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母鸡下白鸡蛋? 中式英语笑翻全美难逗国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去年,40岁的黄西参加了《大卫莱特曼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的演出。当他从幕后走出,并说“大家好……所以我是爱尔兰人”时,人们爆笑不止。此次演出开始了他的全美俱乐部巡演历程。

  然而在黄西的家乡中国,人们从一开始就感到困惑。在中国流传着一个带有字幕的黄西演出视频。一名观众在评论中问道,为什么第一句话“我是爱尔兰人”就能让美国人发笑?另一个人总结道,因为每个美国人都来自爱尔兰。第三个人说,与这无关,因为是爱尔兰人本身让人发笑。

  中国最大的电视网──中国中央电视台认为黄西在美国的成功令人称奇,并于去年12月为他专门做了一期节目。原因是:他是一名使美国人发笑的中国科学家。尽管中央电视台称黄西的成功证明“幽默无国界”,但节目一直到结束时也没有播放黄西的任何笑话。

 黄西说,他2008年末在北京的第一场演出不成功。他说在美国,开自己的玩笑让人觉得有趣,但在中国,倒霉事儿没什么可幽默的。黄西回忆说,观众们努力想听懂笑话中的包袱,但台下的人礼貌、严肃、一脸茫然。

  邀请黄西来华演出的中国相声演员丁广泉说,这不是个好笑的事。

  黄西在北京海淀剧院演出时说的一个笑话与停车有关:我不擅长体育,但是我喜欢平行停车,因为跟体育不一样,你停车技术越差,你的观众就越多。

  他说,这个笑话在美国让很多人发笑,但在中国却不行,可能是因为中国的驾车者想停哪儿就停哪儿。

  在中国广受欢迎的文化问题博客作家和菜头说他决定不向自己的500,000读者推荐黄西。他说,普通的中国人不可能理解黄西的笑话。如果笑话需要注释,就一点都不好笑了。除了他的长相,我们还能怎么描述他?

  黄西于1994年来到美国,当时仅24岁。后来获得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他第一次观看了单人喜剧表演。他说,他对此感到着迷,但只听懂了一半的笑话。他参加了单人喜剧成教班并开始参加演出,同时白天在一家制药公司做研究工作。

  当然,黄西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幽默无法翻译之人。美国笑星、《喜剧圣经》(The Comedy Bible)的作者卡特(Judy Carter)说,她在加州为中国观众表演时也遭遇惨败。她的一个笑话以“我刚和男友分手……”开头。她说,满场哀叹声四起。

  卡特近期在香港演出前,东道主告诉她几条经验法则:不要表演肢体笑话──太不淑女;不要嘲笑经济──太沉闷;不要谈论婚姻──太个人化。而且绝对不要说狗的笑话,以免她中伤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她最后选择了一个中性的主题──使用新奇技术时遭遇的挫折。她说,每个人都憎恨技术。

  中国人世代喜欢听“相声”──通常由两名相声演员用事先准备好的段子在台上斗嘴,兜了一大圈最后说出一句点睛之句。

  但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说,相声正在逐渐失去听众。一些原先红极一时的作品现在被认为是粗俗的,且被政府禁止。吴文科说,相声表演令人失望。

  年轻一代的观众开始喜欢中国式的单人喜剧形式。点睛之句后面跟着注释,解释它为什么可笑。

  在上海,周立波的单人喜剧表演引起轰动。他在节目中涵盖了各类主题:全球气候变暖、穷人的成长经历以及中国成为经济强国这一永远让众人欣喜的话题。

  他把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变成笑料。他说,我真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个穷人要把钱借给富人。我们应当自己把钱分了,但再一想,每个人只能分到几美元。因为中国人太多了。

  尽管黄西在中国不受欢迎,但在讲英语的华人中有自己的粉丝。在一个海外华人网络论坛上,一个人说他的笑话只是陈词滥调。另一些人则表示反对。其中一个人说,黄西的表演显示了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书呆子”。

  上个月,黄西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广播电视记者协会(Radio and Television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宴会上为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等人表演,赢得了观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为了准备这场演出,他阅读了拜登的传记。在与拜登会面后,他告诉众人说,我觉得书要好得多。

  黄西沿袭了科学的方法。他在一些小场合测试了数百个笑话。他说,就像筛查与癌症相关的基因一样,有时100个笑话中只有一个可笑。

  而在中国或许更少。

  黄西的父亲也和其他人一样对他的成功表示困惑。他的父亲黄龙吉(音)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师,居住在靠近中朝边界的一个工业城市。他说他为儿子感到骄傲,但从事喜剧事业并不是他原来期望儿子走的路。

  他说,就像是一只黑母鸡下了个白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