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获“终身成就奖” 决定再执笔写武侠小说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愿为弘扬中国文化继续努力

  走进位于香港北角海旁的明河出版社,迎面只见那幅笔走龙蛇的著名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幅以金庸平生所著武侠小说的书名之首串成的对联,与沿墙而立的落地大书柜中满满摆放的不同时期不同文字的小说版本,见证着金庸八十余年的快意人生,也成为金庸近日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 终身成就奖的最好批注。

  “能获得这一殊荣,我很开心。如果说能在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做一点事情,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精彩,我也觉得很欣慰。”85岁的金庸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他的获奖感受。  

  以中国内地、香港、东南亚、美加等地区最富影响力的十余家华文媒体共同举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已进入第三年,前两届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分别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和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教授。本届“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将于今年三月底在北京大学举行,金庸届时会出席接受颁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c/2009-03-04/U2004P1T1D17336273F21DT2009030418474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金庸近日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dy/c/2009-03-04/U2004P1T1D17336273F23DT2009030418474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只是笔名,相熟的人称呼他“查先生”,或“查大侠”

  最看重文学创作 以文抒怀

  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只是笔名,相熟的人称呼他“查先生”,或“查大侠”,对“金先生”的称谓,他不太认可。金庸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虽然成年后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香港,但至今言谈中仍带着浓厚的家乡口音。  

  从1955年起,金庸开始撰写《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以《鹿鼎记》封笔,共着有15部武侠小说,不但在全球华人中家喻户晓,更被翻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泰文、越南文、马来文、朝鲜文等,在世界范围流传。他的新派武侠小说自创一格,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他的全部作品都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广播剧或舞台剧,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在世界各地上演。有的经典作品更有多个改编版本,经久不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品。 

  这也就难怪金庸对记者说,“我做过很多工作,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写小说,最看重的也是文学创作。”但金庸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文以载道”的思想却有不同意见,他说,“我自己写的小说不会载道”,“载道也不应用小说去载,我写的社论可以载道。小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理想的。”

  最爱作品中的乔峰 要做好人

  对于曾经有媒体报导说,金庸最喜欢笔下的角色是韦小寳,金庸予以否认。他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的其实是《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乔峰,一生行侠仗义,正气凛然,忧国忧民,是“侠之大者”的代表。

  在金庸看来,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归根到底是要教化世人“做一个好人,我自己都是这样做人,我写的武侠小说都是希望表现这样的美好精神和愿望。”金庸希望能够藉助笔下的那个侠义世界,呈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父子之情,手足之情,爱人之情,朋友之情;他希望那些飞檐走壁、出神入化的武林高手,不仅能在谈笑之间化解对方的招数,更能凭借他们的传奇故事,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扬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展现华人的风貌,提升华人的形象,将“做一个好人”的理想经历一代又一代的潜移默化,得以发扬光大。

  最难忘的经历 获小平接见

  华人文化圈曾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来形容金庸驰骋于时政评论与武侠小说之间的挥洒自如。 

  金庸凭一只笔、一张纸起家,于1959年一手创办了香港《明报》,之后又相继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等,以一介书生,独闯香江,兼跨小说创作、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社会活动各大领域,奠定毕生基业。他主掌《明报》期间,撰写社评数十年,高峰时期每日一篇,尤以中国大陆和香港问题为主,爱之愈深,痛之愈切,或纵横捭阖,或鞭辟入里,累计数千万字,影响深远,被誉为“香江第一健笔”。

  1980年代初期,作为《明报》社长的金庸在访问刚刚改革开放的大陆期间,获得邓小平接见。他也是第一个受到邓小平接见的香港人。这不仅体现了对金庸文学地位的肯定,更是对金庸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的肯定。近30年后的今天,谈到这次接见,金庸仍然记忆犹新。当时,邓小平亲自等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门口,热情地对金庸说:“欢迎查先生回来走走!你的小说我读过,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金庸还记得,邓小平说,欢迎各界朋友对祖国建设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最想做的事 再度写作  

  由于在文化领域成就卓著,近三十年来,金庸获得不少荣衔,包括英国政府OBE勋衔,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勋衔,香港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等等。  

  但是,金庸并没有固步自封。2005年,金庸以八十一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金庸对记者说,“我一直觉得,对人生来说,历史是最重要的课程。”  

  金庸还透露,预计在明年修完博士课程后,他可能会把目光重新投向封笔多年的武侠小说,“目前在念书进修没有时间,念完了书,有时间我想再写小说。”对金庸迷来说,这不啻为一大喜讯。  

  而对自己以前的作品,金庸希望能够精益求精。金庸说,当年在报上写连载小说,当天写当天登,没时间修改考证。虽说迄今为止,他的作品集已做过三次修改,并引起争议,但金庸还是坚持,“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每十年就做一次修改。当然经典的故事情节不会改,但文字方面会润色得更好一些”。

  终身成就奖:

  查良镛:笔名金庸,著名作家及新闻、政治评论家,当代文豪。生于浙江海宁,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其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查良镛是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派武侠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被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被“金迷”们尊称为“金大侠”或“查大侠”,著有《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等15部长、中、短篇小说。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广播剧、舞台剧等,其中若干作品被译成英、泰、越、法、马来、韩等文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日文版亦由德间书店于1996年9月起陆续出版,其作品销路长期高踞华人社会之榜首。

  查博士坚持活学老、学到老的信念,目前他以85岁的高龄在英国剑桥大学修读博士学位,专攻唐代历史。虽然已经封笔多年,但他在接受访问时却表示在念完书后可能会再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