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毛泽东时代老百姓每月能吃几两肉?看这个就知道了(图)

毛泽东时代老百姓每月能吃几两肉?看这个就知道了

文章来源: chewi 于 2012-01-12 11:21: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漫长的毛泽东时代,实行计划经济,物资空前匮乏,许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粮票、布票、棉花票、糖票、煤票、油票等不胜枚举。其中一些重要的票由全国或全省统一印发,如粮票、布票等;另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则由各地自行印发,如肉票等。

毛泽东时代老百姓吃的肉,是计划经济计划出来的,而且供应量总是不够的。供应量不够,就说明了肉一上市立即就被卖得光光的,不可能剩下,如果剩下一点,也是被卖肉的师傅提回家吃的。短缺经济嘛。

那个时候买肉,是不许挑的,比如说,你看上了这一块瘦肉,那师傅一定不卖给你,他一刀下去,哪块就是哪块,你不喜欢吃肥肉,但是摊上了肥肉,气得要命,也没有办法。得到哪块肉就是哪块肉。当然,如果你和师傅是亲戚朋友,他会暗中照顾你。如果你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那很可能得到一块不怎么样的肉。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如果师傅让顾客左挑右挑,他的劳动势必增大,这就违反了最懒惰原则,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又不傻。因此,当然不允许顾客挑,他卖的快,早卖完早休息,坐在那里打牌。反正店里的利润多少和他的生活水平无关,当然是越懒惰越好。

而现在,则肉的供应量是很大的,如果肉短缺了,就会价格上升,导致社会对养猪生产肉的鼓励,一轮反馈调节,肉的供应量就上去了。而现在的卖肉的可是一点也不神气了,对顾客都是点头哈腰的,你要哪块他就给你哪块,任你挑。因为他要和其它的卖肉的竞争,抢生意,当然是服务态度越好,生意就越好。这就是盈利最大化原则导致的结果。

毛泽东时代的肉类,不论猪肉、牛肉、羊肉,一定都是新鲜的,也就是说,你可能买回家的是一块你不高兴的差的部位的肉,但是它一定是新鲜的,你不用担心它可能放了好几天,更不会有瘦肉精和注水肉。原理很简单,当时猪肉是短缺的,短缺就意味着一上市就卖光了,当然就不可能有肉剩下。计划经济的猪肉,是一定不注水的。因为注水也是一种劳动,按最懒惰原则,大师傅给猪肉注水,有什么好处?什么好处都没有,就是多了一些劳动,除非他傻,否则才不会这么干呢。

在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屠宰场由政府直接管理。而现在,屠宰企业中实行代宰的占了75%。肉都是肉贩子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对肉品质量安全缺乏关切,投机取巧、恶性竞争给了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肉类食品不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市场经济的肉,有可能是不新鲜的,买了一天没有卖掉的肉,放到第二天卖,搞一些防腐措施,比如说冻一下,等等。因此,你在市场经济下买肉,要有经验,要仔细地观察肉,否则的话就是有可能买回家不新鲜的肉。

今天市场上的肉,二三十元一斤,似乎很贵比计划经济时代涨了三四十倍。但如果能仔细算比帐,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四五十元。不妨算一算,谁贵谁不贵?

据本博秦全耀回忆,毛泽东时代的牛肉0.75元一斤,羊肉0.71元一斤、猪肉 膘肥的一级0.95元一斤 二级的0.85元一斤,三级的o.68元一斤。市场上偶尔还卖过骆驼肉,是0.50元一斤。尽管听起来很便宜,但凭本每人一个月只供应半斤。每年十一、春节的实行“大赦开恩”,每人额外增加三两肉。当时有一个笑话,沈阳一个月三两油半斤肉,小孩子都饿成柳树枝了。因此时任辽宁一把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锡联被称为“陈三两”......

1960年7月,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拟定了一份报告,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即根据不同职位,每户每月可享受定量供应的肉、蛋、白糖和烟这些“按级别分配的特权”。当时戏称这些特权享有者为“肉蛋干部”。特供标准依级别不同,有所差异。当时干部划分为25个行政层级,其中7级以下、13级以上的高干每位每月在北京市民基础上再供给鲜肉2斤、鸡蛋2斤、白糖2斤和甲级香烟一条。高级知识分子、运动员等人群也应享受相应特供。1961年,北京市人均全年肉食消费量仅为1斤7两。

还有更有趣的了,毛泽东时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吃不到牛羊肉。如果汉民想吃口牛羊肉真比吃天鹅肉还难,所以那时在牛羊肉柜台当售货员挺吃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杨振宁分好遗产?翁帆只得别墅使用权 18亿全给子女?
杨振宁3个儿女与翁帆关系很好 无人继承父业
震惊了!90后女生骗走国际大投行1.75亿美元
郑丽文出身民进党却成国民党主席 来看她的两岸观点
华人犯罪组织从中国贩卖女性到美国卖淫 全美大扫荡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施压泽伦斯基 接受俄条件终战 警告“普京会摧毁你们”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发生争吵:"爆粗口,训斥,扔地图"
古特雷斯通告193国 联合国大裁员开始 面临破产…
特朗普据报要求乌割让领土给俄,并拒绝提供战斧导弹
被曝多次怒吼飙髒话 川普:没逼乌割地求和 完全没有…
李成钢被免去驻世贸代表职务,贝森特曾批评其"失控"
泽连斯基: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为何还需要更多领土?
习近平继续清洗军方最高层,军委副主席何卫东落马
从"台独"到"亲中":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的启示
川普:我没有寻求摧毁中国,预计2周后和习近平会面
国航航班空中起火 浓烟灌满机舱 紧急迫降上海
情妇帮销毁罪证 加州男枪杀妻子与岳母 双胞胎成孤儿
中国三季度GDP增速稳定,但消费者更加谨慎
川普警告!若关税遭最高法院推翻"美国恐陷多年困境"
全美上千场示威怒吼“不要国王”!川普:我不是国王
郑丽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国人”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毛泽东时代老百姓每月能吃几两肉?看这个就知道了

chewi 2012-01-12 11:21:15
 
在漫长的毛泽东时代,实行计划经济,物资空前匮乏,许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粮票、布票、棉花票、糖票、煤票、油票等不胜枚举。其中一些重要的票由全国或全省统一印发,如粮票、布票等;另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则由各地自行印发,如肉票等。

毛泽东时代老百姓吃的肉,是计划经济计划出来的,而且供应量总是不够的。供应量不够,就说明了肉一上市立即就被卖得光光的,不可能剩下,如果剩下一点,也是被卖肉的师傅提回家吃的。短缺经济嘛。

那个时候买肉,是不许挑的,比如说,你看上了这一块瘦肉,那师傅一定不卖给你,他一刀下去,哪块就是哪块,你不喜欢吃肥肉,但是摊上了肥肉,气得要命,也没有办法。得到哪块肉就是哪块肉。当然,如果你和师傅是亲戚朋友,他会暗中照顾你。如果你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那很可能得到一块不怎么样的肉。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如果师傅让顾客左挑右挑,他的劳动势必增大,这就违反了最懒惰原则,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又不傻。因此,当然不允许顾客挑,他卖的快,早卖完早休息,坐在那里打牌。反正店里的利润多少和他的生活水平无关,当然是越懒惰越好。

而现在,则肉的供应量是很大的,如果肉短缺了,就会价格上升,导致社会对养猪生产肉的鼓励,一轮反馈调节,肉的供应量就上去了。而现在的卖肉的可是一点也不神气了,对顾客都是点头哈腰的,你要哪块他就给你哪块,任你挑。因为他要和其它的卖肉的竞争,抢生意,当然是服务态度越好,生意就越好。这就是盈利最大化原则导致的结果。

毛泽东时代的肉类,不论猪肉、牛肉、羊肉,一定都是新鲜的,也就是说,你可能买回家的是一块你不高兴的差的部位的肉,但是它一定是新鲜的,你不用担心它可能放了好几天,更不会有瘦肉精和注水肉。原理很简单,当时猪肉是短缺的,短缺就意味着一上市就卖光了,当然就不可能有肉剩下。计划经济的猪肉,是一定不注水的。因为注水也是一种劳动,按最懒惰原则,大师傅给猪肉注水,有什么好处?什么好处都没有,就是多了一些劳动,除非他傻,否则才不会这么干呢。

在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屠宰场由政府直接管理。而现在,屠宰企业中实行代宰的占了75%。肉都是肉贩子的,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对肉品质量安全缺乏关切,投机取巧、恶性竞争给了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肉类食品不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市场经济的肉,有可能是不新鲜的,买了一天没有卖掉的肉,放到第二天卖,搞一些防腐措施,比如说冻一下,等等。因此,你在市场经济下买肉,要有经验,要仔细地观察肉,否则的话就是有可能买回家不新鲜的肉。

今天市场上的肉,二三十元一斤,似乎很贵比计划经济时代涨了三四十倍。但如果能仔细算比帐,那时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四五十元。不妨算一算,谁贵谁不贵?

据本博秦全耀回忆,毛泽东时代的牛肉0.75元一斤,羊肉0.71元一斤、猪肉 膘肥的一级0.95元一斤 二级的0.85元一斤,三级的o.68元一斤。市场上偶尔还卖过骆驼肉,是0.50元一斤。尽管听起来很便宜,但凭本每人一个月只供应半斤。每年十一、春节的实行“大赦开恩”,每人额外增加三两肉。当时有一个笑话,沈阳一个月三两油半斤肉,小孩子都饿成柳树枝了。因此时任辽宁一把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锡联被称为“陈三两”......

1960年7月,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拟定了一份报告,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即根据不同职位,每户每月可享受定量供应的肉、蛋、白糖和烟这些“按级别分配的特权”。当时戏称这些特权享有者为“肉蛋干部”。特供标准依级别不同,有所差异。当时干部划分为25个行政层级,其中7级以下、13级以上的高干每位每月在北京市民基础上再供给鲜肉2斤、鸡蛋2斤、白糖2斤和甲级香烟一条。高级知识分子、运动员等人群也应享受相应特供。1961年,北京市人均全年肉食消费量仅为1斤7两。

还有更有趣的了,毛泽东时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吃不到牛羊肉。如果汉民想吃口牛羊肉真比吃天鹅肉还难,所以那时在牛羊肉柜台当售货员挺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