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我的信仰是让子女不再为父辈感到惭愧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韩寒

韩寒

韩寒

 撰文、编辑/ 杜晋华

  自打《时代》周刊给韩寒戴上“桂冠”后,数不清已有多少“大师”“高人”们对“韩寒现象”进行反思了。上一轮“警惕韩寒”的人说,“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所有的文章都在迎合大众的情绪。” 对此,他给本报的回应听上去有点刻薄,“他们想当然了。也许在他们的想象力能够到达的地方,觉得只有这样写才能够有广泛的阅读受众。”话音这还没有落地呢,12月23日抛出的一篇重磅博客又被质疑上了,“读书少、学术差、不专业”……他的回应是再抛出两枚重型炸弹。

  相比旁边紧张配合的几位工作人员,这个上海男人面对采访时太温和随意了,以至于显得有那么点吊儿郎当——当然,韩粉们可以将此处自动默认为“人家韩少不care”,无妨。所有问题他都来者不拒,纵你以为自己言辞凌厉,他从头到尾招牌式微笑与低沉温软的嗓音总能让你恍惚怀疑自己的质疑与挑衅是不是还未开口就被削弱到无力。甚至,提及太多不可说时,他答得起劲,你说谢谢,他回,“不谢谢,可能有些你们没办法发,不要紧的。”你只能恨恨地想,他这么说的时候,心里一定憋着看你好戏的坏吧。隔几天,你纠结的那点不可说,他煞有介事地一二三成文论述。他当然太清楚自己每一次开口都会在网上掀起龙卷风,那么,看上去这次他是“成心”要在年关给大家找点话题好好去聊一聊吵一吵了。你们吵你们的,你以为他会躲在一旁偷笑?哪里顾得上,他眼里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儿那么多。传奇角色、风云人物也有几个不是个人生活的牺牲者,比如韩寒,自然是我赛我的车、泡我的妞、喝我的咖啡、逗我的女儿……

  说起他的生活,倒是可以先抖一些不痛不痒的八卦。

  “以前给时尚杂志拍照我有几个要求,第一不换衣服,我穿什么衣服就拍什么;第二就是不化妆。但是现在第二点有所改变。否则别人化了仨小时,我直接就拍,在一堆抹白的人中,脸色会显得特别奇怪,像泥鳅似的。即使你不化妆,人家读者也以为你已经捯饬了几个小时。关键是还有油。”采访当天出门前,他用了吸油纸,“我发现拍照片还是要吸一下油。除此以外此生都没有打理过自己的脸。很多品牌找我做护肤品的代言,我说平时不护肤,不能言行不一致。”

  这只是他的改变之一。“人都是在不停的妥协之中进步、成长,即使是一个很‘各’、很‘轴’的人。谁都是这样,无论是什么大师,我都能找出他们一万个妥协来。说什么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是人在成功以后回头说大话。如果特别偏执,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要把坚持和偏执混于一谈。”

  他当然也有自己的隐疾,“现在的电梯、动车我都敢坐,但有了女儿后更怕坐飞机了,尽量避免。”不是因为幽闭恐惧症,而是一个概率问题,“汽车、火车事故可能只会亡一半,我始终坚信自己会是幸存者之一,但飞机的死亡率太绝对了。虽然我知道它是很安全的交通工具,可又不是自己掌握,太没有安全感。”

  “博客就像我发表在专栏里的文章,我的态度比写专栏更认真。”

  对比韩粉的高度期待与韩寒一贯出稿的高速,这一本《青春》来得实在有点晚,更何况还是一本博客发布过的杂文合集,难免有连饥饿营销都不太真诚的嫌疑。出版商路金波不比读者更有耐心,奈何“《独唱团》的影响太大了,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书有点难产,只好避风头忍了一年”。韩寒不是没有想过放几篇新文章进去,或者加进那两个曾经火爆一时的演讲稿,然而最后见面的这个版本还是只有博文,这是“作者、出版商、出版社三方平衡妥协的结果”。至于下一本何时见面?路金波说:“他一直在写,2012年底前应该可以见到。”

  封面是韩寒的选择。最初封面红色字体的版本他坚决放弃。他“喜欢红色的法拉利”,他代言红色背景墙的雀巢咖啡,就是不能忍受自己作品用红色,“因为觉得压抑、邪恶”。于是这一本《青春》如你我现在看到的——白底黑字一抹绿。上市两周后,从11月22日加印的第65万册始,进行了微小改版:应他的要求去掉封面“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他说,“这句广告似乎意味着本书要进行解答,其实,我不知道答案。”

  记者(以下简称记):传闻你拿了稿酬欠了很多稿债。

  韩寒(以下简称韩):没有,我都是写完完整一本再考虑出版。

  记:那这算谣言,澄清一下。

  韩:好。和沈浩波合作《独唱团》时,他给过我一笔预付款,这笔款已经交税了。《独唱团》不能做了以后,我没法把钱退给他,因为国家不会退给你税额,只好出版一两本书,把预付款给抵掉。这是一个意外状况,除此以外,我绝对不会把书的版权提前签给任何人。

  记:显然读者对《青春》这本博文集有点不满足,你懂的。

  韩:我理解。

  记:因为发布过,会有读者觉得太水找你退书。

  韩:可以,完全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免费看博文,花钱就一定要看新的,读者要真这么想也没问题。原来是有十多篇新文章,但全部被拿掉了。再说很多作者会定期把自己发表过的专栏结集出版,龙应台很受好评的杂文集也是以前各个专栏文章的汇编,之所以读者没有什么异议,大概是觉得发表在传统媒体上集合在一起理所当然,但网络博文合在一起就觉得很奇怪。其实博文就像我发表在专栏里的文章。事实上我写博客的态度要比写专栏更认真,并不是生活琐事,而是质量很好的正儿八经的杂文作品。

  记:未来会写关于赛车的小说吗?这也许是你体验最真切的一部分生活。

  韩:这跟大部分的读者都没有关系。

  记:粉丝的期待哪有道理可言?

  韩:我觉得这跟他们没有关系,赛车离他们很远,赛车涉及商业,我不希望自己的书受商业的影响。我可以参加商业活动、做代言,那没有问题,是我的责任。但我的作品很纯粹,如果写个跟赛车有关的内容,肯定涉及很多商业。其实读者也看不懂赛车之类的东西,太专业,所以还是写别的吧。

  “杂文不是炫技,不是投机,也不是自我营销,而是作家的责任使然,内心的悲悯流露。”

  “3000字以内,韩寒独步天下”,就这些对于网友来说“手快有、手慢无,‘另存为’是个好习惯”的博客杂文,路金波推崇备至,“没有人像他写得那么炫。若仅仅是几百字,只有文字的天赋即可,千字以上就得有结构。就算是讲道理、玩技巧,也要有真正的天赋才行。他的杂文,结尾的句子不做枉然、俗常的排比、感叹、议论,却往往因为简单而经典。有时候他也会绕来绕去,他的文字游戏却玩得特别好。除了文字与结构的天赋,关键他还有举重若轻的心态。技术和心态缺一不可。他的哪句话要是很火,必不是刻意编排的语录,他不像别人,刻意编一些工整的语录。韩寒不屑于弄这个,真正的语录是自然说出来的。王朔之外,只有他能做到。”

  这次也有人揣度韩寒不写微博的理由,“微博不太容易让人代笔,因为要长期、实时互动评论”,路金波替他挡了回去,“他不敢看别人的情绪,一看这么有趣的事儿别人都说过,就泄气了”。不过韩寒在微博上有马甲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

  记:写作的时候,尤其是杂文,会有自我审查吗?

  韩:当然有自我审查。人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审查,有的时候为环境所迫,有的时候是人性使然,若没有自我审查,那么在街上看见一个美女就要脱裤子了。文艺作品的自我审查让人扫兴,限制想象力,这是必然的。不同的是有些人在研究怎么松绑,有些人习惯被绑,有些人在捆绑别人,还有人被绑出高潮。

  记:你说博客写了好几年,现在已经不会再被评论和期待所干扰了,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期待和干扰?

  韩:期待就是迎合大众趣味。有些人说我的写作迎合大众和主流趣味,可能他没有注意到我很多时候被多少人骂,很多人至今和我对立,因为我反对抵制家乐福,地震的时候反对向红十字捐款,替莎朗·斯通开脱,反对所谓的各种圣战……这些都不符合大众潮流。我也不是一个“凡是政府颁布的就一定是错的”这个类型的作家,所以也会得罪一些杂文作者。我只说自己的判断,越来越是这样。

  记:如果韩寒的杂文写作是有技巧的,2008年到现在,自觉是不是越来越娴熟?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越来越少了。

  韩:杂文写得再好,也经不起世界没有任何进步,悲剧一再重复。杂文不是炫技,不是投机,也不是自我营销,而是作家的责任使然,内心的悲悯流露。当世界让人失望,作者也会疲惫。

  记:依然会用笔来写吗?写作在你现在的生活中能满足你什么欲望?

  韩:我依然用笔记录,因为我觉得自己写的字还不错,这些字给我存在感。写作的根源是苦闷而不是快乐,快乐是写作过程里的一些小事件。

  记:有种说法认为创作力和性欲是成正比的,那么30岁的男人,较20岁的年纪,应该是走下坡路的……

  韩:我不这么觉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欲望。比如我,只有实在闲的,才会主动想起写作。日常生活比写作有乐趣很多。我一年的创作量大约在10万字,折合一天333字,约合10条短信,所以我不会写不动。

  记:给《纽约时报》的专栏开了吗?计划写什么内容?据说第一篇是写李彦宏?

  韩:开了,百度现在决定关闭文库,只做正版,所以不写他了。我是一个很容易原谅的人,如果他们改正,我就已经原谅了。我不是那种虽然你道歉但是你不按照我想要的方式道歉我就不松口的人。

  “我的信仰是让我的子女不再为他们父辈感到惭愧。”

  王朔早说了,这年头,成功不就是多挣点钱,然后让别人知道嘛。可韩寒此次代言雀巢咖啡还是一石千层浪: “韩寒当年以不代言、不签售标榜个性和独立精神,如今真是左右互搏,得名是他,得利还是他,佩服!” 重赏之下,必然会活出“敢性”吗?路金波笑了,“30岁的韩寒拖家带口的,如今盗版还这么多,他父亲和自己的房子都有房贷压身,数十个机会里挑选一个机会,不为过吧?”

  这几日的这一拨“韩流”,路金波也有份,什么“韩寒的博客是路金波微博的扩充版”“韩寒沦为牵线木偶”,他和韩寒的关系一直都撇不清,从韩的“经纪人”到韩的“枪手”,路金波有点委屈,从“旁观者清”的角度,他说,“我对韩寒的影响小于百分之一。别看我还比他大七八岁,很多事儿上,他比我要更高明,也比我想象的更成熟、更有主意。”就说开微博这事儿,几大门户网站开出的驻场费都在千万以上,“不过每天两条,又好玩又轻松还满足粉丝,关键也有钱赚,共赢嘛。”韩寒不干,“他觉得会分散注意力,宁可小马甲围观。”再说路金波曾经替他接到的“很好的”一个活儿,“让他在一部女主角是国内绝对一姐的电影里客串自己,这都不算去表演,片酬还非常可观,他想了几天,还是拒绝。即使是扮演自己,也还是演,而他最恨表演,可以导,但不能演。”

  路金波这个“偶尔砍价经纪人”说自己“见证了一个作家成为中国代言费最高的大明星”。这让成龙们情何以堪?“差不多,应该是比他们高。成龙不一定,至少比梁朝伟、刘德华、葛优、孙红雷高。”那么韩寒是大明星吗?“当然是大明星。这些苛求对于韩寒来说是无所谓的。第一,其实他没有说过不代言;第二,凡客公司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市值数十亿,韩寒的价值由此可见,凡客代言两年后他才接下现在的这一个代言,而且是雀巢这个品牌卓越的世界五百强。”至于韩寒的稿费,“我很吝啬,他也不好和我谈价钱,反正肯定是最后的最后才真正付款给他。”

  记:我们上一次有采访你的机会也是因为你代言了一个手表品牌,这么快又有代言?

  韩:当然,我有自己的选择,如果我没有选择标准,估计就接了一百个代言了。

  记:估计身价就……

  韩:身价说不上,价格是能够提高的,收入当然会很高,但我都是有自己的要求:我认可他们的理念,相信他们的品牌。

  记:当年不是说过不代言的话吗?

  韩:呵呵,当年你说过不采访我,为何还要采访我?你肯定觉得委屈,因为你没有说过。我也从来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记:写东西出身的你和商业沾边就有人会耿耿于怀。或者,现在又为何代言?为奶粉?

  韩:事实上,我的赛车服上几十个广告,我的赛车车身上几十个赞助商,还会出席赞助商的活动,再说出版也是商业行为,所以我不可能和商业绝缘,但我可以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我现在很后悔自己没有先经商再写作。我觉得我一定会创业成功的,到时候我再回头写东西,读者就觉得我是在恩惠大家,这么有钱了还献出了打高尔夫的时间委屈自己写书,就为了施舍大家点精神食量,或者傻啦吧唧地一定会觉得我特别纯粹,那话怎么说来着——为写作而写作。不像现在,每出一本书,就有人说你是没钱了,所以要出书了。我能理解世界上有些人觉得其他人每做一件事,必然都是为了钱。但他不能理解有些人,每做一件事,都是为了高兴,但是居然还能有钱赚。

  记:养女儿会不会比养儿子更操心?对女儿有什么期望吗?没有是假的。

  韩:我太喜欢女儿了,希望她健康快乐。有没有出息都是假的,这个社会的衡量标准是变态的,这个社会才是没有出息的,只要她人品好、善良。我一辈子供养我女儿,让她衣食无忧,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什么独立、女权、出人头地、理想抱负,都是空的。她想要什么,我给她什么,老师体罚她,我就揍老师。就算哪天赚不到钱了,老子给李彦宏开车也要让她过得好。如果以后再有儿子,那他必须闯荡这个世界,流血流汗,改变这个社会,为所有的女儿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记:先说青春期吧,希望女儿的青春什么样?

  韩:这得等她幼年之后再研究,现在她还太小了。我肯定希望她的青春当中有初恋,她的男朋友一定要靠谱一些。当她确认她有男朋友的时候,我保证在72个小时之内,男朋友会被我查个底朝天。

  记:如果她真的给傻×织毛衣呢?

  韩:呃……呃……(放空两分钟)如果真的给傻×织毛衣?我觉得应该不会。我了解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的生命中我的地位,如果我觉得他是一个傻×,我觉得我的女儿也会认为他是一个傻×。如果她真给傻×织毛衣?我怎么拦?我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办。

  记:那就再问一个宏大放空的命题——韩寒的信仰是什么?

  韩:我的信仰是让我的子女不再为他们父辈感到惭愧。

xiaoxiaonaonao 发表评论于
千万别提鲁迅,
文人不拿枪,永远不是男人,子弹是射出来的,而墨水是流出来的,有区别滴

shanemshane 发表评论于
韩寒为自己的父亲赶到惭愧??
他老爸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一木十航 发表评论于
韩寒这个"我的信仰是让我的子女不再为他们父辈感到惭愧"实际上是和Obama在Tulson枪击案追悼会上那个演讲中,提及那个叫Christina Taylor Green 的女孩子时所喻意的类似:

OBAMA的原句是"...I want us to live up to her expectations. I want our democracy to be as good as she imagined it. All of us -- we should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make sure this country lives up to our children's expectations.... "。

实际上每一个做了父母的都会有这样的一种自我期待。
verjj5 发表评论于
惭愧! 中国 is still a DUCAI country.
Love 韩寒!!!
Bluebluesky123 发表评论于
I think 父辈 means a lot more than his parents.
父辈 means the society.
This makes a lot of sense.
红色骑士 发表评论于
韩寒的父辈们大可不必感到惭愧,因为在他们以及他们的父辈手里,中国由一个四分五裂,任人宰割,侵略和蹂躏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在世界上有分量的大国。如果到韩寒辈手里中国象俄国一样由一个超级大国蜕变成一个靠出卖资源过日子的二流国家,才真正应该感到惭愧
skipagain 发表评论于
明白人很多哦,投机分子露原形了

韩寒言下之意为他的父辈感到羞愧,那么他也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他的后代又怎么能不为他羞愧呢?
qkwl 发表评论于
这么幼稚的家伙,居然有人捧他,采访他,可笑。
枫红满山 发表评论于
在中国,有一个很另类的称呼,叫做知识分子。在文盲遍地的旧中国,这种称谓仅限于对知书达理的读书人的尊称。文革时,知识分子被蔑称为臭老九,指其脱离底层工农生产实践,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自成体系。而在现行普及高等教育的体制下,知识分子已经不是什么特殊的阶层,进而有了社会精英的称呼。精英则指在现行政治体制下,从行政、经济、文化、舆论等方面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与价值取向能产生有效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们已经超出一般的读书人概念,上升到国家政治博弈层面的利益集团性质,也就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可惜的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精英阶层)对经济利益的驱动性是身体力行,暴露出其历史的短视和无知。目前的教育形式全面西化,读书人的浮躁和浅薄表现在对本民族历史哲学文化底蕴的不屑和冷落,而是一味地趋利一味地经济化,“钱”程似锦。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不正确认识自己的国情文化,再高明西方模式挽救不了中国更别说让中国崛起,因为现行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准则都是为西方发达国家量身定制的。坦率地说,毛泽东能够开天辟地击退西方势力的进犯,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中华民族本来便具有的自身的文化优越性。
当前国内左右两派舆论势如水火,都在为接下来的十年政治路线拼杀一条血路。左派以民生为纲领,右派以民主为宗旨。就目前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分配形式而言,若执行大民主,则基数庞大的民生派肯定能胜出;而事实上,掌控国家政治经济及舆论的既得利益集团决不甘心交权,肯定会借助国家机器及舆论还有黑社会的力量压制社会底层,进而逐步以法律形式达到民主选举(贿选、黑恶势力操纵)的精英政治的目的。
韩寒现象,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泡沫(不是浪花),舆论对其褒贬不一,成熟说浅薄说各执一词。我以前说,愤青只是一个批判者,当他进化到有冷静思考能力之后,他就是一个建设者。就现在中国社会混沌的思想认识可以看到,中华文化(政治、哲学、道德)的回归和发展是历史的大趋势,她的王道政治与西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有着根本的差别。
小心眼不害怕 发表评论于
看看记者这些问题、、、唉,水平太低!
彭定康 发表评论于
你因你的父辈羞愧,不等于别人也羞愧。
TodayTodayToday 发表评论于
二少爷说得在理。
badminton 发表评论于
"我的信仰是让我的子女不再为他们父辈感到惭愧"。他说的就像我儿子说的一样。我也曾经为我的父辈感到惭愧过。现在才知道这是正常的。本来就是两代人嘛。
lightice 发表评论于
说的在理,问问自己有没有做过让自己让儿女值得很骄傲的事情,确实很惭愧啊。希望大多数中国的父母都能做到活的有尊严,受别人真正的尊敬,这就值得骄傲了。
我来看鸟 发表评论于
他说的没错
回顾中国近代史
你们的父辈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
没有人惭愧吗?
myajun 发表评论于
这小伙子的意思是他对他的父辈感到惭愧。真是不孝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