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南京七旬老人合肥寻60年前初恋 终于找到了(图)

南京七旬老人合肥寻60年前初恋 终于找到了

文章来源: 江淮晨报 于 2013-06-28 20:13: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陈来元每天都和老伴的照片说说话。

老了,能重温旧日恋情吗?但南京77岁的杭学良却勇敢地告诉人们,眼下,他正在努力做的就是这件事情。昨日,这位浪漫而勇敢的南京老人成为合肥当地市民热议的“新闻人物”。在当日出版的《江淮晨报》上,杭学良老人要在合肥寻找他60年前的“初恋”。老人说,因为老了,就想看看对方现在过得还好不好。

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家住南京栖霞区的杭学良老人表示,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会不断想起往事,而中学时的好友“厉素珍”是老人较为惦念的对象之一。60年前分别时,厉素珍去了合肥,自此两人相隔一方,失去联系。

近些年,杭学良曾两次去过合肥,但面对偌大一个合肥城,老人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寻找。因而内心一直存有不得一见的缺憾。

前不久,合肥的孟女士和老伴来南京旅游,恰好杭学良与之同一个旅行团。闻知孟女士来自合肥,杭学良便向其打听,是否认识一位叫“厉素珍”的人?孟女士不认识此人,但答应杭学良回合肥后帮忙寻找。“时间太长,找人不容易,但看得出来,杭师傅是很想找到她的。”孟女士说。她表示能理解杭学良的寻人之举??人老了,不缺吃、不缺穿,就想着人生能够不要留下遗憾。

回到合肥后,几番打听没有结果,孟女士于是想到通过媒体寻人,希望能够帮杭学良了却心愿。昨日报道见报后,在合肥城中引发不小反响,不少读者致电《江淮晨报》,介绍一些线索;而更多的人则表示,杭学良老人的寻人之举令人感动。

两人是燕子矶中学同学

昨日下午,在接到记者电话后,杭学良老人有些吃惊他的“寻人之举”影响如此之大。老人自是理解人们何以如此关注这件事情,因而他开始有些顾虑,暂时还不希望家人知道这件事??“怕他们产生其他想法”。记者了解到,杭学良老伴两年前去世,现在他和孙子住在一起,孩子们会隔三差五地回来看看。

尽管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年,但杭学良清楚记得“厉素珍”的名字。两人是燕子矶中学的同班同学。杭学良带着笑声回忆过往,“当时人比较活泼,文体活动都积极参加,在班上人缘不错”。厉素珍当然是最特别的那位,这位细心的女孩给杭送了不少礼物,其中有两个手工编织的挂件,“可惜后来搬家弄丢了”。

初二时,厉素珍来到学校告诉他,母亲过世了,要回合肥老家,以后估计也没机会上学了,要帮着父亲照顾其他兄弟姐妹。厉是随弹棉花的父亲来到南京,因而得以和杭学良同班同学。临走时,厉素珍转身:“等供兄弟们读完书,就到南京来找你!”

遗憾的是,两人自此分别后便从此失去联系。初中毕业后,杭学良进厂当了工人。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杭学良老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回忆过往,“厉素珍”这个名字随之浮现在脑海中。

遗憾:人找到了,却在几年前过世了

没有照片,没有地址,除了要找的人的名字没有更多的线索。但此事经过报道后,读者何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他家曾有个邻居就叫“厉素珍”,年龄和报道中说的相符,而且曾在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上过学。

何先生说,几年前,他还没搬离“国防工办”宿舍时,和厉素珍一家是邻居,丈夫姓陈。不过从搬离那里后,双方就失去了联系,对厉阿姨的现状不了解。

根据何先生所说的地点,28日14时左右,记者找到了青年路260号的“国防工办”宿舍区,门卫室里的三位大爷说,这里居住的人他们都认识,但没有叫“厉素珍”的人。当记者询问是否认识厉素珍的老伴陈师傅时,有位姓吴的老人说他不仅认识,还有他的联系号码。只是他并不确定陈师傅的老伴是不是厉素珍。

从吴老处拿到陈师傅的电话,记者拨了过去。嘟嘟嘟,好几声后,电话那端终于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我是陈来元,老伴是叫厉素珍,可是她在2006年过世了。”

讲述: 厉素珍58年结婚,2006年过世

一路打听,28日16时记者终于找到了厉素珍的老伴陈来元。

陈师傅,今年81岁,因前两年中风,走路有些不稳,不过说话很清楚。“她全家都是南京六合人。母亲在她七八岁时过世,她跟着在燕子矶附近开铁匠铺的父亲生活。后来父亲到南京大地农业机械厂上班,20多岁的我在这家工厂当学徒工。”陈师傅介绍。

1955年因工厂安排,厉素珍的父亲和陈来元都被派到了合肥工作,因为厉素珍一人在南京不放心,就让她也来了合肥了。来合肥后厉素珍继续将初中读完。58年时,在厉父的撮合下,厉素珍和陈来元结婚。两人婚后有两女一男3个孩子,可小儿子因脑溢血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过世了。

2006年,厉素珍也因心肌梗塞过世,过世那年她66岁。

“照片是她退休时拍的,我也没有她年轻时的照片。”陈师傅带记者来到书房,指着墙壁上的照片,说这就是厉素珍。陈师傅说,厉素珍很善良。

“还有人记着她呢,太难得了,只可惜她走得早。我不吃醋,都是以前的事了。”陈师傅笑着说。

临走时,陈师傅非要送记者出门,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请你们转达我替厉素珍向杭学良问好,希望他有时间也能来合肥看看。

 

遗憾:两句长叹,诉不尽一生遗憾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太好了!”当天傍晚,得知找到了厉素珍,电话那头异常激动,声音充满喜悦。当记者告知厉素珍阿姨已经于06年过世了后,沉浸在喜悦中刚回过神来的杭大爷大呼:“啊!去世了,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哎呀!哎呀!太遗憾了。”语气中透露出强烈的不可置信与遗憾。

“本来就遗憾,现在就更遗憾了。”在得知厉素珍死于心肌梗塞时,杭大爷在电话那头连连叹气,声音也变得轻了。他没有想到,当初的分别,竟让这场遗憾变成了一辈子。

“她有儿女了吧?”杭大爷问得有些期待。

在得知历素珍有两女一子时,杭大爷心情也平复了些,说:“那就好,我觉得她肯定是有的。”

当记者向他转达了陈来元师傅对他的问候后,杭大爷也要去了陈师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说肯定要到合肥来看看。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峰会忘关麦克风 对话流出 全场都听见了…
水果姐默认与特鲁多恋情 前第一夫人也发声了
川普再登《时代》封面 半夜发文怒飙:照片丑爆了
中国最帅武僧去年车祸亡 疑遭制成标本现踪“798”
XXXXXL码美军照片被群嘲 发言人:已经换掉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哈玛斯重掌加萨 街头行刑式处决异己
鲁比奥赞扬特朗普却遭其当场质疑 迅速改口遭嘲讽
又一“无名氏”卡车司机被抓!官员怒:如何通过背景审查?
现场:波特兰数百人裸骑单车 抗议川普派兵进驻
中国宣布免除美国拥有中国造船舶港口税,运价回跌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美中贸易形势陡变 虚张声势还是殊死斗争
地球正在变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强极端气候来了
纽时观点: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胡锡进: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贸易往末日里带
在报复与和解之间"拉锯":特朗普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南京七旬老人合肥寻60年前初恋 终于找到了

江淮晨报 2013-06-28 20:13:59


陈来元每天都和老伴的照片说说话。

老了,能重温旧日恋情吗?但南京77岁的杭学良却勇敢地告诉人们,眼下,他正在努力做的就是这件事情。昨日,这位浪漫而勇敢的南京老人成为合肥当地市民热议的“新闻人物”。在当日出版的《江淮晨报》上,杭学良老人要在合肥寻找他60年前的“初恋”。老人说,因为老了,就想看看对方现在过得还好不好。

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家住南京栖霞区的杭学良老人表示,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会不断想起往事,而中学时的好友“厉素珍”是老人较为惦念的对象之一。60年前分别时,厉素珍去了合肥,自此两人相隔一方,失去联系。

近些年,杭学良曾两次去过合肥,但面对偌大一个合肥城,老人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寻找。因而内心一直存有不得一见的缺憾。

前不久,合肥的孟女士和老伴来南京旅游,恰好杭学良与之同一个旅行团。闻知孟女士来自合肥,杭学良便向其打听,是否认识一位叫“厉素珍”的人?孟女士不认识此人,但答应杭学良回合肥后帮忙寻找。“时间太长,找人不容易,但看得出来,杭师傅是很想找到她的。”孟女士说。她表示能理解杭学良的寻人之举??人老了,不缺吃、不缺穿,就想着人生能够不要留下遗憾。

回到合肥后,几番打听没有结果,孟女士于是想到通过媒体寻人,希望能够帮杭学良了却心愿。昨日报道见报后,在合肥城中引发不小反响,不少读者致电《江淮晨报》,介绍一些线索;而更多的人则表示,杭学良老人的寻人之举令人感动。

两人是燕子矶中学同学

昨日下午,在接到记者电话后,杭学良老人有些吃惊他的“寻人之举”影响如此之大。老人自是理解人们何以如此关注这件事情,因而他开始有些顾虑,暂时还不希望家人知道这件事??“怕他们产生其他想法”。记者了解到,杭学良老伴两年前去世,现在他和孙子住在一起,孩子们会隔三差五地回来看看。

尽管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年,但杭学良清楚记得“厉素珍”的名字。两人是燕子矶中学的同班同学。杭学良带着笑声回忆过往,“当时人比较活泼,文体活动都积极参加,在班上人缘不错”。厉素珍当然是最特别的那位,这位细心的女孩给杭送了不少礼物,其中有两个手工编织的挂件,“可惜后来搬家弄丢了”。

初二时,厉素珍来到学校告诉他,母亲过世了,要回合肥老家,以后估计也没机会上学了,要帮着父亲照顾其他兄弟姐妹。厉是随弹棉花的父亲来到南京,因而得以和杭学良同班同学。临走时,厉素珍转身:“等供兄弟们读完书,就到南京来找你!”

遗憾的是,两人自此分别后便从此失去联系。初中毕业后,杭学良进厂当了工人。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杭学良老人开始越来越多地回忆过往,“厉素珍”这个名字随之浮现在脑海中。

遗憾:人找到了,却在几年前过世了

没有照片,没有地址,除了要找的人的名字没有更多的线索。但此事经过报道后,读者何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条线索,他家曾有个邻居就叫“厉素珍”,年龄和报道中说的相符,而且曾在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上过学。

何先生说,几年前,他还没搬离“国防工办”宿舍时,和厉素珍一家是邻居,丈夫姓陈。不过从搬离那里后,双方就失去了联系,对厉阿姨的现状不了解。

根据何先生所说的地点,28日14时左右,记者找到了青年路260号的“国防工办”宿舍区,门卫室里的三位大爷说,这里居住的人他们都认识,但没有叫“厉素珍”的人。当记者询问是否认识厉素珍的老伴陈师傅时,有位姓吴的老人说他不仅认识,还有他的联系号码。只是他并不确定陈师傅的老伴是不是厉素珍。

从吴老处拿到陈师傅的电话,记者拨了过去。嘟嘟嘟,好几声后,电话那端终于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我是陈来元,老伴是叫厉素珍,可是她在2006年过世了。”

讲述: 厉素珍58年结婚,2006年过世

一路打听,28日16时记者终于找到了厉素珍的老伴陈来元。

陈师傅,今年81岁,因前两年中风,走路有些不稳,不过说话很清楚。“她全家都是南京六合人。母亲在她七八岁时过世,她跟着在燕子矶附近开铁匠铺的父亲生活。后来父亲到南京大地农业机械厂上班,20多岁的我在这家工厂当学徒工。”陈师傅介绍。

1955年因工厂安排,厉素珍的父亲和陈来元都被派到了合肥工作,因为厉素珍一人在南京不放心,就让她也来了合肥了。来合肥后厉素珍继续将初中读完。58年时,在厉父的撮合下,厉素珍和陈来元结婚。两人婚后有两女一男3个孩子,可小儿子因脑溢血在上世纪70年代就过世了。

2006年,厉素珍也因心肌梗塞过世,过世那年她66岁。

“照片是她退休时拍的,我也没有她年轻时的照片。”陈师傅带记者来到书房,指着墙壁上的照片,说这就是厉素珍。陈师傅说,厉素珍很善良。

“还有人记着她呢,太难得了,只可惜她走得早。我不吃醋,都是以前的事了。”陈师傅笑着说。

临走时,陈师傅非要送记者出门,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请你们转达我替厉素珍向杭学良问好,希望他有时间也能来合肥看看。

 

遗憾:两句长叹,诉不尽一生遗憾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太好了!”当天傍晚,得知找到了厉素珍,电话那头异常激动,声音充满喜悦。当记者告知厉素珍阿姨已经于06年过世了后,沉浸在喜悦中刚回过神来的杭大爷大呼:“啊!去世了,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哎呀!哎呀!太遗憾了。”语气中透露出强烈的不可置信与遗憾。

“本来就遗憾,现在就更遗憾了。”在得知厉素珍死于心肌梗塞时,杭大爷在电话那头连连叹气,声音也变得轻了。他没有想到,当初的分别,竟让这场遗憾变成了一辈子。

“她有儿女了吧?”杭大爷问得有些期待。

在得知历素珍有两女一子时,杭大爷心情也平复了些,说:“那就好,我觉得她肯定是有的。”

当记者向他转达了陈来元师傅对他的问候后,杭大爷也要去了陈师傅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说肯定要到合肥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