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正文

我走來的路(48) 備戰備荒

(2024-05-19 22:31:10) 下一个

我走來的路(48)  備戰備荒

全面戰爭似乎已經迫在眉睫。血氣方剛的革命青年,個個期待着和蘇修美帝決一死戰,實現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必將是資本主義徹底滅亡,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獲得勝利,中國人民願意為此付出死一半人的巨大民族犧牲。

當時流傳一首紅衛兵詩《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狂烈地宣示紅衛兵對世界革命的神往,及他們心目中的西方和他們想像中的共產主義:

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

摘下发白的军帽,献上素洁的花圈。

轻轻地,轻轻地走到你的墓前;用最挚诚的语言,倾诉我深深的怀念。

北美的百合花盛开了,又凋残,我们在这里战斗了一年又一年。

明天,朝霞升起的时刻,我们就将回到亲爱的祖国,

而你却长眠在大西洋的彼岸,异国的陵园。

再也听不到你那   熟悉的声音,再也看不到你那  熟悉的笑脸。

忘不了啊!你那豪爽的笑声,忘不了啊!你那晶亮的双眼。

泪水滚滚滴落,哀乐低低回旋。浪涛起伏的追思啊,将我带到很远很远。

公园里一起“打游击”,井冈山一起大串联。在埋葬帝修反的前夕,向那世界进军之前!

收音机旁  我们仔细地倾听着,国防部宣战令一字一言。

在那令人难忘的夜晚,战斗的渴望,传遍每一根神经;

阶级的仇恨,燃烧着每一根血管。

在这最后消灭剥削制度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俩编在同一个班。

我们的友谊从哪里开始  早已无法计算。只知道它  比山高,比路远。

在战壕里,我们分吃一个面包,分舐一把咸盐。低哼着同一支旋律,共盖着同一条军毯。

一字字,一行行,伟大的真理,领袖的思想,我们学习了一遍又一遍。

红旗下,怀着对党的赤诚,献身的热望。

我们紧握枪,高举拳,立下钢铁誓言:“我们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为共产主义的实现。”

在冲天的炮火中,我们肩并肩,突进在敌人的三百米防线。冲锋枪向剥削者  倾吐无产阶级复仇的子弹。

还记得吗?我们曾饮马顿河畔,跨进乌克兰的草原;翻过乌拉尔的高峰,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再次点燃。

我们曾沿着公社的足迹,穿过巴黎的街巷,踏着《国际歌》的鼓点,驰骋在欧罗巴的每一个  城镇乡村港湾。

我们曾利用过耶路撒冷的哭墙,把基督徒恶毒的子弹阻挡。

将红旗插在苏伊士运河畔,瑞士的湖光,比萨的塔尖;也门的晚霞,金边的佛殿。

富士山的樱花,哈瓦那的烤烟;西班牙的红酒,黑非洲的清泉,这一切啊,都不曾使我们留恋。

因为我们有  钢枪在手,重任在肩。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多少个浴血的南征北战。

就这样  我们不可战胜的队伍,紧紧跟着红太阳  一往无前。

听:五大洲兄弟的回音,汇集成冲刷地球的滔天洪流;

看:四海奴隶的义旗,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啊,世界一片红啊!只剩下白宫一点!

夜空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你拍拍我的肩:喂,伙伴,还记得不?

中美战场上见娃娃们的红心!这二十年前一位政治局委员的发言。

世界朋友狂歡解放的前景,蘇聯老紅軍寄託希望的雙眼。

记得,这是最后的斗争,人类命运的决战  就在今天。军号吹响了,我们红心相通,疾步向前。

一手是绿叶,一手是毒剑,这整整横行了两个世纪的  黄铜鹰徽,随着人们胜利的欢呼,被抛进熊熊火焰。

金元帝国的统治者,座座大理石总统的雕像,那僵硬的假笑,紧舔着拼花地板。

冲啊!攻上最后一层楼顶,占领最后一个制高点。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你扑向我身前,用友谊和生命,挡住了从角落里射来的  一颗罪恶的子弹。

你的身躯沉重地倒下了,白宫华白的台阶上,流下你殷红的血迹斑斑。

你的嘴角无声地蠕动着,似乎在命令我:向前!向前!

看啊!摩天大楼顶上  一面夺目的红旗,在呼啦啦地迎风招展,火一般红的军旗,照亮你目光灿烂。

旗一般红的热血,湿润了你的笑脸。我将你紧紧抱在怀里,痛苦直渗我的心田。

空间,消失了;时间,停止了,胸中有仇恨燃烧,耳边是雷鸣电闪。

山岳沉默啊,大海在呜咽。秋叶缓缓落下,九月的湿云低垂泪眼。

亲爱的朋友啊!为什么?为什么在这胜利的时刻,你却永远离开了我们身边。

战火已经熄灭,硝烟已经驱散。太阳啊!从来没有这样暖;天空啊!从来没有这样蓝,

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甜。

毛泽东的教导,伊里奇的遗训,马克思的预见,就要在我们这一代实现。

安息吧!亲爱的朋友,我明白你未完成的心愿。辉煌的战后建设重任,有我们来承担,

共产主义大厦,有我们来修建。安息吧!亲爱的朋友。

白云点点,为你谱悲歌,青峰座座,为你结花环;满山的鲜花翠草  告诉人们:这里有一位烈士长眠。

最后一次拥抱你的躯体,最后一次吻别你的笑脸。再见了!亲爱的朋友,共同的任务,使我不能停步不前。

山高路远,归心似箭。明天,朝霞升起的时刻,我们将回到久别的家园。

江洋上  天水相连, 胸怀里  激情万千。我要向祖国庄严汇报:

母亲啊!你的优秀儿子,为人类的幸福,历史的必然,

而长眠在大西洋的彼岸,异国的陵园。

这首诗寫出了紅衛兵的真實心態,當年確實有幾千名紅衛兵去緬甸參加了緬共武裝。此詩的作者據傳是軍人後代,後來參軍成為瀋陽軍區文藝幹事,文革後期自殺身亡。這首詩所表達的狂熱情緒,和今日網上的嘴炮愛國者唯妙唯肖,只是當今愛國者没有當年紅衛兵的一腔熱血。

毛澤東發出號召:「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人民」。大戰可能明天一早就爆發,蘇修的導彈可能隨時落在我們的操場。全國進入積極備戰狀態,全民投入「人防工程」﹐預防不知哪天掉下一顆蘇修原子彈,所有地方,工廠、街道、鄉村、學校,都在挖地道防空洞。

我們單位的領導都是富有經驗的轉業軍官﹐尤其于立金是個工兵,挖坑鑽洞之類,駕輕就熟。選了兩個地點開始挖掘﹐一個在信貸股辦公室內﹐一個在庫房後的空地﹐只要蘇修膽敢進犯﹐俺室內室外互相呼應﹐前面後面兩廂夾攻﹐叫他有來無回﹐嚐嚐人民戰爭的厲害。

革命群眾分成幾組﹐輪流參加地道工程。庫房後三米寬的豎井已經向下挖了八米深﹐洞口搭起一個木架﹐頂端安上滑輪﹐下面裝滿一鐵桶﹐一聲口哨﹐我把粗麻繩套在肩上﹐像縴夫一樣來回跑。

我有時也下洞挖掘﹐進入地下高寬兩米的坑道﹐前面兩人用小鋤頭刨土﹐後面兩人把土裝進鐵桶。新疆地處乾旱中亞﹐地底下全是乾燥而壓得結結實實的黃土﹐沒半點沙石雜物。空間狹窄﹐空氣混濁﹐勞作十分鐘就汗流浹背﹐頭暈目眩透不過氣。同志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決心﹐不怕犧牲﹐奮戰三個月﹐這地下長城按照電影《地道戰》的熟悉畫面﹐有槍眼有陷阱﹐有出其不意的迂迴﹐有制敵必勝的巧妙﹐彎彎曲曲﹐曲曲彎彎﹐在裡面可以走很長時間﹐估計有幾十處工事﹐幾百米之遙。遺憾的是地面上僅距三十米的兩個洞口下兩條坑道在地下卻怎麼也無法會師﹐互相找不着。這地道到底挖成怎麼﹐連工兵出身的于立金也說不清﹐革委會決定請農七師勘測隊來測量一下。

這時﹐意外發生了﹐信貸股辦公室的洞口出現了塌方﹐陳金根同志差點被埋在下面﹐辦公室地面下陷﹐嚴重影響了在那裡抓革命促工作的同志們的安全﹐只好將此洞口封閉起來﹐這麼一來﹐內外夾攻﹑兩面出擊的戰略也泡了湯﹐幸虧我沒在那邊勞動﹐否則一定洗刷不清破壞的嫌疑。

勘測隊在地下丈量之後﹐畫出一張地道平面圖﹐所有人都傻了眼﹐原來我們自以為八陣圖似的地道網﹐轉來轉去就在一個籃球場下面。

天已經很冷了﹐辦公室和宿舍裡每天一早要清出昨夜的煤渣﹐不知從哪天起﹐不知誰第一個﹐地道洞成了垃圾和煤灰渣的傾倒場。勞民傷財的兒戲﹐無疾而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錢塘叟 回复 悄悄话 這首詩對中國特有的 “愛國主義” 表現得非常精準,反美反基督教,反日反西方,反一切外國。對共產主義懷着無知幼稚且浪漫可愛的想像。
錢塘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超然看众家' 的评论 :
文革後出版過一本知青詩集有刊登。
超然看众家 回复 悄悄话 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一首狂热的诗,可叹可悲!
登录后才可评论.