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曾令江泽民"上当"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作者病逝(图)

曾令江泽民"上当"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作者病逝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2-05-11 02:02:2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曾令江泽民"上当"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作者病逝(图) 多维

[adinfo]北京作家王山悄然病逝。18年前,他伪托译作《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借用杜撰的德国学者“洛伊宁格尔”的眼光议论中国政治,引起海内外极大反响,据传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也“上当受骗”,推荐给中共中央警备局,还称赞该书对中国经济改革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王山的遗体告别式,于5月4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王山是谁?境外读者或许大多一头雾水。如果告诉你,他创作过畅销书小说《北京教父》、《血色青春》,读者依然不明就里。如果再告诉你,18年前,他写过引发境外强烈反响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诸多读者浅淡的记忆,便会渐渐深浓。当年,“第三只眼睛看某某”还成了社会流行词。

王山小说代表作《天伤》《天祭》《天爵》,后来曾改名《血色青春》第二次出版,近期又改名为《北京教父》第三次出版。

被称为“北京顽主”的王山,生于1953年8月。2012年4月30日19点30分,在北京三零一医院去世,年仅60岁。他的后半生,以小说为北京顽主文化留下真实记录。朋友们谁都不知道他患重病住院。他远走时,第三次整理出版的他的代表作《北京教父》,正笑傲中国大陆各地图书排行榜,他网名“四横竖”(笔划四横四竖,即“王山”)也永远就此定格。

1994年,一部政论书《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下称《第三只眼》)在中国引起极大反响,在港台和西方社会也引发诸多重要话题。此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标明:著者是德国洛伊宁格尔,生于1953年8月,当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译者是王山。此书对中国社会现实及其走向,有深入剖析,其中许多论点及预测,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书中触及的许多内容在当时相当敏感。

据香港《亚洲周刊》报道,王山竟然“蒙骗”了江泽民。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认真阅读了此书,在考察山西时说,山西出了一本书《第三只眼》,作者是德国人,对中国经济改革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时任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在场听了江的谈话,随即给省新闻出版局贾姓局长打电话,询问这本书。贾局长一听书记过问此书,赶紧回应:“我们正在追查这本书的出版内情。”他还以为又是一本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坏书。胡富国说:“什么追查?这是一本好书。赶紧拿几本过来。”不久,中国大陆媒体纷纷转载或发表书评推介文章,不少学者认定,此书代表了中国内部强硬的新权威主义观点。

曾被疑是邓小平政治遗嘱

江泽民还向中央警卫局推荐此书,干部每人一本;中国战略管理学会、中央政策研究室举办此书研讨会;有人更传出“这本书是邓小平政治遗嘱”。然而,后来发现,这位德国的“当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似乎只是个“影子”,由疑问,到猜忌,到质疑,或许这德国学者根本就不存在,此书是“王山”假托德国人的“伪作”。

王山生于浙江省金华,初中毕业后,正值文革初期,身为“知识青年”去山西省雁北乡插队务农,后进入煤矿从事井下采矿,后去部队服役,1977年复员,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教工作,后升任处长,在职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随后,出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成为当时北京文化教育界最年轻的高层干部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他辞职后从事创作。他的“天字”系列小说《天伤》、《天祭》、《天爵》先后出版,是他的“顽主小说代表作”。后曾将三部小说改写换名《血色青春》第二次出版,一个多月前再度改名为《北京教父》第三次出版。他又起笔“大顽主”之《地殇》、《地魂》。王山正在创作《天罡》之际,不料患病住院,因糖尿病引起心衰和肾衰,小说最终没能完成。这些年,他以“四横竖”网名混迹于“北京顽主”百度贴吧,粉丝无数。

这三部“天字”系列作品,奠定了王山“顽主”作家地位,因小说逼真描写文革武斗及真实记录北京顽主文化,他自己也被称为“北京顽主”。但由于当时政治气候和开放程度使然,王山“天字”系列小说在当时被禁,但盗版在地下广泛传播。

王山的“天字”系列小说,讲述动荡年代里一些热血青年的故事,是从文革年代的江湖杀出的京城大亨成长史。小说描述在一个正义缺席的时代,年轻人充满了迷途和反抗,面对生活无情挑战,政治运动将学生划分为阴阳两界人,一些平民和出身不好的少年,成为“顽主”、“佛爷”(扒手),而高干子弟则成为红卫兵。两派人物无奈只能去面对你死我活的争斗,展开血腥厮杀和身陷江湖械斗,令血案无数。

王山小说塑造的人物都是十六七岁,读来青春得可观。他们20岁时结束械斗,去了农村成为“知识青年”,后来又返城赶上改革开放年代,成了当代中国中坚力量,有的当了官,有的辞职经商,命运跌荡起伏,但他们的本性却没改变,人性和兽性﹑追悔和复仇﹑理智和迷惘,组合成一种疯狂音响。书中的原型人物说,“文革武斗期间,王山和我们在一块儿。这三部作品都是小说,人物性格和情节等方面有不少虚构成分,但书里打架战斗场面却是真实的”。

王朔也佩服的痞子文学

“顽主”源于北京作家王朔的小说名篇《顽主》,《顽主》被视为“痞子”文学代表作。王朔说,“姓王的作家,我只佩服两个,一个是女的,上海的,叫王安忆;一个男的,北京的,就是王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伤悼这位思考者。当年他以洛伊宁格尔的笔名写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见识独到。”评论家解玺璋称,“写文革初期北京老红卫兵和北京胡同市民子弟的冲突,王山写得最逼真,语言劲道”。

据与王山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边作君说,他比王山大一岁多。2011年他俩还见过面,后来就没见?。2012春节,他给王山发手机短信,王山也回了信。3月,他路过王山家附近,给王山电话想去见他。王山说自己在外地开会,又说在外地感冒很严重,等康复后回北京再聚。总之,王山生病住院的真实情况就不愿告诉好友。

事后,边作君才从王山夫人那儿知道,当时王山没有离开北京,只是已患重病住院了。王山笔下的“顽主”,已是渐行渐远的历史遗响,“顽主”王山却在天上,以“第三只眼睛”俯视神州大地。
查看评论(5)

24小时热点排行

哈佛外籍生禁令"扫到比利时公主",王室回应了
长城汽车魏建军警告:中国汽车产业"恒大"已经出现
百强县政府大院太“寒碜”,打了穷县大基建的脸
通过数据分析,网友们发现全国地铁公司负债已超4万亿
买卖股票时机"恰到好处",美政界多人涉嫌内幕交易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与哈佛大学激战正酣,世界多地开始"抢人"
台湾国防部长:相信美国对中国犯台企图仍具威慑
美交通部长签令:卡车司机不会说英语立刻停职!
iPhone将涨破3500?分析师示警"美国制造"代价超惊人
哈佛以色列籍犹太学生:感觉我们被当做棋子了
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中国的楼市
兴奋剂"自由"?特朗普儿子投资,美将举办"鼓励嗑药"运动会
政府效率部迎变局 马斯克是“功成身退”还是被“清君侧”?
印度反对派发动逼宫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战
特朗普支持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史无前例的“校园餐”反腐,来了
中国三届奥运金牌得主因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被禁赛
2起737Max空难346死!波音与美司法部达协议"免刑事起诉"
坐地铁的工人:泥尘满身,何以安坐?
巨亏中的波音,靠关税战续命?
美国报告指出朝鲜正处于数十年来最强的战略地位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曾令江泽民"上当"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作者病逝

多维 2012-05-11 02:02:20
曾令江泽民"上当"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作者病逝(图) 多维

[adinfo]北京作家王山悄然病逝。18年前,他伪托译作《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借用杜撰的德国学者“洛伊宁格尔”的眼光议论中国政治,引起海内外极大反响,据传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也“上当受骗”,推荐给中共中央警备局,还称赞该书对中国经济改革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王山的遗体告别式,于5月4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王山是谁?境外读者或许大多一头雾水。如果告诉你,他创作过畅销书小说《北京教父》、《血色青春》,读者依然不明就里。如果再告诉你,18年前,他写过引发境外强烈反响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诸多读者浅淡的记忆,便会渐渐深浓。当年,“第三只眼睛看某某”还成了社会流行词。

王山小说代表作《天伤》《天祭》《天爵》,后来曾改名《血色青春》第二次出版,近期又改名为《北京教父》第三次出版。

被称为“北京顽主”的王山,生于1953年8月。2012年4月30日19点30分,在北京三零一医院去世,年仅60岁。他的后半生,以小说为北京顽主文化留下真实记录。朋友们谁都不知道他患重病住院。他远走时,第三次整理出版的他的代表作《北京教父》,正笑傲中国大陆各地图书排行榜,他网名“四横竖”(笔划四横四竖,即“王山”)也永远就此定格。

1994年,一部政论书《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下称《第三只眼》)在中国引起极大反响,在港台和西方社会也引发诸多重要话题。此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标明:著者是德国洛伊宁格尔,生于1953年8月,当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译者是王山。此书对中国社会现实及其走向,有深入剖析,其中许多论点及预测,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书中触及的许多内容在当时相当敏感。

据香港《亚洲周刊》报道,王山竟然“蒙骗”了江泽民。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认真阅读了此书,在考察山西时说,山西出了一本书《第三只眼》,作者是德国人,对中国经济改革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值得我们深思”。时任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在场听了江的谈话,随即给省新闻出版局贾姓局长打电话,询问这本书。贾局长一听书记过问此书,赶紧回应:“我们正在追查这本书的出版内情。”他还以为又是一本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坏书。胡富国说:“什么追查?这是一本好书。赶紧拿几本过来。”不久,中国大陆媒体纷纷转载或发表书评推介文章,不少学者认定,此书代表了中国内部强硬的新权威主义观点。

曾被疑是邓小平政治遗嘱

江泽民还向中央警卫局推荐此书,干部每人一本;中国战略管理学会、中央政策研究室举办此书研讨会;有人更传出“这本书是邓小平政治遗嘱”。然而,后来发现,这位德国的“当代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似乎只是个“影子”,由疑问,到猜忌,到质疑,或许这德国学者根本就不存在,此书是“王山”假托德国人的“伪作”。

王山生于浙江省金华,初中毕业后,正值文革初期,身为“知识青年”去山西省雁北乡插队务农,后进入煤矿从事井下采矿,后去部队服役,1977年复员,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文教工作,后升任处长,在职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随后,出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成为当时北京文化教育界最年轻的高层干部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他辞职后从事创作。他的“天字”系列小说《天伤》、《天祭》、《天爵》先后出版,是他的“顽主小说代表作”。后曾将三部小说改写换名《血色青春》第二次出版,一个多月前再度改名为《北京教父》第三次出版。他又起笔“大顽主”之《地殇》、《地魂》。王山正在创作《天罡》之际,不料患病住院,因糖尿病引起心衰和肾衰,小说最终没能完成。这些年,他以“四横竖”网名混迹于“北京顽主”百度贴吧,粉丝无数。

这三部“天字”系列作品,奠定了王山“顽主”作家地位,因小说逼真描写文革武斗及真实记录北京顽主文化,他自己也被称为“北京顽主”。但由于当时政治气候和开放程度使然,王山“天字”系列小说在当时被禁,但盗版在地下广泛传播。

王山的“天字”系列小说,讲述动荡年代里一些热血青年的故事,是从文革年代的江湖杀出的京城大亨成长史。小说描述在一个正义缺席的时代,年轻人充满了迷途和反抗,面对生活无情挑战,政治运动将学生划分为阴阳两界人,一些平民和出身不好的少年,成为“顽主”、“佛爷”(扒手),而高干子弟则成为红卫兵。两派人物无奈只能去面对你死我活的争斗,展开血腥厮杀和身陷江湖械斗,令血案无数。

王山小说塑造的人物都是十六七岁,读来青春得可观。他们20岁时结束械斗,去了农村成为“知识青年”,后来又返城赶上改革开放年代,成了当代中国中坚力量,有的当了官,有的辞职经商,命运跌荡起伏,但他们的本性却没改变,人性和兽性﹑追悔和复仇﹑理智和迷惘,组合成一种疯狂音响。书中的原型人物说,“文革武斗期间,王山和我们在一块儿。这三部作品都是小说,人物性格和情节等方面有不少虚构成分,但书里打架战斗场面却是真实的”。

王朔也佩服的痞子文学

“顽主”源于北京作家王朔的小说名篇《顽主》,《顽主》被视为“痞子”文学代表作。王朔说,“姓王的作家,我只佩服两个,一个是女的,上海的,叫王安忆;一个男的,北京的,就是王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伤悼这位思考者。当年他以洛伊宁格尔的笔名写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见识独到。”评论家解玺璋称,“写文革初期北京老红卫兵和北京胡同市民子弟的冲突,王山写得最逼真,语言劲道”。

据与王山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边作君说,他比王山大一岁多。2011年他俩还见过面,后来就没见?。2012春节,他给王山发手机短信,王山也回了信。3月,他路过王山家附近,给王山电话想去见他。王山说自己在外地开会,又说在外地感冒很严重,等康复后回北京再聚。总之,王山生病住院的真实情况就不愿告诉好友。

事后,边作君才从王山夫人那儿知道,当时王山没有离开北京,只是已患重病住院了。王山笔下的“顽主”,已是渐行渐远的历史遗响,“顽主”王山却在天上,以“第三只眼睛”俯视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