的命运很快就会划上句号。薄熙来的个性如何,也将成为史家研究的经典范本。身为演员型人格的他,一生为追逐权力而奔走最终倒在最后一关之前。(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