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不点名批评问题节目 禁网络红人上电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


“2012年星光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论坛”前日在湖北武汉举行。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在论坛上通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下达3 个月后的实行状况,称各地卫视针对《意见》做出了积极地响应,现在34家上星综合频道,新闻类节目总量已经达到了193档,比去年增加了33%;而且需要重点调控的婚恋交友、情感故事、游戏竞技、综艺娱乐、访谈脱口秀等“高度雷同化、同质化”节目从126档,减少到了38档。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表示,在审美导向上,要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的反弹,并不点名批评了部分节目。

  低俗炫丑

  现状:

  网络红人泛滥荧屏

  李伟:不允许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做嘉宾

  论坛上,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重申,《意见》所谓“限娱”,不是限制老百姓娱乐,而是指向“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和“上星频道高度同质化”。他还指出过度娱乐化不是单指娱乐性节目,财经、访谈类、新闻类节目,同样有可能过度娱乐化。“比如最近谍战片比较多,有栏目请了当年老地下工作者讲革命历史,但主持人关心的不是如何为(点击观看何为影视作品《乱世丽人》)革命事业献身,感兴趣的是假夫妻的生活细节,怎么吃、住,怎么睡觉。”

  李伟同时强调了总局不允许网络红人、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上电视节目做嘉宾的意见,“现在出现了邀请网络上很有争议的人物、炫丑的人物到电视媒体上,而且是黄金时间做节目的情况。我们要及时纠正扭转问题,一种错误不能一犯再犯。”

  拜金恶搞

  现状:

  职场节目恶搞博眼球

  李伟:职场服务类节目变成了互相打击、挤压

  对于某些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拜富、拜金、拜贵”的不良价值倾向,李伟也提出了意见,“比如有些电视台对2011年英国王子(点击观看王子影视作品《精舞门2 》)的婚礼,解说词充满了艳羡心态;还有一个节目报道‘探秘2011名门千金成年舞会’,这种羡慕、追捧情绪的报道并不适合。”

  此外,李伟还不点名批评了某些问题节目,“最近有一个职场服务类节目,要求选手吃蚕茧、毛鸡蛋、水蟑螂等比较恶心的食物,考验他的职业契合度,还有的采取挖苦对手,互相打击的办法搞职场竞聘……通过恶搞博取眼球和收视率。”

  未来:

  加强收视率调查的引导和调控

  李伟表示,广电总局今后将在推动节目创新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除了通过“星光奖”等奖励机制促进创新创优,还将在今后加强对收视率的引导。“总局讲了不准用收视率来首末位淘汰,不准用收视率作为衡量标准,现在广电总局正在研究如何改革收视率调查问题,要加强总局对收视率调查行为的引导和控制能力,采取技术手段扩大样本户的数量,提高样本户的代表性。”

  链接

  与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并称三项政府大奖的“星光奖”8日晚在武汉琴台大剧院颁奖。在第22届“星光奖”中共有 61部作品获奖,涵盖综艺、歌舞、音乐、动漫、纪录片、科普、公益广告等11大类,其中,《央视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等8个节目获得特别奖,《祖国万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等9个节目获得电视综艺节目大奖;《第五届C C T V舞蹈大赛——少儿舞蹈专场》等4个节目获得电视歌舞节目大奖;《魅力中国———宋祖英世博演唱会》等3个节目获得电视音乐节目大奖。央视因以不同“身份”参与节目制作,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捧走近30项大奖。

公道者 发表评论于
非常赞同这一决定,坏的节目对青少年儿童不利,有的节目太低俗,像凤姐之类的所谓网络红人,除了看一个丒女人胡说八道,有何正经的娛乐行为? 反而误导青少年,以为只要胡说八道,丒态百出就能成名、挣钱。在网上公布自己下流照片,特别是连J、B都放上网的人,应该以伤风败俗罪处以社区义务劳动,哪里髒、臭就去哪里干,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比这种拉圾、粪坑更髒、臭。更被人们厌恶。
ultracold 发表评论于
没看全他的原话,但只从引用的字句来说他只反对“很有争议”的人入镜,说他“禁网络红人上电视”有点曲解原意吧
归一 发表评论于
儒家礼治思想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无锡法治建设论坛
张 旭 何 强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文化,其倡导的礼治思想是人治的基础和根源,人治是礼治的必然产物。在道德层面,礼治文化有其积极意义,但礼治文化与现代法治是水火不容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坚决反对礼治和人治,坚持走法治之路。

[关键词] 礼治 人治 法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有泱泱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保存最完整的文化体系,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文化,其理论和实践贯穿了几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儒家倡导"以德服人"、"为国以礼"的治国方略,即"礼治"。现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礼治"思想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发表一点拙见。

一、儒家礼治思想的内容

礼治是指统治者依照"礼"所确定的社会等级次序关系和名分规定来治理国家。儒家否认社会是公平的,"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他们认为人有智愚之别,应有贵贱上下之分,而贵贱上下决定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行为。如何维持这个不公平社会的秩序呢?这就要适用"礼","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首要准则,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关系都要依靠"礼"来理顺,处理各种事情和判断是非也都要以"礼"为准则。安于现状,老老实实依"礼"而为,即为沐浴圣化之顺民,如稍有"非分之想",则为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就会受到"刑"乃至族规家法严厉的惩罚。

儒家的礼治理论在最开始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汉朝时大儒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儒学才从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脱颖而出,成为古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董仲舒推崇"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即先用"礼"对民众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辅之以刑罚,刑是"礼"的补充,是实现"礼"的工具。儒家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调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宗法伦理思想,这是"礼"的核心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关系是皇权统治中的大伦。在宗法制度中,君臣、上下、长幼、贵贱都有明确的界限和等级秩序。礼治就是借"亲亲"、"尊尊"之规则,来维护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和以君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不然,就是大逆不道。向臣民灌输宗法伦理观念有助于臣民接受家长式的统治,使他们安于现状,老老实实做忠君、尊父、顺夫的顺民,而不敢、不想、也不愿改变现有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达到天下长治久安的目的。

2.宣扬"性善论"。《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也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性善论"相信人性本善,崇尚道德修养,依靠道德来对权力进行约束,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而不会为恶。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沐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

3.主张贤人治国。礼治的理想政治模式是"贤人政治",所谓贤人就是统治者,皇帝为真龙、为真命天子,是上天派下来的圣人,其责任是确立"道"和"替天行道",即实施礼治。雷霆雨露皆为天恩,统治者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天子是不会错的,臣民要听从天子和贤人的教诲,徇礼守法,安居乐业。

概言之,儒家的礼治思想就是: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在社会上的贵贱和在家族中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异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注定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必须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政治、社会地位,不得有丝毫的僭越。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礼",不同的行为规范。人人要徇礼守法,遵循固有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社会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

二、礼治与人治

人治是与君主专制相联系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统治者的权力和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一言可以兴法,一言也可以废法。正是礼治造就了这种特权,也正是礼治使这种特权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

1.礼治为人治确立了牢固的社会基础。人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等级特权制度,而封建等级特权制度是靠礼治所确定并依靠礼治来维护的。依据礼治理论,社会上的人区分为君臣、上下、长幼、夫妇、父子及亲疏等级次序,不同等级的人分别具有相应的名分和应守的职分。等级在上的人当然尊贵,天经地义地拥有人治的特权,他们名正言顺的"治理"等级低的人。等级在下的人要无条件服从等级在上的人,否则,就是"非礼",就是犯上作乱。人治的社会关系秩序就是这样被确立的。

2.礼治确立了人治的主体和对象。礼治有严明的等级、名分规定,人治的主体与对象是君治臣民、吏治小民、父治子、长治幼、夫治妻。这就是所谓的"上下有序"。在礼治所确定的等级制度中,不可能有下对上、卑贱对尊贵的监督和制约,人们唯一企盼的只能是"治人者"有德,能行善政。

3.礼治为人治提供了"治"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礼"。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关系都要靠"礼"理顺,处理各种事情和判断是非都要以"礼"为准则。尊者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也是由礼治的尊卑等级原则所决定的。

因此,可以说礼治与人治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治是礼治的必然产物,礼治是人治的根源和基础,没有礼治,人治就不可能存在。

三、礼治文化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儒家的礼治理论实际上就是人治理论,就是把国家的发展和社稷的安危寄托在理想化的贤人身上。从历史实践上看,儒家的这种理想政治从未真正实现过,相反,礼治成了统治者实...  查看完整评论
yuan222 发表评论于
广电局的领导这样讲是根据哪一条中国的法律或条例?
领导一句话就可以禁一个演员,禁一个电影。中国是不是法治国家?
yuhaian 发表评论于
【不允许网络红人上电视】-是不是这个领导想要红,但红人挡道了呀,要开道,要清理...哈哈哈哈。
knock 发表评论于
这位领导红了
电脑低手 发表评论于
同意,应该禁止领导上电视,这样电视就清新多了,不会那么乌烟瘴气。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中国最该禁止领导上电视
大奶辣妈 发表评论于
人民电视人民上
魍魉鬼 发表评论于
有丑闻劣迹的人物不让上电视可以理解。但是不允许网络红人上电视凭什么? 有很多网络红人形象还是很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