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解放军警告美别试探中国核底线 美军称不敢不敢(图)

解放军警告美别试探中国核底线 美军称不敢不敢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 于 2013-08-12 20:04: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提要]  国防大学教授徐纬地表示,美国朋友喜欢问,如果我们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你们的核基地,你们会不会核反击?这种试探中国所谓底线的做法就是逼着中国要改变不首先使用的政策。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研究员则称,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主要是针对朝鲜和伊朗,我们并不是想测试中国的底线。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否有条件不应被测试



 资料图:美国核武库比中国强大得多,却担心中国核打击美国。

  中美关系是“亚稳定”状态

  徐纬地(国防大学教授):国际政治现象中存在着战略稳定的现象。例如,1972年开始的美苏核战略稳定,1972-1989年的中美战略稳定。美苏战略稳定今天已不存在,中美战略稳定我认为也不存在,因为基础环境改变了。战略稳定实际上是战略竞争的结果,而不是计算的结果。“亚稳定”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目前中美关系和美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亚稳定状态。我认为未来战略稳定要达成的一个关键,就是相关各方要承诺三个不首先攻击,即在核方面、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上都要达成不首先攻击的承诺。美国朋友喜欢问,如果我们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你们的核基地,你们会不会核反击?这种试探中国所谓底线的做法就是逼着中国要改变不首先使用的政策。

  夏立平(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根据我最近的研究,美国的常规全球打击项目将对战略稳定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美国有了这样的能力,它就可以利用常规武器对中国的核武器发动首先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中美达成协议,双方都不会进攻对方的核设施;第二个选择是中国增加自己的核武器数量;第三个选择是中国改变它的不首先使用政策,将其变为有条件的不首先使用政策。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研究员):美中核关系是相对稳定的,我们比较担心的是结构性的紧张态势,一个崛起大国和一个守成大国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为推进军备控制与战略稳定,双方对话特别是官方一轨对话很有用。对话应主要关注于红线的升级,双方如何理解各种变化,以及误判的可能性。由于误判很可能导致危机升级,我们应该促进双方的理解,包括术语的含义、沟通和红线。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是进攻性的,但主要是针对朝鲜和伊朗,并非针对中俄。

  常规打击能力威胁到核力量,不是可预见的现实场景,常规的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还不成熟。美国领导人完全了解攻击中国核设施的严重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不是非常有用。我觉得美国人已把它当成有条件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了。明确一下,我们并不是想测试中国的底线。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否有条件不应被测试。



    核威慑无益于世界和平


  弗拉基米尔·雷巴琴科夫(俄罗斯军控、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冷战结束且新地缘政治条件出现后,基于核相互威慑和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稳定发生了变化。如果导弹防御系统增加一国的攻击能力,而使另一国失去发动报复性打击能力,就破坏了战略稳定,美欧的导弹防御计划就是如此。对如何确定什么是战略进攻武器,什么是战略防御武器等,目前还没有共同的理解。如何克服双方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分歧?美俄联合研究提出“从相互确保摧毁转向相互确保稳定”,也就是说建立合作型的导弹防御系统是可能的。这种磋商也应让中国参与进来,最终会为多边的核限制奠定基础。

  理查德·威茨(美国哈德森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不相信美国人的诚意,美国人说导弹防御只是针对朝鲜和伊朗等少数国家,但俄罗斯人不信。美国人认为某些俄罗斯人过高估测了导弹防御体系的能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不可能威胁到俄罗斯,而且俄罗斯有很多反击力量。这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对欧洲承诺的象征,对日本和韩国也发挥着同样作用。它能展示美国保护这些国家的决心。

  加尔斯·埃文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前外交部长):我认为,核威慑理论对维护稳定的和平没有任何作用。核武器根本就不是威慑力或者“战略稳定器”,不管吓阻大国间战争、大规模常规攻击、化学生物武器攻击,还是吓阻核恐怖主义都是如此。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21世纪保留核武的风险远超过它带来的好处。

  裁军不可能是直线过程,需要有两个不同阶段,首先是最低化,然后才是消除。目前把数量减到零不太可行,因为存在三个障碍,包括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地位和威望的心理障碍、核查和执行条约的技术障碍以及关乎地区安全环境的地缘政治障碍。国际核不扩散和核裁军委员会确立的目标之一是,到2025年所有国家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这方面中国已发挥了领导力。

    加强多边安全合作,避免东亚核灾难

  金昌秀(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我从韩国的视角讲一下为什么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这么困难。过去60年来朝鲜一直认为核武器是唯一保证政权生存能力的工具。他们特别希望能与美国进行谈判,核发展可以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韩国大部分安全专家都认为朝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大可能放弃它的核武器,直到朝鲜半岛实现统一,它与美国达成和平条约。为解决朝核问题,我们需要促进多边安全合作。除韩、日、美三边合作外,美、中、韩的合作也很重要。这种多边合作在蓬勃发展,韩国有不少人希望鼓励中国发挥更积极作用,冻结朝鲜核武器项目。

  阿部信泰(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如果日本真的想要核弹,它压根儿不用担心,因为用比较低级别的钚就可以生产核弹。防止日本获得核武器的最好办法就是首先不让朝鲜发展核武器,创造出日本周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样日本就不会有人非得想要核武器了。另一个方案就是让日本依赖于美国的延伸威慑,从目前来看这有必要,因为美国的延伸威慑还是可靠的。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过去十年国际社会希望用强制性外交,压制朝鲜放弃核力量,日、美、韩不仅要打击朝鲜,还要耗尽朝鲜的核能力和资源,这些做法经常半途而废。所以我们需要考虑说服性外交,把无核化和鼓励性、包容性的措施挂钩,让朝鲜自愿地进行无核化。希望北京、华盛顿和首尔有更多的协调机制,这样的机制对于无核化很有用处,又能避免地缘政治方面出现灾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哈耶普斯麻录取的5个中国孩子 背景一个比一个“离谱”…
一场“豪车车祸”爆火!杨兰兰的瓜,越看越狗血
中国第3款6代机试飞片段疯传 美媒:疯狂步伐
李小琳罕见受访:送99朵玫瑰被父亲李鹏含泪斥浪费
林毅夫人民日报刊文:习近平回答了马克思经典未解之问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约时报:特朗普如何毁掉美国80年的伟大遗产
川普砍大学经费 知名癌症专家离美回中国
特朗普要把无家可归者赶出华盛顿,但流浪者要去哪?
台湾志愿兵赴乌克兰作战 训练营遭俄军导弹轰炸
12岁“伟大向导者”:金正恩如何为女儿打造接班形象
川普:只要2分钟,就知道普京是否要和平
华邮:川普时代,人心惶惶的美国科学实验室
华尔街日报:美中AI大战 战场转到开源AI模型
数十架中资公司飞机被扣俄罗斯 飞机还能回来吗?
芯片卖中国抽成15% 贝森特:川普的点子 用来还国债
9岁女孩,被老师砸破头骨之后
美俄峰会前,泽连斯基明确表态:不会放弃顿巴斯
曝光:美国在AI芯片暗装追踪器 追查非法转运中国
白宫:特朗普“决心”结束乌克兰战争
开始涨价了!沃尔玛价签大换新 飙涨近60%…
美罢免劳工统计局长后,首个重要数据再遭质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解放军警告美别试探中国核底线 美军称不敢不敢

环球时报 2013-08-12 20:04:36

[提要]  国防大学教授徐纬地表示,美国朋友喜欢问,如果我们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你们的核基地,你们会不会核反击?这种试探中国所谓底线的做法就是逼着中国要改变不首先使用的政策。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研究员则称,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主要是针对朝鲜和伊朗,我们并不是想测试中国的底线。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否有条件不应被测试



 资料图:美国核武库比中国强大得多,却担心中国核打击美国。

  中美关系是“亚稳定”状态

  徐纬地(国防大学教授):国际政治现象中存在着战略稳定的现象。例如,1972年开始的美苏核战略稳定,1972-1989年的中美战略稳定。美苏战略稳定今天已不存在,中美战略稳定我认为也不存在,因为基础环境改变了。战略稳定实际上是战略竞争的结果,而不是计算的结果。“亚稳定”是布热津斯基提出的。目前中美关系和美俄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亚稳定状态。我认为未来战略稳定要达成的一个关键,就是相关各方要承诺三个不首先攻击,即在核方面、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上都要达成不首先攻击的承诺。美国朋友喜欢问,如果我们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你们的核基地,你们会不会核反击?这种试探中国所谓底线的做法就是逼着中国要改变不首先使用的政策。

  夏立平(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根据我最近的研究,美国的常规全球打击项目将对战略稳定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美国有了这样的能力,它就可以利用常规武器对中国的核武器发动首先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中美达成协议,双方都不会进攻对方的核设施;第二个选择是中国增加自己的核武器数量;第三个选择是中国改变它的不首先使用政策,将其变为有条件的不首先使用政策。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美国海军分析中心研究员):美中核关系是相对稳定的,我们比较担心的是结构性的紧张态势,一个崛起大国和一个守成大国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为推进军备控制与战略稳定,双方对话特别是官方一轨对话很有用。对话应主要关注于红线的升级,双方如何理解各种变化,以及误判的可能性。由于误判很可能导致危机升级,我们应该促进双方的理解,包括术语的含义、沟通和红线。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是进攻性的,但主要是针对朝鲜和伊朗,并非针对中俄。

  常规打击能力威胁到核力量,不是可预见的现实场景,常规的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还不成熟。美国领导人完全了解攻击中国核设施的严重性,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不是非常有用。我觉得美国人已把它当成有条件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了。明确一下,我们并不是想测试中国的底线。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否有条件不应被测试。



    核威慑无益于世界和平


  弗拉基米尔·雷巴琴科夫(俄罗斯军控、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冷战结束且新地缘政治条件出现后,基于核相互威慑和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稳定发生了变化。如果导弹防御系统增加一国的攻击能力,而使另一国失去发动报复性打击能力,就破坏了战略稳定,美欧的导弹防御计划就是如此。对如何确定什么是战略进攻武器,什么是战略防御武器等,目前还没有共同的理解。如何克服双方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分歧?美俄联合研究提出“从相互确保摧毁转向相互确保稳定”,也就是说建立合作型的导弹防御系统是可能的。这种磋商也应让中国参与进来,最终会为多边的核限制奠定基础。

  理查德·威茨(美国哈德森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不相信美国人的诚意,美国人说导弹防御只是针对朝鲜和伊朗等少数国家,但俄罗斯人不信。美国人认为某些俄罗斯人过高估测了导弹防御体系的能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不可能威胁到俄罗斯,而且俄罗斯有很多反击力量。这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对欧洲承诺的象征,对日本和韩国也发挥着同样作用。它能展示美国保护这些国家的决心。

  加尔斯·埃文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前外交部长):我认为,核威慑理论对维护稳定的和平没有任何作用。核武器根本就不是威慑力或者“战略稳定器”,不管吓阻大国间战争、大规模常规攻击、化学生物武器攻击,还是吓阻核恐怖主义都是如此。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21世纪保留核武的风险远超过它带来的好处。

  裁军不可能是直线过程,需要有两个不同阶段,首先是最低化,然后才是消除。目前把数量减到零不太可行,因为存在三个障碍,包括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地位和威望的心理障碍、核查和执行条约的技术障碍以及关乎地区安全环境的地缘政治障碍。国际核不扩散和核裁军委员会确立的目标之一是,到2025年所有国家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这方面中国已发挥了领导力。

    加强多边安全合作,避免东亚核灾难

  金昌秀(韩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我从韩国的视角讲一下为什么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这么困难。过去60年来朝鲜一直认为核武器是唯一保证政权生存能力的工具。他们特别希望能与美国进行谈判,核发展可以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韩国大部分安全专家都认为朝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大可能放弃它的核武器,直到朝鲜半岛实现统一,它与美国达成和平条约。为解决朝核问题,我们需要促进多边安全合作。除韩、日、美三边合作外,美、中、韩的合作也很重要。这种多边合作在蓬勃发展,韩国有不少人希望鼓励中国发挥更积极作用,冻结朝鲜核武器项目。

  阿部信泰(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如果日本真的想要核弹,它压根儿不用担心,因为用比较低级别的钚就可以生产核弹。防止日本获得核武器的最好办法就是首先不让朝鲜发展核武器,创造出日本周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样日本就不会有人非得想要核武器了。另一个方案就是让日本依赖于美国的延伸威慑,从目前来看这有必要,因为美国的延伸威慑还是可靠的。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过去十年国际社会希望用强制性外交,压制朝鲜放弃核力量,日、美、韩不仅要打击朝鲜,还要耗尽朝鲜的核能力和资源,这些做法经常半途而废。所以我们需要考虑说服性外交,把无核化和鼓励性、包容性的措施挂钩,让朝鲜自愿地进行无核化。希望北京、华盛顿和首尔有更多的协调机制,这样的机制对于无核化很有用处,又能避免地缘政治方面出现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