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人民日报力挺胡锦涛 新华社支持温家宝(图)

人民日报力挺胡锦涛 新华社支持温家宝

文章来源: 明镜月刊 于 2011-09-17 21:24: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人民日报力挺胡锦涛 新华社支持温家宝(图) 明镜月刊

[adinfo]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虽都是党的喉舌,但也存在竞争和排斥。现在人民日报挺胡锦涛,而新华社支持温家宝。知情人说,人们忽略了一点,新华社虽是党的宣传机构,但也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温家宝只不过真的行施了国务院的管辖权,把虚的变实罢了

    接近新华社高层的一位人士称,2010年8月21日温家宝突访深圳,也是这个团队策划的,主要目的就是先声夺人,巩固温家宝的民主改革形象。当时,新华社的主要编辑记者都知道,深圳30周年大庆在即,总书记胡锦涛肯定会去,在这样一个中国改革开放标誌性城市的庆典上,胡总书记一定会谈及政治改革。新华社也为深圳庆典的报导做了準备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胡总书记谈及政改后,报导 的角度和基调。

  但21日,温突访深圳,打乱了一切计画,因为温提前谈及政改。知情人称,这显然是温及其谋士们精心策划的一次行动,目的就是担心胡提及政改,会夺走一部分温此前谈论政改带来的光芒。策划团队给温出主意,一不做二不休,提前访问深圳,提前谈及政改。这样,如果胡接着谈政改,就是给温总背书,谈好了也是给温总加分,谈差了更是给温总加分;如果胡不谈,则更好,等于帮温总树立了孤独的民主改革派形象。

  在鲁炜的运作下,新华社在未经中宣部同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发出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强调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国家才有光明前途》的新华社电讯稿,撰稿的是孙杰的部下李斌,也是鲁炜团队的一员。这篇稿子成为外界瞭解温家宝在深圳政改言论的唯一来源。

  据广东方面的知情者后来透露,温的抢先一步的确给胡出了个难题,深圳庆典也因此推迟。等到庆典举行时,胡只是泛泛地谈了谈文化改革的事情,对政改隻字未提。知情人称,胡不愿意替温做注脚。

  此后,人民日报发表了郑青塬的系列文章,从执政党角度对政治改革进行了权威诠释,对社会的政治改革进行了回应,对那些自作主张的政治改革,提出了批评。

  自此以后,中国百姓才知道了一个新闻圈内都知道的秘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虽都是党的喉舌,但也存在竞争和排斥。现在人民日报挺胡锦涛,而新华社支持温家宝。知情人说,人们忽略了一点,新华社虽是党的宣传机构,但也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温家宝只不过真的行施了国务院的管辖权,把虚的变实罢了。

  国务院知情人称,CNN主持人扎卡里亚两次专访温家宝,都与鲁炜团队有很大的关係,甚至可以说,鲁炜就是CNN专访温家宝的幕后操盘手。

  鲁炜团队深知,中国的传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不仅要在国内营建总理的亲民和民主形象,更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温 家宝的“中国民主改革领袖”形象,因为拥有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援,尤其是美国主流舆论的褒扬,是一个政治家不可或缺的资本。

  他们的手段就是借助大外宣计画,运用政府资源对国外媒体展开公关,然后收为己用。CNN主持人扎卡里亚两次专访温家宝,以及温家宝首次登上《时代》週刊封面,就是这种公关的结果之一。扎卡里亚对温接受专访的评价是,“这是我所见过听过的和中国领导人最开放和坦率(open and frank)的对话。”

  2010年10月,扎卡里亚访问中国,鲁炜安排新华社旗下的《国际先驱导报》採访并通过《新华网》迅速传播,再借扎卡里亚之嘴夸讚温家宝,是个“很睿智的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他还是一个亲切和蔼的人,是一个很有亲和力并且非常仁慈的人,仅仅是坐在他对面都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寥寥数语,深得温总及其团队的讚赏。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女子苦熬15年拿到绿卡 却因这个当场注销!
加州:亚裔尼姑控方丈多次性侵 人口贩运 百人涉案
“帮孩子投票”骗局杀进美国华人圈 多人中招!
美国大学大洗牌:留学生一觉醒来,专业没了
六年全部白干,马斯克砍掉自研芯片到底为啥?

24小时讨论排行

挪威媒体:特朗普“突然”打电话称想获得诺奖
被问中国海警船与海军军舰发生冲撞?国防部回应
在英国的香港少女一觉醒来 发现自己被中国悬赏通缉
2025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内地13所高校位列百强
川普:我将竭尽所能拯救黎智英 尽管习近平不满意…
经济学人:习近平稀土战术成迴力镖 恐失垄断王座
上海这栋1.5亿元起拍的历史建筑因无人出价流拍
价格胜过标签,关税影响下为何“美国制造”不香了?
社保新规,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工资?
全美最大的“非法移民学区”,在惊慌中开学…
特朗普提名他获“终身成就奖” 汤姆·克鲁斯婉拒了
战后80年,日本首相石破茂讲话未提战争加害责任
胡锡进:普京飞赴美国,他是去冒险还是去收割?
证实!川普关税推升美国物价 迄今最明显证据浮现
特朗普的诺贝尔和平奖执念 外界忧他成“新张伯伦”
挪威财政大臣突然接到特朗普电话 谈到诺奖和平奖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人民日报力挺胡锦涛 新华社支持温家宝

明镜月刊 2011-09-17 21:24:47
人民日报力挺胡锦涛 新华社支持温家宝(图) 明镜月刊

[adinfo]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虽都是党的喉舌,但也存在竞争和排斥。现在人民日报挺胡锦涛,而新华社支持温家宝。知情人说,人们忽略了一点,新华社虽是党的宣传机构,但也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温家宝只不过真的行施了国务院的管辖权,把虚的变实罢了

    接近新华社高层的一位人士称,2010年8月21日温家宝突访深圳,也是这个团队策划的,主要目的就是先声夺人,巩固温家宝的民主改革形象。当时,新华社的主要编辑记者都知道,深圳30周年大庆在即,总书记胡锦涛肯定会去,在这样一个中国改革开放标誌性城市的庆典上,胡总书记一定会谈及政治改革。新华社也为深圳庆典的报导做了準备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胡总书记谈及政改后,报导 的角度和基调。

  但21日,温突访深圳,打乱了一切计画,因为温提前谈及政改。知情人称,这显然是温及其谋士们精心策划的一次行动,目的就是担心胡提及政改,会夺走一部分温此前谈论政改带来的光芒。策划团队给温出主意,一不做二不休,提前访问深圳,提前谈及政改。这样,如果胡接着谈政改,就是给温总背书,谈好了也是给温总加分,谈差了更是给温总加分;如果胡不谈,则更好,等于帮温总树立了孤独的民主改革派形象。

  在鲁炜的运作下,新华社在未经中宣部同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发出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强调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国家才有光明前途》的新华社电讯稿,撰稿的是孙杰的部下李斌,也是鲁炜团队的一员。这篇稿子成为外界瞭解温家宝在深圳政改言论的唯一来源。

  据广东方面的知情者后来透露,温的抢先一步的确给胡出了个难题,深圳庆典也因此推迟。等到庆典举行时,胡只是泛泛地谈了谈文化改革的事情,对政改隻字未提。知情人称,胡不愿意替温做注脚。

  此后,人民日报发表了郑青塬的系列文章,从执政党角度对政治改革进行了权威诠释,对社会的政治改革进行了回应,对那些自作主张的政治改革,提出了批评。

  自此以后,中国百姓才知道了一个新闻圈内都知道的秘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虽都是党的喉舌,但也存在竞争和排斥。现在人民日报挺胡锦涛,而新华社支持温家宝。知情人说,人们忽略了一点,新华社虽是党的宣传机构,但也是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温家宝只不过真的行施了国务院的管辖权,把虚的变实罢了。

  国务院知情人称,CNN主持人扎卡里亚两次专访温家宝,都与鲁炜团队有很大的关係,甚至可以说,鲁炜就是CNN专访温家宝的幕后操盘手。

  鲁炜团队深知,中国的传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不仅要在国内营建总理的亲民和民主形象,更要在国际社会上树立温 家宝的“中国民主改革领袖”形象,因为拥有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援,尤其是美国主流舆论的褒扬,是一个政治家不可或缺的资本。

  他们的手段就是借助大外宣计画,运用政府资源对国外媒体展开公关,然后收为己用。CNN主持人扎卡里亚两次专访温家宝,以及温家宝首次登上《时代》週刊封面,就是这种公关的结果之一。扎卡里亚对温接受专访的评价是,“这是我所见过听过的和中国领导人最开放和坦率(open and frank)的对话。”

  2010年10月,扎卡里亚访问中国,鲁炜安排新华社旗下的《国际先驱导报》採访并通过《新华网》迅速传播,再借扎卡里亚之嘴夸讚温家宝,是个“很睿智的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他还是一个亲切和蔼的人,是一个很有亲和力并且非常仁慈的人,仅仅是坐在他对面都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寥寥数语,深得温总及其团队的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