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帝国内忧外患 TVB进入后邵逸夫时代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1px #000 solid;" src=http://i0.sinaimg.cn/ent/v/2010-01-12/U1584P28T3D2841535F326DT20100112141353.jpg alt=电视帝国内忧外患TVB进入后邵逸夫时代(组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height=5 width=1 style='border:0'>
从2010年1月1日起,邵逸夫卸任香港无线电视台TVB行政主席职务,由79岁的“六婶”方逸华正式执掌大旗,掌管这个市值164亿港元的电视王国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1px #000 solid;" src=http://i3.sinaimg.cn/ent/v/2010-01-12/U1584P28T3D2841535F329DT20100112141353.jpg alt=电视帝国内忧外患TVB进入后邵逸夫时代(组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height=5 width=1 style='border:0'>
众多当红明星都是从TVB创办的香港小姐竞选、国际中华小姐竞选等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的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1px #000 solid;" src=http://i2.sinaimg.cn/ent/v/2010-01-12/U1584P28T3D2841535F328DT20100112141353.jpg alt=电视帝国内忧外患TVB进入后邵逸夫时代(组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height=5 width=1 style='border:0'>
一年一度的TVB台庆热闹非凡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1px #000 solid;" src=http://i1.sinaimg.cn/ent/v/2010-01-12/U1584P28T3D2841535F358DT20100112141353.jpg alt=电视帝国内忧外患TVB进入后邵逸夫时代(组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0.sinaimg.cn/home/c.gif height=5 width=1 style='border:0'>
2009年TVB新科“视帝”黎耀祥,“视后”邓萃雯


 撰文/王璟 图片/CFP IC

  应该没有人会否认,邵逸夫依然是TVB绝对的精神领袖,但是,当他选择在2010年的第一天正式宣布退休之时,即使是在香港称霸娱乐界、人称“六叔”的邵逸夫本人也无法避免一件事情的发生,那就是自己辛苦创建起来的TVB“电视帝国”正式进入了“后邵逸夫时代”。随之而来的变化使新晋上任的“女掌门人”——“六婶”方逸华肩上的担子显得格外沉重:营业额下滑、音乐垄断地位不再、台庆剧大失口碑、高层内讧、劳工纠纷、大肆裁员等纷扰不断。可以说,TVB正在面临的是其42年来最大的危机和考验。

  TVB易主 “六叔”变“六婶”

  如果说到2010年的影响和认知面最为广泛的第一条爆炸性新闻,那么,从1月1日起,邵逸夫卸任香港无线电视台TVB行政主席职务,由79岁的 “六婶”方逸华正式执掌大旗,掌管这个市值164亿港元的电视王国,这一条应该是最有竞争力的候选新闻之一。因为这条新闻无论是对于娱乐圈、财经界、商界,还是广大的普通民众,都有着不同的影响。TVB在香港娱乐圈的地位是否会受影响?TVB究竟会不会被全盘出售?观众还能否看到有意思的港产电视剧?这一条新闻在不同的人心中会生出太多不同的疑问。

  其实,早在2009年10月16日TVB向港交所公布的一则公告上,就已经明确说明了元旦之后邵逸夫老先生将退出董事局及卸任上市公司行政主席职位。不过,如今,记者在登录TVB的官方网站查询后发现,该网站的董事局行政委员会会议主席职位上仍然写着邵逸夫的名字。

  不过,名字是否被及时更新更换,现在已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关于邵逸夫这位百岁老人的退休传闻,近年来在香港资本市场就从未间断过。邵逸夫究竟何时会退出,TVB又会被谁接手或是卖给谁?相关的问题总是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地被讨论着,甚至,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近80岁高龄时,市场便已经开始不断传出TVB将“易主”的消息。

  如今,在经过了多年的猜测之后,传闻终于有了最终的确切答案。TVB进入“后邵逸夫时代”,从邵逸夫手中接过大旗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方逸华。近年来,邵逸夫本就已经很少参与TVB的日常业务,仅在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及每年台庆才会公开露面,而妻子方逸华则是渐趋高调,甚至由以往的“垂帘听政”走向幕前,去年开始,更是“坐正”出任了董事总经理的职位。可见邵逸夫早已为今日的交棒做足了准备。

  不过,方逸华能否握住手中的大旗至今却依然还是个未知数。据记者了解得知,方逸华的做事方式使TVB内部的不少人员颇有微词,不少业内的相关人士都评价其做事情太主观,但凡是她看不顺眼的,便会采取“一刀砍”的做法。一名TVB新闻部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中透露说,如果方逸华看新闻主播不顺眼,就会马上将其“炒鱿鱼”,以至于现在TVB的新闻在香港很没看头。她甚至曾一口气裁掉技术部的大批职员,为此在香港引起不小震动。

  现实版“金枝欲孽”不断上演

  “做事太狠太绝”,不知道这个特质对于方逸华日后的工作究竟会起到怎样的作用,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这个特质,在TVB这个每天上演着现实版“金枝欲孽”和“宫心计”的大公司里,“六婶”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目前,TVB日常事务交由曾励珍、乐易玲、梁家树、陈志云4位负责,但高层内斗传闻不断,更有人将TVB旗下艺员分别划分为“曾派”“乐派” “云派”。现任无线戏剧制作总监的曾励珍与梁家树两人就已经恶斗很多年,加上近年无线出现“小生花旦荒”,导致曾、梁两人经常互争演员。2008年年初在邵逸夫住院养病期间,曾励珍因不满方逸华上台后为稳军心破例给无线多位高层升职加薪,并让其死对头梁家树连升两级成为制作总监,与自己平起平坐,就曾在一怒之下递交了辞呈。熟悉TVB的观众都知道,曾励珍江湖人称“珍姐”,有人说她手里掌握着香港1/3当红明星的命运。最终,方逸华为其加薪25%才勉强留住她。这也使TVB高层以往暗斗角力的复杂关系演变成了明刀明枪的实战。

  除了制作部内讧,现在当红的两大高层也在斗法。自2004年起,方逸华成为无线副主席,实际掌握无线生杀大权后,乐易玲被方逸华提拔为艺员科助理总监,后又升为制作资源部副总监。而TVB总经理陈志云和乐易玲两人则是互相看不顺眼。此外,乐易玲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逼弱了曾励珍的气焰,两人的矛盾也在工作中被不断激化,甚至曾在一次会议中相互争吵起来。

  众所周知,早在入主TVB之前,邵逸夫也是上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界龙头企业邵氏集团的老总,那时风光无限的邵氏集团正是因为在人员管理上产生了内讧才导致瓦解。当时,因为方逸华的加入等原因,高层邹文怀与邵逸夫出现了矛盾,并率何冠昌及梁风等人于上世纪70年代出走另立炉灶,创办了嘉禾影业公司。随后,许冠文等人因不满邵逸夫也先后跳槽。如今,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当年的“噩梦”正在TVB无声地上演。这也不禁使人怀疑,TVB是不是也会走上邵氏影业的老路?

  “港剧危机”

  其实,大众之所以如此关心邵逸夫、关注TVB的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它所制作出的电视节目和剧集的喜爱以及对它所捧出来的明星的喜爱。不过,这种喜爱如今似乎也随着TVB高层斗争的激烈化和其制作剧集的劣质化而被慢慢淡化。

  随着内地与中国台湾电视剧质量的不断提升,高质剧集猛烈冲击着香港乃至东南亚市场,还有日剧、韩剧、美剧的引进,而TVB剧集则渐渐沦为流水线作业,影响力大不如前。例如去年的TVB台庆剧《宫心计》与《富贵门》双剧同播,尤其《宫心计》创下了超高收视纪录。但是,收视率高并不代表剧集受到了观众的肯定,这就像如今大片的票房不能反映影片的质量一样,不少先睹为快的观众都批评该剧存在人物过分的脸谱化,服装用旧衣节约成本,情节也有抄袭等问题,更有评论称TVB剧集是“30年无进步”。

  对于众多有“TVB情结”的电视迷而言,上世纪90年代的感觉已不复存在。想当年TVB可谓是高歌猛进,几乎稍好点的剧集平均收视率都会在30点以上。

  例如《天地豪情》《陀枪师姐》《妙手仁心》《鉴证实录》这些家族剧和职业剧即使到现在,也依旧是被内地各大电视台频频重播的剧集,并且有着一批忠实的粉丝。不过1998年亚视再度易主之后,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自制剧,加大外购剧的比例,于1999年以《纵横四海》《还珠格格》和《方世玉》向无线宣战,尤其是《还珠格格》,为亚视创下了30点的最高剧集收视纪录,更带动了亚视在黄金时段的收视以六比四比例反超无线,成为香港电视史上最经典的战事。

  《还珠格格》下档后,TVB立即以拥有香港歌坛全部歌星约的优势,抢先与赵薇签下歌手合约,同时买下了她的《表妹吉祥》和《康熙微服私访》以及当时尚未开拍的《情深深雨濛濛》等剧。此外,更是加紧制作推出了集合罗嘉良、陈锦鸿、古天乐、吴奇隆、蔡少芬、邵美琪和郭可盈、陈慧珊等上百位知名艺员参演的《创世纪》,彻底瓦解了亚视的攻势。可惜在《创世纪》之后,太过固定化的类型剧使得港剧在华语电视圈中虽说地位犹在,但却风光不再了。

  除了缺乏创意外,TVB为了讨好广告客户还开始在剧集中大量植入广告品牌,以TVB最新台庆剧《富贵门》为例,该剧大量植入了香港一家银行的广告,还把该银行的经营理念都植入到了剧情之中,整部电视剧看起来就像一部银行广告宣传片。据传该银行为该剧给了TVB约1000万港元的赞助费,但观众对此十分厌烦,甚至有部分观众还向香港广播电视管理局投诉了该片广告植入太厉害,对于TVB来说,虽然赢得了收入但口碑尽失,这无疑是一次得不偿失的买卖。

 对于TVB电视剧的尴尬现状,香港资深媒体人黄思浓在采访中表示,TVB的电视剧一直延续一个传统,就是走八卦、戏剧、轻松的路线,这与香港的环境有关,适合人们闲暇时间观看。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产业的发展,TVB的剧集还走老路,自然不能长久。现在的TVB剧集大多没有深度,没有营养,像《金枝欲孽》一类的好剧并不多。内地盛产优秀电视剧,轻松搞笑的有《还珠格格》、深度的有《雍正王朝》等,内地电视剧很多都被香港电视台买过来,配音后播出,均能引起轰动。但TVB很难拍出这种大制作、有深度的剧集,因为制作成本太高。此外,日剧、韩剧的引进,也对港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不少相关人士都把“港剧危机”的症结怪罪于“唯收视论”。他们大多认为,如今的TVB里依然人才济济,当今香港电影圈里的大腕很多都出自TVB,但TVB作为一家电视台,“唯收视论”让它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巾帼枭雄》的监制李添胜就在采访中直言到:“拍《24》《CSI》那类的美剧,TVB不是不行,但高层担心以师奶为主的收视群体会不接受。一旦收视率低了,作为监制就有下岗之忧。”创作空间不自由,薪水也不高,这一系列问题也导致了TVB的创作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曾几何时,电视剧一直是TVB手中的一张王牌,也是其最富有的一笔财富,但就像很多杀手锏也会是一把双刃剑一样,往日“TVB台制作”无往不利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港剧危机”的现状不由得不让人们对于TVB的未来忧心忡忡。

  四面楚歌

  除了电视剧的口碑持续下滑以外,TVB在香港电视音乐界的垄断地位也岌岌可危。以往,华人歌手到香港做宣传一般都只上TVB,要是接受了别家电视台的采访就会面临被TVB封杀的危险。但近日,由环球、华纳、SONY和EMI等唱片公司组成的HKRIA(香港音像联盟)开始对其发难,要求采用国际同行的分红方式——按照广告收入的分红制度来制定版税金额。按照这样的算法,近年TVB要缴纳480万港元的版税,到了2012年则要交960万港元。这对于TVB来说无疑将会大幅增加预算。

  近一段时间内,HKRIA与TVB一直争执不下,TVB也在左右为难。因为要是答应了新的交税方式,未来别的唱片公司也跟进的话,那将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但如果强行不答应,TVB在香港的音乐垄断地位就很可能将被打破。据悉,HKRIA的这四大唱片公司拥有陈奕迅、李克勤、谢安琪、方大同等众多华语一线歌手,目前,这些歌手将缺席TVB本月举行的劲歌金曲总选,而且,TVB的很多节目也需要用到这些歌手的歌曲。例如,元旦凌晨在香港尖沙咀举行的烟火倒计时,TVB负责制作,结果只邀请到英皇旗下的古巨基,其他唱片公司的歌手纷纷缺席,去年同一个活动则有李克勤、谭咏麟等诸多大牌出席,这一方面让TVB面子上觉得很尴尬,同时,也不利于广告招商。

  当然,最近让TVB觉得颜面尽失的也并非这一件事而已。去年11月17日晚,约200名TVB员工冒着寒风在无线将军澳电视城外抗议,要求 TVB调高员工底薪,还要向1200名员工发还假期工资差额。部分员工因为不满公司解决问题的诚意,在电视城外高呼罢工。虽然类似的劳工纠纷已经多次上演,但是在选择离台庆还有两天的时候上演如此戏剧化的剧情,恐怕也是不得已的极端手段。

  以至于两天后,当观众们看到电视上按照惯例举行的《万千星辉贺台庆》晚会时,在不经意调换频道时就会同时看到“TVB低薪员工寒风中罢工抗议”的新闻报道,有观众不禁感慨,这真是“台庆42周年巨献”。

  对于TVB由来已久的薪酬纠纷,一位职员协会的代表表示,在TVB,不少员工因为底薪较低要靠加班来增加收入,例如大部分美术部员工底薪只有 6000元至7000元,连同加班费有10000元至12000元月薪。但从去年7月开始,一些部门的员工被限制加班时数,使得他们的收入减少了1/3,有的甚至少了一半。即使是当红明星也依然存在生存的压力。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TVB方面将缩减片酬,很多香港艺员选择了“北上淘金”,将目光投往受金融海啸冲击较小的内地娱乐业。据透露,这些香港艺员在内地拍戏的片酬,一般而言都比在TVB拍戏的酬劳要高。

  对此,黄思浓在采访中也说到,TVB薪水低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从邵氏公司到TVB,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这也几乎成了TVB的一大顽疾。

  TVB能否再“创世纪”?

  一系列内忧外患加起来的结果就是TVB营业额的停滞不前。从2005年到2008年期间,TVB营业额从41.76亿港元增至44.7亿港元,每年增长率仅为1.35%。盈利方面更是不进而退,2008年赚了10.55亿港元,而此前3年平均每年则均可赚11亿港元左右。至于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半年营业额仅为17.54亿港元,较2008年同期减少一成半。虽然TVB大刀阔斧地选择裁员节流,令成本由9.6亿港元缩减至8.5亿港元,但上半年纯利润仍然大跌,由2008年上半年的5.02亿港元,跌至3.3亿港元。

  为了力挽狂澜,TVB当然每时每刻也都在做着努力。为配合未来的发展,早在1999年,邵逸夫就决定耗资22亿港元,于将军澳兴建一座全新的电视广播城,新址总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较原有的清水湾电视城大三成,并在2003年10月正式全面投入使用。

  进入21世纪之后,TVB更是做出了不少“大动作”。例如大举进军内地,让其生产的电视剧越来越多地亮相内地电视台,如《金枝欲孽》《东方之珠》《我的野蛮奶奶》等等。2001年年中,央视所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电视广播签协议,后者将央视第4套节目与自己的TVB及电影台等5套节目捆绑在一起,利用自己租用的卫星发往海外,使央视的节目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落地。

  借央视顺利渗入内地,这一构想邵逸夫早已谋划许久。作为礼尚往来,央视要为TVB的节目在内地的播放提供渠道。2007年,电视广播和央视更是合作了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而制作的年度剧集《岁月风云》,这也是继《创世纪》之后,TVB旗下的大牌明星又一次倾巢出动,出任了剧中的大小主角、配角,并在内地和香港两地播放,开创了合拍剧新模式。此外,就连一年一度的颁奖礼也选择与内地知名门户网站合作,还安排旗下艺人频频亮相内地的剧集和电视节目,并与湖南卫视联手推出了《舞动奇迹》,为一些二三线艺人打响了在内地的知名度。

  所有这一切都在说明,TVB为了再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纪正在做着努力,只不过,这努力能否卓有成效,就要看“六婶”方逸华是否有着“六叔”那般胜券在握的实力和能力了。

  开启电视剧“黄金时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TVB的鼎盛期,不仅诞生了汤镇业、黄日华、苗侨伟、刘德华、梁朝伟组成的“无线五虎”,TVB制作的《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当时在内地的播出还引发了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被一代人奉为“经典”。对内地观众而言,TVB就是《霍元甲》《楚留香》《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大时代》《天地男儿》《金枝欲孽》等一系列优秀电视剧的代名词。

  开办艺员训练班
  1971年,TVB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成为了香港演艺圈的培训基地。周润发、周星驰、刘青云、郑伊健、甄子丹、吴镇宇、古巨基、古天乐、欧阳震华、吴君如、刘嘉玲、邓萃雯等明星,乃至杜琪峰、关锦鹏等大导演都出自这个训练班。其打造的“无线五虎将”让刘德华、梁朝伟、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成为了TVB当时的“摇钱树”,也让观众们第一次见识到了偶像的力量。

  创办歌唱比赛发掘新秀

  上世纪90年代,TVB推出“劲歌金曲”栏目,邵逸夫钦点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人为“四大天王”,随后,这4个人的走红不仅成就了娱乐圈的一段神话,而且他们至今依然活跃,不得不让人佩服邵逸夫的眼光。此外,TVB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还为香港乐坛发掘了梅艳芳、郑秀文、李玟、李克勤、杜德伟、陈奕迅等巨星级歌手,为香港乐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每年它都与另外三大电子传媒机构(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共同颁发音乐领域的“传媒性大奖”。

  举办选美挖掘美女资源

  TVB每年都会举行的选秀活动包括“国际华裔小姐(现名为国际中华小姐)竞选”“香港小姐竞选”“香港先生选举”。在香港小姐评选中,TVB发现了赵雅芝、张曼玉、李嘉欣、邝美云、袁咏仪、陈法蓉、郭霭明、郭可盈、佘诗曼、郭羡妮、胡杏儿、杨思琦等美女明星,令她们成为了TVB的“财富”,在另一项国际中华小姐选美盛事中,则推出了钟丽缇、叶璇、钟嘉欣、陈法拉等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